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開戰

bookmark

第511章 開戰

韓當、蔣欽,一個軍旅陪隸,一個閭里遊俠,出身都不高,沒讀過什麼書,更別提兵法了。

不過兩人帶兵多年,特別是韓當, 從極北的幽州之地,輾轉大半個天下,一路打到長江以南,可謂用兵老矣。雖然說不出“軍擾者,將不重也;旌旗動者,亂也。”經驗與眼力卻都不差。

對面的荊州軍旌旗雜亂, 隊伍交錯, 乍一看似乎符合軍心動盪,倉促出戰的形象, 可不知怎地,韓當總隱隱感覺不對勁。

蔣欽不及韓當敏銳,但他爲人謙虛謹慎,聽了韓當的疑慮,細心觀察下,也慢慢品出不對。

韓當性情果決,立即便派數百輕兵前去試探荊州軍的虛實。

結果證明,他們的感覺沒錯,荊州軍的亂象只是表面,實際上方陣散而不亂, 士卒雜中有序, 派去的輕兵很快就敗下陣來。

韓當、蔣欽不由面面相覷,內心皆生疑竇, 荊州軍竟然精銳至此?就算面臨後路斷絕, 軍心不穩, 依舊能夠保持戰鬥力?

蔣欽眉頭深鎖,對韓當道:“韓校尉, 孫府君雖使孫廬陵襲取宜春,但我們至今也沒有收到南邊的消息。你說,楚賊連日來的種種表現,會不會是爲將我們引出,而故意設下的圈套?”

“應該不是,”韓當想了想,搖頭道,“楚賊前天確實派遣數千人回援宜春,我方探騎一路尾隨,親眼看到楚賊渡江西去,後面也沒有發現楚賊潛回。”

韓當猜測道:“或許楚賊自恃有劉景在北爲奧援,加上諸葛亮治軍有方,才慌而不亂……”

韓當、蔣欽正討論間,孫賁率步騎八千出南昌,趕來與二人會合。與此同時,荊州軍亦大開營門,魚貫而出,馳赴戰場,雙方皆擺開陣勢,大戰一觸即發。

孫賁乘馬出於陣前,遙望對面的荊州軍陣地, 只見荊州軍方陣隨旗而動,士卒如臂使指,整個陣地除了移動時發出的聲響外,幾乎聽不到一點雜音。

待列陣完畢,荊州軍士卒黑壓壓一片,無邊無際,好似烏雲蓋頂一般,鋪滿整個視野。各色旌旗雜居其間,迎風飛揚,長矛密集如林,玄甲耀日奪目,遠遠望去,給人以極強的壓迫感。

此時不用韓當、蔣欽再和孫賁多說什麼,只要不是瞎子,都能看出對面的荊州軍乃是一支士氣銳盛,軍紀嚴明的虎狼之師。

見到這樣的對手,孫賁內心開始止不住疑神疑鬼起來,腦袋裡也是一團亂麻,出戰前那種必勝之念早就拋到九霄雲外,可惜現在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

當然,孫賁身爲一軍主將,衆目睽睽之下,自是不能露怯,面上始終一副智珠在握的模樣。

對孫賁來說,惟一的好消息是,荊州軍分兵回援後,能夠出戰的人數並不比江東軍多多少。

鑑於楚賊強勢,孫賁決定修改計劃,變攻爲守,以韓當爲前部,潘璋爲左部,蔣欽爲右部,孫賁自將精銳居中,嚴陣以待。

時值日出,一萬五千名荊州軍將士皆屏息凝神,屹立不動,靜靜等待中軍那輛裝飾簡樸的車輿下達作戰命令。

素輿內,諸葛亮危襟正坐,成竹於胸,萬衆期待下,手旌指向前方,麾旗隨之搖動,頃刻間,數十面牛皮大鼓同時擂響。

荊州軍率先發起進攻的,既不是黃忠、魏延所在的中軍,也不是蔡升所在的右軍,而是單日磾統帥的五部荊蠻所在的左軍。

單日磾麾下這五部荊蠻,主要由衡山舊部,及武陵蠻組成,總兵力超過四千人。

衡山舊部隨單日磾投入劉景麾下,征戰多年,鎧甲兵器已和漢人士卒無異,加上單日磾善於治軍,戰力之強,不遜於漢營。

武陵蠻質野不馴,彪悍好鬥,曾憑藉自身驍勇與地利優勢,同裝備精良的漢軍血戰百餘年,經過單日磾的調教,武陵蠻戰力提升極快,直追衡山舊部。

單日磾出身蠻夷,卻素有雄心壯志,去年他率部留守武陵,未能隨劉景北伐,後來雖北上鎮壓了三峽鄧忠、鄧任之亂,但這點功勞對他來說也就聊勝於無。

此次攻打豫章,幾乎兵不血刃就殺到了南昌城下,如今好不容易引出孫賁,單日磾哪還忍得住,立馬主動請纓,爲軍先登。

諸葛亮見他求戰心切,也樂得答應。

對面江東軍打出的旗號是“別部司馬蔣”,對此單日磾不屑地撇了撇嘴,他現在的官職可是衡山中郎將,而且得到了漢庭的承認,別部司馬算個屁,他手下就有好幾個軍司馬、別部司馬。

