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飛槳木蘭

“家小何在?”何後遂問。

“家小已送入函園。蒙大將軍厚恩,以露臺宅邸相贈。又賜薊鈔百萬,此生無憂。”伍孚答曰。

“董卓暗披軟甲,刀劍難傷。”此事,何後亦知。

“無妨。”伍孚答曰:“卑下已覓得神兵利器,當可一擊斃命。”

“也罷。”見他心意已決,何後言道:“若除賊臣,校尉當封侯。”

“謝太后!”伍孚再拜而出。

稍後,長樂太僕趙忠,應召入內:“太后。”

何後言道:“九九重陽,舉家歡聚。傳朕口諭,京中何氏親眷,皆入園中赴宴。”

“喏。”趙忠自去傳命。

薊王秦後,新婚燕爾。循例。蜜月之中,新婦皆與夫君,同牀共枕。密集受孕。

完成血矛之約的希雷婭並阿奇麗婭,心結盡解,冰釋前嫌。正如希雷婭夢境所示。阿奇麗婭,身具亞馬遜傳奇女王塔勒斯里斯的血脈。從母系氏族的角度而言,阿奇麗婭亦是亞馬遜。毋庸置疑。尤其承歡一夜,雙雙醒來。四目相對,二人心照不宣,默契共生。

得知自東遷以來,歷代女王的貞落,已與夫君血浴。阿奇麗婭不禁心生異樣。昨夜又何嘗不是浴血一戰。

待稍後醒來的星辰·阿斯翠婭,說起解除血牙詛咒時,貞血塗脣的經歷。更讓阿奇麗婭,嬌羞無限。

悉知深膚亞馬遜,命運多舛。阿奇麗婭言,在羅馬時,曾特意蒐集過東遷亞馬遜一族的情報。如同萬里征途一般,支離破碎。歷次戰役被俘亞馬遜,遭遇與女王等人,並無二致。還有不少,被販運到羅馬。充作女角鬥士,搏擊取樂者,不下數百人。時至今日,或十不存一。

女王輕輕頷首,戰死是我族最終的歸宿。

阿奇麗婭忽又言道:還有女戰士夥同角鬥士起義,殺出城市的傳聞。羅馬邊牆行省,最大一支沙漠馬賊的首領,綽號“血沙蠍母”。許是亞馬遜。

曾號“血巢之母”的星辰·阿斯翠婭,點頭道:感覺很像。

比起爲戰而生的亞馬遜,先行復蘇。秦後待女侍醫入室施術,才被腹下陣陣清涼喚醒。欲掙扎起身。身側希雷婭安撫道:皇后勿動。宮妃侍寢,侍醫善後,乃是例行宮規。

聞是循宮中舊例,秦後這才稍得安心。火辣漸退,舒爽滋生。清洗上藥,侍醫言,內外無創,無需縫合。

“有勞。”秦後實不知如何作答。

“奴婢不敢。”侍醫不見容貌。皆身披醫袍,肩背術箱,佩口罩手套。爲宮廷制式穿戴。

仰見衆人皆有侍醫善後。又見面色略顯蒼白的英妮娜,還被喂下一丸補血藥。秦後方知,何謂“面面俱到”。

“夫君何人善後?”秦後悄聲問道。劉備已先行起身。此時,當在瑞麟閣中,批閱公文。

“吳房君,太醫左令華妁。”希雷婭答道。

“原來如此。”秦後終是安心。

北宮,瑞閣。

薊王劉備,正對照圖卷,細看一艘船模。

此船模名曰:木蘭舟。

南朝《述異記》:“木蘭洲在潯陽江中,多木蘭樹。昔吳王闔閭植木蘭於此,用構宮殿也。七裡洲中,有魯般刻木蘭(樹)爲舟,舟至今在洲中。詩家雲木蘭舟,出於此。“後常用作船之美稱,非指木蘭樹所造。

後世木蘭舟,乃爲巨型遠洋海船。《嶺外代答》中言其“帆若重天之雲,舵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不憂巨浪,而憂淺水”。時“言船大者,莫若木蘭舟也”。木蘭舟以體大、載重(可載六七百人),結構堅固、抗風浪強,船員航海術嫺熟,而聞名於海上。

又聞。唐時,此船于波斯灣航行,因船體大,只能泊於西拉甫港,貨物須換小船才能西航至幼發拉底河口。溯幼發拉底河至巴士拉,再由此陸運至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

因搭乘“唐舶”安全。故許多遠道而來的阿拉伯商人,寧肯囤貨等待此舶轉送。回國時,則常乘木蘭舟至南印度,而後才換乘阿拉伯木船歸鄉。此逸聞亦可佐證,華夏造船術之先進。

爲賀秦漢和親之喜,將作寺特獻此船模。

與白波大舡類似。此船多桅,桅杆裝有機關轉軸,可自由放倒、豎起。其“舟如巨室,帆若垂天之雲,柂長數丈,一舟數百人,中積一年糧,豢豕釀酒其中”。船艙之內可養豬、造酒。另有“大木蘭船”,“一舟容千人,舟上有機杼市井”。比起滿滿上邦氣象之白波大舡,木蘭舟更多市井氣息。更適民用。換言之,木蘭舟,乃爲國中船戶而造。用以替換現有船隻。

劉備發現,除去諸多細微處的改進,最大不同,來自潛輪。

與現有列輪迥異。木蘭船身下所置,乃是螺旋漿輪。

螺旋,本指像螺螄殼紋理的曲線。語出唐玄奘《大唐西域記·迦畢試國》:“又有如來發,髮色青紺,螺旋右縈,引長尺餘,卷可半寸。”

