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 鮮活人聲

九阪懸樓,六街七宅,如梯臺逆升。故六條繞行九阪的環街,皆取“臺”名。自上而下:仙台裡、天台裡、瓊臺裡、瑤臺裡、鸞臺裡、露臺裡。

露臺近地,故取露水之名。鸞臺多鳥雀,因而名之。“望瑤臺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摘《楚辭·離騷》之句,爲臺名。諸如此類,皆有出處。

六街之間,闢有上下坡道。稱“阪道”,用於進出二崤城,直通九阪塢。前後各一,計十八阪道。

阪道,類御道。與之相接,稱裡道。換言之,阪上六條環街,皆屬裡道。

物料齊備,機關就位。薊匠營城,月起千樓。便是洛陽百姓,亦見慣不怪。

函園借洛陽水運之便,座座高樓拔地起,速度驚人。

園中通行《薊法》。薊王寬法嚴律,恥於蓄奴;口說無憑,劵書爲證,從不白用人。種種利好,天下皆知。

更加不可,隱匿人口。

八月案比,登記造冊。函園有民一萬三千戶。計三十餘萬衆。

九阪懸樓,六街七宅,三千大戶,家僕婢女,優伶舞姬,皆算在內。戶均百口,實屬平常。

如此算來,洛陽百姓已有三成入園安居。足見民心向背。

車過露臺裡,便落平地。街衢縱橫,交錯閭里。列肆坊間,車水馬龍;摩肩接踵,鮮活人聲。衣食住行,與薊王都,別無不同。八方來客,四海鄉音,皆稱薊人。薊國名產,隨處可見。薊國署寺機構,如將作寺、四方寺、學壇、女校,亦設分支。以函園爲軸心,輻射整個京畿,將薊國一切便利先進,自上而下,放之四海而皆準。便是函園存在的重要意義。

車入遺芳裡道。便有一衆小黃門,飛奔引路。

別館大開中門。前車開道,護王駕入院。

曲廊下所立之人,正是面色蒼白,薄脣如血,長袍似墨,身飄如霧,垂垂將死的,大長秋兼尚書令曹節。

“老奴拜見王上。”曹節領院中黃門,跪地行大禮。

“老大人速速請起。”劉備和顏悅色:“往後無需行大禮。”

“老奴遵命。”曹節領命起身,卑躬相邀:“堂內已備薄酒,請王上赴宴。”

“如此,孤與老大人同往。”劉備亦伸手相請。

二人一前一後,穿曲廊,過前庭。拾階而上,步入中堂。

恭請劉備居主位,曹節陪坐側席。史渙奉上禮單,由心腹小黃門,轉呈曹節。

老眼神光乍現。薊王禮單,何必多言。

“王上厚愛,老奴愧領。”曹節亦不推遲,再拜入袖。

“區區薄禮,不成敬意。”劉備雲淡風輕:“老大人,身體安康否。”

“一息尚存,仍可一用。”曹節諂笑。

“常聞盛年而殂,老之將死。”劉備嘆道:“能人活到老,着實不易。”

薊王有感而發。大將軍何進與大長秋曹節,二人正是言中所指。

曹節稍作思量,便已醒悟:“進退之間,取捨有道。不敢欺瞞王上。老奴亦是身染重症,人之將死,方纔頓悟。張常侍,亦如老奴這般。若非大將軍逼迫太甚,黃門與外戚,或可轉圜。朝政時局,亦不會淪落至此。”

“老大人言之有理。”薊王當年披喪送親,險屠大將軍滿門。事後急流勇退,闢禍就國。試想,千里國土,千萬國民,麾下猛將如雲,謀臣如雨。十萬精兵拱衛,自當穩如泰山。今八關鐵壁,陵城高絕。三足踆烏,移動塢堡。想走便走,想留便留。進退隨心,何其快哉。

見時機已到,曹節目視簾後。

便有一宮裝麗人,娉婷嫋娜,捧盤而出。

明媚華室,香風先至。螓首蛾眉,玉色琉璃:“安素拜見王上。”

聞香視之,人間絕色。

劉備異樣忽生。雖是初見,爲何似曾相識。

曹節偷看薊王神色。見無半分貪戀,終是安心:“乃老奴義女,化名安絜,行走二宮。”

此時此刻,薊王終於尋到出處:“可是‘竹書’所錄之女(注①)。”

話說,爲找尋家中七位小姐姐的出處,劉備輾轉從秦太倉處,獲得竹書記錄。不料衆人皆能對應,唯有排行第五的黛兒姐例外。黛兒姐峨眉似黛,青絲如墨。乃七姐妹中唯一漢家女。竹筒中,這位‘安’姓安息國女子,無論髮色、五官、體徵,皆與黛兒姐有大出入。

正因出入極大,故記憶尤深。今猛一見此女,便覺似曾相識。

“正是小女。”曹節嘆道:“彼時若知遼東田韶,乃爲王上所求。老奴何必多此一舉。”

“果然是老大人,暗中調換。”劉備渙然冰釋。所有關於七位小姐姐的前後諸情,今已盡知。

“如王上所知,七女乃是前竇大將軍,爲先帝所養。豈料七女尚未成人,竇大將軍已兵敗梟首。後遇遼東豪商田韶,入京求取異國婢女。老奴便做主,將七女轉授(售)。又不忍養女離京,於是以秦太倉之女,暗行調換。”

一切皆如劉備所料:“老大人用心良苦。孤亦爲人父,自能體會。”

曹節言道:“老奴平生,樹敵無數。恐身後之事,不能保全。故請王上駕臨寒舍,斗膽求爲養女庇護。”

劉備言道:“此事易耳。然,老大人可否實言相告。”

聞此言,曹節亦不意外:“王上欲知何事?”

