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百善孝先

說話之人,正是許攸,許子遠,前大將軍府主簿,今已升任長史。足智多謀,乃大將軍府,首席謀士。號稱“智計之士”。

“還望長史教我。”何進急忙上前施禮。

“大將軍言重了。”許攸起身避過,這便言道:“中平元年,黃巾逆亂,大將軍率左右羽林軍五營士,駐紮都亭,修理器械,以衛京師。又置八關,拱衛洛陽。從此,八關都邑,固若金湯。”

見何進點頭,許攸又道:“所謂‘投鼠忌器’。上壽禮時,漢室宗親,洛陽權貴,文武百官,皆齊聚阿閣鞠城。只需將阿閣團團圍住,羽林虎賁,北軍五校,自不敢輕舉亂動。趁陛下所募死士與十常侍黨羽,惡犬相爭,兩敗俱傷之時……”

見許攸重重扼腕。

大將軍頓時心領神會:“當如何施爲。”

許攸已成竹在胸:“可秘召後將軍兼領幷州牧董卓,渡河南下,囤於小平津,扼成皋董驃騎麾下兵馬;使府掾王匡,發府中強弩死士,兵圍阿閣鞠城;再使武猛都尉丁原,燒孟津。待火照城中,皆以‘清君側,誅宦官’爲號,興兵討伐,一戰而勝之。”

“火燒孟津,是何用意?”主簿陳琳遂問。

“此乃‘聲東擊西’也。”許攸答曰:“西郭函園,駐有薊王精兵一萬。一旦孟津火起,近在咫尺,函園守軍必不敢輕舉妄動。此時,大將軍再遣一心腹入園,言:孟津爲賊人所佔,請出兵圍剿。一旦函園精兵北上孟津,洛陽城外,再無人可掣肘也。”

“原來如此!”主簿陳琳,這便醒悟:“先命董卓阻董重,又‘調虎離山’,誆函園精兵北上。再行‘擒王’之策。城內兵士,必不敢妄動。如此一來,城內、城外,再無兵卒。大事可成乎!”

亦想通一切。何進滿面紅光,喜不自禁。

許攸偷看何進表情,便又趁機抵近耳語道:“阿閣兵亂,千載難逢。大將軍需細思量:‘只誅宦官乎’?”

聞此言,何進渾身一凜。滿臉橫肉,無故抖動不止。

與此同時,函谷關下。

便於一隊百蠻進貢使團,等待入關。

新帝自繼位以來,蕭規曹隨,一切如舊,從未顯山露水。然爲嫡母祝壽,難得大張旗鼓一次。“百善孝爲先”。新帝破例而爲,亦是人之常情。合乎情理。

事關重大。函谷關都尉吳匡,親自下關勘驗。

“敢問哪位是沒鹿回單於?”吳匡抱拳道。

“某便是。”一身胡服,裝扮與漢人迥異的竇斌,打馬上前。

漠北苦寒,多留饒須。再加胡帽遮掩,如何能辨竇斌漢人相貌。

吳匡問道:“單于車馬障道,皆是貢品乎?”

“然也。”竇斌點頭道:“車上之物,皆出漠北,都尉儘可一觀。”

“職責所在,煩請單于恕罪。”吳匡不敢怠慢。

命守衛細細盤查。凡有可疑,及時上報。

然從頭至尾,盤查數遍。車內貨物,皆是皮***、金玉珠寶等進貢之物。並未暗藏兵器,亦未有私兵裹挾。

唯一可疑,便是隊中檻車衆多。車內所裝,除去胡女,還有許多‘胡奴’。

胡女便也罷了。胡奴何用?

吳匡當面詢問。

沒鹿回單於,反笑問道:“都尉豈不聞‘堂邑父’乎?”

