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 喜訊傳來

待竇太后返回,董太后這便起身罷筵。

董太后飲酒雖多,卻未大醉。奈何已到極限,再飲便要醉倒不起了。劉備起身相送,董太后執其手,眼神迷離,氣息如蘭。言語間,頗有未盡之意。讓劉備與五官中郎將等人,多多走動,互相親近。云云。

劉備連連稱是。

攙扶出門,送上馬車。一行人呼嘯而走。劉備這才緩緩起身,長出一口濁氣。

竇太后雖補過妝容,兩眼紅腫又如何能瞞過有心之人。好在今日劉備並未露出馬腳。便是起疑,也多半會以爲竇太后觸景生情,乃至人後落淚而已。

爲何?

今日宴飲。董太后、何皇后,皆有親族在側,只有她孤家寡人。恰逢宗親外戚齊聚一堂,推杯換盞,席間熱鬧非常。觸景生情,如何能不流淚。

董太后及時罷筵,也有顧及竇太后之意。生怕她舉止失儀是其一。暗中與劉備訴苦,引人憐憫是其二。總之,既拉攏竇太后,又不讓她再起勢,纔是董太后真實所想。

禁中諸事,劉備並不想置身其中。

今日之所以如此行事,不過是義之所向。既答應讓她母女相見,自當盡人事。至於後事如何,且聽天命吧。

諸母和女道,還有質舍的那位主事,需儘快遣回臨鄉。

引竇太后上二樓如廁,亦未有不妥。劉備府中佈局,皆如臨鄉一般無二。盥洗室設在房內,清潔衛生。不然董太后也不會一眼就看中了‘冷暖水洗’商肆內的水洗水暖噴淋滅火諸器。

不讓內臣靠近也合乎情理。女人如廁,你一個不男不女的傢伙進來幹什麼?

送走天家三後。劉備雖舉止如常,卻一直暗中戒備。所幸,無論是黃門令左豐,還是恩師等人,皆無不利消息傳來。此事就此作罷。

宴後三天,主簿賈詡,便引一人前來。

只見此人身長近九尺,孔武有力。相貌堂堂乃壯年虎將。劉備甚喜。

問其名。

賈詡答曰:武威姑臧人,段煨,字忠明。與涼州三明之段熲,爲同族兄弟。

劉備大喜,當即拜爲西域長史府功曹史。

段煨這便請劉備屏退左右,密報曰:段太尉生前,曾將食俸定期分發給麾下傷退老卒。這些老卒如今皆散落在涼州境內,或可一用。

劉備細問方知。段太尉食俸,便是經由段煨等人,足量發放給麾下老卒。

段煨此來,亦有求於劉備。段太尉生前,曾食一萬四千戶。然而自己的宅邸,卻藏身在殖貨裡之中。原因便在於此。大量的食俸皆用於發放給歷年滅羌作戰中傷殘或是退伍老卒。

段太尉之所以要去阿諛宦官,想保住食俸官位。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便是爲了供養這些傷殘老卒。

也因阿諛宦官,段太尉終飲恨囚牢。百戰老卒再無人供養,生活日漸艱難。又恐羌人尋仇,故多隱姓埋名。平日只有段煨等少數人,知其底細。

劉備一聲嘆息。原來還有此等隱情。

見段煨欲言又止,劉備這便問道:“可還有難言之隱?”

由主簿賈詡代爲進言:“忠明想問主公,能否妥善安置這些爲國盡忠的百戰老卒?”

“可也。”劉備輕輕點頭:“日常撫卹,便由金水貲庫足額發放。待平定西域,再酌情遷徙,令其老有所依。”

段煨聞言,竟涕淚橫流,跪伏在地:“主公大恩,段煨無以爲報。只求肝腦塗地,效死陣前!”

劉備這便伸手扶起,好言寬慰。

見賈詡亦頻頻拭淚。這便心中瞭然。

賈詡曾說,自己平生最欽佩之人,便是平羌亂的段太尉。和滅鮮卑的劉玄德。如今看來,此言非虛。

讓史渙領段煨到後院歇息。劉備這便問道:“如何妥善安置平羌老卒,文和可有良策?”

賈詡答道:“主公若能掃平西部鮮卑,可表段煨爲戊己校尉。”

劉備欣然點頭:“善!”

戊己校尉置於西域,掌屯田事務。讓段煨率領平羌老屯田西域,再合適不過了。

一直陪坐再側的李儒笑道:“那時,主公可表張猛爲西域長史。十年之內,西域可安。”

兩位主簿果然大才!

只需穩住西域諸國十載,待劉備騰出手來,便可一勞永逸,解決西疆諸患!

萬事俱備,只需等臨鄉船來便可啓程奔赴西域。

一萬石名產船隊尚未抵達。便有臨鄉六百里家書送到。言,髮妻公孫氏五日前誕下麟兒,母子平安!

劉備不等書信看完,便狂喜而起。繞行書房數圈,若不是被兩位主簿攔下,尚不自知!

“恭喜主公,後繼有人!”李儒大喜跪地。

賈詡亦隨之跪地。臉上已有淚痕。

劉備亦含淚笑問:“文和近日爲何如此多淚?”

