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 同坑好友

女刺客走後五日。

一隊騾車駛入村中,沿門前官道一字排開。打頭的車伕翻身跳下,叩響了劉備家的大門。

騾車上一層層堆起的竹筐內,擠滿了嫩綠的稻苗。

稻苗還凝着露珠。聽聞是日夜兼程,由大河入漳,又入汶水,夜泊於老鴉渡。趁着夜色用騾車卸下,雞鳴時分批運來。

稻苗打南方來。又是沿黃河入漳水。莫非始於青州北海郡?劉小胖對大漢地理不熟,唯有瞎猜。

一路舟馬勞頓,如此短的時間,竟能送來百畝良田所需秧苗。

張教主,你們是不是太牛逼?

這分明是示強。

“誰人送來?”母親見怪不怪。

“嗯……”劉小胖撓了撓頭,“孩兒一位同坑好友。”

“何爲同坑?”

“阿母,這些閒雜瑣事以後再說。插秧要緊。”劉小胖卷着袖子笑道。

勞作時,要把寬大的漢服袍袖,用一根麻繩系起。當然換一身短(shù)打(用粗布做的上衣下褲。長度一般在膝蓋上下。)也可以。包頭巾也是有的。無需母子動手,這羣趕車的漢子,運苗、插秧一條龍,一看就是行家裡手。

且還自備乾糧,吃住在田埂上。

“何時介紹爲母認識你這位神通廣大的坑友?”阿母笑意盎然。廢話,不花錢的勞力,半夜也會笑醒。

“她出了趟遠門,不知何日還能再見。”劉小胖的心中徒生出一絲悵然。按理說,整日高懸頭頂的利刃,終是消失不見,他應該高興纔對嘛。爲何會心生惦念?

“原來是這樣。”知子莫若母。掃了眼小胖子的表情,母親就知他不曾作假。

這個時代的信仰很可怕。

這些天,關於這隊人馬,劉小胖已從老鴉渡的耿雍那裡,問出了個大概。

舟船來自河南,騾車全是租來。走水路抵達老鴉渡。有人問起,這些南來的漢子們只說是受人所僱。

這可不僅僅是運輸的問題。過府衝州,一路無阻。各方面的協調,非一日之功。此時的太平道,已成如此氣候了嗎?

貌似張教主就是鉅鹿人氏?

乘一葉扁舟,朝發夕至。

距樓桑不遠啊……

河灣溪谷好就好在,蜿蜒的溪水隔絕了野林。安全無憂。

老族長看過。說建一架翻車引水,再掘一道陂渠,谷地上方的坡地,還能闢良田數十畝。

這些事聽起來就複雜,以後再說吧。

百餘畝良田,足夠劉備一家吃喝拉撒。

田產亦是家產。

小胖子幼年喪父,能憑一人之力,白手起家,修祖宅,闢新田,廣交能友。非麒麟子,不可爲!

秧苗插好,南來的漢子們告辭離開,乘船返回(大)河(以)南。

累日來,老族長倒是問出了些植稻的關竅。除草捉蟲,灌水施肥。派宗人依樣勞作。種田,無非一個勤字。至於能有多少產量,聽天由命了。

隨着匠人們舉家遷來,村中開始大興土木。每日入野林伐木者,衆。

小胖子的日子也恢復正軌。

每日背書習字,劍擊騎射。不曾懈怠。

公孫氏身上的隱疾,母親顯然也是知曉。公孫嵐和公孫煙,兩個人格交替出現。母親卻從未認錯。這是怎麼做到的?

劉備忽然心生感悟。能有他日之劉備,正因有今日之慈母。

黃驃馬肚皮漸大。每天拉出去溜達,是爲了便於順產。

籠中鬥雞也日漸癡肥。除了打鳴這唯一的用途,不曉得還能幹什麼。

劉小胖曾笑言,不如殺了吧。

母親立刻翻臉。又說,鬥雞舞鶴,煮酒調琴,乃士大夫情趣。

劉小胖幡然醒悟。這是臉面。

除了豪強地主,誰家會養一隻光吃不下蛋的鬥雞?

老族長的嘴炮因何能成功。

劉備也漸漸知曉。正如陳勝吳廣魚肚藏反書,學狐狸叫,這個時代的人,多少都相信一些所謂的‘天命’。跟着一個能使出地陷神術的王族後裔,前途顯然是光明的。最不濟,也比做賤民好吧。

再許以利誘。工匠們自會舉家遷來。

這個時代,也還沒有良賤不婚的律法。娶歌姬女妓者,大有人在。上行而下效。皇帝都如此,何況普通人。

然,編戶齊民的戶籍制度,卻非常之嚴。

平齊、齊平。齊民就是平民。唯有齊民,才能編冊成戶。

工匠們想要落戶到樓桑村,須有正當的理由。

置辦田產,顯然很正當。

在樓桑村,向老族長買一份‘客田’,請求遷移到樓桑村就近耕作。立券爲據後,由工匠本人上報鄉里。理由就是‘買田遷戶’。經鄉里的‘嗇夫’批准,並由‘鄉佐’辦理遷移手續,繳納更賦後,由遷出地給遷入地開具文書證明,遷戶隨之生效。

可見,嗇夫除了“職聽訟,收賦稅”外,還掌管一鄉戶籍的權力。

良田一畝,值萬錢。

賣給工匠們的田產,都是劉氏一族的私田。若非茲事體大,哪有人肯賣?

