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9 鐵騎橫衝

陳到連夜折返,備說詳情。

車內何後言道:“有勞少帥,依計行事。”

“喏。”陳到自下高臺。

十月初冬,夜風微寒。

安坐前廂,回想一路歷程,何苗不由心生慨嘆。

所謂牽一髮而動全身。何後母子出逃,竟攪動四方局勢。再回南陽,物是人非。昔日繁華,已煙消雲散。百萬南陽人家,北投薊國。不正如天下大勢所趨。

“無怪二宮太皇不回。”何苗喃喃自語。

簾內何後,聞聲言道:“恐另有隱情。”

何苗亦知:“夫人所指,可是盜掘桓帝馮貴人屍,欲配食孝仁皇。”

“然也。”何後輕聲道:“此事早有風傳。時大將軍竇武遇害,竇太后被禁雲臺。有人暗書朱雀闕。宮中傳聞,竇太后時日無多。永樂董太后並先帝,遂專開朝議,曹節等中常侍,欲以馮貴人與桓帝合葬,反將竇太后以貴人禮,葬於別處。百官卻駁言,馮貴人冢墓被髮,骸骨暴露,與賊並屍,魂靈污染,且無功於國,何宜上配至尊。後因竇太后痊癒而作罷。”

“此何時之舊事?”何苗問道。

“熹平元年。”何後答曰。

“乃十七年前。”何苗粗略算來。

“正是。”何後言道:“待黃巾逆亂,孝仁皇乾屍,驚現困龍臺。時冀州諸侯王墓,多被賊人盜掘。孝仁皇屍身,稍後乃盧車騎,親手安葬。盧植上疏言,孝仁皇墓中,另有女主棺槨。時已遭蛾賊辱屍,無可分辨。”

“莫非是馮貴人。”何苗驚問。

“然也。”何後言道:“如今想來,馮貴人墓室,當被盜掘兩次。熹平元年,因羣賊欲共姦通之,至鬥爭相殺,因而事發。此其一也。光和六年,冀州黃巾盜掘諸侯王陵,本該陪葬桓帝陵的馮貴人棺槨,卻被人暗中移至孝仁皇陵。此其二也。”

何苗言道:“必是宮中內官,暗中行事。”

何後又道:“時困龍臺上孝仁皇乾屍,口出讖言,‘慢藏誨盜,冶容誨淫;竊鉤竊國,盜嫂受金;惑世盜名,欺天罔上;竊鉤者誅,竊國者侯’。桓帝馮貴人,乃孝仁皇,嫂也。”

“盜嫂受金。”何苗如何還能不醒悟。轉而又問:“孝仁皇墓中女主,既無從分辨,夫人如何得知,必是馮貴人。”

何後這便道破隱秘:“斂屍時,盧植取隨身葬玉,交由黃門令左豐帶回。後被趙忠辨認,乃馮貴人殉葬之物。”

“原來如此!”何苗恍然大悟。時趙忠必密告先帝。先帝悉知,卻秘而不宣。此中牽扯,先帝當已有所知。想來,幕後主使,必出永樂董太后。

於是“家醜不可外揚”。先帝身邊近臣,皆三緘其口。直至先帝崩後,趙忠轉投何後,這才道破當年隱秘。

何苗遂問出此中關竅:“永樂董太皇,因何暗行此事。竟不欲與孝仁皇並葬。反取馮貴人代之。光和六年前後,宮中究竟有何玄機。”

“尚不得而知。”何後亦無所知。

一夜無話。

翌日晨。小長安聚,砦門大開。

便有車駕出墟,沿淯水河谷,奔逐南下。

風吹簾動。車內宮裝婦人,依稀可見。必是甘夫人無疑。

賊人呼喝同伴,蜂擁追上。之所以沿河谷而行,只因河谷路平。無人盜掘。正如少時劉備陷地神術。被蘇伯等人誤以爲盜墓。少君侯駁道,誰家不肖子孫,竟將祖墳埋於河牀之下。此時亦可借用。

淯水氾濫,沖垮堤岸。如今水退,河牀裸露。正適奔逐。

斥候來報。胡軫、董旻不敢怠慢,又恐中計。遂命軍司馬,領兵千騎,出營追擊。

果不其然。稍後不久,小長安聚,暗門開啓,引淯水倒灌聚中狹路。小長安渠帥所居擱淺商船,順下溝渠。駛入淯水。

胡軫、董旻四目相對,異口同聲:“追!”

本以爲車駕在前,河船於後。不料行不多久,淯水竟改道。車駕沿舊時河谷,奔馳而去。河船卻入新河,分道揚鑣。

正主皆走。小長安聚中,一干人等,棄之不惜。還有何人顧及。

眼看追兵迫近。

車廂後門開啓。車上棺槨,遂被丟棄。

輕車疾馳,拉開距離。

棺槨落地,秦胡騎士紛紛躲避。軍司馬揚鞭喝道:“追!”

一千精騎並萬餘賊人,緊追不放。

如此你追我趕,奔出數十里地。

淯水故道,忽入密林。軍司馬仰見兩側山林幽密,穀道漸狹。不由生疑。

“後軍止步!前軍緩行!”

“司馬何意?”便有軍曲候,縱馬來問。

回望前後,軍司馬答曰:“已入險地。”

“輕車亡命,何必見疑。”軍曲候勸道。

“也有道理。”眼看車駕遠去,軍司馬心中一橫:“追!”

