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爭儲——第七節 定親

人就怕有目標。,,一旦有了目標,就會激發自身無盡的潛能,也會不斷降低自己的底線。爲了實現目標,以往想不到的事情,會在心中漸漸明朗;以往認爲不太靠譜的事情,也漸漸變得合情合理。

自從王娡樹立了自己宏偉目標後,就甩開膀子幹開了。這一干,就再也收不住手。

與慄姬不同,王娡這個女人很聰明。她相信團隊的力量——要辦大事必須有盟友。並且盟友的數量不能太多,質量不能太差。數量太多,會引發皇帝的猜忌;質量太差,則根本幫不上什麼忙。與交“朋友”一樣,少而精,方爲上策。

理解起來很簡單,但操作起來卻很複雜。

這種事情需要講求個“緣分”,不是想和誰“交”都能交的上的,沒有共同愛好很難成爲“朋友”,沒有共同利益則難以結成“盟友”。有些人,雖然很有實力,但對你無用,因爲沒有“共同目標”,也沒有“共同利益”,就算使盡渾解數,也只會“熱臉貼人家的冷屁”。

交友須謹慎,結盟友更是如此。這一點,王娡很清楚。

應該說,王娡自進宮以來,一直在默默觀察身邊的每一個人。十來年的宮廷暗鬥,已讓她從昧於世事的村姑,成功地轉變成爲一個政治老手。她很清楚宮廷的生存之法。

一是需要得到皇帝的歡心。這是第一步,也是最關鍵的一步,沒有這一步就不會有任何晉升的機會。當然。從她頻繁懷孕這一點來看。其在皇帝心目中的地位還是挺高的。

二是需要得到太后的認可。雖然瞎眼的皇太后平時不多話。但每說出來的話分量都很足,影響也很深遠。如果讓她不開心,她會讓你不順心。如果想在深宮中出人頭地,“皇太后”是萬萬得罪不起的。當然,有這種認識的不止她王娡一人。因此,很多妃子宮女們不辭辛勞地討好皇太后。然而,這位皇太后並不好伺候。也許是由於“看不見”的緣故,遇事多疑。和她說話需要小心翼翼,若稍不留意,就能把你劃成“黑五類”。爲此,很多妃子們一天到晚揣摩老太太的心思,可揣摩來揣摩去卻一頭霧水。

就在大家在皇太后身上動心思時,王娡早把注意力集中到了另外一個女人身上——劉嫖。

應該說,對劉嫖的認識,王娡要比其他妃子們深刻的多。

她清楚這個女人擁有的實力和能量,也明白劉嫖在皇太后和皇帝心中的地位。與這個女人搞好了關係,在太后面前就會少一些阻力。認準這個理後。王娡就頻繁向劉嫖示好。雖然見面次數不少,但深交的機會並不多。別說“盟友”,連“朋友”都談不上。

然而,現在機會來了。的確,隨着慄姬和劉嫖的鬧翻,留給王娡的機會自然就多了一些。

“機會通常是爲有準備的人準備着”,這句話一點也不假,王娡準備的就比較充分。由於劉嫖在“提親”這件事上掉了臉面,自然還得在此事上幫她把臉面上拾起來,最好的方式莫過於“提親”。

但王娡思來想去之後,卻開不了口。

因爲有個明顯的困難擺在那裡。先不說“近親結婚”這種事靠不靠譜(古時也不講究這些),僅年齡差距就有些懸殊。王娡就那麼一個兒子,時年不足四歲,連擦屁股都還得找人幫忙,現在談婚姻問題有點過早了。劉嫖也只有一個女兒,且芳齡十三,在古時已屬正常婚嫁年齡。俗話說“女大三抱金磚”,可陳嬌足足比劉彘大了九歲。這個難題橫亙面前,不是那麼容易張開嘴的。

如果這個想法是王娡主動提出,一則劉嫖不見得同意;二則功利性太強。王娡不願冒這個險。

可這件事還不能不辦,因爲這是次絕佳的機會。若促成此事,將和竇家結成牢不可破的同盟體,將來收益不可限量。功夫不負有心人,王娡還是找到了突破口:既然自己說話不方便,就找個“方便”的人來說,具體將來就是劉彘本人。不得不承認,王娡的確太有創意了。

定下方針後,王娡開始付諸行動,一天到晚在兒子耳邊灌輸陳嬌的好處,並且還爲他準備了一段發言稿。

連胎毛都沒褪乾淨小鱉娃最容易被忽悠,一根棒棒糖就能被哄的團團轉。劉彘就上了老孃的當。

準備停當後,王娡有事沒事就帶着兒子去劉嫖跟前晃悠。晃來晃去,終於晃出了成績。

一日,娘倆又一次找劉嫖嘮嗑。也許劉嫖在“提親”這件事上受了刺激,亦或受多年工作習慣的影響,三句話不離老本行。這一次,她又犯病了。

她把劉彘抱在膝上,逗問:“兒欲得婦不?”