好在有老族長從中說項,劉氏族人才勉爲其難,將各家的良田分出些許,忍痛賣與工匠。

聽聞二叔家賣出甚多。劉備嘆了口氣。果如他所想。二叔所賣之田,都是母親託他代管的自家良田。

位於清溪口的水田,老族長看過,是一等一的良田。每畝可作價兩萬錢。

一萬錢可不是小數目。工匠們砸鍋賣鐵也湊不齊。和族人商議後,老族長允許他們以工抵債。一種變相的徭役。劉備不禁也點了個贊。這裡面不僅有勞動計價,還有分期償還的創舉。

工匠們的工錢,顯然是找他們幹活的東家來出。

出錢大戶,當屬劉備。

聽說水田這麼值錢,劉備決定把先前碎石和(huò)稀泥草草建起的擋水壩,全都換成青石堤堰。圖剛攤開,老工匠伸頭一看,便脫口而出:“何不建渡口?清溪如今水大,舟船可行。涿縣河汊密集,頗爲通達。走水路,許更便利。”

“咦?”一不小心又被忽悠了個大工程的劉備,思前想後,這便欣然點頭:“如此,可行。”

圖上的清溪口,即被看到了償還希望的老工匠,隨手改成了清溪渡。

要花多少錢,劉備沒算。

他被老工匠一句話點醒:‘清溪如今水大。’

可不是麼?

移除了如鯁在喉的巨石,河道通暢無比。以前孱弱的下游溪水,今已頗爲壯大。行舟亦無不可!就不知上游野林內的河道是何光景,若是順流而下,舟船可達。

嗯,找個時間去野林裡看看?

61 木已成舟1.236 溫水三登165 義而不罪105 野火燎原119 北海一龍1.254 除舊佈新1.245 天下樓桑164 十夷王女156 偷樑換柱149 鳳燃九天127 先入爲主160 成人之美1.66 百艸滋茂1.238 君有不戰119 北海一龍144 計斷九月1.50 神滅無鬼148 暗語絃音112 泰山捧日91 熱度未消1.94 百官缺席122 火燒濮陽1.73 有教無類1.43 樓桑特產1.26 太后召見122 亦是豪傑12 縑車載禍1.3 摔杯居首1.72 欲壑難平1.65 東界牧馬1.88 高手雲集1.286 在所難免149 刀山劍樹41 不爲已甚169 頂級名產1.7 雌雄莫辨1.32 循路而進1.264 又見連環1.52 家恨國仇1.60 羣羌之力1.249 幸有一子11 大器已成133 首遭彈劾167 一去不返13 民情得疏1.29 強渡漢水143 未戰先亂1.28 長短之利172 喜訊頻傳1.66 千里馳援179 三人爲衆1.38 人頭落地169 麋家小妹212 德不配位102 殺良冒功11 反客爲主142 東海壽麋1.209 轅門射戟1.94 貴不能言1.60 羣羌之力109 突飛猛進134 累世通家139 空谷傳聲174 變俗易教1.242 兵棋演武1.45 初次遠行136 悲秋盡露158 攻城拔寨1.89 未改初心129 化戈爲帛1.85 帝國拼圖1.77 酎金補齊1.26 羣雁無首1.22 薪盡火傳109 原形畢露1.5 捅馬蜂窩1.56 拱手相送1.33 回馬箭術129 各方博弈146 東井戒火187 中分天下1.248 毒蠍擺尾133 歸期已定1.63 熔金入庫174 變俗易教19 同胞兄弟11 禍起宮牆1.256 全勝立威185 少不知味139 戶限爲穿132 謹遵醫囑1.50 試釘馬掌1.69 吾家麒麟1.33 無雙割草158 兵貴神速107 九河之地160 遠見卓識1.45 權利覺醒15 平輩相交160 遠見卓識
61 木已成舟1.236 溫水三登165 義而不罪105 野火燎原119 北海一龍1.254 除舊佈新1.245 天下樓桑164 十夷王女156 偷樑換柱149 鳳燃九天127 先入爲主160 成人之美1.66 百艸滋茂1.238 君有不戰119 北海一龍144 計斷九月1.50 神滅無鬼148 暗語絃音112 泰山捧日91 熱度未消1.94 百官缺席122 火燒濮陽1.73 有教無類1.43 樓桑特產1.26 太后召見122 亦是豪傑12 縑車載禍1.3 摔杯居首1.72 欲壑難平1.65 東界牧馬1.88 高手雲集1.286 在所難免149 刀山劍樹41 不爲已甚169 頂級名產1.7 雌雄莫辨1.32 循路而進1.264 又見連環1.52 家恨國仇1.60 羣羌之力1.249 幸有一子11 大器已成133 首遭彈劾167 一去不返13 民情得疏1.29 強渡漢水143 未戰先亂1.28 長短之利172 喜訊頻傳1.66 千里馳援179 三人爲衆1.38 人頭落地169 麋家小妹212 德不配位102 殺良冒功11 反客爲主142 東海壽麋1.209 轅門射戟1.94 貴不能言1.60 羣羌之力109 突飛猛進134 累世通家139 空谷傳聲174 變俗易教1.242 兵棋演武1.45 初次遠行136 悲秋盡露158 攻城拔寨1.89 未改初心129 化戈爲帛1.85 帝國拼圖1.77 酎金補齊1.26 羣雁無首1.22 薪盡火傳109 原形畢露1.5 捅馬蜂窩1.56 拱手相送1.33 回馬箭術129 各方博弈146 東井戒火187 中分天下1.248 毒蠍擺尾133 歸期已定1.63 熔金入庫174 變俗易教19 同胞兄弟11 禍起宮牆1.256 全勝立威185 少不知味139 戶限爲穿132 謹遵醫囑1.50 試釘馬掌1.69 吾家麒麟1.33 無雙割草158 兵貴神速107 九河之地160 遠見卓識1.45 權利覺醒15 平輩相交160 遠見卓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