第165章 猛將

第165章 猛將

褚方、馬周、於徵三人含怒出手,龔武肢首皆被斬斷,紅的白的,潑灑一地,死得不能再死了。

馬周衣褲沾血,神情桀驁,以刀尖挑開龔武的衣袍,發現他裡面果然穿了一件做工精良的魚鱗內甲,上面插着數支弩箭,口中不由大罵道:“這個死狗!果然穿着內甲,真是夠奸詐的。

依我看,他肯定沒安好心,幸虧我們先動手了,要不然哪天被他逼近劉君,後果簡直不敢想象。”

劉景目光一凝,馬周的猜測雖然都是臆想,卻也不是沒有可能。不過無所謂了,反正龔武已經死了。

劉景無意湊上去觀看龔武那具慘不忍睹的屍體,徑直走向被他所傷的兩名甲士身邊,其中一人腿部受傷,沒有大礙,另一人則非常不幸,傷到了頸部,血流不止,已然是奄奄一息。

劉景暗暗嘆了一口氣,他可並未輕視龔氏兄弟,不僅安排褚方、馬周、於徵在側,亦埋伏十餘甲士,本以爲行動必會手到擒來,毫無波折,沒想到還是發生了意外。

劉景俯下身,親自爲其合上眼睛。

這時頭戴危冠,身着官袍的嚴肅從正門走進來,目光從龔英、龔武身上掃過,對劉景道:“明廷,門下諸吏已經發現這邊的異常,只是有我和劉(亮)子明坐鎮彈壓,才未引起騷動,但也不宜久拖。”

劉景微微頷首,嚴肅所謂的不宜久拖,指的是儘快肅清龔氏黨羽,免得其等聞風而逃,留下後患。

劉景當即不再多言,果斷下令道:“伯穆,事不宜遲,你這便帶人去功曹。”繼而又對褚方道:“子平,你帶人去兵曹。”

“諾。”嚴肅、褚方應命道。

接着劉景扭頭看向馬周,說道:“子謹,你現在立刻趕往耒水津渡,與文繡、子健、翁叔他們會合,捉拿龔浮。

記住,先別殺他,他有很多我們需要的情報,等我們套出情報,再殺他不遲。”

“那就暫時先留他一條狗命。”馬周挑了挑雜亂的眉毛道。

最後,劉景吩咐於徵道:“子祥,你持我的手令,封閉縣寺大門,任何人不得外出,違者,殺!”

於徵點點頭,緊隨馬周之後離開。

眨眼間,親信皆奉命而去。

劉景重新坐回君位,房間裡死了好幾個人,尤其是龔武,死得最是悽慘,鮮血流得滿地都是,屍體固然已經擡了下去,可濃郁的血腥味卻遲遲不散,直欲令人作嘔。

劉景強忍着不適,取出案牘,翻閱起來,打發時間。

現在還不是他露面的時候,等到龔氏黨羽被一網打盡,一切塵埃落定後,再站出來安撫人心不遲。

卻說一臉嚴峻的嚴肅帶着數十名甲士,直入繁忙的功曹署,在一衆功曹吏目瞪口呆中,宣告龔英、龔武兄弟並皆伏法的消息。

而後嚴肅按着手中名單,指揮甲士抓捕龔氏黨羽,整個抓捕過程異常順利,沒有遭到任何抵抗。

等到嚴肅離開之時,功曹已是空了一半,餘者茫然立於堂下,面面相覷,不免生出劫後餘生之感。

和功曹這裡不同,褚方在兵曹遭到了激烈的抵抗,兵曹吏不比功曹吏,他們大多都是沒有文化的粗鄙之輩,而且其中不乏龔氏子弟、部曲、門客,他們和龔氏可謂是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因此即便知道龔英、龔武兄弟已死,來的又是素有威名的褚方,可他們依然選擇閉門自守,試圖困獸猶鬥。

兵曹之中不乏強弩,褚方並沒有下令強攻,免得出現重大死傷。他令人去吏舍收集脂膏、柴木等物,堆於兵曹大門之下,而後縱火焚之。

待大門被火焰燒燬,褚方已經完全變了一副模樣,其頭戴鐵兜鍪,身披兩具鎧甲,一手持戟,一手持刀,身先士卒,第一個衝進兵曹,超過五十名甲士緊隨其後殺入。

“殺!”褚方身高僅七尺出頭,形象不甚威猛,然而重衣兩鎧的他,一旦衝起來,宛若一頭鐵猛獸。

褚方手持大鐵戟,橫掃而過,擋在他面前的三個敵人,吃不住戟上的巨大力量,齊齊向後跌倒。

褚方大步流星追上,戟刀齊落,一下一個,三人先後皆被擊殺。

在褚方這個猛將的率領下,數十名甲士如同一股鋼鐵洪流,迅速捲過兵曹牆院,涌入大堂。

雙方在大堂門口又是爆發一陣激烈的短兵相接,褚方以大戟小支勾住敵人手中之楯,猛力一扯,對方止不住一個踉蹌,頓時中門大開,褚方照頭就是一刀,一道白光閃過,其頭齊頸而落,鮮血四濺。

