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 鐵臂神弓

登臨譙樓大平座,俯瞰甕城舉火如龍。堆光如晝。

一牆之隔,便是塞外。

刀槍皆用生牛皮層層裹纏。羽箭換裝浮石箭鏃,一碰便碎。太史慈又遍查二人,並未攜帶柺子流星(流星錘、手戟)等隨身暗器。這便登樓與劉備匯合。

“何人能贏?”顏良、文丑等薊國諸校,各自接耳。表情輕鬆。

“蹋頓驍武,邊長老皆比之冒頓,恃其阻遠,敢受亡命,以雄百蠻。”遼西太守趙苞,知之甚詳。

“哦?”劉備笑問:“各部長老,皆將蹋頓比作冒頓單于。”

“然也。”趙苞笑道:“乃驍武猛將也。”

劉備輕輕頷首。

待太史慈歸位,劉備隨口一問:“子義,以爲如何?”

“韓當必勝。”太史慈答曰。

“何以知之。”五弟黃敘追問。

太史慈卻賣了個關子:“不出三合,必見分曉。”

黃敘輕輕點頭。太史慈猿臂善射,得義父黃忠真傳,必是窺破端倪。

“且拭目以待。”劉備欣然笑道。

場中二人,勒馬相對。蹋頓取彎刀在手。而韓當卻棄兵刃,握戰弓。

“咦?”平座便有人驚呼出聲。

劉備心領神會:“子義言下之意,勝負便在此弓。”

曾親查過雙方兵器的太史慈,遂答曰:“正是此弓。”

三通鼓罷,鳴鏑射空。

“呼喝!”蹋頓雙腿重夾馬腹。戰馬吃痛,暴怒而出。蹋頓下意識匍匐馬背,只露一雙兇目。

臨陣不過三射。照面之間,莫過一射。一擊不中,蹋頓便可手起刀落,斬於馬下。

勁馬奔衝。韓當吐氣開聲:“中!”

音猶在耳,弦如雷吼。

白光一閃,碎石迸射。

眨眼間,浮石箭鏃迎面射來。躲無可躲,蹋頓揮刀相擊。

彷如與攻城錘迎頭相撞。蹋頓猛然後仰,雙腿死死夾住馬腹。

人馬交錯,韓當長弓反握,順勢砸下。

火星爆起。蹋頓仰面朝天,被轟下馬背。

“莫非是‘鐵脊弓’!”俯看蹋頓飆血落馬,黃敘脫口而出。

“正是鐵脊弓。”太史慈笑答。

“鐵脊弓”,弓之異種。棄普通木製弓臂,將“百鍊鋼片”與堅竹筋角混合壓層,增加射程及威力,也稱“鐵背弓”或“鐵胎弓”。

弓身多用鎏金銅皮鑲嵌包裹,增加重量。甚至有全鐵弓身的鐵脊弓,可想而知其分量。上古時,多有猛將善用。弦勁極大,聲如霹靂。傳聞“驚弓之鳥”,便是被此弓射下。弓弦亦混編金屬絲,臨陣對敵時,足可斬切人軀。善使鐵脊弓之猛士,皆需佩戴鋼環鎖指,否則傷人傷己。據說,一把鐵脊強弓,需兩臂十石以上力道,方能弓開滿月。

後隨強弩普及,此弓逐漸失傳。

話說,後世常將程普與韓當並列。劉備今日方知其深意。程普善使鐵脊蛇矛,韓當擅開鐵脊強弓。

“義父能開此弓否?”劉備問道。

“可也。”太史慈一語中的:“此弓乃爲斃敵之將,極耗氣力。臨陣殺敵,力有不逮。先前,義父在楊氏城樓,並開六石強弓,斃黑山賊將三十有九。用的便是‘鐵臂弓法’。折算起來,義父兩臂乃有十二石力道。”