“此輪何名?”薊王細看船模,脫口而出。

士貴人翻閱圖卷答曰:“飛車槳。”

劉備聞其名,會其意。飛車,乃指“竹蜻蜓”也。

本是一種古老的兒童玩具。由軸和槳翼組成,多以竹木製做。商朝時,便有此物。

葛洪《抱朴子》有載:“或用棗心木爲飛車,(於竹筒內)以牛革結環劍,以引其機。或存念作五蛇六龍三牛、交罡而乘之,上升四十里,名爲太清。”

於是“飛車”,被認爲是竹蜻蜓的最早記載。

然就劉備所知,華夏最早飛行器,當屬《山海經》中『奇肱飛車』。

“奇肱之國在其北,其人一臂三目,有陰有陽,乘文馬。”注曰:“其人善爲機巧,以取百禽,能作飛車,從風遠行。”

將作寺良匠,必是受竹蜻蜓、鹽府風車、水中漩渦,乃至海上水龍捲,所啓發。靈光乍現,將列輪改成螺旋漿輪。

劉備焉能不大奇。

“功效如何?”

“倍於列輪。”

“妙哉!”薊王不禁慨嘆。

1.56 鮮活人聲182 兩全其美1.54 一國之主1.54 七日血戰153 巧施連環1.45 生死大敵1.29 同坑好友1.74 畫地作餅1.256 茅塞頓開156 開卷有益156 開卷有益164 王道循環111 計程馬車1.4 大禍滔天1.38 明日爲王217 背水一戰1.292 威制天下1.90 萬軍叢中1.86 學壇祭酒1.40 兵車夜行1.28 暮夜有知81 俱合法相185 諸王稱臣133 侵掠如火1.48 百善孝先131 濯纓濯足1.30 陣前反水1.24 伏虎潛龍1.63 犬牙相錯1.245 天下樓桑143 疏河注海176 王田壽鯉1.70 海瀕廣潟1.28 雌雄雙劍1.97 鐘鳴漏盡183 放任自流1.70 青徐流民1.98 衣帶秘詔1.84 東海揚塵133 侵掠如火133 金針撥障1.265 大有玄機1.50 試釘馬掌155 拳拳之心169 東西交構168 暫費永寧194 開館典禮119 濮陽之戰158 含笑九泉165 往昔之約1.80 喜訊傳來1.220 迫在眉睫1.288 欲加之罪129 棋逢對手144 迎刃而解1.209 鐵騎橫衝21 御風而行1.27 板楯連弩1.36 一金知心1.60 羣羌之力171 事出有因1.88 母行子效1.275 天下正色1.37 魚目混珠1.65 西羌兵諫139 開枝散葉113 翻雲覆雨153 替父簽押147 事大而急1.229 鐵骨石心109 突飛猛進12 半城煙火165 動則滅國11 反客爲主1.35 九流學派1.90 兄弟之邦1.88 皆有所屬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59 增益人生1.86 精兵盡出1.59 大興土木1.78 麟不當見81 投石問路91 心有滋蔓1.24 君前披香1.67 水戰剿匪193 西域使館193 順天行事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36 渾天大陣115 亡胡千家1.236 兵器時代1.96 一億情義1.98 斯人已去1.295 求仁得仁1.235 演武十器1.59 熟視無睹1.64 連贏三局107 九河之地197 崢嶸已露
1.56 鮮活人聲182 兩全其美1.54 一國之主1.54 七日血戰153 巧施連環1.45 生死大敵1.29 同坑好友1.74 畫地作餅1.256 茅塞頓開156 開卷有益156 開卷有益164 王道循環111 計程馬車1.4 大禍滔天1.38 明日爲王217 背水一戰1.292 威制天下1.90 萬軍叢中1.86 學壇祭酒1.40 兵車夜行1.28 暮夜有知81 俱合法相185 諸王稱臣133 侵掠如火1.48 百善孝先131 濯纓濯足1.30 陣前反水1.24 伏虎潛龍1.63 犬牙相錯1.245 天下樓桑143 疏河注海176 王田壽鯉1.70 海瀕廣潟1.28 雌雄雙劍1.97 鐘鳴漏盡183 放任自流1.70 青徐流民1.98 衣帶秘詔1.84 東海揚塵133 侵掠如火133 金針撥障1.265 大有玄機1.50 試釘馬掌155 拳拳之心169 東西交構168 暫費永寧194 開館典禮119 濮陽之戰158 含笑九泉165 往昔之約1.80 喜訊傳來1.220 迫在眉睫1.288 欲加之罪129 棋逢對手144 迎刃而解1.209 鐵騎橫衝21 御風而行1.27 板楯連弩1.36 一金知心1.60 羣羌之力171 事出有因1.88 母行子效1.275 天下正色1.37 魚目混珠1.65 西羌兵諫139 開枝散葉113 翻雲覆雨153 替父簽押147 事大而急1.229 鐵骨石心109 突飛猛進12 半城煙火165 動則滅國11 反客爲主1.35 九流學派1.90 兄弟之邦1.88 皆有所屬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59 增益人生1.86 精兵盡出1.59 大興土木1.78 麟不當見81 投石問路91 心有滋蔓1.24 君前披香1.67 水戰剿匪193 西域使館193 順天行事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36 渾天大陣115 亡胡千家1.236 兵器時代1.96 一億情義1.98 斯人已去1.295 求仁得仁1.235 演武十器1.59 熟視無睹1.64 連贏三局107 九河之地197 崢嶸已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