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 開館典禮

隨臨鄉大隊人馬抵達它乾城。繡衣吏和亞馬遜終於換裝完畢。

麴氏先登夢寐以求的追魂弩,亦人手一把。麴氏先登,攻城拔寨,銳不可擋。劉備留有大用。自要帶回中原。以後免不了攻城戰。

亞馬遜女戰士們對身上精工鍛造的金麟寶甲,亦讚不絕口,各個愛不釋手。日日擦拭一新。上油就算了。搪瓷甲片本就防腐。

百鍊鋼鱗甲的防護力,自不用多說。遠非做奴隸角鬥士時,身上中看不中用的青銅甲冑可比。

能防烈火的石綿布,也被裁剪成與金麟甲片大小相等的小片,嵌入搪瓷甲片與複合墊片之間。再行膠封合甲。如此既能防火,又避免貼身。消除最後一絲隱憂。

於是士氣倍增。

劉備欣然點頭,軍心可用。

挾大將軍之威,傳令左右,今夜讓亞馬遜女王侍寢。

女王欣然接受。不就是活體暖櫃嘛,有什麼了不起。

這便早早洗浴更衣,換穿素紗三件套。趕來二樓寢室,爲主人暖牀不提。

嗯,確實也沒什麼了不起。

摟着芬芳的胴體。嗅着地中海的水沫清香與小亞細亞半島的溫暖陽光相伴而眠。

一覺到天明。

果然神清氣爽。

這便悄悄換了條幹爽的犢鼻褌,起身下榻。待劉備離開,女王亦起身,面紅耳赤,自去洗浴不提。

亞馬遜之所以將劉備喚作,仁慈的主人。

最大的原因是,劉備解除了包括亞馬遜在內的,所有奴隸身上的枷鎖。又分配宅院、良田。給予了最大程度的自由。使之成爲夢寐以求的自由民。

此等胸襟,不是一般的奴隸主所能做到的。

洗漱更衣。又吃了碗香甜的米粥。劉備剛入前堂,左右這便來報。

今早有大隊遊商入城。送來拜帖。

劉備展開一看,頓時大喜。

“速速請來。”

“喏。”

來者不是旁人。正是安息商人安玄。

“安玄拜見大將軍。”劉備被詔封爲“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南北絲路,已人盡皆知。

“免禮。”劉備伸手虛扶:“一路可好?”

“此去大宛,一路順利。”安玄笑答。

“甚好。”劉備的計策能得以實施。安玄居功頗大。見他平安返回,劉備自然欣喜。

“此去換回大宛良駒百匹。聽聞安玄與大將軍相識。大宛王遂遣使一路相隨。途中又遇康居使者同行,頂風冒雪,輾轉抵達它乾。”

西域五十五國中,已有五十國遣使入駐大使館。唯有大宛、康居、大小烏孫、貴霜等國,仍在觀望。

此五國,距離較遠是其一。實力強大是其二。不想與諸多小國並列是其三。

最主要是。

以前皆入京朝拜大漢皇帝。今讓他們在西域長史府設立大使館。有些自降身份的嫌疑。

故皆在觀望之中。

大宛、康居,前漢時,皆是強國。

康居最盛時,人口六十萬,勝兵十二萬。行國中心駐地爲卑闐城。隨季節遷移牧場。冬季南下棲息於錫爾河一帶的“樂越匿地”,夏季北上至“蕃內”,兩地相距數千裡。

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時,康居常遣質子入京朝貢。

實力轉強後,一度與漢朝敵對。李廣利出兵伐大宛時,康居曾有意援助大宛,未逞。

但隨着貴霜國勢轉盛,康居則漸趨衰敗。

夾在烏孫,安息、貴霜之間。又是行國,逐草而居。並無一個清晰的國界。因爲草場、牛羊、野馬,爭鬥是常有的事。

與實力正強,如日中天的貴霜和烏孫不同。大宛和康居,敗相已生。

危機關頭,顧不得許多。這便悄悄遣使來拜。

大宛和康居,互相結盟。關係密切。必然是收到大宛密報,康居才提前派出使者,在半途等候安玄一行。

混入商隊,自能掩人耳目。不爲周圍大國知曉。

“兩國使者,人在何處?”劉備這便問道。

“皆在城中馬市。”安玄答道。

“來人。”劉備遂傳令。

“在。”

“去城中馬市,將兩國使者,請來相見。”

“喏。”繡衣吏這便領命而去。

不久,兩國使者雙雙入堂相見。

“下使拜見大將軍。”甚有禮節。

“二位免禮。”劉備笑着伸手:“坐。”

“謝坐。”

待兩人入座,劉備這邊問道:“二位貴使,何其晚矣。”

“雪厚路遠。一路走走停停,頗爲艱難。這才遲遲趕來相見。請大將軍恕罪。”大宛國使伏地請罪。

“請大將軍恕罪。”康居國使亦伏地請罪。

“既來則安,何罪之有。”劉備示意二人起身。

“可有國書?”

