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英雄少年

劉陶以侍御史外放爲京兆尹。便是年後之事。

因多次痛切勸諫,權臣皆懼怕,又因是宗室,陛下亦礙於情面,於是調任京兆尹。也算是眼不見,心不煩。

上任前,又讓親隨內官向劉陶討要一千萬的修宮錢。

所謂“修宮錢”,說白了便是“買官錢”。劉陶清貧,別無餘錢。加之爲人正直,必恥於買官。

中常侍張讓,本不願去。奈何是陛下親口交代。這便硬着頭皮前往討要。

豈料話剛出口。

劉陶竟仰天一笑:“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張讓急忙問道:“御史何故發笑?”

劉陶笑答:“年前,臨鄉侯從西域,萬里迢迢送來許多名產。其中有美酒十甕,名喚菖蒲。老夫不敢獨享,這便邀一衆同僚好友共飲。十甕已去九甕,如今家中只剩一甕。敢問內官,能抵修宮錢否?”

前有孟陀,以菖蒲酒一斛遺張讓,即拜涼州刺史。

涼州雖荒涼,京兆尹亦不過是一郡之地。俸祿雖高,官卻難做。

長安乃前漢都城,今漢陪都。皇親國戚,五陵貴少,多如牛毛。能爲官一任,已算是長久。許多甚至不滿一年,便灰溜溜的去官,調往別處。

這京兆尹,和三公類似。風險高,價值低。自陛下開西邸賣官以來。京兆尹便無人問津。

正因賣不出去。這才輪到了劉陶。饒是如此,陛下也不過打了個五折。正如先前所說。生意歸生意,人情歸人情。在商言商。名士、宗親,打對摺已是極限,不能再少了。

甕有大有小。菖蒲酒如此珍貴,必是小甕。即便如此,也多過一斛。

菖蒲酒如此珍貴,可謂滴滴難捨。竟被當成一般水酒,大肆浪費。當真虧了臨鄉侯這份重禮……

電光火石間,張讓幡然醒悟。思前想後,不禁一聲笑嘆:“聽聞御史好酒,稱酒雄。想必酒中真滋味,已盡知也。”

劉陶仰天長嘆:“似醉非醉,是醒非醒。衆人皆醉,我又豈能獨醒。”

張讓笑問:“不知御史,此時此刻,究竟是醒了還是未醒。”

“人生一世,走走停停,醉醉醒醒。箇中滋味,唯有自知也。”劉御史答非所問。

然而中常侍張讓,卻聽懂了。

“既如此,老奴便替君侯全此事,也算是成人之美。”張讓遙向西拜,這便旁若無人,轉身而去。

“內官何不將菖蒲酒一併帶回?”劉陶笑問。

“既是君賜,府君自飲。老奴又豈敢奪人所愛。”

聞此言,劉陶肅容行禮。恭送張讓遠去。

不日,尚書檯便擬定官職,劉陶辭別一衆好友,走馬上任。

御史剛正不阿,常直言進諫。乃是有名的強項令。

光武時,董宣爲洛陽長。時湖陽公主奴僕,白日行兇,因躲在公主府中,逃脫抓捕。待公主外出,董宣便在夏門亭,截住公主車駕。用刀劃地,厲聲呵斥公主之過,讓行兇奴僕下車,就地斬殺。湖陽公主立即還宮哭訴。光武帝大怒,召董宣,欲行杖斃。

董宣叩頭道:“請讓臣說一句話再死。”

光武怒問:“想說什麼?”

董宣靜答:“陛下聖德,中興大漢,今若放縱奴僕殺害良民,又將如何治理天下?不用棍打,請讓我自殺吧。”說完以頭撞柱,乃至血流滿面。

光武急命小黃門扶起。又讓董宣向公主謝罪。董宣不服,小黃門強按他叩頭,董宣兩手據地,始終不肯低頭。

公主無奈:“文叔爲百姓時,隱藏犯了死罪的逃犯,官吏也不敢上門捉拿。如今做了天子,權威卻不能加於一個縣長嗎?”

光武帝笑道:“天子豈能同百姓一樣。”當即釋放了這位硬脖子縣長。還賜錢三十萬。董宣全分給了手下官吏。從此,京中豪強,無不震顫。京師號爲“臥虎”。歌之曰:“枹鼓不鳴董少平。”

這便是強項令的出處。

強項令,還有很多。後世王朝亦有類似事件發生。結果卻大有不同。

究其原因。

家國天下,漸變成了家天下。

再無國民。只剩家奴。

“府君。”

劉陶聞聲擡頭,正見一青年才俊,躬身入內。此人年歲尚輕,似剛剛及冠。

“伯侯來了。快坐。”

“謝府君。”青年這便就坐。

“家中可安頓好?”劉陶笑問。

“先父早逝,家中只有老母。此去鄭縣赴任,便將老母一同帶去。”青年答道。

劉陶點了點頭:“伯侯新拜鄭縣令,此去正可大展宏圖。奈何今日接到都護西域輔漢大將軍,萬里手書,以心腹大事相托。思前想後,唯有伯侯一人,可堪大用。卻不知伯侯意下如何?”

“敢問府君,大將軍所託何事?”青年這便問道。

“手書在此,伯侯何不自觀?”

青年雙手接過,這便展開細觀。

須臾,又將白絹疊好,雙手交還:“府君欲遣下官前往西域。”

“不知伯侯可欲西行。”劉陶點頭道。

“大將軍經營西域,可是欲納西域五十五國,以爲漢藩?”

