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

黥布這次造反,引來不少人的關注,有疑惑的,有擔心的,有高興的,有發愁的,無論懷揣的是哪種心情,歸根結底只有四個字——極爲重視。夏侯嬰就是其中之一。

夏侯嬰這個人打仗生猛,極爲忠誠,話語不多,但心機不重,總的來說他辦出來的事情,絕不會讓人討厭。當然,也並不代表他和老大不唱對臺戲,曾經劉邦彭城大敗慌忙逃命時,三番兩次踹兒女下車,夏侯嬰就抗了一次命。但這種抗命,並不會影響其在老大心中的位置,反而加重了自己的分量。

劉邦對夏侯嬰是無比信任的,因此這位夏侯兄每次說出來的話,劉邦都會給他幾分面子。當初是他救了將被砍頭的韓信,給了姓韓的繼續活命的機會;後來是救了季布的性命,讓那個姓季的人繼續他的傳奇生涯。由此可見,夏侯嬰還有一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很有挖掘人才的能力。

一句話,夏侯嬰是一個有眼光、有思想、很踏實、很忠誠的跟隨者,是劉邦的嫡系。

這一次,夏侯嬰又爲劉邦挖掘了個人才。

劉邦的跟前真的是能人輩出,爲把這段故事講清楚,我儘量少牽扯進來些人,免得混淆讀者的視線。但有些人,還是需要穿插一下的。雖然這些人就露那麼一兩次臉,但不拉出來遛遛,就很難弄清楚事情的前因後果,也會讓人覺得有些突兀。

夏侯嬰這次發現的人姓薛,名字不詳,史書裡稱之爲“薛公”,曾當過楚國令尹。

提到“薛公”這兩個字,我就頭大。實際上在楚漢爭鋒之時,項羽手下就有一個被稱爲薛公的人,史料記載那個人早被灌嬰砍死在馬下,我在前邊也是提到過的。

然而,這個地方又冒出了這麼一個人。要說姓薛的人有很多,也不一定就是一個人,可史料偏偏不加以註明,也不寫清楚人家的名字,一個代號就直接了事。這種前顛顛後倒倒的敘事方式,讓人抓狂。

事實上,我也沒弄明白這兩個“薛公”是不是一個人,因爲在查閱了有限的史料後,我崩潰了。因此,只好權且認爲這個稱號所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吧。

這位薛公同志目前是夏侯嬰的門客。雖然相處的機會很多,但直到這次對話後,才真正被夏侯嬰發掘出來的。

黥布這次突然造反,讓劉邦有些措手不及,一時半會沒拿出具體方略來,這讓一些人很是操心,這些人中包括夏侯嬰。

夏侯嬰回去後,和自己有限的幾個門客探討黥布造反的事情。他對黥布的行爲有些疑惑。

薛公站了出來,“黥布故當反!”

他這句話算是語驚四座。

薛公接着說話了,“朝廷前年殺韓信,去年斬彭越,此三人同功一體之人,自疑禍患及身,故反耳。”

夏侯嬰隨即問道:“可有對策?”

薛公呵呵一笑,接着說道:“大人爲我引薦主上,我有良策對應,黥布此亂不足慮也。”

薛公的機會來了,因爲夏侯嬰真的爲他提供了一次展現才華的機會。夏侯嬰真是太有眼光了,推薦韓信是他的得意之筆,推薦這個薛公算是他的收官之作,難能可貴的是他引薦的幾個人都沒給自己丟臉。

站在劉邦的面前,薛公開始了他的表演。

劉邦雖然看不起儒生,但事到臨頭,還是想聽聽這位大言不慚的老頭有何高見。

“先生有何良策?”

薛公深深一躬,款款說道:“黥布反可用三策。用上策,那崤山以東非朝廷所有了;若用中策,勝敗結局未可知也;若用下策,陛下可高枕無憂也。”

薛公的這個開場白很漂亮,給領導彙報工作,就需要這麼一二三地進行羅列,一旦羅列清楚,剖析有理,立刻能引起領導的重視,也能爲自己爭取些彩頭。

劉邦就被他的一二三理論吸引了,好奇地問道:“何爲上策?”

“黥布若東攻吳,西佔楚,兼併齊魯,傳令燕趙,則崤山以東非朝廷所有了。”

“何爲中策?”

“東攻吳,西佔楚,兼併韓魏,佔據敖山谷倉,封鎖成皋,那勝敗未可知也。”

“何爲下策?”

“東攻吳,西取下蔡,輜重轉移越地,而黥布本人還歸長沙,那陛下可高枕無憂了。”

薛公說的都是些地名,如果大家有興趣的話可以翻翻地圖,把地圖看明白了,就知道薛公所說的內容其實是很好理解的。

簡單說來,齊魯之地西據險地,東臨海邊,要造反,這無疑是一塊風水寶地。而韓魏之地卻處於全國腹地,扼守關中咽喉,自古也是兵家必爭之處,據守此地,也不失是一個選擇,當初項羽就是這麼做的。至於下蔡、越地什麼的,偏據南方荒蕪之地,缺兵少糧,一旦開戰,無疑是身臨死地。

這麼簡單的道理,我們都能看明白,難道打了一輩子仗的黥布會看走眼?薛公排列的一二三,似乎並能算是高明的建議。然而,他隨後說的話,就高明瞭。因爲他不僅僅能看清楚造反的路數,更能剖析明白黥布的爲人,這真的很不容易。

聽完薛公的話,劉邦好奇地問道:“黥布將選何策?”