單日磾一聲令下,前營八百餘人快速向江東軍陣地推進。

衝在最前方的荊蠻,相比後面的同伴明顯更加高大健壯,他們不但身上穿着厚厚的盔甲,手中亦持數尺板楯,罩住周身。

在這些楯甲士的身後,是手持角弩的弩手,弩手之後,則是刀楯、矛楯等,他們無一例外,使用的都是漢人的制式武器。

雙方相距百餘步遠,江東軍陣地就開始弓弩集射,荊蠻任由箭矢雨點般砸落,悶頭舉楯,繼續猛衝,直至相距數十步,荊蠻弩手才扣動弩機,大叫還擊,僅僅一輪弩射,戰果就堪比江東軍多輪射擊。

一來抵近射擊,殺傷力更強。二來荊蠻有弩獵傳統,單日磾麾下弩手之前多是弩獵老手,弩射本領完爆對面的江東軍弩士。

荊蠻第二輪弩射很快來襲,不過這一次江東軍有了防備,應對充分,以彭排擋下了大部分弩箭,只有少量的流矢,穿過盾牆的縫隙,傷害到裡面的士卒。

荊蠻隨後又發動第三輪,也是最後一輪弩射,此時雙方已是近在咫尺,荊蠻楯甲士個個悍不畏死,直接持楯蠻撞上江東軍的盾陣,強行撕開一道道缺口。

後面手持刀矛板楯的荊蠻,口中呼喊着蠻音,順着缺口蜂擁而入,與江東軍士卒貼身廝殺。

由於荊蠻性情憨直,血性好鬥的特點,完全沒有試探,雙方戰鬥從一開始就陷入了白熱化。

(本章完)

第472章 失策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46章 入城第122章 贈文第238章 求援第120章 茂才第360章 獻計第103章 營壘第220章 拍擊第489章 太史慈第292章 救治第28章 暢談第26章 市樓第409章 詐降第314章 賢妻第216章 取名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7章 射策(中)第386章 面曹第62章 拔刃第285章 敗逃第152章 改名第190章 三窟第161章 良法第493章 猝遇第411章 不義第207章 合兵第36章 劉瑍第455章 投降第284章 澤國第446章 入城第64章 擒獲第498章 城破第229章 鳴金第161章 良法第114章 襄陽第382章 西進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79章 連雨第130章 親迎第450章 官學第261章第335章 十哲第285章 敗逃第21章 未婚妻第25章 吏舍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72章 魏延第494章 戰臨第390章 責備第164章 動手第477章 要求第406章 打擊第85章 囚徒第394章 夜襲第487章 盛匡第178章 來接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80章 買馬第132章 同席第59章 嚴肅第237章 監九縣第478章 黃鐘第225章 勇悍第275章 交趾第257章 爭執第53章 道歉第144章 褚方第542章 出兵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06章 調離第324章 膝席第281章 面見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534章 歸心第184章 七夕第375章 返回第105章 八陣第306章 遣使第61章 鞭笞第498章 城破第22章 交談第121章 王粲第27章 皓月第393章 破城第385章 夷陵第363章 攬才第530章 仁義第440章 匕見第388章 突破第257章 爭執第100章 大船第100章 大船第492章 名士第168章 募兵第261章第106章 調離第165章 猛將第435章 裴司
第472章 失策第58章 摺扇 (感謝盟主sofia若冰)第446章 入城第122章 贈文第238章 求援第120章 茂才第360章 獻計第103章 營壘第220章 拍擊第489章 太史慈第292章 救治第28章 暢談第26章 市樓第409章 詐降第314章 賢妻第216章 取名第202章 衝城(感謝盟主浮沉一念間)第467章 射策(中)第386章 面曹第62章 拔刃第285章 敗逃第152章 改名第190章 三窟第161章 良法第493章 猝遇第411章 不義第207章 合兵第36章 劉瑍第455章 投降第284章 澤國第446章 入城第64章 擒獲第498章 城破第229章 鳴金第161章 良法第114章 襄陽第382章 西進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279章 連雨第130章 親迎第450章 官學第261章第335章 十哲第285章 敗逃第21章 未婚妻第25章 吏舍第302章 富貴還鄉第272章 魏延第494章 戰臨第390章 責備第164章 動手第477章 要求第406章 打擊第85章 囚徒第394章 夜襲第487章 盛匡第178章 來接第329章 康伯 (感謝盟主北極熊2018)第480章 買馬第132章 同席第59章 嚴肅第237章 監九縣第478章 黃鐘第225章 勇悍第275章 交趾第257章 爭執第53章 道歉第144章 褚方第542章 出兵第20章 南陽來客第106章 調離第324章 膝席第281章 面見第56章 謝良 (三千字)第534章 歸心第184章 七夕第375章 返回第105章 八陣第306章 遣使第61章 鞭笞第498章 城破第22章 交談第121章 王粲第27章 皓月第393章 破城第385章 夷陵第363章 攬才第530章 仁義第440章 匕見第388章 突破第257章 爭執第100章 大船第100章 大船第492章 名士第168章 募兵第261章第106章 調離第165章 猛將第435章 裴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