《史記·大宛列傳》:“(張)騫以郎應募,使月氏,與堂邑氏胡奴甘父俱出隴西。”甘夫,也叫堂邑父,“謂堂邑縣人家胡奴,名甘父也。”甘夫強壯善射,武藝傍身。本是匈奴人,文帝時爲漢軍俘虜,後被賜於帝婿堂邑侯陳午,爲家奴。一路忠心護主,助張騫“鑿空”西域。時西去百人,待重返長安,唯甘夫與張騫生還。傳聞,一路上甘夫身兼數職,居功至偉。

吳匡欣然點頭。這便放行。目送沒鹿回單於一行,入關東去。

洛陽西郭,函園。

爲享尋醫問藥之便。年初,久病臥牀的大長秋兼領尚書令曹節,暗中遷入園中別館棲身。潛心調養,不問政事。

除去寥寥數人,周圍百姓皆無人知曉,這棟位於巷陌深處的幽靜館舍,竟是大宦官曹節居所。這日,一輛幕府車馬停在後門處。通稟後,車內訪客,自入角門。與曹節相見。

“下臣賈詡,拜見老大人。”

“右丞何須多禮,速速坐來。”榻上曹節,慈眉善目,面色紅潤。似已無大礙。

“謝老大人。”賈詡便起身落座。

“右丞所爲何來?”曹節笑容親切。無事不登三寶殿。賈詡日理萬機,乃薊王劉備左膀右臂。總理洛陽政務。深爲薊王所倚重。洛陽貴胄爭相攀附,然賈詡初心不改。忠心不二。位列薊國六謀主之首。

賈詡從袖中取出一卷白絹,徐徐展開:“近日閒來無事,打理主公書閣時,偶然翻出此物。這纔想起,許多前朝舊事(靈帝時之事)。此畫像,乃門下游繳所繪,被主公束之高閣。不知老大人可識得此人?”

畫像乃是扶風公子,侯殷。

“咦?”曹節細細觀摩,忽驚呼出聲。眼珠忽又一轉,便搖頭笑道:“右丞但有所問,老朽當知無不言。何故出言相戲?”

“老大人何出此言。”賈詡不動聲色。

“時人皆言‘神鬼奇謀賈文和’,今老朽有幸得見。”曹節笑道:“畫中之人早已作古,門下游繳如何能繪其貌。”

“此,究竟是何人。”賈詡急忙相問。

“此人姓宋名奇,字元異。”曹節深看賈詡一眼,娓娓道來:“扶風平陵人氏。家世顯貴,乃章帝宋貴人之從曾孫。明識經典,少有才華。後因事株連,身死族滅。”

“章帝年間舊事,老大人如何能記憶尤深。”賈詡再問:“可否……記錯?”

曹節搖頭道:“其人,便是先帝宋皇后之長兄。宋氏一門因而顯貴。其父宋酆,拜爲執金吾,封不其鄉侯。宋奇亦被封爲濦強侯。後與沛國曹氏結姻,娶侍中兼領長水校尉曹熾之女。又與妻舅曹操,相爲摯友。”

“濦強侯,侯殷;侯殷,濦強侯。”賈詡眸中精光四射,神機急轉。

曹節卻未曾得見,自顧言道:“初,中常侍王甫,枉誅勃海王悝及妃宋氏,勃海妃即宋皇后之姑也。王甫恐宋皇后怨之,乃與太中大夫程阿,共構言皇后挾左道祝詛,先帝信之。光和元年,遂策收璽綬。宋皇后自致暴室,以憂死。在位八年。父及兄弟並被誅。諸常侍、小黃門在省闥者,皆憐宋氏無辜,共合錢物,收葬廢后及宋酆父子,歸宋氏舊塋皋門亭……”

啪嗒!

