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6 有恃無恐

龜茲王都延城,“周圍五六裡,其城三重。”

此刻。城外正聚集着長達十里,等待入城的隊伍。隊伍正中,多是往來各城邦的本地遊商,兩側則擠滿了白花花的羊羣。本就擁擠不堪。牧羊人仍見縫插針,在外圍不斷驅趕羊羣。所有人馬牛羊,皆抱着同一個目的,快點擠進城去。

城內馬市。

已提前入城的安玄,正與一名龜茲官員用胡語寒暄。若不是得他相助,商隊也不會如此快速的通關入城,搶先佔據一塊頗爲寬敞的空地。

當然,一個沉甸甸的錢袋亦是不可少的謝禮。

裝扮成傭兵的麴義,正打量着身前高聳的內城。

內城之內,還有王城。此城三重。皆夯土版築,外城牆每隔二十丈,還設一座馬面。城外環繞綠水,又設虎落,易守難攻。

“軍候。”送走龜茲市官,安玄這便趕過來。

“東家。”麴義名義上受安玄所僱。

“內城不得入。”安玄先前與官員交涉許久,便是想入內城。

“無妨。”麴義微微一笑:“臨來時主公言道,只需破了外城,此戰易耳。”

“哦?”安玄心中一動:“可因護城河?”

“然也。”麴義這便麻利的搭建帳篷:“我等先到,主公還需數日。即來則安,先養精蓄銳,再戰不遲。”

“有理。”安玄欣然點頭。這便吆喝衆人圈建營地,安心紮營不提。

安玄之所以能順利入城。除了行走絲路,乃是安息豪商,人盡皆知外。

最主要的原因。便是劉備和一千一百輛兵車的及時脫離。入城前。商隊車馬被龜茲兵士逐一查看。確定所裝皆是貨物,這才揮手放行。但凡有一輛機關兵車在列,便會露出馬腳。那時,警報一起。城門口淤滿車馬羊羣,急切間大軍又如何能衝殺入城。

“(龜茲)王宮壯麗,煥若神居。”

“其王頭系綵帶,垂之於後,坐金師子牀。”

抱病在牀的龜茲老王,被侍者合力擡上王宮大殿。

“拜見大王。”一身漢式朝服的胡人,正正經經的行漢禮。此種景象,西域諸國,許只有龜茲得見。

話說。前漢時,有龜茲王絳賓,醉心炎漢文化。後娶烏孫昆彌(烏孫首領稱“昆彌”)翁歸靡和漢解憂公主之長女,弟史爲妻。宣帝元康元年(前65年),絳賓攜弟史入朝朝賀。絳賓受印賜綬,弟史封公主。宣帝又賞賜車騎、珍寶,並留住長安一年方歸。

絳賓歸國後,“樂漢衣服制度。歸其國,治宮室,作徼道周衛,出入傳呼,撞鐘鼓;如漢家儀。”

西域諸國皆譏笑。曰:“驢非驢,馬非馬,若龜茲王,所謂騾也。”

意思是說。好好的胡人不做,偏要學漢家禮。沐猴而冠,照貓畫虎。弄了個非驢非馬的雜種出來。

然龜茲王卻不爲所動。將漢家風儀次代傳承,今已深入人心。絳賓死後,其子丞德即位,自稱漢外孫。

正因龜茲不遺餘力推行漢化。故能被歷代西域都護或長史所倚重。班長史才說:“欲得西域,畢先得龜茲。”

“衆卿免禮。”老王掙扎着坐起。

“啓奏大王。斥候飛馬來報:漢,輔漢將軍,西域長史,臨鄉侯車駕,已入龜茲國境。”上首一人,躬身說道:“正往國都而來。”

“是戰是降,衆卿以爲如何?”老王沉咳數聲,氣喘吁吁的問道。

話音未落,便有一人出列:“啓奏大王。我乃大漢藩屬,本是一家。何來戰,又何來降?待長史來時,便焚香於道,出迎十里。民衆載歌載舞,亦不失藩國之禮。”

“輔國侯此言差矣。”又有一人出列:“自大漢撤都護,設長史,與我西域,已三通三絕。烏孫之北、蔥嶺以西,再無降漢者。今有乞伏猛虎,伏於身後。若開城降漢,一旦大漢撤兵,四絕西域。那時,我等孤立無援,又如何能擋虎患臨頭,在諸國中獨善其身?”

“安國侯此言大善。”便有第三人出列:“不妨謹守城池,且看長史如何應對。他若先攻,我等只需謹守。亦不會落人口實。”

“臨鄉侯天下知名。強如鮮卑檀石槐控弦十萬,亦被一戰而潰。又在肩水金關下一騎當千。陣斬禿髮部新老兩位大人。收攏鮮卑虎賁八千。又得一千狼騎,近再得四千小月氏義從騎。兵精將猛,挾威而來,我小國寡民,如何能擋?”第四人緊跟出列。

“擊胡侯言之有理。大王不可不察。”輔國侯這便行禮。

“輔國侯未戰先怯,所爲何來?”安國侯嗤鼻一笑:“前有漢涼州刺史孟陀,遣從事任涉將敦煌兵五百人,與戊司馬曹寬、西域長史張晏,將焉耆、龜茲、車師前後部,合三萬餘人,討疏勒,攻楨中城,四十餘日不下,糧盡撤圍。我國國都,乃仿漢之長安而造。城高牆厚,比楨中城有過之而無不及。所謂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城內積糧,可食一年。且問殿內諸公,臨鄉侯遠道而來,能圍城一年否?”

見朝堂百官竊竊私語,老王這便問道:“丞相以爲如何?”

