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9 負重而行

顏面,時人稱“面目”。

項王笑曰:“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

蘇武亦曰:“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

霸王無顏見江東父老。蘇武無顏歸漢。謂“身體髮膚”,另有“體面”並“體統”。

時至今日。堂堂漢室公主,竟需屈從賊臣。舍清白之身。顏面無存,成何體統。漢室衰亡之兆,可見一斑。

相比太僕王允。不其侯之惡,實不足爲慮。除去乃陽安長公主之夫,漢室貴胄。其人,無論才智並氣節,皆不可助其成事。董卓將其下獄,看似法不容情。實則,醉翁之意不在酒。

“負重行而上阪,可謂苦矣。”

萬年公主,自討苦吃。怨不得旁人。

開年大典,尤其隆重。董卓身體力行,親力親爲。乃爲定一年之風向。借大典聚攏聲望。坐實權傾天下之大位。更借大典,窺視世態人心。凡藉故缺席,亦或口是心非,草草了事者。皆暗書於衣袍襟底以記之。

待上陵禮後,徐徐圖之。首當其衝,便要將王允及其黨羽,斬盡殺絕。永絕後患。

王允素有清名。且剛直不阿,不媚權臣。朝中自有如司隸校尉桓典,一干人等追隨。董卓竊以爲,王允之謀,牽連甚廣。絕非呂布所供,不其侯伏完等人。甚至董卓親信中,亦有人,與其暗中勾結。究竟萬歲塢中,細作何人。唯嚴刑拷打,方能窺得天機。

還需速戰速決。遲恐薊王發威。

王允乃安世高女,曹節養女,淯陽君安貴人義父。論親疏,乃薊王外舅。薊王無小事。更無難事。只需薊王開口,便是董卓,亦不敢動其分毫。

正如馮美人父馮芳,西園大火,太后身亡。卻舉家避入函園,爲八校之首。薊國比二千石俸,何必多言。更何況父憑女貴。得享薊國民爵十三等之中更。

安素叔父曹衝,授民爵十五等之少上造。如今薊國大興海外寄田。二人俸祿,可想而知。曹衝雖不過北軍越騎校尉,且早已賦閒在家,避入函園仙台裡。輕易不入城,更不聞不問北軍之事。坐享太平,亦稱急流勇退,先知先覺。

即便如此,越騎營士,卻皆以曹衝,馬首是瞻。令行禁止,不受外人調遣。究其原因,曹衝坐享其成,一年收入巨豐。十取其一,犒賞營士。足可盡收軍心。再加與薊王沾親帶故,謂“一人得道,雞犬升天”。爲身家性命長久計,豈能棄明投暗,自尋死路。遠近皆得大利。越騎營自忠心不二。

更何況營中輜重兵甲,皆更爲薊國制式。七百越騎,於北軍之中,足稱精銳。

試想。二宮之側,洛陽城內,有七百越騎,隨時待命。不啻一支奇兵。“越人,丹徒人。越滅吳,丹徒地屬楚。秦滅楚後,置三十六郡,丹徒縣屬會稽郡,故以丹徒爲越人也。”

越騎多出吳郡丹徒等縣。

曹衝軍司馬,乃丹陽句容人何遂。本是伍長,妻有美色。曹衝酒後戲言,欲求之。何遂不敢違,其妻不從。欲自盡以保清白。萬幸,曹衝酒醒而悔,急傳語何遂,又登門賠罪。這才化險爲夷。

薊王言,南橘北枳。曹衝酒醒,焉能不知大禍臨頭。若坐實“奪人之妻”,必遭薊王深惡痛絕。其下場,可想而知。

誠然。曹衝若不投薊王門下,知曉利害。何遂之妻,難逃一死。此亦可佐證,薊王明以照奸。奸佞無所遁形,唯洗心革面,不敢恣意妄爲。

一言蔽之。投所好,勿投所惡。

何遂知恩圖報,效之死力。積功升任軍司馬。往來函園並北軍大營,代曹衝掌理營事。曹節別館,先前爲許攸宅邸。許攸遠赴薊國,名就功成。別館遂歸原主。曹衝轉贈何遂,安置家小,身後無憂。

薊王聞之,亦頗多讚許。

安素書信告知,曹衝這才安心。稍有不慎,成畢生之污點。又豈是一棟別館,能夠等量齊觀。

薊王心意,何以知之?

“樹德務滋,除惡務本”。便喚做,“愛恨分明”。

僅此一句,足以。

薊王心中,究竟是“樹德”,還是“除惡”。諸如曹衝,馮芳等,宦海沉浮,焉能不知。

南橘北枳。種不變,而(果)實不同。水土環境,尤其重要。

伊闕關。

“見過騎都尉。”何遂投曹衝名帖,登門謁見。

“何司馬所爲何來?”曹衝索妻一事,李肅自然知曉。

“乃奉校尉之命,請都尉入府相見。”何遂道明來意。

“曹越騎與我素無交往。何故相見?”李肅遁走闢禍,輕易不入洛陽。

“卑下,奉命行事。內中詳情,實不知也。”何遂答曰。

話說。曹衝乃曹節胞弟。亦是安貴人叔父。與董卓必無勾結。此去當無礙。略作思量,李肅這便言道:“如此,且回曹越騎,明日自當登門拜訪。”

