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迫在眉睫

諸將齊聲應諾。而後再由董旻代問:“敢問尚書令,鑿船攔江可是爲截水衡都尉艦隊。”

“然也。”許攸輕輕頷首。

董旻又道:“聞薊國機關大舡,皆有船翼。無需靠岸,自江心便可搭建舟橋,放人馬下船。鑿船似無用之功。”

雖不敢太過直白,然卻言之有物。鑿船隻能阻斷航道,卻無法阻截水衡兵士登岸。

許攸笑道:“此舉,只爲在樊城、鄧城,十里之間,斷水路通連。”

董旻確有急智,這便言道:“斷鄧、樊十里水路,莫非尚書令之意:鄧城船隻,不可順下,樊城船隻,亦不得逆上。唯車馬繞行。”

“然也。”許攸欣然一笑。

“尚書令約定三日之期。三日之後,又當如何?”

“無論事成與否,三日後,班師回朝,太師當面,許某,可保諸位(涼州)大人,安然無恙。”

“敢立軍令狀否?”楊定追問。

“有何不敢?”命人取來白絹,許攸一蹴而就。又按下尚書令印,以爲憑據。

如此,衆人各自安心。依令行事。

許攸一路車馬勞頓,登車小憩。

胡軫、楊定、李蒙、王方,乘夜拔營。攻佔樊城。

正如許攸所料,城內並無甘夫人蹤跡。守城郡兵,不過百人。南陽大水,樊城亦被波及。民衆流離失所,奔走他鄉。以漢水爲界,荊北亦受水災。所幸漢水通暢,未至淤塞,水深及腰。不似南陽盆地那般,沒頂之災。

饒是僥倖逃生,奈何良田盡毀。正如多年前,黃縣海嘯。海水漫灌,良田鹽漬,皆成不毛之地。泥沙淤積,將沃土皆掩埋其下。不深耕而不可及也。若廣有餘力(人力、物力、財力),行愚公移山,沃土終可重見天日。奈何大水過後,家業盡毀。如何還能久持。

於是流徙逃難,遂成唯一擇選。

南陽毀於大水,對劉表而言,利大於弊。新帝南陽登基,劉表避而不見,蟄伏於江南。如今南陽基業盡毀,新帝避走淮南。荊州八郡,皆歸劉表治下。只需休養生息,徐徐北進。收復南陽,指日可待。

至於萬民飢流,十室九空。比起南陽百萬之衆,爲新帝所用,實不值一提。南陽即便一片死地,亦好過百萬大郡,與我爲敵。

奈何劉表立足剛穩,勢力尚不及過江。南陽遂成權力真空。天災人禍,盜賊遍地。劉表有心無力。

且洛陽朝野,幾成董卓一言堂。八關鎖固,刻意隱瞞。甘夫人之身份,劉表亦是後知後覺。待將信將疑,亂局已定。又不敢輕易“趟這趟渾水”。於是隔江遠避,作壁上觀。

美其名曰,從容自保。惡意揣度,多疑無決。

曹孟德一語中的:我攻呂布,表不爲寇,官渡之役,不救袁紹,此自守之賊也,宜爲後圖。

待秦胡騎兵入樊城。徵募過往船隻,滿載滾木礌石,沉入漢水,阻隔航道。忙的不亦樂乎。許攸又輕車獨行。

董旻等人不敢多問,唯恭送不提。

十里外鄧城。

垣牆雖高低起伏,豁牙漏齒,慘不忍睹。萬幸護城河猶在。說鴻溝天塹,誇大其詞。然騎兵卻斷難橫渡。若行圍而不攻。城內十萬流民,人吃馬嚼,不出十日,必不戰而勝。奈何水衡艦隊,已至夏口。兵鋒所指,迫在眉睫。不出三日,勝負既分。

如何能圍城十日。

流民面黃肌瘦,骨瘦如柴。風吹便倒,驚嚇必亡。然卻極耐饑饉。總以爲撐不過今日。三日後仍見苟活。謂半死不活者,便言指流民。

裹挾流民,日行十餘里。如蝗蟲過境,沿途可想而知。凡能果腹,一概不留。便有同伴淪爲餓殍,亦會割去股肉。“葬身人腹”。

故少君侯言,流民無淚。只因遭遇,無所不至其極。試想,凡易子而食者,還有何物下不去口。

再想,得劉備善待,入籍薊國。享足食豐衣,流民如何能不死心塌地,感激涕零。薊國君臣同契,上下一心。只因向死而生。

少君侯食邑,一片白澤,別無寸土。便是死地也。

護城河前下車,駐足眺望。許攸一時感慨萬千。

少頃,城頭有人答話:“城下故人,何不報上名號。”

傳聞男子身受腐刑後,多溜肩,肥臀,嗓音細啞,不生鬍鬚,舉止陰柔,貌若女子。何苗雖僥倖存其一,卻也差之不遠矣。

心念至此,許攸朗聲答曰:“門下故吏許子遠,見過大將軍。”

“許攸?”何苗一愣。心念百轉,卻無所得。

許攸何以至此?且青天白日,不避耳目,投書入城,指名相見。又何所求?

轉而一想,輕車入城,有何懼哉。

遂令守衛落下吊橋,放入城中。

二人譙樓相見,果是許攸當面。

“尚書令何以至此?”何苗有恃無恐。

“乃爲救甘夫人母子也。”許攸直言相告。

“如子遠所見。古城殘破,自保無虞。不出三日,董賊當一敗塗地。”

“叔達以爲。三日後,甘夫人又當如何?”許攸一針見血。

許攸足智多謀,何苗亦不欲呈口舌之快。遂反問道:“子遠以爲,又當如何?”

