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

張蒼說過的話多了去了,但其中有一句比較過火。早在“黃龍現世”,劉恆準備祭天地、易服色,推行“土德”之前,憤懣的張蒼曾私地下發了句牢騷:“皇上信佞人而行此舉,大漢必危矣。”

新垣平思來想去之後,準備在這句話上做點文章。

要說這句話也沒什麼出奇之處,雖然牽扯到了劉恆,但主要目標還是奔着公孫臣去的,歸根結底只是大臣之間政見不同而引發的爭辯而已。

新垣平也清楚箇中韻味,如果直接拿這句話說事,成功的機率會大打折扣。所以,這句話是需要做一些改動的。

要說新垣平自己也曉得此舉有些倉促,未經準備就和當朝丞相叫板,的確不是一件輕鬆的事。然而,他已沒有了選擇的餘地,只有這最後一搏了。

對方已採取了行動,現在毫無動靜,說明還沒有真憑實據,也許那幾位“兄弟”還在硬抗;時不我待,若在其動手前把他趕出朝堂,自己或能轉危爲安。最不濟也會佔住先機,若對方動手,會給皇帝一個打擊報復的錯覺。

他現在能做的也只有如此了。

新垣平進了宮。

在劉恆面前,甩袖、磕頭,熟練地把流程操演一遍,“臣有本要奏。”

劉恆神情有些異樣。然而新垣平沒時間去揣摩。

“有什麼話就說吧。”

“近日,臣見東北五彩祥雲之下,時有薄霧障蔽。”

“應何兆?”

“定有異臣居位,言行與皇上施政相悖。”

“講明白點!”

新垣平故意拿捏,“臣不敢講。”

“講!”

“臣以爲,此兆當應於丞相。”

劉恆臉上掃過一絲讓人難以捉摸的冷笑,“爲何?”

“易服色、改正朔以來,丞相托病不朝,常有妄言悖行,使臣有此一慮。”

劉恆用異樣的眼光看着他,沉默半晌終於開口了,“有何妄言悖行?”

“臣曾聞人言,丞相多保舉門人爲官,並使此些人等非法謀利,以供己需。”

不得不承認,新垣平雖然行事倉促,但招數狠辣,講道理擺事實,佈局周密。但真正的殺招還在後邊。新垣平舔了一下嘴皮,接着說話了,“丞相曾有一言,臣不知當不當講。”

劉恆微閉上雙眼,在牙縫裡迸出一個字:“講!”

“丞相對‘土德’頗有微詞,曾對人言‘皇上行佞人之舉,必危大漢矣。’”說完這句話後,新垣平閉上了嘴。

他只在張蒼的原話上省略了幾個字,味道大變。原話是直奔公孫臣去的,而經新垣平稍微這麼一加工,立馬成了一句反動言論。這一手的確夠狠。

新垣平的這句話,讓斜靠椅背微閉雙眼的劉恆突然坐直了身,臉上撫過一絲殺意。

劉恆表情的變化沒有躲過新垣平的眼睛,他心裡一陣狂喜。然而劉恆隨後的行爲卻大出他的預料。他本以爲皇帝會勃然大怒,然而劉恆不但沒有發怒,反而又慢慢地靠回了椅背,重新微閉上了雙眼。

大殿裡死一般的寂靜,新垣平突然有些莫名的緊張,額頭也開始冒汗。自打認識劉恆,第一次有這種感覺。只能說,他還是太不瞭解劉恆了。因爲劉恆接下來的行爲,直接把他打回了原形。

劉恆睜開雙眼,表情複雜地看着新垣平。他的眼神籠罩了他的全身,把他壓得有些喘不過氣來。

劉恆突然拿起案上的幾打竹簡扔在新垣平的腳下,咬着牙迸出了一句:“你自己看吧。”

新垣平“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顫抖着雙手打開了卷軸……

有幾封奏章是揭發“天降玉杯”一事的,並且含沙射影地直指他新垣平。

而還有一封似乎在替他辯解,寫了這麼一句話:聞玉杯爲僞造,臣斷不敢相信……或有人與中大夫有隙,造言其中,請聖上明察。署名:張蒼。

新垣平猶如被人抽了一下,癱軟在了地上,他有些發矇,一時半會還真沒想明白眼前到底是個什麼情況。

劉恆不屑地看他一眼,冷冷地說了一句:“你下去吧。”

新垣平在地上掙扎了半天,硬撐着發抖的身體躬身告退。他腦子裡一片空白,機械地邁着雙腿,退出了大殿。

當他失魂落魄地挪到宮門口時,已經有人手持詔令在等他了。等他的不是旁人——張釋之。

新垣平沒有回家,直接拐道去廷尉署做客去了。

在那裡,他見到了幾位老熟人,其中有進獻“玉杯”者,還有刻字者。

老幾位在廷尉署捱了幾頓打後,“天降玉杯”這件事終於水落石出——瞎扯淡。

最終處理結果:老幾位全部被砍頭,新垣平要嚴重些,誅三族。靠“忽悠”上的位,結果還是死在了“忽悠”上,就如士兵死在戰場上、會游泳的死在水裡一樣,新垣平算是沒白活。

新垣平完蛋了,按理說張蒼應該是愜意的,他自己挑起來的事,卻當了一把好人,無論從哪個角度看,他都應該是最大的受益者,但事實情況卻並非如此。就他玩的這點把戲,根本逃不過劉恆的眼睛。

就在新垣平去廷尉署做客的同時,張蒼同志收到了一份詔書——申敕。搞笑的是,申敕的內容正是新垣平告他的那個黑狀:張蒼保舉的一位“中侯官”非法謀取私利。

張蒼被罵了一通後,緊接着就又收到了一道詔令:罷免丞相。不過劉恆還是很照顧他面子的,罷免理由說的很委婉——因病。要說這個理由也是能夠說通的,畢竟對九十三歲的老大爺來說,丞相那個崗位是不堪承受之重。

就這樣,弄死了對手的張大爺被毫不客氣地趕回了老家。但這位老先生很個性,回家後,把小日子過得更加愜意。這位老同志雖然身體健康,但牙齒卻全部光榮下崗,因此他別出心裁地找了個喂肚子的辦法——請奶媽。這個老傢伙專門請了一大羣奶媽,在母乳滋潤下,身體好的不得了,一口氣活到孝景帝五年(公元前152年),100多歲時才從容地閉上雙眼。不得不承認,這個人活的很值。

砍掉了新垣平,趕走了張老頭,劉恆算是把這些傢伙都看透了。至此以後,他也不再癡迷鬼神之事,誇張的是連易服色、改正朔、“土德”“水德”等一系列事情都不再感興趣了。事實上,此時的劉恆雖然嘴上不說,但心裡很清楚,這兩年來,他是在瞎折騰。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章 起點——(四)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二)
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五節大婚(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五節 密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章 起點——(四)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三節 劉盈收場(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四節 羣臣定主(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一節天才隕落(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八節竇漪房的身世(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節周勃的短板(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2章 覆滅—第十四節 呂氏敗亡(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六節審食其的尷尬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一節改正朔(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三節大婚(一)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六節竇漪房的身世(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