“果然如此。”俯瞰蹋頓墜地無聲,劉備遂命軍醫,上前查看。

知從子並無大礙,遼西烏桓大人丘力居,方纔鬆了口氣。

蹋頓渾身披甲,皮糙肉厚。沙場鬆軟,韓當又手下留情。自當性命無憂。

灌下一碗療傷湯藥,蹋頓悠悠轉醒。

見人已重回宴會大堂,這才記起先前諸事。

表情憤懣,怏怏不樂。

劉備居高笑問:“券書墨跡未乾,你二人勝負已分。如今,該當如何。”

蹋頓抱拳:“悉聽王上發落。”

“權且饒你不死,將功抵命。”劉備目視丘力居:“暫領‘奮威司馬’,比千石俸如何?”

丘力居大喜:“多謝王上不殺之恩!”

蹋頓拜服:“主公在上,蹋頓敢不效死!”

“何不稱‘烏桓丈夫’?”劉備打趣。

“哈哈哈……”堂內賓客俱歡顏。

劉備又看向大舅哥:“勞煩汗魯王,爲蹋頓補齊兵馬。”

“喏。”烏延含笑領命。薊王從不白用人。少時堆錢伐賊,丹陽白毦一人十萬錢。烏桓突騎,乃天下名騎。馬匹不算,亦如此價。馬價因人而異。若只是軍馬,作價十萬。若是良馬,當作價百萬。若是神駒,價值千金。此,便是募兵與徵兵之區別。

換言之,一千烏桓突騎,至少需耗費二億薊錢。

三郡烏桓雖是抱團取暖,然各有分屬。劉備讓大舅哥操持此事,用意不言自明。三郡烏桓很快商定募兵比例。烏延帳下出兵千五百,丘力居帳下出兵一千。計二千五百人。

依薊國慣例。所募兵馬,家人皆歡天喜地,遷入安次各城安居。如此看來,拖家帶口二十萬錢,確實不貴。且還有一半大錢落入各部大人囊中。

薊王劉備攜萬輛兵車出塞。輜重儲備何止豐富。

兩千五百烏桓突騎,只需人馬入營,便可即刻武裝。

至於忠心,“撐犁孤塗,東胡共主”之薊王劉備,從不擔心。所謂“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更何況背後還有一家老小望眼欲穿。

韓當麾下皆是郡兵,不可私吞。將兵士交由司馬統帥。韓當領五百親隨入營。五百人皆出身豪俠,與韓當乃是過命交情。少時與徐榮、田岡等人,同操一份營生。後被遼西太守趙苞所募。今北境有薊王守備,安全無虞。韓當等人另謀高就,亦是人之常情。

重開酒宴。坐上歡聲笑語,經久不息。

乘興罷筵。劉備婉拒王允等人留宿之請,返歸兵車營地。

杜氏、鄒氏、田聖等美人,正翹首以盼。

重門疊戶,口口相傳。一夜無話。

經停數日,待烏桓突騎悉數入列。劉備這便與王允、烏延等人辭行。出關北上,奔赴白檀城,使高車中郎將治所。

重走少時出關之路,坐看河谷兩側山水。記憶猶新,劉備一時感慨萬千。

沿途車馬往來,不絕於道。遙看王旗,紛紛避讓行禮。各個驚喜莫名。互相私語,薊王北上,必出大事焉。此時此刻,此情此景。往來行人,自當看熱鬧不嫌事大。薊王赫赫威名,何須多言。

