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 斯人已去

不久,王妃亦趕到。

少時樓桑祖宅,二人一個守中庭,一個伏後院。雖彼此心知,卻素未謀面。後雖相見,身份已改。甯姐姐變換身份,時常登門,拜訪竇氏瓊英。與長姐有數面之緣,不過是點頭之交。

時至今日,纔算真正相識。

“請節哀。”長姐柔聲寬慰。

“謝王妃。”張甯已止住悲痛。

三人並坐,直至天明。

王傅黃忠,二位國相,將作令蘇伯等,國中重臣,皆已聞訊趕來。

將作令蘇伯,含淚進言:“右國令戴罪之身,主公當避嫌。”

“無妨。”劉備言道:“既是君臣,亦是至親。當執晚輩禮。請老族長出面,打理身後事宜。樓桑劉氏宗人,皆來弔唁。”

“遵命。”蘇伯拭淚而去。

人死爲大。劉備以晚輩之禮,爲右國令披麻戴孝。樓桑劉氏宗人,亦如此般。百官皆同親友弔唁。樓桑民衆自發前來祭拜。劉備親筆書墓誌銘。國人方知,右國令並非八顧之夏馥。而是天師道二代天師,張道陵次子,張機,張安子:天師道二嗣師,兼領墨門鉅子。神機百變,世間奇士。與夏馥相交莫逆,引爲知己。馥死後,借其身份,北上薊國,拜右國令,領將作事宜。十年如一日,大利國民。今壽終正寢,駕鶴西去。

至於右國令的另一個身份,太平道神上宗師。先前公審時,認罪書中已詳實記錄。無需贅述。

遵右國令遺願,柩車遠赴林慮山,正陽亭。與院中老松下夏馥墓,並葬。

出殯時,劉備與王妃,十里相送。劉氏宗人,墨門子弟,陪同遠行。夏馥弟,夏靜亦同往。如劉備所言,身份是假,情意是真。

“小弟留步。”張甯言道:“國事爲重。”

“甯姐姐……”速去速回,終歸未能出口。既爲人子,又豈能不守孝三載。

“小弟珍重。”張甯輕身登車:“宮中,且留間華室,待我歸來。”

“一言爲定。”劉備心頭忽覺一輕,卻總歸難捨。身居高位,利益羈絆。尤顯真情可貴。情義無價。

“王妃珍重。”揚鞭啓程時,張甯又道。

“珍重。”公孫長姐與劉備並肩而立。目送柩車遠去。

“斯人已去,小心風寒。”待柩車隱去,公孫長姐柔聲勸道。

“嗯。”不忍長姐受凍,劉備亦輕輕點頭:“且回。”

回宮後,長姐親爲劉備沐。待熱湯驅走寒意,洗漱更衣,相擁而眠。

翌日,薊王下詔。薊國再不置右國令一職。只稱左國令。

將作館,改稱將作寺。將作令秩二千石。

拜墨門新任鉅子黃承彥,爲左國令。

於南宮披香殿,另置少府。掌宮中署寺、宮廷開支、宮官俸祿、國主祭祀及春臘二賜等,薊王家事。並與門下署分管王室內外諸事。屬官有:

“太官令”,掌宮廷膳食、釀酒、種菜、食用珍禽及獻四時果品,領宮婢百人;

“湯官令”,主供餅餌果實、貨食之事,下設“湯官飲監”,協助湯官令,監督宮廷飲食,領宮婢百人;

“太醫令”,掌諸侍醫,主醫藥,有侍醫三十,分管各項醫務,設“尚藥監”,中宮藥長,督諸侍醫診病用藥;

“導官令”,主擇米糧,兼管宮中女犯;

“若盧令”,主藏兵器,關押罪臣女眷及其親戚女眷,並設郎中二十人主弩射;

“考工令”,主作器械,包括弓弩刀鎧及祭祀、生活用器;

“織室令”,主織作繒帛,供應宮廷被服,織作文繡,郊廟祭服等;

“佽飛令”,掌弋射鳧雁,以供祭祀宗廟,兼造部分兵器;

“東園令”,主作陵內器物,包括東園秘器棺槨、東園溫明金縷玉衣等;

“御府令”,掌國主金錢珍寶、衣服等;

“庖人令”,掌屠宰貨食,烹飪宮宴;

“尚方令”,主作珍寶器物,包括藏經之器及上好兵器、用器,分設左、中、右尚方;

“鉤盾令”,主管國內苑囿、王傢俬田(包括妃嬪)及寶貨;

“中藏令”,掌金銀財貨,兼作用器;

“中書令”,侍奉國主日常工作及生活。若用宦官,則稱中書令,任用士人,多稱尚書令,下設中書僕射一人,左右丞各一人,侍郎三十六人,令史二十一人。

薊王宮無宦官。故少府內官職,皆有女官充任。

少府不設主官。由中書檯,統領諸署監。除左國令趙娥,爲中書令。秩二千石,掌管少府。少府諸署監,多由先前女官升任。如太醫令,便是由侍醫長,華大夫長女,華妁升任。

少府位於南宮披香殿。與北宮外門下署,遙相呼應。分管薊王家,內外事宜。

能者多勞。少府十五令,及屬吏人選,一時難以募齊。暫由七位小姐姐,安氏四姐妹及昭陽、蘭林、函園三貴人,協同掌管。

如王妃所言。斯人已逝,愛恨入土。功過自有後人評說。劉備上陳情表,通報右國令,沉痾病逝。了結這段恩怨。雖非刀斧加身,凌遲處死。然有薊王百億罰金託底,洛陽朝野亦無人說三道四。

