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軍挺咸陽—(三)

就在項羽大戰鉅鹿,劉邦挺兵西進之時,咸陽也熱鬧非常。該不管事的依舊不管事,該殺人放火的依舊殺人放火,雖然東邊幾波人正在卯着勁鬧騰,可過往的生活習慣和辦事方式一時半會又改不過來,因此咸陽的局面開始以百米衝刺的速度向深淵滑去。

趙高殺了很多人,把那個橫掃天下的大秦帝國已被折騰成千瘡百孔的爛攤子,但對趙高來說,這還不夠滿意。因爲自己還不是天下無敵,還不是老大。宮裡邊住的那個二球好像纔是一把手,因此趙高很生氣,也有了想法。

有想法的趙高準備幹件大事——讓那個二球出去涼快。可準備幹這件事情之前,還得做個試驗,試試這灘渾水有多深。這難不住趙高,因爲趙太監這一輩子別的本事沒有,幹壞事的能力絕對算是無敵,因爲他開創一個先河,爲那羣身體有缺陷的人樹立了榜樣,並且還創造了個成語。他在幹壞事這方面真的很牛逼,如果要對壞人下個等級的話,趙高算是超特級聞名無敵天下第一大壞蛋。

這天早朝,他把一頭鹿拉進大殿,對胡亥說,“這是一匹馬”。

胡亥不是瞎子,但他是個傻子,因爲他根本沒弄明白趙高這句話的含義。在後代有個成語來形容趙高的行爲很貼切——顛倒黑白,在後代有個罪名描寫趙高的行爲也很貼切——欺君,然而胡亥沒弄明白。

胡亥笑着說,“丞相錯了吧?把鹿說成了馬。”(李斯死後,趙太監當了丞相)

在得到胡亥這個回答後,趙高並不緊張,因爲到此時纔是他試驗的開始。趙高回頭問左右大臣,大殿安靜異常,大臣們緘默不語,過了一段時間後,很多人開始附和趙高,“這的確是一匹馬”。

這是個危險的信號,可胡亥沒感覺到,他的第一感覺是自己的眼睛可能出了問題。

當然,很多人也並不是所有人,也有個別人沒有附和趙高,當庭就提出了反對意見。可這些仁兄沒想到的是,只在幾天後他們的腦袋全部都掛在了城牆上。

趙高這種胡作非爲的行爲雖然很放肆,但他並不怕。殺人的理由太好找了,這對趙高這個流氓來說簡直不算是個事,並且此時的胡亥從不過問自己殺了誰,只會問最近沒殺誰。不過這樣一來,大臣們更怕趙高了,也更沒人敢說話了。胡亥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了,你還去說啥呀。

對趙高而言,這次試驗是成功的。通過這次成功的試驗,他準備着手幹件大事。還沒來得及動手,兩條不好的消息傳了過來——項羽滅王離降章邯、劉邦過武關抵嶢關。

趙高害怕了。這個太監一直以來在胡亥耳邊吹風,說什麼“關東盜毋能爲也。”而現在這些“毋能爲”的賊盜卻開到了咸陽邊。趙太監害怕了。因爲他也怕那個二球找自己麻煩,因此推說有病,待家裡不上朝。

怕啥來啥,縱然裝病也沒能躲過胡亥的責問。要說胡亥來找趙高問罪也不沒有經過什麼思想活動、心裡鬥爭而來的,只是因爲一個夢而已。胡亥夢見一隻老虎吃了自己一匹馬,這讓胡亥很不爽,不爽的胡亥就想找點事做,也想給趙高尋點事情做,因此派人以有關盜賊的事情去指責趙高。

這一下,趙高真的害怕了。趙高這個壞人的名號絕對不是白給的,因爲這個害怕了的太監準備再幹件壞事,這件壞事幹完,自己就成極品壞蛋了。

就在胡亥很不爽的同時,趙高叫來了自己的做女婿咸陽令閻樂(趙高應先有女兒後被閹割),弟弟趙成(也是個太監)商量,商量的內容很膽大——廢掉胡亥。

幹這種事情,對別人來說很難,可對趙太監而言那卻比較簡單,和吃飯睡覺這種日常生活沒多大區別。自己因爲這些天來一直在殺人,朝裡邊有些想法的都被幹完了,自己動動屁股,剩下那幫人巴不得追過來聞,因此那些大臣幾乎可以排除在考慮之外。唯一的困難就是胡亥身邊的護衛們,不過就這麼個小小的問題是難不到趙太監的,找個由頭就能明目張膽地幹這件有前途的事情。

