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6 學壇祭酒

“祭酒”,乃學官名。爲太學或國子監的主管官。

戰國時荀子曾三任稷下學宮的祭酒,相當於後世的大學校長。唐代的韓愈亦曾任過國子監祭酒。

古禮,祭祀宴饗時,以長者酹酒祭神,稱祭酒。故祭酒乃爲尊稱。後漸演爲官名。

漢初時,博士之長,本稱僕射,東漢改爲博士祭酒,秩比六百石。爲博士之首。此外又有郡掾祭酒、京兆祭酒、東閣祭酒等。西晉以國子祭酒爲國子學之長。歷代沿置。

新莽時始置師友祭酒,爲太子官屬;講書祭酒,主講《尚書》的學官,既首席講師,主講師。

於是,四位大儒,劉備準備聘爲‘學壇祭酒’,秩六百石。

俸祿和官秩皆有所出,不可僭越。比六百石和六百石,所差不大。故而可行。

恩師所思,皆爲劉備。

臨鄉從無到有,平地建起。原本只是一片水澤,別無寸土。別說官吏,便是鄉民亦沒有幾個。臨鄉所缺,便是各級官吏。樓桑學壇內的青年才俊,皆是可用之才。

“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

樓桑學子亦不知歸屬。正如恩師遠去,衆師兄弟勞燕分飛。若將學壇歸於治下,學子們便有所歸依。學成便可出仕臨鄉。不能爲一城之長,也可爲各級官吏。亦不失爲一個好出身。

少君侯早有此意,卻擔心好心辦壞事。惱了一衆大儒,皆振衣而去。若如此,哭都沒有眼淚。如今等恩師提及,劉備這便咬牙,將心中所想向幾位大儒,和盤托出。

大儒陳寔笑道:“六百石高俸,少君侯有何不可說?老夫爲太丘長時,俸祿不過三百石。本以爲老無所用,卻能在少君侯門下領食六百石高俸。何樂而不爲?”

前尚書崔寔亦笑:“若無少君侯年幼時贈磁石寢墊,估計老夫早已駕鶴西歸。能爲少君侯盡綿薄之力,也不枉爲一世漢臣。”

劉寵點頭道:“異象頻生,天將變矣。禍亂將至,國破家亡。若能延四百年漢祚,便是舍此老邁昏聵之身,又有何所惜。今,不過是舍些虛名而已。”

蔡邕更是一聲長嘆:“我煌煌炎漢,若能三興。此生再無執念。”

海內大儒,屈身於一個小小縣侯之下。所求,又豈是六百石俸祿。

劉備不禁淚染衣襟。這便拜服在地。

擇吉日,拜四位大儒爲‘學壇祭酒’。秩六百石。與州刺史等同。月谷七十斛,一年八百四十石。折五銖錢二十五萬二千。邑民所俸師俸另算。兩項相加,超過中二千石俸祿。可比九卿。

四位大儒受領學壇祭酒。轟動臨鄉,亦遍傳大江南北。少君侯天下知名。母親說,四位大儒或可比‘商山四皓’。乃是人望之基。

大儒陳寔,號稱有先見之明。

時逢中常侍張讓父親去世,葬於潁川。郡中人物雖皆來參加葬禮,卻沒有一個名士願前往弔唁。張讓深感恥辱。然而,名士之中,卻獨有陳寔一人蔘加了葬禮。第二次黨錮之禍爆發後,張讓感念陳寔弔唁之恩,對他及一些名士多有保全。

正如少君侯救蔡邕卻不得罪宦官一樣。劉備爲人處世,與陳寔頗多相契。

歲末雪大。今春又雨水豐沛。草長鶯飛,雜花生樹。西林美景深藏。日前,南匈奴王屠特若屍逐單于,攜子南下。一行抵達樓桑。少君侯安排住進蕃邸五層館舍。

匈奴王驚豔於樓桑的繁華,更驚訝漢胡相雜。侯府上下日日宴請,殷勤備至。樓桑八景自要盡覽。演武場也要去看。劉備帶他去見堤上苜蓿。又看馬車割草如飛。

劉備笑言:若南匈奴駐地遍種苜蓿。只待牧草長成,便可用割草車盡數割取。用來餵馬,豈不妙哉。

匈奴王緩緩點頭:西域物種可堪大用。

恰逢第一個賽馬日。

劉備便在五樓大平座設宴,請四位大儒,家臣部將,樓桑學子,還有匈奴王父子,觀看賽馬。

乘天梯直上五樓大平座。居高遠眺。見西林邑中車樓聯排,軌路並行。車樓竟能自走,皆敬如鬼神。

傳言樓桑‘樓可自行’。南匈奴王聽聞,一笑了之。本以爲以訛傳訛,笑談而已。如今見木樓聯排而進,又豈能不震驚。

這便向劉備看來。

劉備笑答:此乃車樓。樓下有輪,原理和高車無異。下鋪鐵軌,在軌行駛。車內有人力驅動,故能自行。

不等南匈奴王問出‘如何轉彎’。下方車樓已給出答案。不是車輛轉彎,而是軌道轉向!一截截軌道由橫轉成豎,連成一條豎軌。先前排成橫排的車樓,便齊齊變成了筆直的豎列。

賽馬場東西兩側的軌道先後轉彎,兩列車樓,連成車牆。將賽馬場東西兩側齊齊堵住,與南北看臺合圍成西林賽馬場。

如此動靜,別說南匈奴王,便是幾位大儒亦驚歎不已。

細細看過,大儒陳寔不禁問道:“如何返回?”

曾爲將作大匠的劉寵笑道:“轉車臺既能轉出,自能轉回。車樓能前行,必能後退。”

蔡邕卻搖頭:“若如此,皆是各軌首座車樓,方能入場賽馬。排在後方的車樓,又該如何入場?”