“竊以爲,夫人命休矣。”許攸答曰。

“何以……見得。”何苗強辯。

“何以,見不得。”許攸反駁。

將何苗無語。許攸字字錐心:“先帝困龍臺上,連下二詔。‘兄終弟及’,‘父死子繼’。董卓敗亡,董侯當廢。麟子阿斗,弟及大位。能助阿斗繼大漢帝位者,唯有生父也。叔達以爲,依我朝舊例,甘夫人又當如何?”

“殺母立子。”何苗顫聲言道。

“爲今之計。能救甘夫人者,唯阿斗並舅父大將軍也。”見機一到,許攸遂密語相告。

“我與阿斗?”何苗一愣。

“然也。”許攸輕輕頷首,眼光深不可測:“若絕甘夫人死志,唯有一法。”

“……願聞其詳。”天人交戰,何苗終歸難捨心中羈絆。

“只需如此,如此……”許攸遂面授機宜。

1.44 降集氐羌1.76 難分良泰1.202 多事之冬1.74 星辰少女1.92 輕身爲國121 避實擊虛1.40 有心無力1.248 毒蠍擺尾167 王化之基11 大器已成1.62 赤麂皮尉1.92 家賊難防108 同舟共販1.63 懸樓列肆1.238 一里之回21 二宮之亂1.59 將星閃耀1.290 春王正月116 迴天無術122 西園火併1.202 白馬銀槍1.90 多錢善賈1.65 陰藏殺機1.250 天下之始10 桃園結義1.222 神器更易178 洞鑑古今1.208 殺出重圍1.40 國之惡疾116 日黑水溢165 浮萍無根152 善刀而藏137 各自圈地1.63 福禍相依107 三日得仙1.234 王允解懸1.49 觀星定海21 兵符將令16 重造京洛1.64 天下大酺180 羅襪未染1.72 血染清溪1.80 債臺高築117 鳳凰于飛10 入九龍門146 黨人認主1.5 米中摻沙158 含笑九泉192 言行若一1.23 孤軍誘敵1.65 三歲見老1.249 唱罷登場1.88 母行子效1.65 形勢急轉1.255 非淬不銛193 順天行事1.4 四平八穩143 動則生陽1.76 以國爲家118 元服之禮167 遙遠綠洲157 麥穗兩岐133 如有神助143 疏河注海194 無事相安1.88 大國之基1.276 命喪宮門109 麴氏先登1.20 言稱必效1.62 五陵少年131 美玉生煙141 唯利機關121 避實擊虛1.35 苦後回甘175 兵荒馬亂186 三方勢力101 減矢之計91 英雄同契1.289 四面樹敵126 後繼有人194 輕車南下181 薊王獻寶1.95 本末倒置160 巧不如拙18 四面楚歌180 故技重施167 萬里征程1.73 衆口難調151 終破鄴城1.205 請君入徐1.82 狹路相逢1.288 欲加之罪1.54 君臣有道1.84 護氐校尉122 養虎成患1.82 捷足先登41 鑄山煮海102 避易就難1.3 亂世梟雄1.62 猜忌暗生
1.44 降集氐羌1.76 難分良泰1.202 多事之冬1.74 星辰少女1.92 輕身爲國121 避實擊虛1.40 有心無力1.248 毒蠍擺尾167 王化之基11 大器已成1.62 赤麂皮尉1.92 家賊難防108 同舟共販1.63 懸樓列肆1.238 一里之回21 二宮之亂1.59 將星閃耀1.290 春王正月116 迴天無術122 西園火併1.202 白馬銀槍1.90 多錢善賈1.65 陰藏殺機1.250 天下之始10 桃園結義1.222 神器更易178 洞鑑古今1.208 殺出重圍1.40 國之惡疾116 日黑水溢165 浮萍無根152 善刀而藏137 各自圈地1.63 福禍相依107 三日得仙1.234 王允解懸1.49 觀星定海21 兵符將令16 重造京洛1.64 天下大酺180 羅襪未染1.72 血染清溪1.80 債臺高築117 鳳凰于飛10 入九龍門146 黨人認主1.5 米中摻沙158 含笑九泉192 言行若一1.23 孤軍誘敵1.65 三歲見老1.249 唱罷登場1.88 母行子效1.65 形勢急轉1.255 非淬不銛193 順天行事1.4 四平八穩143 動則生陽1.76 以國爲家118 元服之禮167 遙遠綠洲157 麥穗兩岐133 如有神助143 疏河注海194 無事相安1.88 大國之基1.276 命喪宮門109 麴氏先登1.20 言稱必效1.62 五陵少年131 美玉生煙141 唯利機關121 避實擊虛1.35 苦後回甘175 兵荒馬亂186 三方勢力101 減矢之計91 英雄同契1.289 四面樹敵126 後繼有人194 輕車南下181 薊王獻寶1.95 本末倒置160 巧不如拙18 四面楚歌180 故技重施167 萬里征程1.73 衆口難調151 終破鄴城1.205 請君入徐1.82 狹路相逢1.288 欲加之罪1.54 君臣有道1.84 護氐校尉122 養虎成患1.82 捷足先登41 鑄山煮海102 避易就難1.3 亂世梟雄1.62 猜忌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