一路暢通無阻。斥候言,白檀在望。

便有正副使高車中郎將,鮮于輔、鮮于銀,領兵十里出迎。

1.92 多子多福1.33 代父上疏1.20 言稱必效1.247 愛屋及烏1.74 判若鴻溝106 勿以爲念175 茱萸託思19 求之不得134 一刀之威148 輕雲閉月1.250 天下之始1.36 再見太后1.40 兵車夜行1.2 奉國守孝150 幻痛未滅103 兵發西進136 和親之禮1.5 舌綻春雷1.70 封侯拜相1.87 扶危濟困1.264 又見連環1.58 睚眥必報1.237 露華勻玉1.59 熟視無睹1.49 銷金洞窟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13 七國聯盟190 雲夢之野1.87 富貴同享1.90 兄弟之邦118 陳寔遺盜1.40 國之惡疾221 非人臣也1.28 雌雄雙劍143 三釁三浴135 喜得千金147 同類相動1.68 燕人來也174 以謝天地136 甘心如薺169 先登陷陳1.54 五齊之甘198 東歸洛陽1.28 挹婁廬士1.36 兵亂在即192 夫子之牆1.72 涉海鑿河193 依山下寨11 豔后無忌1.98 四海昇平1.77 始料未及1.3 摔杯居首1.27 天下瞠目1.64 連贏三局130 傭兵公會166 心生毒計1.22 薪盡火傳1.29 外合裡應175 茱萸託思136 天下共主1.77 望洋興嘆108 積重難返169 先登陷陳1.35 三高三服156 金牌免死41 波橘雲詭51 提頭之難189 開立幕府71 命運時然1.92 姑息養奸163 顧此失彼116 一進一出1.83 以綏四方143 大展宏圖1.246 弄劍踏杯1.84 海賊寶藏51 提頭之難191 英雄少年1.54 君臣有道1.65 東界牧馬1.90 多錢善賈1.24 犬鹿相狎1.79 當不至於1.52 洛陽金市1.8 環璧珠玉1.27 以身舉債151 終成眷屬1.2 燕燕于歸126 後繼有人1.87 溫故知新148 五帝之學1.53 驚濤暗涌1.70 青徐流民1.98 尾大不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05 足可稱道192 共赴國難117 水淹三軍129 山海之盟1.34 無法交換
1.92 多子多福1.33 代父上疏1.20 言稱必效1.247 愛屋及烏1.74 判若鴻溝106 勿以爲念175 茱萸託思19 求之不得134 一刀之威148 輕雲閉月1.250 天下之始1.36 再見太后1.40 兵車夜行1.2 奉國守孝150 幻痛未滅103 兵發西進136 和親之禮1.5 舌綻春雷1.70 封侯拜相1.87 扶危濟困1.264 又見連環1.58 睚眥必報1.237 露華勻玉1.59 熟視無睹1.49 銷金洞窟第2098章 1.287 王者見王113 七國聯盟190 雲夢之野1.87 富貴同享1.90 兄弟之邦118 陳寔遺盜1.40 國之惡疾221 非人臣也1.28 雌雄雙劍143 三釁三浴135 喜得千金147 同類相動1.68 燕人來也174 以謝天地136 甘心如薺169 先登陷陳1.54 五齊之甘198 東歸洛陽1.28 挹婁廬士1.36 兵亂在即192 夫子之牆1.72 涉海鑿河193 依山下寨11 豔后無忌1.98 四海昇平1.77 始料未及1.3 摔杯居首1.27 天下瞠目1.64 連贏三局130 傭兵公會166 心生毒計1.22 薪盡火傳1.29 外合裡應175 茱萸託思136 天下共主1.77 望洋興嘆108 積重難返169 先登陷陳1.35 三高三服156 金牌免死41 波橘雲詭51 提頭之難189 開立幕府71 命運時然1.92 姑息養奸163 顧此失彼116 一進一出1.83 以綏四方143 大展宏圖1.246 弄劍踏杯1.84 海賊寶藏51 提頭之難191 英雄少年1.54 君臣有道1.65 東界牧馬1.90 多錢善賈1.24 犬鹿相狎1.79 當不至於1.52 洛陽金市1.8 環璧珠玉1.27 以身舉債151 終成眷屬1.2 燕燕于歸126 後繼有人1.87 溫故知新148 五帝之學1.53 驚濤暗涌1.70 青徐流民1.98 尾大不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05 足可稱道192 共赴國難117 水淹三軍129 山海之盟1.34 無法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