一千精騎,裹挾萬餘盜賊,又行一段。

忽見車駕,停於穀道正中。後門大開,一婦人正襟危坐。正是甘夫人無疑。

莫非狂奔折軸,再無力馳騁。

軍司馬大喜,直縱馬追去。

廂內“甘夫人”,嫣然一笑百媚生:“華都尉何在?”

“華雄在此!”話音未落,但見一騎,自車後奔出。

人馬交錯,手起刀落。將軍司馬,斬於馬下。

千牛刀光如練,直撞陣中。

秦胡騎,分屍血濺,慘叫墜馬。後續人馬,不及反應。五百鮮卑王騎,自兩側高坡,衝下河谷。

馬槊並舉,兩肋插入。

人借馬勢,巨力破體。

馬槊彎曲,又猛彈回。將騎士崩落馬背。

穿胸洞背,血噴如雨。不等墜地已斷氣。

重騎兵之可怖,便在雷霆一擊。

一個照面,秦胡兵折損過半。待鋼鐵洪流重匯聚。五百騎士身後列隊,隨華雄衝入敵陣。

橫衝鐵騎。輕裝盜賊,擁擠河谷,躲閃不及。不等彎刀並舉,便被踏成肉泥。

“甘夫人”親眼目睹,不由嘆道:“王騎莫敵。”

見大局已定。趙忠亦得心安:“公子所言極是。”

“甘夫人”卻笑:“此時,老大人應稱‘夫人’。”

趙忠昏花老眼中,精光一閃:“老朽遵命。”

101 如虎添翼195 名門大姓185 諸王稱臣111 義高於律1.77 始料未及14 興師動衆131 猛虎破閘1.59 各有歸宿1.3 摔杯居首1.32 明隱之爭116 孟嘗遺風41 細數家珍186 三方勢力21 真龍之子1.68 拯焚救溺1.285 共分天下31 經緯之道198 千帆競發135 喜得千金147 絕非等閒1.60 羣羌之力221 大秦魚麗185 有神無鬼1.97 莫問神鬼1.25 辛陳杜趙131 再造新莽193 依山下寨199 孤心甚慰197 笑林始祖14 萬象更新165 片羽吉光1.63 福禍相依187 得道不易101 明示萬里174 夜半十分1.87 長樂未央167 萬里征程31 經緯之道1.32 無心插柳1.93 少年長吏110 熊羆入夢18 士異出仕1.56 雨夜血染1.79 別開生面189 爭權奪勢167 麒麟可乎140 孤家寡人1.72 羚羊掛角105 直言不罪1.85 佩韋佩弦174 變俗易教127 賊臣當道1.226 全民參與1.62 一日破膽10 時機未至1.34 望文生義1.64 百練清剛1.55 衆怒難犯1.96 挾私報怨150 自證清白169 白玉之精197 試兒之禮1.50 宮廷之變194 心生瑕釁1.286 在所難免1.52 契約精神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02 腰牌傍身201 廣瞻博望1.56 雨夜血染172 連珠合璧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239 雪落無聲144 無雙后妃166 囈語少年163 女亞馬遜!117 知子莫母1.24 伏虎潛龍117 倒履相迎19 君前臣名1.93 再築新城1.23 痹體之術106 甘之如飴1.69 父子同升174 去蕪存菁1.57 借雞生蛋147 制非常模154 查無此人1.66 人財兩全186 董君一念117 水淹三軍1.80 漢羌聯盟111 無名之輩117 鳳凰于飛149 聖上好驢1.26 塢堡治所1.243 十有八九111 無名之輩156 生死未卜122 誰與爭鋒
101 如虎添翼195 名門大姓185 諸王稱臣111 義高於律1.77 始料未及14 興師動衆131 猛虎破閘1.59 各有歸宿1.3 摔杯居首1.32 明隱之爭116 孟嘗遺風41 細數家珍186 三方勢力21 真龍之子1.68 拯焚救溺1.285 共分天下31 經緯之道198 千帆競發135 喜得千金147 絕非等閒1.60 羣羌之力221 大秦魚麗185 有神無鬼1.97 莫問神鬼1.25 辛陳杜趙131 再造新莽193 依山下寨199 孤心甚慰197 笑林始祖14 萬象更新165 片羽吉光1.63 福禍相依187 得道不易101 明示萬里174 夜半十分1.87 長樂未央167 萬里征程31 經緯之道1.32 無心插柳1.93 少年長吏110 熊羆入夢18 士異出仕1.56 雨夜血染1.79 別開生面189 爭權奪勢167 麒麟可乎140 孤家寡人1.72 羚羊掛角105 直言不罪1.85 佩韋佩弦174 變俗易教127 賊臣當道1.226 全民參與1.62 一日破膽10 時機未至1.34 望文生義1.64 百練清剛1.55 衆怒難犯1.96 挾私報怨150 自證清白169 白玉之精197 試兒之禮1.50 宮廷之變194 心生瑕釁1.286 在所難免1.52 契約精神第2073章 1.262 飛天遁地102 腰牌傍身201 廣瞻博望1.56 雨夜血染172 連珠合璧第2095章 1.284 捨近謀遠1.239 雪落無聲144 無雙后妃166 囈語少年163 女亞馬遜!117 知子莫母1.24 伏虎潛龍117 倒履相迎19 君前臣名1.93 再築新城1.23 痹體之術106 甘之如飴1.69 父子同升174 去蕪存菁1.57 借雞生蛋147 制非常模154 查無此人1.66 人財兩全186 董君一念117 水淹三軍1.80 漢羌聯盟111 無名之輩117 鳳凰于飛149 聖上好驢1.26 塢堡治所1.243 十有八九111 無名之輩156 生死未卜122 誰與爭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