賈詡拭淚而笑:“只因心隨意動,感同身受耳。”

劉備乃爲仁主。待人赤誠,別無壞心。兩位主簿耳濡目染,加之人生境遇早已天翻地覆,較先前更是雲泥之別。故而,亦多了些人情味。這和窮生jiān計,富長良心是一個理。以前懷才不遇,四面碰壁,處處樹敵。如今在臨鄉侯麾下,身居高位,才智得舒,百官皆以禮相待。身份境遇不同,心境自然也大大不同。

話說,曹魏若不是弄個九品中正,徹底斷絕寒門庶子的仕途之路,五胡又豈能久據漢土。一啄一飲,莫非前定。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很快消息遍傳府中。七位小姐姐亦喜極而泣。兩位義弟更是嚷嚷着不醉不休。連帶着楊奉、徐晃一衆門客,亦躍躍欲試。

須知,劉備後繼有人,不僅是個人之喜,更是整個臨鄉之喜。

臨鄉雖轄地不過三百里。卻活民百萬。今年圩田繼續深入,多城接連大建。流民紛紛來附,南部數城或也將破萬戶。欣欣向榮,局勢一片大好。

若劉備凱旋而歸,轄地必將再擴。眼看亂世將至,爲保臨鄉一方樂土,拯救萬民與水火。劉備勢必南征北戰。若無子嗣。一旦遇險,後繼無人。臨鄉大好形勢,瞬息崩盤。

此事可比小霸王盛年殞命,無奈傳位其弟。若非長子年幼,無法繼承大業,又何須傳位給孫十萬?從此困守江東,難有寸進。

開疆闢土,還看諸如小霸王這樣的豪雄!若只做一守家犬,老死於榻上。徒令天下扼腕長嘆。又何必生出此等英雄?

論天下英雄,使君與操當仁不讓。

劉備年方二十有一,還是虛歲。便有子嗣蔓延爲續。絕對有百利而無一害。

1.27 路中捍鬼199 必有其子186 三方勢力1.98 斯人已去1.259 世道人心1.88 高手雲集159 亂世之才108 外徵內討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27 徵闢天下168 面面俱到1.4 砥礪同行151 終成眷屬1.93 香餌懸魚1.5 舌綻春雷188 突發奇想1.42 善利其器171 飛槳木蘭1.8 神都洛陽1.26 敦煌六姓1.96 不幸之幸164 十夷王女119 萬全之策61 肉袒牽羊164 奴隸貿易1.76 難分良泰1.259 世道人心1.20 互不相識1.25 相遇上陵180 烏程白虎1.64 輶軒之使1.48 後宮爭鬥109 麴氏先登1.56 一戰成名134 添光增益1.90 貴不可言1.87 鯤鵬之志136 包羅萬種1.232 繡衣追魂186 三方勢力156 開卷有益1.83 古羌遺規137 恩怨無主1.255 非淬不銛1.58 後會無期12 縑車載禍122 溫室藥圃126 諸事不宜1.67 六尺之孤120 黑山飛燕139 不爭正妻1.92 家賊難防1.77 兼濟天下1.295 求仁得仁139 不爭正妻1.57 借雞生蛋1.75 金闕在望1.85 九九歸原196 少年無拘15 各有算計157 類同相召198 一夜易主1.68 斬旗奪船1.6 網開一面1.37 人主之風170 血矛之約172 春晝初長102 殺良冒功1.80 善水良才194 心生瑕釁188 二桃三士149 聖上好驢1.68 燕人來也1.57 樓桑武卒159 蟬蛻龍變163 百夷來朝192 兵進隴關150 一戰功成103 玉石俱焚114 貪婪無饜174 生死交替101 向虎山行183 包藏禍心111 神國之謀1.33 以衆擊寡150 自證清白1.209 轅門射戟170 樹大招風124 事與願違1.25 人艱不拆1.223 歲末大事122 亦是豪傑12 二戚之爭178 中洲一郡1.94 長城邊患156 仁至義盡1.94 不虛此行1.39 漢風速遞143 大展宏圖15 生財有術
1.27 路中捍鬼199 必有其子186 三方勢力1.98 斯人已去1.259 世道人心1.88 高手雲集159 亂世之才108 外徵內討第2078章 1.267 白馬驍將127 徵闢天下168 面面俱到1.4 砥礪同行151 終成眷屬1.93 香餌懸魚1.5 舌綻春雷188 突發奇想1.42 善利其器171 飛槳木蘭1.8 神都洛陽1.26 敦煌六姓1.96 不幸之幸164 十夷王女119 萬全之策61 肉袒牽羊164 奴隸貿易1.76 難分良泰1.259 世道人心1.20 互不相識1.25 相遇上陵180 烏程白虎1.64 輶軒之使1.48 後宮爭鬥109 麴氏先登1.56 一戰成名134 添光增益1.90 貴不可言1.87 鯤鵬之志136 包羅萬種1.232 繡衣追魂186 三方勢力156 開卷有益1.83 古羌遺規137 恩怨無主1.255 非淬不銛1.58 後會無期12 縑車載禍122 溫室藥圃126 諸事不宜1.67 六尺之孤120 黑山飛燕139 不爭正妻1.92 家賊難防1.77 兼濟天下1.295 求仁得仁139 不爭正妻1.57 借雞生蛋1.75 金闕在望1.85 九九歸原196 少年無拘15 各有算計157 類同相召198 一夜易主1.68 斬旗奪船1.6 網開一面1.37 人主之風170 血矛之約172 春晝初長102 殺良冒功1.80 善水良才194 心生瑕釁188 二桃三士149 聖上好驢1.68 燕人來也1.57 樓桑武卒159 蟬蛻龍變163 百夷來朝192 兵進隴關150 一戰功成103 玉石俱焚114 貪婪無饜174 生死交替101 向虎山行183 包藏禍心111 神國之謀1.33 以衆擊寡150 自證清白1.209 轅門射戟170 樹大招風124 事與願違1.25 人艱不拆1.223 歲末大事122 亦是豪傑12 二戚之爭178 中洲一郡1.94 長城邊患156 仁至義盡1.94 不虛此行1.39 漢風速遞143 大展宏圖15 生財有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