“伯侯果然大才。”劉陶大喜。

“大將軍北定草原,再平西域。所謂攘外必先安內。大將軍反其道而行之,先平外患。可是心憂內亂將起?”

“哦?”此點,便是劉陶亦未想到:“伯侯何出此言?”

“下官只是猜測,亦無實據。”

“哦……”劉陶輕輕點頭。

“何時出發?”青年忽問。

劉陶微微一頓,這便醒悟:“越快越好。”

“三日後,我與老母相伴西行。勞煩府君爲我手書薦書一封。”

“自是當然。”劉陶欣然一笑。

這便命人取來筆墨,當場手書,交給青年。

青年雙手接過,收入袖中。

這便起身,長揖及地:“謝府君知遇之恩,保舉之義。此去西域,定當盡忠職守,以身報國。”

劉陶亦起身,肅容回禮。

目送青年遠去,劉陶欣慰之餘,又生出一絲不忍。

青年“少孤,繼母苦之,以孝聞。”今剛入仕,本欲重用。豈料大將軍一封萬里手書,自己又把他親手推往西域。

大將軍少年成名。威震四方。

伯侯此去萬里,想必用不了多久,便將揚名天下。

亂世將至,英雄必出少年。

16 重造京洛147 昏夜奔襲1.57 意欲何爲1.96 海賊圍城1.226 七進七出135 兵出隴右1.94 此生足矣1 雪夜敵蹤1.36 籠中之鳥146 東井戒火1.26 有勇無謀41 河洛羣英128 堂議三問1.92 家賊難防176 巨人之志112 幼獸初生61 肉袒牽羊181 呂布入陳166 猛獸鬥場1.54 七日血戰1.2 圈地爲邑1.28 奇貨可居1.97 莫問神鬼1.200 矇混過關155 萬物之極186 福壽未央154 東孝西直1.29 扶搖直上1.67 黑夜女王1.52 母子相見145 兵臨龜茲1.83 蓋世英雄1.85 得隴望蜀1.63 築城爲先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04 我與爭鋒153 情亦動人1.208 命不該絕1.6 沐猴冠帶1.96 防患未燃1.20 言稱必效197 崢嶸已露1.82 捷足先登111 神國之謀115 天下棋局1.40 羣盜蜂起157 與漢同休1.55 衆怒難犯1.98 尾大不掉1.50 神滅無鬼113 冰釋前嫌150 洛陽上計179 胴體雕青51 提頭之難185 天經地義1.69 義立而王1.9 三危既宅117 歸義降侯140 不可思議122 溫室藥圃1.83 尚書來訪1.76 舉世無雙133 勝負之期1.87 開門揖盜126 後繼有人114 支渠四通114 難兄難弟21 解我心憂112 莫如勤王1.243 斬將搴旗189 天下信奉179 蠢蠢欲動199 飲恨兵退1.78 河北豪傑1.52 借刀殺人1.25 人艱不拆154 火攻破敵1.77 始料未及1.55 安得猛士1.228 義貫金石1.58 割發代首163 女亞馬遜!129 山海之盟1.23 投桃報李1.77 望洋興嘆193 西域使館126 分胙之禮159 名不經傳197 運籌決算1.92 南有喬木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261 寄神免禍156 生死未卜1.27 託妻寄子71 如同吹灰168 面面俱到1.5 黃門侍郎104 北上販馬180 嶄露崢嶸1.49 銷金洞窟
16 重造京洛147 昏夜奔襲1.57 意欲何爲1.96 海賊圍城1.226 七進七出135 兵出隴右1.94 此生足矣1 雪夜敵蹤1.36 籠中之鳥146 東井戒火1.26 有勇無謀41 河洛羣英128 堂議三問1.92 家賊難防176 巨人之志112 幼獸初生61 肉袒牽羊181 呂布入陳166 猛獸鬥場1.54 七日血戰1.2 圈地爲邑1.28 奇貨可居1.97 莫問神鬼1.200 矇混過關155 萬物之極186 福壽未央154 東孝西直1.29 扶搖直上1.67 黑夜女王1.52 母子相見145 兵臨龜茲1.83 蓋世英雄1.85 得隴望蜀1.63 築城爲先第2094章 1.283 一衣帶水104 我與爭鋒153 情亦動人1.208 命不該絕1.6 沐猴冠帶1.96 防患未燃1.20 言稱必效197 崢嶸已露1.82 捷足先登111 神國之謀115 天下棋局1.40 羣盜蜂起157 與漢同休1.55 衆怒難犯1.98 尾大不掉1.50 神滅無鬼113 冰釋前嫌150 洛陽上計179 胴體雕青51 提頭之難185 天經地義1.69 義立而王1.9 三危既宅117 歸義降侯140 不可思議122 溫室藥圃1.83 尚書來訪1.76 舉世無雙133 勝負之期1.87 開門揖盜126 後繼有人114 支渠四通114 難兄難弟21 解我心憂112 莫如勤王1.243 斬將搴旗189 天下信奉179 蠢蠢欲動199 飲恨兵退1.78 河北豪傑1.52 借刀殺人1.25 人艱不拆154 火攻破敵1.77 始料未及1.55 安得猛士1.228 義貫金石1.58 割發代首163 女亞馬遜!129 山海之盟1.23 投桃報李1.77 望洋興嘆193 西域使館126 分胙之禮159 名不經傳197 運籌決算1.92 南有喬木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261 寄神免禍156 生死未卜1.27 託妻寄子71 如同吹灰168 面面俱到1.5 黃門侍郎104 北上販馬180 嶄露崢嶸1.49 銷金洞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