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四節戲弄佞幸(一)

張蒼回家養老去了,丞相那個位置就空了下來。當然,想幹丞相的大有人在,很多人削尖腦袋正往上擠呢。新一任丞相很快就被敲定了——申屠嘉。

能混到丞相這個位置上的人,一般都很有兩把刷,要麼心思縝密,要麼權謀老道,或者文采斐然,或者功蓋九州,總而言之三個字:有一套。但也會出現一些例外,比如曾經的王陵,心機不夠、權謀不行、文采一般,僅憑藉忠誠和耿直硬是在丞相的位置上混了好幾年。但通常情況下,這類丞相的晚景都有些淒涼,不得不承認,老實人在這個崗位上是玩不轉的。

巧合的是,申屠嘉也可歸到這一類。

在新一任丞相敲定前,劉恆是考慮過另外一個人——竇廣國,竇漪房的親弟弟。然而,“呂雉”那個名字在是他一生揮之不去的陰影,在權衡利弊後,劉恆放棄了這個想法,還是按照老套路出牌了。

前邊提到過,劉恆選丞相,不搞“德能勤績”這一套,主要參考標準只有兩個字——年齡。只要你年齡足夠大、精神頭足夠好,那恭喜你,有資格參與競選了。只需按年齡大小做個排序,立見分曉。就這樣,申屠嘉撿了個大便宜。

現今選“超女”、“超男”,而劉恆卻一天到晚在選老頭,各有所好。事實上,劉恆這一套很高明,說白了,這是“皇權”與“相權”拉鋸的結果。讓七八十歲的老大爺去四十多歲的皇帝手裡爭奪權力,想想就覺得是一件很搞笑的事情。你要對這些人說“咱們造反吧?”,他會睜着老眼很不屑地看你一會,說不定還能回你兩個字“有病?”

當然,申屠嘉的年齡和張蒼沒法比,但張蒼離開後,他就冒尖了。其具體年齡無從考證,但稱他一聲老大爺絕對不算過分。因爲就史料記載,早在劉邦剛開始鬧革命時,申屠老兄已經亮相了。

不過他鬧革命那一陣還只是個嘍囉,以身強力壯善拉硬弓得以陪侍劉邦左右。劉邦和項羽幹架時,得到了“提拔”——隊長,下轄五十人。由於表現出色,在黥布造反時,升爲都尉。呂雉掌國時,才混到了個郡守。劉恆稱帝后,被封爲關內侯,食邑五百戶(有二十四人同時被封爲關內侯,一個鼓勵性的封賞)。張蒼當上丞相後,申屠嘉混成了御史大夫,這一干就是很多年。待到此時,他已經是個年紀一大把的老頭了。

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因爲從劉邦至今已過了很多年。你想,劉邦從鬧革命至死用了15年,呂雉掌國用了16年,劉恆至今也在皇位上待了18年,這前前後後就是49年。就算申屠嘉20歲參加革命,至今也該有69歲高齡了。古人的平均年齡比較小,60花甲、70古稀,申屠嘉活到現在,雖然和張蒼不在一個檔次上,但已經算是佼佼者了。

不管怎麼說,申屠嘉成了新一任丞相,該他風光了。

他這個人很有意思,性格豪爽、嗓門很大,說起話來熱情洋溢、唾沫四濺。有個特點——廉潔,在家從不接受私訪;還有個愛好——開人玩笑,並且越看誰不順眼就越當面開誰的玩笑。讓他當丞相,算得上是劉恆的神來之筆。因爲這個人很快就展現了他的特長。

剛當上丞相沒多久,他就和一個人幹上了。這個人是鄧通,劉恆的基友。

我在講賈誼時,曾捎帶介紹過鄧通,這個人職務雖然不高,但仗着劉恆寵信,富可敵國、沒人敢惹。然而申屠嘉這次讓人眼前一亮,他不但惹了鄧通,還把這個小人收拾的服服帖帖。由此可見,一物降一物,的確挺有道理。

事情經過是這樣的。

由於鄧通深受皇帝寵幸,甚至劉恆還時常去他家裡喝酒狂歡。一來二去,鄧通有些飄飄然。由於身份特殊,所以在皇帝跟前比較隨便,禮數也不怎麼周全。當然,劉恆對這一切是無所謂的,因爲“愛情”的力量是巨大的。