“喏。”何遂領親隨,打馬自去。

翌日。

函園,仙台裡,曹衝府邸。

李肅如約而至。

賓主落座。不等李肅先問,曹衝已取安素手書視之。

無論淯陽君、薊貴人,二印皆可證其出處。

李肅細看後,終會其意:“安貴人心牽父兄。千里傳書,李某當盡力而爲。”

曹衝言道:“聞都尉與左中郎將,相交莫逆。因何認賊作父,都尉何不當面一問。”

此事,李肅已知:“乃遊徼龐舒,誆嚴夫人輕車出園,趁機掠上魚梁臺爲質。左中郎將,救妻心切,單騎闖入。魚梁臺上,險惡之地。唯有屈從,方可全妻兒性命。”

“不其侯、王太僕、桓校尉,又是何人供出?”曹衝又問。

“乃左中郎將供出。”李肅如實作答。

“既如此,何以無都尉。”曹衝問出關鍵所在。李肅與何苗暗通曲款。伊闕關下,私放甘夫人。外人皆矇在鼓裡,然安素卻心知肚明。

安素既知,曹衝可知。李肅亦不意外:“許,念及私交,故放之。”

1.3 香消玉損1.236 溫水三登1.56 巡視國境1.60 八關都邑191 英雄少年114 先發優勢117 無人清白129 欺君太甚1.98 斯人已去191 陰圖異計112 虛席以待119 時局崩壞1.26 敦煌六姓1.59 大興土木1.67 勝券在握18 世道居奇103 蝮蛇螯手1.277 賊臣授首1.25 人艱不拆107 林間馬場150 勢如水火1.254 忽然而已1.67 冬季攻略1.44 善利萬物130 不可定期192 共赴國難1.40 火雲如燒1.93 自取其禍147 輕身入城13 改造閭里180 故技重施1.74 黃金臺上108 命續二載1.60 權重秩卑105 直言不罪1.98 南港新城127 兔死狐悲107 克堅平難167 麒麟可乎12 爲君之道1.60 八關都邑1.74 青虹下墜71 瀝粉貼金71 頓遜海渠1.9 牛刀小試145 寡人無情100 三馬同槽128 堂議三問192 言行若一126 聚散有時1.34 大難不死192 漢矛無纓1.59 大興土木1.83 尚書來訪1.40 洛陽酒家1.48 立冬兵發1.28 豎子成名1.88 皆有所屬1.33 以衆擊寡1.75 金闕在望16 乾坤倒懸1.20 軟語溫言1.35 三高三服1.8 木公金母1.99 八賢共治144 計斷九月135 四時充美1.70 虎嘯山林1.85 女海賊王1.7 三家解兵1.48 權驅寰宇216 五射之術124 明以照奸191 明燈指路1.5 千家萬戶107 克堅平難114 百里之命219 西林少年132 生死兩難118 前覆後戒1.72 天下黎庶1.30 鐵臂神弓1.30 陣前反水146 有恃無恐133 往甯難了1.80 毋論大小193 事不過三162 畢生所願1.64 懷瑾相報1.57 借雞生蛋1.95 白虹貫日1.74 黃金臺上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24 成王敗寇133 首遭彈劾132 千里送藥163 佛道先後1.55 築臺募士102 自薦枕蓆182 取捨有道
1.3 香消玉損1.236 溫水三登1.56 巡視國境1.60 八關都邑191 英雄少年114 先發優勢117 無人清白129 欺君太甚1.98 斯人已去191 陰圖異計112 虛席以待119 時局崩壞1.26 敦煌六姓1.59 大興土木1.67 勝券在握18 世道居奇103 蝮蛇螯手1.277 賊臣授首1.25 人艱不拆107 林間馬場150 勢如水火1.254 忽然而已1.67 冬季攻略1.44 善利萬物130 不可定期192 共赴國難1.40 火雲如燒1.93 自取其禍147 輕身入城13 改造閭里180 故技重施1.74 黃金臺上108 命續二載1.60 權重秩卑105 直言不罪1.98 南港新城127 兔死狐悲107 克堅平難167 麒麟可乎12 爲君之道1.60 八關都邑1.74 青虹下墜71 瀝粉貼金71 頓遜海渠1.9 牛刀小試145 寡人無情100 三馬同槽128 堂議三問192 言行若一126 聚散有時1.34 大難不死192 漢矛無纓1.59 大興土木1.83 尚書來訪1.40 洛陽酒家1.48 立冬兵發1.28 豎子成名1.88 皆有所屬1.33 以衆擊寡1.75 金闕在望16 乾坤倒懸1.20 軟語溫言1.35 三高三服1.8 木公金母1.99 八賢共治144 計斷九月135 四時充美1.70 虎嘯山林1.85 女海賊王1.7 三家解兵1.48 權驅寰宇216 五射之術124 明以照奸191 明燈指路1.5 千家萬戶107 克堅平難114 百里之命219 西林少年132 生死兩難118 前覆後戒1.72 天下黎庶1.30 鐵臂神弓1.30 陣前反水146 有恃無恐133 往甯難了1.80 毋論大小193 事不過三162 畢生所願1.64 懷瑾相報1.57 借雞生蛋1.95 白虹貫日1.74 黃金臺上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24 成王敗寇133 首遭彈劾132 千里送藥163 佛道先後1.55 築臺募士102 自薦枕蓆182 取捨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