褚方毫不停歇,右手大戟順勢又勾住一人腳腕,將其拖倒,左手再次嫺熟的補刀,等他重新擡起頭,尋找對手,卻發現眼前爲之一空,敵人或死或降,還在抵抗的敵人已然寥寥無幾。

隨着越來越多的甲士衝進來,戰鬥很快就徹底結束了。

褚方心裡大呼痛快的同時,亦不免有些意猶未盡,多少年了,自己沒有這麼痛痛快快的廝殺了?最適合自己的,果然還是沙場。

過去的八年時光,褚方雖有惋惜,但卻並不後悔,就像《詩經》《蓼莪》所云:“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父母養育之恩,是世間最大的恩情,他所做之事,不及萬一。

“大兄,你沒事吧?有沒有受傷?”衆多遊俠出身的手下圍聚過來,關心地問道。

褚方這才察覺,他胸前密密麻麻插滿了弩箭,彷彿刺蝟一般,胸口亦隱隱傳來疼痛之感。

他自恃身被雙鎧,防護甚嚴,於是就沒有攜帶楯牌,此舉卻是有些託大了。

“哈哈……”褚方大笑道:“不必擔心,我沒事。”

“大兄真是威猛!”

“我等年輕,大多沒有見過大兄當年的風采,今日一見,心服口服矣。”

褚方聽得心裡暗暗一嘆,當年跟隨他出生入死的數百兄弟,基本都隨孫堅北上討賊,這麼多年過去了,即便孫堅戰死沙場,也不見一人回返,也不知道他們如今是否還健在。

這就是亂世啊!

(本章完)

第545章 對策第257章 爭執第150章 開戰第166章 崩潰第249章 聞訊第28章 暢談第103章 營壘第275章 交趾第113章 啓程第358章 戰略第243章 學官第182章 慈幼第254章 突圍第453章 攔路第119章 內憂第101章 招撫第278章 射中第374章 圍攻第139章 於徵第323章 爲壽第24章 郡府第257章 爭執第334章 洗兵第407章 烽火第223章 習珍第348章 南下第172章 出兵第160章 搶權第253章 戰死第145章 離開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10章 主簿第60章 跋扈第105章 八陣第456章 房陵第109章 難題第7章 劍術書法第500章 敗慈第282章 建言第297章 除孝第519章 抵達第432章 獻計 (2)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21章 傾出第497章 來投第93章 墓祭第344章 中箭第464章 上書第388章 突破第494章 戰臨第542章 出兵第81章 必須死第157章 仁和第131章 嫁妝第55章 鄧瑗第143章 縣丞第531章 放歸第216章 取名第372章 召見第247章 病逝第533章 勸止第390章 責備第176章 親耕第171章 結束第266章 兵臨第467章 射策(中)第481章 團圓第398章 攻城(2)第17章 杜襲第409章 詐降第305章 內附第398章 攻城(2)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26章 死第285章 敗逃第420章 評價第461章 守節第464章 上書第523章 南下第111章 歸來第361章 巨樓第198章 招降第252章 週歲第292章 救治第228章 斬首第178章 來接第109章 難題第337章 同符第415章 龐統第497章 來投第385章 夷陵第421章 三英第66章 徙邊第379章 屈服第488章 柴桑第117章 清茶第172章 出兵第284章 澤國第300章 召集第314章 賢妻
第545章 對策第257章 爭執第150章 開戰第166章 崩潰第249章 聞訊第28章 暢談第103章 營壘第275章 交趾第113章 啓程第358章 戰略第243章 學官第182章 慈幼第254章 突圍第453章 攔路第119章 內憂第101章 招撫第278章 射中第374章 圍攻第139章 於徵第323章 爲壽第24章 郡府第257章 爭執第334章 洗兵第407章 烽火第223章 習珍第348章 南下第172章 出兵第160章 搶權第253章 戰死第145章 離開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110章 主簿第60章 跋扈第105章 八陣第456章 房陵第109章 難題第7章 劍術書法第500章 敗慈第282章 建言第297章 除孝第519章 抵達第432章 獻計 (2)第69章 胸襟(三千字)第521章 傾出第497章 來投第93章 墓祭第344章 中箭第464章 上書第388章 突破第494章 戰臨第542章 出兵第81章 必須死第157章 仁和第131章 嫁妝第55章 鄧瑗第143章 縣丞第531章 放歸第216章 取名第372章 召見第247章 病逝第533章 勸止第390章 責備第176章 親耕第171章 結束第266章 兵臨第467章 射策(中)第481章 團圓第398章 攻城(2)第17章 杜襲第409章 詐降第305章 內附第398章 攻城(2)第146章 劇縣 (感謝長老 儒者人之所需)第226章 死第285章 敗逃第420章 評價第461章 守節第464章 上書第523章 南下第111章 歸來第361章 巨樓第198章 招降第252章 週歲第292章 救治第228章 斬首第178章 來接第109章 難題第337章 同符第415章 龐統第497章 來投第385章 夷陵第421章 三英第66章 徙邊第379章 屈服第488章 柴桑第117章 清茶第172章 出兵第284章 澤國第300章 召集第314章 賢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