大都尉丞,這便躬身答道:“稟大王,輔國侯、安國侯、擊胡侯,皆言之有理。事關存亡,不可不慎而又慎。臣以爲,鮮卑未滅,不宜親漢。然,長史乃代天子行西域諸事,亦不可輕易忤逆。”

“若長史城外喝問,又當如何?”老王又問。

“此事易耳。”大都尉丞微微一笑:“便讓長史輕車簡從,單騎入城。長史乃漢室貴胄,千金之軀,豈能輕易涉險?料想,必不肯入也。”

“若長史入城,又當如何?”輔國侯再道。

“所謂‘有恃無恐’。那時,‘人爲刀俎我爲魚肉’。是戰是和,且看時局變幻。長史在我王都做客,只需盡到地主之誼,短則四五月,長則二三載,令其樂不思歸。料想,漢庭亦不會怪罪。”大都尉丞話中透着一絲殺氣。

總的來說,入城的概率要遠比不入城低。

不愧是大都尉丞。老成持重,面面俱到。

真乃,國之擎柱啊。

“臣等附議。”百官齊呼。

“既如此,且依丞相之言行事。切記,定要有禮有節。不可忤逆。更不可妄動刀兵。”老王最後言道。

“臣等遵命。”

恭送老王病榻擡入後宮,大都尉丞的臉上忽閃過一絲詭笑。又很快消失無蹤。

184 亂之道也1.87 年終臘賜162 畢生所願1.88 母行子效1.227 單騎救主108 名動西京1.49 將計就計1.44 豐取刻與1.35 多事之秋1.74 判若鴻溝1.46 大亂在即1.9 雄甲天下113 求開黨錮18 張家小胖139 開枝散葉156 仁道在邇81 初見端倪182 取捨有道154 無從科舉189 夾縫偷生1.67 黑夜女王171 無福消受1.79 心願終了1.64 聞薊色變153 來龍去脈190 一較高下91 一人之外1.42 布衣爲王1.224 鬥戰取將1.65 東界牧馬1.88 立象林苑1.42 椎心泣血1.80 西邸賣官160 孕大含深116 如日之升1.228 石來運轉1.43 切莫辜負1.49 上表回國1.53 馳名中外1.87 開門揖盜1.88 腰纏萬貫1.49 銷金洞窟142 請立宗廟1.75 粗中有細164 十夷王女1.95 西園八校1.24 舉不避親1.68 清溪橋樓1.27 託妻寄子187 九橫十縱16 五日京兆1.67 何爲樓桑145 寡人無情1.27 板楯連弩1.20 互不相識14 公孫劍器1.68 萬乘巡海1.242 兵棋演武108 命續二載189 江淮孤生1.80 漢羌聯盟1.66 千里馳援159 畢生之年1.6 網開一面160 能者居之144 唯剩一問1.40 國之惡疾103 入幕之賓115 亡胡千家156 討董聯盟110 棄親從曹194 輕車南下144 判若兩人31 莊園我有1.48 權驅寰宇138 一席之地1.74 部貴五宗1.52 家恨國仇1.95 十面埋伏1.69 吾家麒麟111 鬥智鬥勇163 拈花摘葉1.27 託妻寄子1.69 張飛劫親101 明示萬里111 外臣凌主1.27 出宮闢禍169 以日易月81 忠奸莫辨1.48 浴室水塔61 木已成舟1.4 各懷鬼胎170 乞伏來投120 驕兵必敗1.78 風起雲蒸140 盡數歸心175 茱萸託思1.2 經商有道91 龍有逆鱗116 迴天無術
184 亂之道也1.87 年終臘賜162 畢生所願1.88 母行子效1.227 單騎救主108 名動西京1.49 將計就計1.44 豐取刻與1.35 多事之秋1.74 判若鴻溝1.46 大亂在即1.9 雄甲天下113 求開黨錮18 張家小胖139 開枝散葉156 仁道在邇81 初見端倪182 取捨有道154 無從科舉189 夾縫偷生1.67 黑夜女王171 無福消受1.79 心願終了1.64 聞薊色變153 來龍去脈190 一較高下91 一人之外1.42 布衣爲王1.224 鬥戰取將1.65 東界牧馬1.88 立象林苑1.42 椎心泣血1.80 西邸賣官160 孕大含深116 如日之升1.228 石來運轉1.43 切莫辜負1.49 上表回國1.53 馳名中外1.87 開門揖盜1.88 腰纏萬貫1.49 銷金洞窟142 請立宗廟1.75 粗中有細164 十夷王女1.95 西園八校1.24 舉不避親1.68 清溪橋樓1.27 託妻寄子187 九橫十縱16 五日京兆1.67 何爲樓桑145 寡人無情1.27 板楯連弩1.20 互不相識14 公孫劍器1.68 萬乘巡海1.242 兵棋演武108 命續二載189 江淮孤生1.80 漢羌聯盟1.66 千里馳援159 畢生之年1.6 網開一面160 能者居之144 唯剩一問1.40 國之惡疾103 入幕之賓115 亡胡千家156 討董聯盟110 棄親從曹194 輕車南下144 判若兩人31 莊園我有1.48 權驅寰宇138 一席之地1.74 部貴五宗1.52 家恨國仇1.95 十面埋伏1.69 吾家麒麟111 鬥智鬥勇163 拈花摘葉1.27 託妻寄子1.69 張飛劫親101 明示萬里111 外臣凌主1.27 出宮闢禍169 以日易月81 忠奸莫辨1.48 浴室水塔61 木已成舟1.4 各懷鬼胎170 乞伏來投120 驕兵必敗1.78 風起雲蒸140 盡數歸心175 茱萸託思1.2 經商有道91 龍有逆鱗116 迴天無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