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八關都邑

“滾!”見趕來傳命的騎士仍跪地不起。中山相張純一聲怒喝。

“喏!”騎士不卑不亢,轉身離去。

“國相息怒。”待信使遠去,便有一人從屏後走出。此人風仙道骨,飄飄然有出塵之表。必是太平清領道中妖人無疑。

“唉。”張純嘆了口氣:“桑邱不過是舊城一座,地勢低窪,又處邊境,民衆逃離,早已廢棄。然畢竟是祖宗之土,有道是寸土必爭。如今宰賣與他人,何其容易!”

作爲手握大權的一國之相,張純之所以無可奈何,乃因今漢諸侯國,主權和治權分立。

國相只擁有治權,而主權仍歸國君所有。於是。將一片無人問津的邊境廢土,劃給另一位王爵,中山王可自決。

“既是一座廢城,國相又何須動雷霆之怒。”道人勸道。

“仙師且看。”張純手指屏風上中山國山河地形圖言道:“桑邱城位於南易水之南,背靠古燕長城。深入我國境,與周圍數城,連成一道堅固的防線。我等一旦舉事,北伐薊國,須破桑邱城、敵城、三臺城,數城封鎖。薊王劉備善於營造,或不出三月,各城便固若金湯。我軍苦無攻城諸器,道路又泥濘,急切間如何能攻下?”

“三月……”道人捻鬚一笑:“我等便趕在他將國境修造的固若金湯前,揮軍北上。與三郡烏桓裡應外合,上下夾攻,一戰滅國!”

“如此,甚好。”張純大喜。

“卻不知國相現有多少兵馬?”道人忍不住問道。

“郡國兵丁三千,私兵五千。從弟張舉乃漁陽豪強,今爲泰山太守。我與他約定,共同舉事。(張)舉已暗中招募數千泰山賊寇,藏於山谷。只需一聲號令,便會奮勇北上,與我等合兵一處。”

“哦?”道人亦喜:“泰山豪傑,我亦有耳聞。今已募得多少人馬?”

“約三千之數。”張純笑道:“多虧教主鼎力相助,方能募得數千強兵。”

“何人統領。”道人又問。

“琅琊賊顏浪,領吳敦、尹禮、昌霸、孫康、孫觀泰山五寇。”

“三千之數還是太少。”道人想了想道:“幽州聖教屢遭劫難,根基全無。三郡烏桓出兵三萬。我等亦需湊足一萬隻數。”

張純答道:“泰山郡,地接山海,人民流竄。常有刁民據險作亂,保山爲寇。是爲泰山賊寇。自從弟張舉到任泰山太守以來,便暗中結好各寨賊酋。今若收爲己用,頗費金銀。”

“此事易耳。”道人高深一笑:“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國相只管募來,財貨之事,不勞費心。”

“如此,我便傳信從弟,讓他盡數募來。”舉事在即,手下虎狼之士,自當多多益善。

劉備之所以擇古城重建。最主要便是爲了節省寶貴的時間。

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

“平地”是建造高樓的關鍵。所謂平地,便是指夯實的地基。

在築城之前,需要夯打地基。而在打造地基之前,還需進行“驗土”。有“辨土法”和“稱土法”等不同稱謂。

所謂辨土,便是在基址選定後,先開挖探井驗土。以“土細而不鬆,油潤而不燥,鮮明而不暗”爲佳。

時下此“穴井勘探法”與後世勘探中的坑探法非常相似。

具體爲:“取土一塊,四面方一寸稱之,重九兩以上爲吉地,五、七兩爲中吉,三、四兩凶地。或用斗量土,土擊碎量平鬥口,稱之,每鬥以十斤爲上等,八九斤中等,七八斤下等。”

其吉凶觀念的本質,其實是指土壤的密實性和堅固度。並以此來推斷地基透氣滲水性的優劣,及承載能力的大小。此非迷信。

若是‘凶地’,不宜造城,便需更換城址,繼續辨土,直至尋到‘上吉’之地。

可若地處要衝,必須在‘凶地’上造城。則也有方法。

對‘凶地’基土的處理方法,時下大致有兩種:換土法,密實加固法。

換土法:即是將地基底下一定深度範圍內的‘凶地’‘下等’之土,盡數挖去。換填‘吉地’‘上等’之土,再分層夯實,作爲持力層。爲了增加穩固性和承載能力,甚至會換用‘碎磚粘土’,或更強大的‘三合土’。 www_ Tтkд n_ C O

密實加固法:一言蔽之,便是打樁。以樁柱加固土層。與幹欄式建築類似,土層鬆軟不足以支撐,便下樁柱輔助承重。又據承載力的不同,樁柱的數量、密度及粗細皆不一樣。劉備少年時,用一根陰沉木釘入泥沼,修建義舍醫館,便借用此法。

春秋戰國時,劉備的薊國位於韓趙燕,三國交界。爲守衛國境,三家造城時不惜工本。

以三臺城爲例。劉備已命人看過,地基夯打如鐵板一塊。從地基邊緣發掘得知,實存夯土總厚度達二仞(3.1m ),每層夯土厚二寸餘(4 ~5 cm )。如同百鍊鋼一般,層層夯打,千錘百煉乃至積累出二仞之厚!甚至夯土底部還鋪墊有三層鵝卵石,用以加固。夯土中亦加入石渣、碎磚、瓦片等,進一步提高強度。