衆大儒齊齊點頭。

劉寵細細看過軌路,這便笑道:“原路如此。”

“如何?”蔡邕這便問道。

劉寵這便揭開謎底:“且看兩條相鄰的軌路,與東西兩條豎軌,圈成一個‘目’字形迴路。車樓可在軌道上做‘之’字形折返。豎軌上的首樓,只需下移一軌,便可被轉車臺送到下方平行軌路。如此反覆,所有車樓皆可排隊入場賽馬。”

蔡邕理解了:“相隔軌路,當逆行。上軌入場,下軌出場。迂迴前進。故而,所有車樓皆可賽馬。”

劉寵笑道:“然也。”

衆人細細看過,果然如此。

陳寔笑道:“諸公以爲如何?”

崔寔回道:“數年前,少君侯在樓桑邑中鋪軌。聽聞軌路遍佈街巷,卻只有東西長街上的一條軌路,用於舫車往來。如今再看車樓迂迴而進,老夫這才醒悟,爲何樓桑有邑無門,號稱五缺。少君侯卻執意不建城門。”

劉寵恍然大悟:“戰車樓!”

崔寔捋須笑道:“若還有賊兵來攻,豈非皆如我等這般,敬如鬼神?”

51 以命填河189 江淮孤生1.53 馳名中外41 河洛羣英1.55 衆怒難犯154 東孝西直1.7 殺機畢露108 外徵內討1.78 怦然心動1.76 智機千變128 欲蓋彌彰125 除舊迎新154 鹿死誰手117 嫁禍安國128 勢不兩立1.54 漢風不滅162 物我兩忘1.255 突施冷箭1.65 西羌兵諫131 美玉生煙175 兵荒馬亂1.88 二賊授首197 仙人指路152 南橘北枳13 紅顏薄命165 片羽吉光119 衆星拱鬥105 鳳闕龍樓137 和氣生財199 千里追兇139 空谷傳聲1.6 驚天動地189 夾縫偷生127 因時而變81 俱合法相167 忠孝兩難41 鑄山煮海1.255 突施冷箭195 無雙連環1.287 悉誅涼人1.68 萬乘巡海193 西域使館1.276 命喪宮門1.79 十里樓桑1.94 人情冷暖1.75 真相大白91 龍有逆鱗163 拈花摘葉111 隴右鮮卑162 恩若兄弟1.76 以國爲家166 落子無悔186 福壽未央1.249 唱罷登場1.3 香消玉損1.7 野火將熄1.99 衆不可逆123 呼之欲出129 琉璃易碎1.84 早朝晏罷117 知子莫母111 神國之謀1.35 西烏鐵騎147 制非常模108 外徵內討1.5 千家萬戶117 鳳凰于飛170 一拍即合1.4 越俎代庖179 胴體雕青1.82 狹路相逢1.24 同流合污1.93 香餌懸魚161 畢協賞罰16 山蠻甲冑1.35 三高三服112 虛席以待14 興師動衆163 女亞馬遜!1.36 渾天大陣176 封國在即196 遠古迴響159 無當飛軍1.34 先禮後兵111 鳴蟬蛻殼1.85 九九歸原199 半天一夜21 赤心如故51 誰言廢立130 民情如火1.57 戰意正濃1.70 公主智囊125 賽馬效應1.24 麒麟之子1.69 強宗驍帥1.50 明日未知138 故技重施149 半壁江山1.37 魚龍漫衍160 兵威將膽
51 以命填河189 江淮孤生1.53 馳名中外41 河洛羣英1.55 衆怒難犯154 東孝西直1.7 殺機畢露108 外徵內討1.78 怦然心動1.76 智機千變128 欲蓋彌彰125 除舊迎新154 鹿死誰手117 嫁禍安國128 勢不兩立1.54 漢風不滅162 物我兩忘1.255 突施冷箭1.65 西羌兵諫131 美玉生煙175 兵荒馬亂1.88 二賊授首197 仙人指路152 南橘北枳13 紅顏薄命165 片羽吉光119 衆星拱鬥105 鳳闕龍樓137 和氣生財199 千里追兇139 空谷傳聲1.6 驚天動地189 夾縫偷生127 因時而變81 俱合法相167 忠孝兩難41 鑄山煮海1.255 突施冷箭195 無雙連環1.287 悉誅涼人1.68 萬乘巡海193 西域使館1.276 命喪宮門1.79 十里樓桑1.94 人情冷暖1.75 真相大白91 龍有逆鱗163 拈花摘葉111 隴右鮮卑162 恩若兄弟1.76 以國爲家166 落子無悔186 福壽未央1.249 唱罷登場1.3 香消玉損1.7 野火將熄1.99 衆不可逆123 呼之欲出129 琉璃易碎1.84 早朝晏罷117 知子莫母111 神國之謀1.35 西烏鐵騎147 制非常模108 外徵內討1.5 千家萬戶117 鳳凰于飛170 一拍即合1.4 越俎代庖179 胴體雕青1.82 狹路相逢1.24 同流合污1.93 香餌懸魚161 畢協賞罰16 山蠻甲冑1.35 三高三服112 虛席以待14 興師動衆163 女亞馬遜!1.36 渾天大陣176 封國在即196 遠古迴響159 無當飛軍1.34 先禮後兵111 鳴蟬蛻殼1.85 九九歸原199 半天一夜21 赤心如故51 誰言廢立130 民情如火1.57 戰意正濃1.70 公主智囊125 賽馬效應1.24 麒麟之子1.69 強宗驍帥1.50 明日未知138 故技重施149 半壁江山1.37 魚龍漫衍160 兵威將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