劉邦問的這句話實際很無厘頭,你說黥布如何選擇,人家薛公如何知道。黥布自己又不傻,況且他也不聽姓薛的,這不明顯是在爲難人?但往往此時,也是考驗本事的機會。如果判斷準確,那將一舉成名;但如果判斷錯誤,那也還是比較危險的。

然而,薛公並沒覺得爲難,他斬釘截鐵地答道:“出下策!”

劉邦更爲好奇,“何也?”

劉邦這種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能讓人抓狂。這種問題,如果答不好,很容易被認爲你在信口雌黃,更有甚者會把那頂“欺君”的帽子讓你戴上幾天。

所以說,說話也是一種本事,要麼在和領導對話之前,把可能被問到的問題想全面、想清楚,做出備選答案;要麼你隨機應變的能力足夠強。但無論是哪種選擇,都基於你的判斷足夠準確。如果沒有這點本事,最好別去端“謀士”這個飯碗。不要去羨慕別人耍嘴皮而取得的成績,這份工作並不容易幹。

薛公舔了舔嘴皮,開口了。“黥布,驪山囚徒也,性剛身強而至萬乘之主。然其胸無大志,眼界狹隘,所行不顧身後,也不以蒼生爲慮,只圖自身暢快而矣。更心繫故地,必定南下以圖苟生,吾斷其必出下策。”

薛公的表演結束了。黥布的爲人他算是看明白了。

因爲黥布真的很聽話,其隨後的行爲,幾乎完全按照薛公爲他指定的套路進行出牌。

吳臣站對了位,這讓劉邦很是高興;薛公分析的話,讓他又增加了一份底氣;隨即劉邦又搞了一次和親,安撫了一下冒頓。多措並舉,一陣連環拳過後,勝利的天平完全向劉邦這邊傾斜了。因爲現在的黥布被一步步孤立了起來。

當然,此時的黥布已經開始了自己的事業,他的頭一個目標就是劉賈。這讓我們在下邊的章節中再進行介紹吧,因爲就在黥布敲鑼打鼓開始革命事業之時,劉邦也不失時機地進行着自己的選擇。

因爲還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沒有辦成。關鍵是劉邦現在的身體也不是太好,畢竟現在已經是公元前196年,也就是說他已是61歲的老人。如果再不把心念已久的那件事情辦成,真是對不住自己的良心。

黥布這次造反,剛好爲他提供了一次機會。這個機會還是可以把握一下的,只是多少有些不太地道。

好了,讓他着手吧。

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
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六節 密謀(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七節最後的日子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二十四節大婚(二)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七)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三節蕭何辭世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八節 戚姬的結局(二)第12章 覆滅—第四節 陳平的動作(四)第19章 爭儲——第五節 劉啓的那些女人們第5章 楚漢爭鋒—(三)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一節好一根攪屎棍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六節荒唐的謀反(七)第7章 烽煙再起—(十三)第9章 日落長河—(五)第5章 楚漢爭鋒—(一)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一節 敗亡(三)第5章 楚漢爭鋒—(十一)第5章 楚漢爭鋒—(九)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七節 改正朔(四)第1章 起點——(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五節荒唐的謀反(六)第8章 紅霞萬里—(十四)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11章 臨朝稱制—第八節 諸呂封王(五)第19章 爭儲——第十四節 設局第12章 覆滅—第一節陳平的動作(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九節 無雙國士(二)第5章 楚漢爭鋒—(三十)第9章 日落長河—(九)第6章 旭日東昇—(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三)第9章 日落長河—(十八)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五節好一根攪屎棍(一)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八節 劉肥避險(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四節 不滿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四節樑王進京(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十四節 改正朔(一)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七)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十三節荒唐的謀反(四)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八節 廷爭(一)第9章 日落長河—(十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七節好一根攪屎棍(三)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3章 亂中求穩—第二節新一輪博弈(二)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節 敗亡(二)第5章 楚漢爭鋒—(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九節 劉濞的敗筆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五)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五節 明爭暗鬥(五)第2章 大澤鄉起義—(五)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節 天才隕落(四)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四節 劉濞其人(一)第17章 削藩大略—第十節 暗鬥(一)第15章 懷柔天下—第二十二節天才隕落(六)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一節戚姬的結局(五)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二十八節最後的日子三第14章 初登大寶—第四節 廢除“連坐”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四節 頑強的人第12章 覆滅—第十三節 呂氏敗亡(六)第19章 爭儲——第三節 埋禍第16章 初開盛世—第四節 醫之聖手(四)第10章 呂氏掌國—第十節 戚姬的結局(四)第6章 旭日東昇—(二)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6章 初開盛世—第九節好一根攪屎棍(五)第8章 紅霞萬里—(三十八)第7章 烽煙再起—(八)第5章 楚漢爭鋒—(十九)第3章 亂世紛爭—(二)第9章 日落長河—(四)第9章 日落長河—(十)第3章 亂世紛爭—(六)第19章 爭儲——第十八節 對症下藥(二)第8章 紅霞萬里—(七)第8章 紅霞萬里—(二十七)第12章 覆滅—第三節陳平的動作(三)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八節 明爭暗鬥(八)第18章 七國之亂——第二十八節 劉濞收場(一)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第5章 楚漢爭鋒—(二十三)第7章 烽煙再起—(十)第12章 覆滅—第六節 陳平的動作(六)第18章 七國之亂—第十九節 敗亡(一)第14章 初登大寶—第二節 掌控朝局(二)第7章 烽煙再起—(九)第4章 軍挺咸陽—(六)第3章 亂世紛爭—(五)第4章 軍挺咸陽—(二)第15章 懷柔天下—第八節 無雙國士(一)第11章 臨朝稱制—第二節 走上前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