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烽煙再起—(九)

漢匈大戰即將開演了,而一位主要演員我們還沒得及介紹,只好在此加節,對其進行一個補充。這個人就是冒頓,不把這個人介紹清楚,就很難理解這個人爲什麼會榮幸地成爲劉邦最大的對手,因爲這個人是匈奴百年一遇的猛人,是個實實在在的硬漢,他的頑強程度要在項羽之上,他將是劉家天下幾十年的噩夢。

要介紹一個人,我們通常從他的家庭背景講起,先說他爺爺是誰,他老子是誰,都幹過什麼什麼事,說過什麼什麼話,待得了解了家庭背景後,才說這個人怎麼怎麼牛。這樣按套路整出來,纔好讓人真正認識這個人,瞭解這個人,才能走進他生命的深處,弄明白他的所作所爲。對於冒頓,我準備按套路出牌,先從他的出身和家庭背景講起,試圖探尋這個人內心的秘密。

匈奴,是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民族,他存活時間之長,影響之深,絕不是僅僅是千兒八百字就能涵蓋的。可不幸的是,隨着悠久歷史的滌盪,這個民族自己卻沒能留下來隻字片語,以至於我們對其的認識只能從他的對手們的記錄中尋找一些殘篇斷簡,這實爲可惜。可就在這些殘篇斷簡中,我們還是尋找到了一些痕跡。

據史料記載,匈奴可能是夏禹後代中的一支,幾經遷移居住在北方邊遠地帶,以遊牧爲生,隨着牧羣轉移駐地。他們逐水而居,沒有城郭和固定住處,但部族首領卻各有分封領地。

由於生存環境惡劣,這些人自小就要騎在羊背上練習騎射,稍長能使用弓矢時,就編爲部族戰士,平時放牧遊獵,戰時全民皆兵。由於沒有受過什麼文化薰陶,因此這些人比較張揚,有利可圖則奮勇向前,無利可逐則退避遁逃,從不按規矩辦事,也沒有個套路可言,比較頑強,也比較難纏,幾代王朝都拿他們毫無辦法。

就在這個**裸地弱肉強食的土地上,養成了兩個很不好(或者說是很好)的生存習慣,這些習慣用我們現在的觀念來進行評定的話,可用兩個字概括——無恥。

習慣一:匈奴人的觀念裡沒有什麼尊老愛幼、孝悌良善等等這些社會公德,通常是青壯年吃香的喝辣的,老弱病殘只能吃些殘羹剩飯,比較悽慘。一個人生下來,就的燒香拜佛,祈禱自己別死的太早,熬到成年就能享受一段美好時光;如果成年這段時間沒被掛掉,那就幸運中獎,進入老年悲慘歲月。

習慣二:妻羣母。匈奴人很節約,很會廢物回收再利用,從來不捨得浪費一丁點資源,尤其在女人方面。這些人長久以來養成了一個習慣,父親死掉,兒子可以娶後母爲妻;兄弟死去,家人可以妻死者之妻。在那時,頻繁會發生些一老子剛剛嗝屁,停屍當場,幾個兒子就爲了爭後母而發生羣毆事件,當然羣毆的目的不是爲了給繼母們養老,而是要納妾。有的爲了避免把親生母親娶回家,幾個兄弟還會互通有無,專門把親生老孃劃到哥哥或弟弟的名下。甚至更離譜的是,個別有些極端無恥的傢伙會照單全收,連自己老孃都不放過。每次看到這裡,我都會忍不住罵一聲“畜生”。當然,對於匈奴人來說,早就見怪不怪了。

最後再提一句,匈奴人都有自己的名字,但從沒有姓。不過這也可以理解,本身就沒能搗鼓出文字,隨便起個代號就行,連“妻羣母”的事情都發生了,還要什麼認祖歸宗?提這一句話,是爲了避免大家對匈奴單于們的稱呼產生疑惑——兒子不隨老子的姓。不過這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只要我們能分辨出是哪個人就行了,管你叫什麼狗蛋、驢糞、二麻子。

這個民族從成型的第一天起,就開始了與中原王朝無休止的爭鬥,在夏、商、週近千年的時間裡,這些人從來沒有消停過一天,時不時會跑到別人家裡搶些東西,儼然一羣職業強盜。

直到秦滅六國,秦始皇那位猛人準備好好收拾他們一番,派蒙恬率軍十萬進攻匈奴,全部收復黃河以南的全部土地,並沿黃河設防,修築四十多座城堡,徵發刑徒戍守邊疆。

秦始皇並不滿足於此,動用千萬勞力,開山填谷,修了一條從九原直達雲陽的大道,全長一千八百里。這條道路的修通,縮短了秦國大軍開往抗匈前線的距離,當然他這個創舉也爲匈奴隨後進入中原腹地減少了障礙。這是一把雙刃劍,在秦始皇的手上是一把利器,爲在他的繼任者手上卻成了一個威脅。