一滴冷汗,自賈詡鼻尖,重重砸落。

175 漢世之傑133 歸期已定1.23 王宮女官1.66 以稀爲貴188 以身應讖110 因何馬貴1.33 劍器大宗152 縱敵長寇1.70 海瀕廣潟141 文昌武盛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0 血矛之約111 鳴蟬蛻殼156 開卷有益125 局中一子1.69 東西交會1.77 半島鎖鏈1.257 珠璣深藏1 龍血玄黃150 天地人和1 天羅地網120 六宮粉黛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76 王田壽鯉1.74 樓桑重器1.94 人情冷暖1.62 倉廩府庫1.68 以和爲貴166 囈語少年1.79 圍湖造屋1.42 唯有我等115 死而復生157 類同相召1.82 遼東婢女213 橫空出世1.280 天下貴二51 天下一國192 猛虎羣狼123 文無第一1.85 遼東之煮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40 羣盜蜂起1.98 遊兵散卒159 威震西域1.276 命喪宮門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34 光融天下132 謹遵醫囑197 笑林始祖18 士異出仕163 戾氣摧城10 義結金蘭1.68 女王之牙1.90 白身野士137 萬邦來賀1.95 罪有應得182 地大如礪1.57 身後之憂1.95 西園八校122 見我如是1.6 不二之選1.98 水火相濟125 賽馬效應124 國士待之1.94 規圓矩方1.93 自取其禍186 見機行事1.36 渾天大陣199 款到發貨181 呂布入陳1.53 人生百戲127 賊臣當道147 昏夜奔襲1.36 渾天大陣1.73 爲女聘師1.23 百騎踏營1.70 海瀕廣潟109 寧有種乎1.44 降集氐羌165 片羽吉光91 熱度未消81 忠奸莫辨113 冰釋前嫌143 雜羌兵諫1.65 象耕鳥耘1.237 露華勻玉150 一戰功成1.45 何愁不嫁1.209 鐵騎橫衝1 龍血玄黃199 千里追兇1.208 命不該絕127 三面合圍1.23 督亢城倉1.38 祠堂傳藝126 甲騎具裝1.72 欲壑難平1.63 熔金入庫17 爲瓽所轠113 冰釋前嫌
175 漢世之傑133 歸期已定1.23 王宮女官1.66 以稀爲貴188 以身應讖110 因何馬貴1.33 劍器大宗152 縱敵長寇1.70 海瀕廣潟141 文昌武盛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0 血矛之約111 鳴蟬蛻殼156 開卷有益125 局中一子1.69 東西交會1.77 半島鎖鏈1.257 珠璣深藏1 龍血玄黃150 天地人和1 天羅地網120 六宮粉黛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76 王田壽鯉1.74 樓桑重器1.94 人情冷暖1.62 倉廩府庫1.68 以和爲貴166 囈語少年1.79 圍湖造屋1.42 唯有我等115 死而復生157 類同相召1.82 遼東婢女213 橫空出世1.280 天下貴二51 天下一國192 猛虎羣狼123 文無第一1.85 遼東之煮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40 羣盜蜂起1.98 遊兵散卒159 威震西域1.276 命喪宮門第2071章 1.260 晨參暮省134 光融天下132 謹遵醫囑197 笑林始祖18 士異出仕163 戾氣摧城10 義結金蘭1.68 女王之牙1.90 白身野士137 萬邦來賀1.95 罪有應得182 地大如礪1.57 身後之憂1.95 西園八校122 見我如是1.6 不二之選1.98 水火相濟125 賽馬效應124 國士待之1.94 規圓矩方1.93 自取其禍186 見機行事1.36 渾天大陣199 款到發貨181 呂布入陳1.53 人生百戲127 賊臣當道147 昏夜奔襲1.36 渾天大陣1.73 爲女聘師1.23 百騎踏營1.70 海瀕廣潟109 寧有種乎1.44 降集氐羌165 片羽吉光91 熱度未消81 忠奸莫辨113 冰釋前嫌143 雜羌兵諫1.65 象耕鳥耘1.237 露華勻玉150 一戰功成1.45 何愁不嫁1.209 鐵騎橫衝1 龍血玄黃199 千里追兇1.208 命不該絕127 三面合圍1.23 督亢城倉1.38 祠堂傳藝126 甲騎具裝1.72 欲壑難平1.63 熔金入庫17 爲瓽所轠113 冰釋前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