劉彘回答的很乾脆,“欲得婦!”

劉嫖指着階下宮女,“此女如何?”

劉彘搖搖頭。

又指一個。

又搖頭。

二人把相同的問話和動作重複上百次。(御百人)

劉嫖累得口乾舌燥,劉彘也搖的暈頭轉向。

最終,劉嫖別有深意地問道:“阿嬌好不?”

這一次,劉彘沒再搖頭,而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孃,然後仰着小臉背了一句標準答案:“好!若得阿嬌爲婦,當作金屋貯之。”

不得不承認,王娡前期的培訓很有效果。

劉嫖聽完心中一動,大悅,伸手擰了一下劉彘道:“小小年紀,就金屋藏嬌,長大那還了得?”

一旁的王娡卻緊捏一把冷汗,生怕兒子嘴不把風說是老孃教的。因此伸手忙把劉彘抱過來,一邊笑道:“這孩子……”

而劉嫖卻樂不可支,笑問,“兒既有此心,不如把親定下?”

王娡心頭一喜,忙答道:“自然是好,就恐陛下……”

劉嫖一搖頭頭,“只要妹妹有此心,陛下那邊不是問題,我去講。”

王娡笑着點了點頭。

事實上,自從被慄姬拒絕後,劉嫖也一直在物色女婿。當然,她物色的對象也是有指定範圍的——皇子。說白了,她要爭上一口氣,要看看“太子”到底能不能當上“皇帝”,但前提是她需要一個有資格爭“皇位”的女婿。不然的話,沒必要抖這份精神。

爲此,劉嫖的確也分析了目前的幾位皇子。

慄姬所生的劉榮、劉德、劉閼於,自然是第一批被排除的對象。已在慄姬跟前碰了一鼻子灰,沒必要用熱臉再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下邊就是程姬生的劉餘、劉非、劉端。

劉餘有個毛病——口吃,說起話來結巴的令人受不了,明顯不是一塊當皇帝的料。

劉非雖然不結巴,但生性好鬥,連劉啓對這個兒子也很是頭疼,這一點劉嫖很清楚。

劉端更離譜,長的賊眉鼠眼,生性賊戾,一眼看去就沒個富貴樣。不過幸好劉嫖沒選中他,因爲多年後,大家才發現,這個人是個陽痿,根本就近不了女色。

最終,程姬生的三個兒子,都順順利利地被排除在外。

緊接着就是唐姬所生的劉發。可唐姬由於出身不好的緣故,母子都不受寵。對於這個人,劉嫖是懶得考慮的。

剩下人選就是賈夫人所生的劉彭祖、劉勝;王娡生的劉彘。

當然,劉彭祖和劉勝將來行事都不太靠譜,但目前來說,表現還不算出格。

因此,擺在劉嫖面前的也就這麼三個候選人。

也許有人問,王皃姁不還有四個兒子嘛?事實上,她的兒子們都比劉彘還還,甚至還有兩位都沒來得及醞釀呢。

現在不懂事的劉彘竟然提出了要求,簡直天送良緣,劉嫖要不高興纔是怪事。

當日,劉嫖進宮,先在老孃竇漪房跟前生動形象地做一宣貫,然後又跑到未央宮和劉啓做了一番交流,輕而易舉地定下了這門親事。

至此,王娡真正登上了歷史舞臺。u

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
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7章 烽煙再起—(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六節 曹參拜相(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二節荒唐的謀反(三)第20章 拔刺——第一節 廢太子的結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七節 諸呂封王(四)第12章 覆滅—第十節 呂氏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二)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七節 密謀(三)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三節天才隕落(七)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七)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六節 呂氏敗亡(九)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六節 明爭暗鬥(六)第19章 爭儲——第六節 焦急的等待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九節 戚姬的結局(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二節 衝動(三)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9章 日落長河—(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八節 改正朔(五)第19章 爭儲——第十二節 伏筆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一節 鄧通的結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九節最後的日子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二節 張釋之的恐慌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三)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節審食其的尷尬(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一節 醫之聖手(一)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一)第4章 軍挺咸陽—(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十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9章 爭儲——第二十節 衝動(一)第6章 旭日東昇—(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十節 三王殞命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十一節周勃的短板(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