劉恆沒意見,但不代表所有人沒意見,申屠嘉就是很有意見的一位。

一次申屠嘉入宮拜見皇帝,剛好鄧通在側,一場好戲就這樣開演了。

申屠老先生擻着老胳膊老腿磕頭作揖,累得滿頭大汗、腰痠腿疼,剛在地上爬起來,就見鄧通在皇帝身後偷笑。申屠嘉那個氣呀,只差撩胳膊揍他了。

而此時的鄧通卻渾然不覺,申屠嘉給皇帝彙報工作,可鄧通在一旁小動作不斷,想笑就笑,想走就走,如在家一般,非常隨便。他晃盪的差不多了,也把申屠嘉得罪老了。

說實話,要不是在皇帝面前,就申屠嘉那火爆脾氣,耳刮子早抽他臉上了。老同志強壓怒火,暗想:小子,看爺爺怎麼收拾你。

彙報完工作,申屠嘉磕了頭也告了退,但就是不走。這讓劉恆很是納悶,忍不住問了句:“還有事?”

申屠嘉老臉一拉,指着鄧通說道:“皇上喜愛寵臣,讓他升官發財可以,但朝廷禮數還是應該有的,你看他……”

正在做小動作的鄧通愣了,他做夢都沒想到申屠嘉會突然來這一手。

劉恆看了鄧通一眼,笑着對申屠嘉說道:“不要再說了,我私下裡會教訓他的。”

申屠嘉繃着老臉看了鄧通一言,然後向劉恆行禮告退而去。

按理說皇帝發話了,這件事也應該結束了。然而申屠嘉很個性,他若不拿鄧通說點事,就不是他申屠嘉了。

他回到相府後,很快就下了道手諭,召鄧通來相府,並且還補充了一句話:不來的話,砍頭!

申屠嘉的二球行爲把剛回到家的鄧通嚇蒙了。他雖然囂張,但還沒見過如此跋扈的。因此很害怕。

他的確應該害怕的,他只是個上大夫,離丞相那個位置還隔了好幾層呢。雖然他和皇帝的關係好,說到底他也算是丞相府的屬臣。既然是屬臣,在理論上就得服從管理。並且人家已把明晃晃的刀子給亮出來了,要是不去,那個老二球說不定還真敢派幾個實槍荷彈的都頭衙役,不管三七二十一上來就砍,那自己就虧大了。

鄧通打發走來人後,擡腿就往宮裡跑。你丞相也得聽皇帝的,你欺負我,我找老大幫忙。

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章 起點——(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章 起點——(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
第4章 軍挺咸陽—(五)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一節 衝動(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一)第19章 爭儲——第八節 過招(一)第7章 烽煙再起—(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七節竇漪房的身世(二)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九節 劉肥避險(二)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七)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章 起點——(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8章 紅霞萬里—(十九)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8章 紅霞萬里—(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七節 明爭暗鬥(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二節蕭規曹隨(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六節劉邦的遺產第9章 日落長河—(七)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四)第19章 爭儲——第四節 王娡其人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五節 國喪(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節 改正朔(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二節好一根攪屎棍八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七節審食其的尷尬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第19章 爭儲——第十九節 對症下藥(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一節走上前臺(一)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9章 爭儲——第二十七節 樑王請罪(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八節 天才隕落(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節 蕭規曹隨(一)第1章 起點——(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節 最能鬧的人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一節 國喪(一)第19章 爭儲——第十五節 開會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一節蕭規曹隨(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六節最後的日子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七節 戚姬的結局(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八)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一節 暗鬥(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5章 楚漢爭鋒—(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三節好一根攪屎棍九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一節 開始吧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三節 走上前臺(三)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九節 諸呂封王(六)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3章 亂世紛爭—(八)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六節劉興居的抉擇(二)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3章 亂世紛爭—(四)第19章 爭儲——第十三節 腦殘的對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六節 傳檄天下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五節樑王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二節戚姬的結局(六)第12章 覆滅—第十二節 呂氏敗亡(五)第6章 旭日東昇—(三)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二節改正朔(九)第12章 覆滅—第七節 呂雉駕崩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四節 曹參拜相(一)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九)第9章 日落長河—(一)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五節戲弄佞幸(二)第9章 日落長河—(八)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七節 羣臣定主(四)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節 賈誼論政(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8章 紅霞萬里—(九)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一節 掌控朝局(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一節荒唐的謀反(二)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一節新一輪博弈(一)第2章 大澤鄉起義—(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十二節劉恆進京(三)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三節 國喪(三)第4章 軍挺咸陽—(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三節 明爭暗鬥(三)第13章 亂中求穩—第六節 羣臣定主(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六節薄昭的結局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