劉備看向曹節義女安素:“素公子,究竟是何出身。”

曹節一聲長吁:“王上既問,老奴不敢不答。此女乃桓帝與安息公主之後。”

“可是與酒家安氏之女。”劉備又問。

“正是。”曹節嘆道:“安息舊俗,兄當配妹。安世高爲王子時,安氏便是王妃。後安世高,身入佛門,安氏不離不棄,同來大漢。對外只以兄妹相稱。實則夫妻耳。後桓帝與安世高相交莫逆。安氏常側伴左右。日久生情,誕下一女。爲掩人耳目,只說是安世高之女。桓帝后爲安氏,建胡姬酒肆,下掘密道,直通雲臺……往來相會。”

劉備目光所及。安素看似無動於衷,卻心生巨浪,似也初聞。

“趙常侍冠上‘附蟬’,曾無故遺落在永巷令徐奉屍身。此事,何人所爲?”不料薊王竟有此問。

曹節齜牙一笑:“正是小女暗中出手(注②)。”

133 如有神助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 天下富貴1.263 羌煮貊炙1.88 母行子效112 北國之春116 引藥歸經12 縑車載禍185 有神無鬼104 滄海遺珠1.64 朝聞夕逝1.9 修繕祖宅13 大賢良師153 以身擋箭1.24 同流合污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8 了無蹤跡1.82 捷足先登162 畢生所願165 往昔之約1.92 南有喬木1.58 任重道遠1.50 人中呂布214 後生翹楚189 夾縫偷生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54 衆星捧月189 開立幕府138 盡如人意171 朝令夕改103 鐵脊蛇矛132 謹遵醫囑129 垂簾理政116 迴天無術192 共赴國難1.97 鐘鳴漏盡101 向虎山行164 成家立業1.230 列宿歸位150 幻痛未滅1.48 權驅寰宇1.99 黃雀伺蟬146 東井戒火1.33 回馬箭術1.230 列宿歸位1.67 六尺之孤1.223 歲末大事143 動則生陽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8 兼督四州1.28 挹婁廬士103 人力秧機162 畢生所願131 胡雜騎兵111 撤塔並港1.32 銅錢雨落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5 遼東之煮177 四海雄心132 七海雄心41 閉關鎖國1.45 再得貴子164 首尾呼應11 洛陽安家124 絕境弄險1.9 伐毛洗髓112 幼獸初生1.65 如湯沃雪1.63 築城爲先10 寡義廉恥105 胡口奪食1.48 不藥自愈1.258 搶佔先機125 急流勇退179 胴體雕青194 利令智昏1.75 粗中有細100 蛛絲馬跡155 果然民貴19 求之不得1.27 路中捍鬼140 添兵增竈130 抗颺虓虎1.88 暗流涌動14 西域風雲141 唯利機關192 漢矛無纓194 天下共疾190 半載之期101 減矢之計137 如左右手198 封侯廟食1.33 四郡亡胡113 七國聯盟185 王都擴建143 疏河注海176 王田壽鯉178 萇孝仁皇1.35 暴虎馮河
133 如有神助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 天下富貴1.263 羌煮貊炙1.88 母行子效112 北國之春116 引藥歸經12 縑車載禍185 有神無鬼104 滄海遺珠1.64 朝聞夕逝1.9 修繕祖宅13 大賢良師153 以身擋箭1.24 同流合污第2081章 1.270 王儀鹵簿128 了無蹤跡1.82 捷足先登162 畢生所願165 往昔之約1.92 南有喬木1.58 任重道遠1.50 人中呂布214 後生翹楚189 夾縫偷生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54 衆星捧月189 開立幕府138 盡如人意171 朝令夕改103 鐵脊蛇矛132 謹遵醫囑129 垂簾理政116 迴天無術192 共赴國難1.97 鐘鳴漏盡101 向虎山行164 成家立業1.230 列宿歸位150 幻痛未滅1.48 權驅寰宇1.99 黃雀伺蟬146 東井戒火1.33 回馬箭術1.230 列宿歸位1.67 六尺之孤1.223 歲末大事143 動則生陽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38 兼督四州1.28 挹婁廬士103 人力秧機162 畢生所願131 胡雜騎兵111 撤塔並港1.32 銅錢雨落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85 遼東之煮177 四海雄心132 七海雄心41 閉關鎖國1.45 再得貴子164 首尾呼應11 洛陽安家124 絕境弄險1.9 伐毛洗髓112 幼獸初生1.65 如湯沃雪1.63 築城爲先10 寡義廉恥105 胡口奪食1.48 不藥自愈1.258 搶佔先機125 急流勇退179 胴體雕青194 利令智昏1.75 粗中有細100 蛛絲馬跡155 果然民貴19 求之不得1.27 路中捍鬼140 添兵增竈130 抗颺虓虎1.88 暗流涌動14 西域風雲141 唯利機關192 漢矛無纓194 天下共疾190 半載之期101 減矢之計137 如左右手198 封侯廟食1.33 四郡亡胡113 七國聯盟185 王都擴建143 疏河注海176 王田壽鯉178 萇孝仁皇1.35 暴虎馮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