更何況。單論情義,天家諸人、漢室宗親、洛陽貴胄,對先帝又有幾分真情可言。

得知右國令辭世。右丞賈詡等人,亦各自安心。墨門終與太平道,分道揚鑣。合二爲一,重新一統的墨門,經由將作寺,輕裝前行,一飛沖天。薊國,再無後患。

然神上宗師,餘威猶存。太平聖女與神上使,仍統御着天下黃巾。

身後之事,神上宗師羽化昇仙前,早已安排妥當。

甯姐姐此去,名爲守喪。實則統領天下黃巾,爲薊王大業,再發餘熱。薊王恪守臣節,坐擁千里國土,兵鋒不過大河之南。然天下黃巾,遍及大漢十三州之八。不啻於伏兵遍地,待天下有變,薊王揮師南下,當可一用。

或有人問,費盡心機,爲人做嫁衣。到死一無所有,右國令何苦來哉?

然,上下五千年,總有高人輩出,看破世俗紅塵,不追名逐利,不封侯拜相。奔走國事,以天下興亡爲己任。

一言蔽之,人各有志。

歷史上的張機,只知其人,未知其事。然在大漢的星空下,卻熠熠生輝。

堪稱無雙奇士。

184 天命有歸17 猛虎搏兔1.5 米中摻沙190 雲夢之野137 我有三策164 首尾呼應145 顯山露水1.255 非淬不銛1.3 摔杯居首1.90 貴不可言1.87 開門揖盜1.25 張家謝禮198 千帆競發10 大夢初醒1.58 割發代首143 向海而生160 解甲歸田1.253 陰相與謀1.70 價低者得13 匹夫無罪140 添兵增竈134 一刀之威124 明以照奸1.46 尋機而動189 江淮孤生183 瓦釜雷鳴1.83 尚書來訪136 天下共主1.40 洛陽酒家141 以一濟全1.64 懷瑾相報115 耕三餘一167 王化之基1.32 公孫二雄1.46 鷹擊長空51 誰言廢立91 熱度未消1.50 從風而服1.97 玉色琉璃117 歸義降侯1.67 冬季攻略193 依山下寨143 大展宏圖141 曲水流觴1.40 兵車夜行172 春晝初長81 俱合法相1.3 娘要嫁人137 和親典禮171 朝令夕改1.74 樓桑重器111 雲龍風虎150 勢如水火171 南北船閘1.24 多多益善1.200 推賢讓能161 孤燕折翅177 拔毒食鮮1.24 犁種宿野181 薊王獻寶104 北上販馬13 虛實失度71 如同吹灰1.236 溫水三登1.65 如湯沃雪1.204 猶樂思沛145 貴麟二子1.47 倉樓覆道111 鳴蟬蛻殼146 握髮吐哺1.67 畫地爲牢219 一身是膽1.56 痛並樂極152 烏蓮白卓1.24 犁種宿野1.8 北面而事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7 將府五校1.88 高手雲集1.77 半島鎖鏈1.207 以退爲進104 窮無出路132 爲君取食1.253 軍法從事118 陳寔遺盜144 判若兩人1.3 摔杯居首153 拾人牙慧10 大夢初醒152 善刀而藏1.273 同堂異室1.50 明日未知113 冰釋前嫌190 半載之期1.293 處士橫議61 董卓獻車1.78 怦然心動1.4 越俎代庖11 禍起宮牆172 喜訊頻傳
184 天命有歸17 猛虎搏兔1.5 米中摻沙190 雲夢之野137 我有三策164 首尾呼應145 顯山露水1.255 非淬不銛1.3 摔杯居首1.90 貴不可言1.87 開門揖盜1.25 張家謝禮198 千帆競發10 大夢初醒1.58 割發代首143 向海而生160 解甲歸田1.253 陰相與謀1.70 價低者得13 匹夫無罪140 添兵增竈134 一刀之威124 明以照奸1.46 尋機而動189 江淮孤生183 瓦釜雷鳴1.83 尚書來訪136 天下共主1.40 洛陽酒家141 以一濟全1.64 懷瑾相報115 耕三餘一167 王化之基1.32 公孫二雄1.46 鷹擊長空51 誰言廢立91 熱度未消1.50 從風而服1.97 玉色琉璃117 歸義降侯1.67 冬季攻略193 依山下寨143 大展宏圖141 曲水流觴1.40 兵車夜行172 春晝初長81 俱合法相1.3 娘要嫁人137 和親典禮171 朝令夕改1.74 樓桑重器111 雲龍風虎150 勢如水火171 南北船閘1.24 多多益善1.200 推賢讓能161 孤燕折翅177 拔毒食鮮1.24 犁種宿野181 薊王獻寶104 北上販馬13 虛實失度71 如同吹灰1.236 溫水三登1.65 如湯沃雪1.204 猶樂思沛145 貴麟二子1.47 倉樓覆道111 鳴蟬蛻殼146 握髮吐哺1.67 畫地爲牢219 一身是膽1.56 痛並樂極152 烏蓮白卓1.24 犁種宿野1.8 北面而事第2074章 1.263 偶有失蹄17 將府五校1.88 高手雲集1.77 半島鎖鏈1.207 以退爲進104 窮無出路132 爲君取食1.253 軍法從事118 陳寔遺盜144 判若兩人1.3 摔杯居首153 拾人牙慧10 大夢初醒152 善刀而藏1.273 同堂異室1.50 明日未知113 冰釋前嫌190 半載之期1.293 處士橫議61 董卓獻車1.78 怦然心動1.4 越俎代庖11 禍起宮牆172 喜訊頻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