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千家萬戶

午宴畢。百官離席,前往偏殿,洗漱更衣。待回座,殘羹冷炙,已悉數撤去。食案換成承案(無腿)。案上置茶壺、杯盞、方格食盒一套。茶壺下置炭爐,壺中水已溫。方格中,排列茶葉、乾花、果脯及青鹽、蜂蜜。各憑所需。

水煮香茗,茶香四溢。

提神潤肺,止渴生津。

待撤去承案,宮人提琉璃香爐,薰染宮廷內外,驅走茶飯餘味。百官遂各就各位,重啓朝議。

“咣——”中書令趙娥,持槌敲鑼。

鑼響提神,功效如說書人手中醒木。

銅鑼,時下稱“銅盤”。“銅拔,亦謂之銅盤,出西戌及南蠻”。“南蠻國,大者圓數尺”。圓數尺之“銅盤”,便是銅鑼。乃用“響銅”鑄造。所謂響銅,指由銅、鉛、錫,按一定比例混合煉成。可發出悅耳之聲,古時多用來鑄鐘。“凡鑄鐘,高者銅質,下者鐵質。今北極朝鐘,則純用響銅。”後世不再拘泥,常被製成各式樂器,稱”響器”或”響銅器”。

鑼聲散盡。

右相耿雍起身奏報:“稟主公,今國中二十七縣,支渠四通,港津珠聯(串聯)。航路輻輳,船戶衆多。且在渤海灣區,各有一頃海田。年後各縣明庭,皆有上疏。問詢,船戶如何配民爵。”薊國民爵,一視同仁,向全體國民開放。只需滿足一定條件,如納稅、應募,捉賊、拿贓,消息、情報等,於國有利,皆可積功進爵。主要還是賦稅並徭役。

“海田不似稻田,更不比鹽田。”劉備深知近海養殖之利弊:“豐年多產,一本萬利。然若遇風大浪急,魚死網破。一季辛勞,片鱗無收。故船戶升爵,海田並非關竅所在。”

“敢問主公,關竅何在?”正因不好計算,各縣才紛紛上疏。

“運力。”薊王脫口而出。

“敢問主公,何爲運力?”右相奏問。百官交頭接耳,皆似是而非。

“運力又稱載力。便是運輸裝載之能力。”薊王解釋道。

右相心領神會:“主公之意,乃主計所載輜重人員。列爲升爵之需。”

“然也。”薊王輕輕頷首:“船戶非漁戶。逐水而居,靠往來僦船爲業。‘一車載二十五斛(石),與僦一里一錢’。國中船戶,家船最少亦載千石。四十倍於車運。然僦一里亦只需一錢。此去洛陽,三千里水路,得錢三千。交稅幾何?”

“百取一。”都船令李永,起身奏報。

“若僦船南下海外荒洲,交稅幾何?”劉備又問。

“千取五。”李永如數家珍:“河運千取十,海運千取五。”

“一年之中,往來江海。僦船所載輜重人員之和,便是運力。”

“妙哉。”門下祭酒司馬徽撫掌笑道:“主公此舉,乃爲大興水運也。”

百官亦紛紛領會。船戶升爵,與運力息息相關。爲增加運力,必多僦船出海。如此自能大興水運。

薊王又道:“觀天閣,掌天文氣象。若風大浪急,不宜出海,各港當下禁海令。切莫令船戶輕身涉險。”

“遵命。”都水令再拜。

“農戶、匠戶、軍戶、士戶(就讀於太學壇之太學生家門)、商戶、醫戶、樂戶、鹽戶、漁戶、船戶等,千家萬戶,皆爲編戶齊民,當一視同仁,不可偏私。”薊王居高下看,環視百官:“只需爲爵民。自可享,應得之便利。斷不可因人而異,區別對待。若違此命,嚴懲不貸。”

“喏。”

