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7 麒麟可乎

“阿父何意?”簾內何後似笑非笑。

張讓已顧不得許多:“孝仁皇與先帝,先後陳屍臺上。民間傳言四起,天下將信將疑。箴言四言八句,字三十有二,其‘盜嫂受金’一句,皇后以爲如何?”

“先帝在世時,亦曾有此問。”何後不置可否:“然至今未解其意。”

“皇后先前言道,‘與新帝分屬叔嫂’。若此言成真,陛下還能穩坐帝位,得善終否?”張讓索性明言。

“大膽。”此二字說得輕如飛鴻。

張讓卻聽得五體投地:“老奴死罪。”

“阿父先前也說,大難臨頭,行將入土。普天之下,欲殺阿父之人,何其多也。又何需在我面前領死。”何後一聲輕笑。

“皇后果然是皇后。”張讓笑着起身:“皇后若能捨清白之身,老奴又何懼一死。”

“大漢深宮之中,何來清白二字。”何後表情淡然,似古井無波。

“皇后若依計行事。皇長子繼任大統,指日可待。”張讓肅容下拜。

“口說無憑。”

“老奴等,願指天爲誓。”

“逆天行事,指天何用?”何後嗤鼻一笑。

“依皇后之見,該當如何。”張讓忙問。

“可敢與我歃血爲盟,立書爲據。”何後吐字如蘭。

“便依皇后所願。”張讓咬牙應下。生死關頭,先挺過鬼門關。至於後事如何,且走着看。再說,何後出身商賈,善利益交換。終歸能轉圜。

“如此,甚好。”簾內何後,眼波流轉,心機莫辨。

何後取銀針刺破指尖,在白絹上寫下:“血書爲盟,共保太子”八字。張讓等十常侍,依次刺破指尖,簽字畫押。待白絹重回簾後,盟約乃成。

將白綾收入袖中,何後問道:“當如何行事,還望阿父教我。”

所謂同流合污,再無所忌。張讓嘿聲一笑:“新帝陰藏奇癖,非食乳不能興。皇后欲成大事,當溢乳也。”

何後不由一愣:“新帝竟有此癖?”

“然也。”張讓低聲言道:“先帝食母程中大夫,常進出新帝寢宮,陪侍榻上。禁中傳言,新帝‘食母’也。”

“原來如此。”何後眼波流轉:“程中大夫自餵食先帝,從未間斷,故有乳。然我卻斷乳久已,如之奈何。”

“此事易耳。”張讓遂耳語相告。話說內宮之事,十常侍等人,知之甚祥。

何後面色陰晴不定:“若如此行事,必留後患。且先帝早崩,我孤身守喪。若身形大變,必遭人窺破。”

“事急從權。”張讓又言道:“皇后不知高祖‘隆準龍顏’之事乎?”

《史記·高祖本紀》:“其先,(母)劉媼嘗息大澤之陂,夢與神遇。是時雷電晦冥,(父)太公往視,則見蛟龍於其上。已而有身,遂產高祖。高祖爲人,隆準而龍顏,美鬚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仁而愛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產作業。及壯,試爲吏,爲泗水亭長,廷中吏無所不狎侮。好酒及色。常從王媼、武負貰(shì,賒)酒,醉臥,武負、王媼見其上常有龍,怪之。高祖每酤留飲,酒讎(chóu,售)數倍。及見怪,歲竟,此兩家常折券棄責。”

回憶高祖之事,何後不由眸生異彩:“高祖乃真龍降世,故有蛟龍盤母,寐中孕身。然今非昔比。今漢江河日下,天頻降災異,以示警。如何能得真龍降世。”

自冠下偷看何後面色,張讓終道破心聲:“誠如皇后所言,時至今日,斷難天降真龍。然,天降麒麟可乎?”

何後呼吸驟促。須臾又言道:“遠水不解近渴。”

張讓又嘿聲一笑:“一騎絕塵,旦夕可至也。”

“計將安出?”何後目光如炬。

“只需如此,如此……”

泉州港,水軍大營。

錦帆司馬蘇飛,領麾下艦隊,揚帆遠航,駛往邪馬臺博多港。邪馬臺國使梯秀,亦隨行。

左國相崔鈞已告知薊王劉備。梯秀密言,邪馬臺女王卑彌呼,時並不在國中。換言之。邪馬臺,真若裹挾其中,必是女王之弟,與狗奴暗中勾結。如前所說,倭人與馬韓同宗同源。互爲兄弟之邦。若馬韓辰王,裡應外合,引狗奴與邪馬臺聯軍登岸,以爲助力。亦合情合理。

須知。此時辰王,不過持本國數萬之衆。國弱民寡。焉有與薊國一戰之力。唯有引來外援,合三方之力,方能與薊國相抗。正如婁圭進言:馬韓辰王此舉,非爲與薊國爲敵。不過是挾兵自重,乃爲自保耳。

薊王欣然點頭。命人傳語真番屬國都尉,若無實據,切勿輕動。

真番屬國都尉亦非旁人,乃二兄劉武。先時領兵拱衛督亢城倉。後積功升遷,被薊王派駐半島,爲真番馬韓屬國都尉。以從兄劉武爲都尉,足見持重。薊王此舉,乃爲安馬韓辰王之心。

奈何事與願違。馬韓辰王,仍暗中勾結倭人登島,侵佔半島南部濱海之土。除去挾兵自重,亦有禍水東引之嫌。以己度人。半島列國,薊王兵鋒所指,三韓、高句麗、扶余、沃沮,接連臣服。百萬三韓西遷,二十萬高句麗內附,四十餘萬扶余南下。半島重歸漢郡,再無異族政權掣肘。爲防薊王乘勝追擊,剷除異己,於是引狗奴登島。嫁禍倭人,亦是馬韓辰王自保之舉。