可想而知,此城在建造之初,是何等的不惜工本。

每當看到這些殘存的古蹟,劉備的敬畏之心便油然而生。上古先秦,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文明。華夏大地究竟經歷了多少浩劫,只怕這條歷史的長河,歷代史官終其一生亦書錄不盡。

還是那句話。不親臨這個時代,如何能得知這些被後世大多數人所遺忘的文明的碎片。

原址重建,自當省去諸多繁瑣勞動,直接平地起高樓,最是便利。

桑邱城曾爲侯國都,建造時必遠勝一般城池。

這便是管寧竭力擇此城的另一個重要原因了。

劉備心領神會。遂用千萬貲金,換回一塊不毛之地。

正當劉備造城備守時。遠在洛陽的陛下,亦未閒着。

八月底,陛下以何進爲大將軍,率左右羽林和北營五校屯洛陽都亭,以鎮京師。並於京都洛陽周圍設:函谷,伊闕、廣成、大谷、轘轅、旋門、孟津、小平津八關,置八關都尉。以統營八關軍政事務,警衛京都安全。

至此,洛陽城環衛四塞,雄關林立,形勢險固。合稱“八關都邑”。

正如臨行前,與劉備的最後一次見面時,陛下說的那樣。只需守住洛陽,任太平道肆虐關東,朕亦可穩坐到魚臺。見鶴蚌相爭,坐收漁翁之利。

趨利避害,陛下果然是高手。

188 突發奇想117 知子莫母1.66 海賊中計1.96 百億地產1.38 兼督四州144 計斷九月130 輔車相依1.89 薰蕕異器136 借刀殺人1.73 爲女聘師137 我有三策1.279 危國之道103 鐵脊蛇矛1.83 誅心之謀127 賊臣當道156 定鼎關中1.30 洛陽小市1.37 兵發北進146 何須十年1.93 少年長吏145 機關殺陣15 生財有術215 按兵不動1.89 終得圓滿1.55 衆怒難犯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20 何足掛齒153 下階之梯21 二宮之亂1.269 負重而行1.72 涉海鑿河1.86 兵鋒所指122 誰與爭鋒1.65 攻略壽春1.23 督亢城倉188 以身應讖31 便衣出行121 怒海潮升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52 漢越親和1.9 修繕祖宅1.48 權驅寰宇124 大器免成102 捧日而立1.78 大藏書閣117 知子莫母31 經緯之道125 此事拿手1.243 斬將搴旗1.237 生死立判170 意落心安1.57 指點迷津1.292 威制天下1.53 吾道東流124 絕境弄險1.250 與君年少212 不請自來102 風雪載途147 制非常模1.226 全民參與1.235 演武十器161 孤燕折翅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0 坐井觀天1.36 籠中之鳥213 橫空出世1.94 此生足矣196 三方推演114 闢禍樓桑126 後繼有人19 同胞兄弟153 拾人牙慧1.29 扶搖直上1.77 望洋興嘆1.6 以物易物180 烏程白虎11 大器已成141 曲水流觴1.255 非淬不銛113 七國聯盟1.55 情義無價1.38 人頭落地131 麒麟送子1.99 進身之階1.70 青徐流民81 天下喉舌121 避實擊虛1.43 大軍圍城198 狗邪滅國113 七國聯盟1.29 同坑好友1.43 予取予求178 中洲一郡1.89 終得圓滿1.97 玉色琉璃181 羣雄無首173 合浦珠還167 綠洲公社1.88 未盡全功10 時機未至
188 突發奇想117 知子莫母1.66 海賊中計1.96 百億地產1.38 兼督四州144 計斷九月130 輔車相依1.89 薰蕕異器136 借刀殺人1.73 爲女聘師137 我有三策1.279 危國之道103 鐵脊蛇矛1.83 誅心之謀127 賊臣當道156 定鼎關中1.30 洛陽小市1.37 兵發北進146 何須十年1.93 少年長吏145 機關殺陣15 生財有術215 按兵不動1.89 終得圓滿1.55 衆怒難犯第2099章 1.288 毋庸置疑1.20 何足掛齒153 下階之梯21 二宮之亂1.269 負重而行1.72 涉海鑿河1.86 兵鋒所指122 誰與爭鋒1.65 攻略壽春1.23 督亢城倉188 以身應讖31 便衣出行121 怒海潮升第2091章 1.280 焦點之戰1.52 漢越親和1.9 修繕祖宅1.48 權驅寰宇124 大器免成102 捧日而立1.78 大藏書閣117 知子莫母31 經緯之道125 此事拿手1.243 斬將搴旗1.237 生死立判170 意落心安1.57 指點迷津1.292 威制天下1.53 吾道東流124 絕境弄險1.250 與君年少212 不請自來102 風雪載途147 制非常模1.226 全民參與1.235 演武十器161 孤燕折翅第2077章 1.266 羣鴉火雨10 坐井觀天1.36 籠中之鳥213 橫空出世1.94 此生足矣196 三方推演114 闢禍樓桑126 後繼有人19 同胞兄弟153 拾人牙慧1.29 扶搖直上1.77 望洋興嘆1.6 以物易物180 烏程白虎11 大器已成141 曲水流觴1.255 非淬不銛113 七國聯盟1.55 情義無價1.38 人頭落地131 麒麟送子1.99 進身之階1.70 青徐流民81 天下喉舌121 避實擊虛1.43 大軍圍城198 狗邪滅國113 七國聯盟1.29 同坑好友1.43 予取予求178 中洲一郡1.89 終得圓滿1.97 玉色琉璃181 羣雄無首173 合浦珠還167 綠洲公社1.88 未盡全功10 時機未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