秦始皇還不滿足於修路,他尤爲熱衷於搞建設。隨後的日子裡,他讓蒙恬當上了包工頭,利用邊山、險塹,修繕長城,起臨洮至遼東,全長萬里,巍峨雄偉。

就在秦始皇埋頭辦大事之時,匈奴人卻完全處於煎熬之中。因爲此時的北方不僅僅有匈奴,還有兩個強悍的少數民族。

一個是東胡,這是殷商氏族的後裔,此時正處於鼎盛之時,四處征伐,極爲生猛;另一個是月氏,這個民族和匈奴人有着一樣的生存方式,一樣的風俗習慣,並處於興盛之期,擁兵十餘萬,尤爲彪悍。

此時,匈奴單于的名字叫頭曼。這位仁兄非常失落,在秦始皇的窮追猛打之下,在東胡和月氏的無盡擠壓之中,被折騰的體無完膚。最終,頭曼兄受不了了這種被人欺負的場景,率領部落向北遷徙,老老實實地喝了十幾年西伯利亞冷風,讓他備受煎熬。

如果秦始皇要能按自己的想法活上個千兒八百年,相信頭曼以及他的繼任者們只有待在那冰天雪地,去和俄羅斯人搶飯吃。

不過秦始皇沒能實現自己的人生規劃,因爲十幾年後他死了,更重要的是他死之後,那個極爲扯淡、極爲無厘頭的胡亥登上了皇位。在胡亥一番大刀闊斧的折騰之後,秦朝完蛋了,匈奴人可以回家了。

頭曼抓住胡亥肆意鬧騰的機會,率領部落不失時機地返回了故鄉,並且揮舞着馬刀,不斷向南蠶食,渡過黃河南岸,恢復了以往的榮光。

頭曼能夠順利返鄉,他應該感謝胡亥,如果沒有胡亥的幫忙也就沒有頭曼的一切。可頭曼並沒體現出他的謝意,由於十幾年沒地方買東西,家裡缺米少鹽比較嚴重,因此他這次返鄉後,搶掠的強度和頻次都有了質的提高。

在頭曼不斷向南蠶食的過程中,實力逐日翻升,漸漸又恢復了匈奴人曾有過的底氣,因此他開始把矛頭重新對向了自己身邊的部族。他首先要對付的是月氏,因爲月氏雖然強大,但和東胡比起來還有些距離,先拿軟柿子捏捏似乎比較合理。

頭曼準備動手了,當然,我們前邊提到的那個冒頓兄也該現身了。因爲冒頓是頭曼的大兒子,此時的職務爲“太子”,而他這個太子卻成了他老爹對付月氏的一顆棋子。冒頓對此很傷心也很生氣,不過這位仁兄也是從此開始,書寫屬於自己的傳奇。

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章 起點——(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章 起點——(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
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四節 抓人(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3章 亂世紛爭—(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十一節 劉盈收場(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六)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章 起點——(一)第7章 烽煙再起—(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5章 楚漢爭鋒—(十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三節 劉卬的結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節好一根攪屎棍(六)第5章 楚漢爭鋒—(十四)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一節劉恆進京(二)第12章 覆滅—第二節陳平的動作(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一)第8章 紅霞萬里—(四十)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八)第19章 爭儲——第二十六節 樑王請罪(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五節 樑王的痛苦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8章 紅霞萬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八節好一根攪屎棍(四)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三節改正朔(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六)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六節 諸呂封王(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章 起點——(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7章 烽煙再起—(四)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五節 早立太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六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三節 賈誼論政(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節 串謀(一)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節 劉恆進京(一)第12章 覆滅—第五節 陳平的動作(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20章 拔刺——第二節 廢太子的結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二節 明爭暗鬥(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節 國喪(二)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九 劉邦爲何能成功(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九節 廷爭(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7章 烽煙再起—(十五)第1章 起點——(三)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五節劉興居的抉擇(一)第7章 烽煙再起—(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8章 紅霞萬里—(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八)第8章 紅霞萬里—(十)第19章 爭儲——第十六節 廢黜太子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四節 匈奴叩邊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五節 諸呂封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