劉備不得不承認,辰王確實做到了。成功將仇恨點,轉移到了同宗同源的倭人列島。

攻無道而伐不義,福莫大焉。

趁國中一片向好,大漢十三州難得無事。劉備欲興兵攻島,討伐狗奴國。滅國後,就地另立屬國。設港開埠,源源不斷引入漢風漢儀。接棒向化倭人。待皆爲漢民,再招募健勇,攻伐倭人列島。不出數代,倭島盡爲漢土。永絕後患。

臨鄉,薊王宮。

天剛露白,薊王已起身。

榻上七美一夜承歡,酣然深眠。爲首正是雍容美婦,穆貴人。仲春二月,芙蓉帳暖。劉備掖好春光無限,沐浴更衣,往餐廳用膳。

榻上貴人,聞聲睜眼。嬌喘之間,慵懶輕喚:“來人。”

“奴婢在。”便有女侍醫,身背藥箱,趨步近前。

“善後。”

“喏。”女侍醫這便捧藥入帳。

《孫子·作戰》:“夫鈍兵挫鋭,屈力殫貨,則諸侯乘其弊而起,雖有智者,不能善其後矣。”

鈍兵挫鋭,屈力殫貨。諸侯(薊王)乘弊而起,雖有智者(穆貴人),不能善其後。

孫子,果然大才。

薊王北宮,何妃寢殿。

將洛陽來信草草看完,遂付之一炬:“恬不知恥。”

1.33 回馬箭術1.38 一日成鹽120 黑山飛燕128 了無蹤跡1.59 飽虎飢鷹1.87 鯤鵬之志186 福壽未央199 款到發貨1.48 立冬兵發180 同道中人1.35 南宮一遊19 樓桑諸技168 天下治術105 禮樂刑政1.76 獻圖明志120 尚未割席111 無名之輩1.70 奉詔和親1.30 火燒雲臺137 如左右手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34 累世通家163 拈花摘葉16 嫁禍江東1.67 黑夜女王124 成王敗寇1.94 貴不能言107 忍辱偷生1.202 多事之冬1.35 南州士首1.98 遊兵散卒1.46 大亂在即123 文無第一136 後果前因1.72 欲壑難平100 三馬同槽127 先入爲主137 萬死不避141 人間正道112 幣行天下109 舊友重聚16 重造京洛1.48 後宮爭鬥198 絕席而坐1.6 飲酒四禮51 情不亂法186 氾濫成災1.293 處士橫議1.70 公主智囊137 萬邦來賀199 必有其子41 功虧一簣1.54 漢風不滅121 十里長筵1.73 何須殺人176 盜書續命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37 投石卜路129 明日功成1.42 善利其器1.60 接風洗塵1.92 萬世太平1.78 麟不當見1.278 殭屍自照102 腰牌傍身1.54 五齊之甘137 恩怨無主174 生死交替1.82 爲人作嫁1.22 薪盡火傳1.280 天下貴二241 錐處囊中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7 冰山露角21 驢馬同價149 厲兵秣馬198 千里救主158 鐵壁鏵嘴1.48 百善孝先1.27 板楯連弩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35 九流學派1.7 舊友重聚1 羣雄上洛180 同道中人116 各有所求1.274 有鳳來儀144 田貴如馬61 木已成舟125 急流勇退126 甲騎具裝100 連夜謀劃91 伯牙絕弦112 虛席以待145 顯山露水1.46 菟園解驂1.205 長安小聚170 列城豪俠1.3 父子相隨191 英雄少年
1.33 回馬箭術1.38 一日成鹽120 黑山飛燕128 了無蹤跡1.59 飽虎飢鷹1.87 鯤鵬之志186 福壽未央199 款到發貨1.48 立冬兵發180 同道中人1.35 南宮一遊19 樓桑諸技168 天下治術105 禮樂刑政1.76 獻圖明志120 尚未割席111 無名之輩1.70 奉詔和親1.30 火燒雲臺137 如左右手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34 累世通家163 拈花摘葉16 嫁禍江東1.67 黑夜女王124 成王敗寇1.94 貴不能言107 忍辱偷生1.202 多事之冬1.35 南州士首1.98 遊兵散卒1.46 大亂在即123 文無第一136 後果前因1.72 欲壑難平100 三馬同槽127 先入爲主137 萬死不避141 人間正道112 幣行天下109 舊友重聚16 重造京洛1.48 後宮爭鬥198 絕席而坐1.6 飲酒四禮51 情不亂法186 氾濫成災1.293 處士橫議1.70 公主智囊137 萬邦來賀199 必有其子41 功虧一簣1.54 漢風不滅121 十里長筵1.73 何須殺人176 盜書續命第2102章 1.291 帝國雄心1.37 投石卜路129 明日功成1.42 善利其器1.60 接風洗塵1.92 萬世太平1.78 麟不當見1.278 殭屍自照102 腰牌傍身1.54 五齊之甘137 恩怨無主174 生死交替1.82 爲人作嫁1.22 薪盡火傳1.280 天下貴二241 錐處囊中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37 冰山露角21 驢馬同價149 厲兵秣馬198 千里救主158 鐵壁鏵嘴1.48 百善孝先1.27 板楯連弩第2072章 1.261 物有所值1.35 九流學派1.7 舊友重聚1 羣雄上洛180 同道中人116 各有所求1.274 有鳳來儀144 田貴如馬61 木已成舟125 急流勇退126 甲騎具裝100 連夜謀劃91 伯牙絕弦112 虛席以待145 顯山露水1.46 菟園解驂1.205 長安小聚170 列城豪俠1.3 父子相隨191 英雄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