之所以無“吏戶”或“官戶”,只因出仕便可得民爵,爲爵民。事實上,薊王亦不想重蹈魏晉覆轍。乃至宋時演變成“形勢戶”。

爵民高於齊民。故又被國人稱爲“爵士”。“士”之含義,不言自喻。

薊國事事敢爲人先。正因引領時代大潮,故新老交替,問題層出不窮。薊王光融天下,明以照奸。胸有成竹,應對自如。

困擾國中許久的船戶進爵難題,待薊王醒來,便迎刃而解。足見一斑。

內政外交,被左右國相,交替道來。薊王皆有應對之法。

若遇不決,則令百官暢所欲言。軍事有薊國雙壁。謀略有四大謀主。內政外交,人才濟濟。毋需多言。

自出八分田沮。多年來,黃金闕少有人登頂。足見頂級人才之稀缺。

無妨。一枝獨秀不是春,萬紫千紅春滿園。

沉月女校,薊太學壇。更有黃金臺上黃金闕。網羅天下英才,爲我所用。助推薊國一日千里。何其快哉。

薊國亦是國相主政,無有例外。幕府三丞共治,亦是常態。唯一缺憾,便是戲志才。左中右,三丞皆得其人。未有餘缺。故代主牧守西域,勞苦功高之戲志才,屈居三人之下。

薊王苦思良久,今日終有彌補之法。

這便命中書令趙娥,當殿誦讀。封戲賢爲軍師祭酒。類比軍正、軍司空,省稱“軍祭酒”。“謂官名祭酒,系部門之長。”如門下祭酒,便是門下署之長吏。

軍師祭酒,乃爲首席參軍。領參贊軍事,秩中二千石。

戲志才,謀略優於治政。調入幕府大營,與軍司空田豐,軍正沮授,共掌軍務。亦是人盡其才。

主公此舉,可謂神來之筆。饒是幕府中丞賈詡,亦拜服。

“西域都護府吏治,日臻完滿。二位大才,不宜小用。擇日調回,另有大用。”薊王言道。

“喏。”羣臣振奮。六大謀主齊聚。主公必謀大事。

“啓稟主公,衆海市令上疏,欲新造醫船,遂同南下。不知可否?”市舶令田驊,起身奏報。

“可也。”薊王言道:“先前旗艦內設醫療艙,船醫多隨艦同行。然旗船一艦多用,左支右絀,力有未逮。當可仿校船,新建醫船。往來江表海外,爲我吏民尋醫問藥。將作令,可着手設計建造等,相關事宜。”

“臣,遵命。”蘇伯下拜。

積壓朝政,一日理畢。政通人和,莫過如此。

不知不覺,日薄西山。薊王再開夜宴,與羣臣不醉不歸。

薊國上下,風調雨順。一掃先前,陰霾之氣。

1.46 陣前示威215 按兵不動132 七海雄心1.60 伏波定海1.56 鮮活人聲1.235 演武十器166 勝者爲王135 各有奇謀1.65 陰藏殺機122 見我如是1.73 有教無類178 洞鑑古今184 如約而娶1.242 兵棋演武91 飯稻羹魚111 計程馬車1.89 一騎絕塵116 一進一出126 甲騎具裝192 火燒西園1.78 風起雲蒸1.8 木公金母1.35 苦後回甘19 樓桑諸技175 菩薩女蠻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29 心腹大害131 衣錦榮歸1.82 膂臂當車1.97 堪比高官14 各奔東西17 廢長立賢164 首尾呼應1.27 出宮闢禍1.99 冠軍履鋒16 降服烈馬1.20 來去相宜1.45 再得貴子1.20 繡衣直指12 再見恩師122 亦是豪傑123 呼之欲出1.57 樓桑武卒121 非此即彼1.6 不二之選12 戰意橫生190 並驅中原91 龍有逆鱗1.63 仰吞北斗1.32 無心插柳162 物我兩忘110 金聲玉振1.87 鯤鵬之志196 服牛乘馬1.200 得而誅之130 瑌石武夫18 豈若麒麟160 巧不如拙1.30 鐵臂神弓196 神智夫人157 澤被後世137 各自圈地1.39 妾無異議1.2 圈地爲邑1.4 四平八穩1.23 百騎踏營173 絲路流金141 人間正道1.58 夾縫求生118 陳寔遺盜115 帝王心聲125 急流勇退160 遠見卓識199 孤心甚慰1.28 火燒長社132 謹遵醫囑172 備思前後106 羌胡合流1.253 陰相與謀150 機關算盡152 縱敵長寇1.50 大河之子1.53 寸步不讓17 將府五校1.79 快馬輕舟1.92 多子多福114 太平劫案194 無事相安149 鳳燃九天1.54 四方殺局183 放任自流151 君臣之約1.97 霞樓仙居126 聚散有時161 兵發關西1.92 輕身爲國21 驢馬同價111 外臣凌主281 過猶不及1.69 洛陽紙貴
1.46 陣前示威215 按兵不動132 七海雄心1.60 伏波定海1.56 鮮活人聲1.235 演武十器166 勝者爲王135 各有奇謀1.65 陰藏殺機122 見我如是1.73 有教無類178 洞鑑古今184 如約而娶1.242 兵棋演武91 飯稻羹魚111 計程馬車1.89 一騎絕塵116 一進一出126 甲騎具裝192 火燒西園1.78 風起雲蒸1.8 木公金母1.35 苦後回甘19 樓桑諸技175 菩薩女蠻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29 心腹大害131 衣錦榮歸1.82 膂臂當車1.97 堪比高官14 各奔東西17 廢長立賢164 首尾呼應1.27 出宮闢禍1.99 冠軍履鋒16 降服烈馬1.20 來去相宜1.45 再得貴子1.20 繡衣直指12 再見恩師122 亦是豪傑123 呼之欲出1.57 樓桑武卒121 非此即彼1.6 不二之選12 戰意橫生190 並驅中原91 龍有逆鱗1.63 仰吞北斗1.32 無心插柳162 物我兩忘110 金聲玉振1.87 鯤鵬之志196 服牛乘馬1.200 得而誅之130 瑌石武夫18 豈若麒麟160 巧不如拙1.30 鐵臂神弓196 神智夫人157 澤被後世137 各自圈地1.39 妾無異議1.2 圈地爲邑1.4 四平八穩1.23 百騎踏營173 絲路流金141 人間正道1.58 夾縫求生118 陳寔遺盜115 帝王心聲125 急流勇退160 遠見卓識199 孤心甚慰1.28 火燒長社132 謹遵醫囑172 備思前後106 羌胡合流1.253 陰相與謀150 機關算盡152 縱敵長寇1.50 大河之子1.53 寸步不讓17 將府五校1.79 快馬輕舟1.92 多子多福114 太平劫案194 無事相安149 鳳燃九天1.54 四方殺局183 放任自流151 君臣之約1.97 霞樓仙居126 聚散有時161 兵發關西1.92 輕身爲國21 驢馬同價111 外臣凌主281 過猶不及1.69 洛陽紙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