由頭找到了。這天趙高叫宮廷裡的內應告訴胡亥說有一大羣強盜來了,因此命令閻樂發兵追擊。閻樂帶住兵了,可趙高又有些不放心閻樂了,爲體現人文關懷,就把親家母(閻樂的母親)接到自己家中給看了起來。這一下,不管閻樂願不願意都的跟着幹了。

抓強盜的閻樂帶着一千多人直奔望夷宮而來,這裡住了一個人,就是胡亥。抓強盜能抓到皇帝身邊,真可謂有才。不過趙高這個藉口實際也不是胡說的,因爲就胡亥這一年多來的殺人行爲來看,他完全具備強盜的資質。

在宮門口,閻樂把衛令(守門的頭)抓了起來,並且還不失時機地衝他開了個玩笑,“強盜都跑進去了,爲什麼不阻止?”

衛令一時沒反應過來,還反駁道,“防衛嚴謹,強盜怎麼敢闖進去?”

衛令的話還沒有說完,閻樂就用行爲告訴他,強盜就在眼前。因爲閻樂二話不說就把他砍死在階前。

衛令死的實際一點也不冤枉。胡亥那個大強盜天天就在他眼皮底下進進出出,他卻視而不見;眼前閻樂這個小強盜都和他說了半天話了,竟然還不知道。就他的智商和他的眼神,能在胡亥手下混這麼長時間,應該說死的一點也不冤枉。

閻樂殺了衛令,帶着人就衝進了宮殿,一邊走,一邊四處射箭。裡邊的人跑的跑、竄的竄,也有幾個不長眼的過來搏鬥,不過都被閻強盜輕鬆搞定。

就這樣閻樂輕輕鬆鬆就進了胡亥的臥室,正在牀上睡覺的胡亥一見有人向自己的帷帳上射箭,非常生氣,起來大呼小叫地讓身邊的人上前搏鬥,可那幫人一個個躲在角落裡篩糠,就是不過來。

不過還有個宦官陪在胡亥身邊,沒有走開。胡亥逃到內室,這個宦官也跟了進來。胡亥扭頭問這個宦官,“你爲什麼不早告訴我?竟然到了這種地步!”

宦官擡起頭,有些不屑地說,“我不敢說,所有保住了命。假如我早說了,早就被你殺了,還能活到現在?”

胡亥無話了。

閻樂很適時地跟了進來,張牙舞爪地把胡亥教訓一番,數落數落他的罪行,最後說出了自己的想法,“你死吧!”

“我能不能見見丞相?”胡亥無奈了。

“不能!”

“我能當個郡王嗎?”

“不能!”

“我能去做個萬戶侯麼?”

“不能!”

“我去當個老百姓吧?”胡亥沒招了。

“不能!”

在一連串討價還價過後,胡亥發現自己原來沒有了一丁點本錢,不是皇帝就是死屍,痛苦的胡亥最終用自己的雙手結束了自己罪惡的一生。

這個人,死的當然,死的其所,死的罪有應得,對於他,我只能說,他死的太晚了。不過他死在一個似乎是最不該讓他死的人手裡,因爲讓他死的人更該死。這不能不說是個笑話。

總的來說,胡亥不光是二球,更是個小丑,在不屬於自己的舞臺上,跳了場異常滑稽也很不合時宜的舞,最終被那個蹩腳的導演趕下了舞臺,最終也讓自己和那個蹩腳的導演都落下很不光彩罵名。

這兩個人,我很鄙視!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章 起點——(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
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二節周勃的短板(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一節 賈誼論政(一)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九)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6章 旭日東昇—(六)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二節 削藩策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節荒唐的謀反(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9章 爭儲——第十節 過招(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九節 天才隕落(三)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2章 覆滅—第十五節 呂氏敗亡(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六)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四節荒唐的謀反(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六節 斷糧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一節 呂氏敗亡(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四節薄昭的結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二節 敗亡(四)第12章 覆滅—第九節 呂氏敗亡(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4章 軍挺咸陽—(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三節 晁錯其人第1章 起點——(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七節劉興居的抉擇(三)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7章 烽煙再起—(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八節審食其的尷尬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3章 亂世紛爭—(十)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