“國書在此。請大將軍一觀。”兩人從袖中取出國書,呈給劉備。

繡衣吏檢查無誤,轉呈劉備。

國書便是禮單。

劉備一眼掃過,這便笑道:“二位先去馬市客舍歇息,待舉行過開館典禮,再入駐大使館不遲。”

“遵命。”雖不知何爲開館典禮,兩人卻不敢怠慢。這便告辭離去。

“敢問大將軍,何爲開館典禮?”待兩人離去,安玄遂問道。

“乃新任大使,面呈國書後。舉行的一個簡短儀式。各國大使,都護府屬官,還有城內居民,皆將到場。”劉備解釋道。

“原來如此。”安玄目中盡是深意。

消息傳出。天還未大亮。都護府門前廣場,已人山人海。

府前高臺。一身大漢官服的都護府官吏,正襟危坐。

各國使節齊聚在高臺之下。排成橫列。

臺階兩側,三百亞馬遜分列左右。

長矛如林,排盾成牆。鮮衣亮甲,氣勢如虹。

令人豔羨。

輔漢大將軍儀同三司。謂:非三司而儀制同於三公。就是說,劉備享有的儀制與三公相同。

這是指劉備的官位。若以爵位論,劉備貴爲縣侯,儀制尤在三公之上。究竟用何等儀制,要看是何等場合。不可拘泥於形式。

比如,今日劉備以“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的身份,行開館典禮。自當用大將軍的儀制。

事實上,陛下頒發的詔書,還有許多未盡之言,言外之意,需細細體會。

比如這句“儀同三司”。輔漢大將軍爲何“儀同三司”,而非“儀同大將軍”。

乃因本朝,大將軍位在三公之上。大將軍的儀制,自然也就在三公之上。

陛下封劉備爲輔漢大將軍。儀同三司。言外之意,輔漢大將軍,位在大將軍之下。

神鬼藏於細。一份小小的詔書,便可見一斑。

172 春晝初長195 回京在即115 天下棋局172 春晝初長1.35 多事之秋1.233 一步之先1.94 規圓矩方150 自證清白41 河洛羣英196 少年無拘61 木已成舟129 心腹大害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73 飲鴆止渴104 滄海遺珠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7 菟園遊獵1.258 搶佔先機139 龜茲諸情177 廣而無用10 大夢初醒15 生財有術1.290 春王正月195 回京在即1.224 碧血丹心1.34 大難不死1.92 萬世太平21 御風而行1.47 帝國時代142 請立宗廟201 廣瞻博望126 後繼有人18 決心未定1.82 逢凶化吉1.65 攻略壽春195 勤王之師31 前途未卜180 破解之策91 車騎填巷180 同道中人140 孤家寡人165 往昔之約1.75 粗中有細1.83 身世成謎1.30 鐵臂神弓1.75 大漢一藩1.43 樓桑特產1.96 挾私報怨1.42 兵行險着107 以夢爲繭185 拋磚引玉1.24 舉不避親1.240 聽風即雨106 巡視南境1.74 判若鴻溝1.244 徒有虛名16 重造京洛181 歪門邪道1.87 三宮鼎立164 王道循環1.284 宜若登天1.38 一日成鹽1.50 百官承式172 三日獵狩1.34 旁門左道18 豈若麒麟107 自知之明165 天下至理180 烏程白虎1.46 盡釋前嫌151 便宜行事1.77 始料未及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6 天下富貴10 大夢初醒1.250 天下之始1.90 貴不可言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6 防患未燃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38 一日成鹽1.38 祠堂傳藝128 勢不兩立1.200 終破隴關1.8 神都洛陽195 避無可避1.30 未琢璞玉1.57 身後之憂112 分戶析產1.40 洛陽酒家10 耿氏製陶1.54 五齊之甘1.86 精兵盡出1.94 長城邊患1.69 吾家麒麟61 董卓獻車121 怒海潮升1.70 王道如砥198 東歸洛陽1.28 長短之利
172 春晝初長195 回京在即115 天下棋局172 春晝初長1.35 多事之秋1.233 一步之先1.94 規圓矩方150 自證清白41 河洛羣英196 少年無拘61 木已成舟129 心腹大害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73 飲鴆止渴104 滄海遺珠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7 菟園遊獵1.258 搶佔先機139 龜茲諸情177 廣而無用10 大夢初醒15 生財有術1.290 春王正月195 回京在即1.224 碧血丹心1.34 大難不死1.92 萬世太平21 御風而行1.47 帝國時代142 請立宗廟201 廣瞻博望126 後繼有人18 決心未定1.82 逢凶化吉1.65 攻略壽春195 勤王之師31 前途未卜180 破解之策91 車騎填巷180 同道中人140 孤家寡人165 往昔之約1.75 粗中有細1.83 身世成謎1.30 鐵臂神弓1.75 大漢一藩1.43 樓桑特產1.96 挾私報怨1.42 兵行險着107 以夢爲繭185 拋磚引玉1.24 舉不避親1.240 聽風即雨106 巡視南境1.74 判若鴻溝1.244 徒有虛名16 重造京洛181 歪門邪道1.87 三宮鼎立164 王道循環1.284 宜若登天1.38 一日成鹽1.50 百官承式172 三日獵狩1.34 旁門左道18 豈若麒麟107 自知之明165 天下至理180 烏程白虎1.46 盡釋前嫌151 便宜行事1.77 始料未及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6 天下富貴10 大夢初醒1.250 天下之始1.90 貴不可言第2097章 1.286 力大伏虎1.96 防患未燃第2087章 1.276 機不可失1.38 一日成鹽1.38 祠堂傳藝128 勢不兩立1.200 終破隴關1.8 神都洛陽195 避無可避1.30 未琢璞玉1.57 身後之憂112 分戶析產1.40 洛陽酒家10 耿氏製陶1.54 五齊之甘1.86 精兵盡出1.94 長城邊患1.69 吾家麒麟61 董卓獻車121 怒海潮升1.70 王道如砥198 東歸洛陽1.28 長短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