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 立冬兵發

泉州軍港。

三足踆烏號船宮正殿。

橫海將軍黃蓋,領樓船校尉郭祖、錦帆校尉甘寧、破賊校尉凌操,薊國水軍將校齊聚。另有揚武校尉高覽,鷹揚校尉太史慈、折衝校尉黃敘,隨同在列。

義父黃忠,節制諸軍。領幕府將校,守備國境。不宜輕動。此去征討林邑,薊王以王之名,統帥大漢一藩,南下討賊。幕府六大謀主,唯軍師祭酒戲志才,伴君南征。

戲志才,足智多謀。別說徼外蠻夷,不知戰陣兵法。便是路遇羣雄,智略應對,亦遊刃有餘。

更何況南醴港,還有鳳凰于飛郭奉孝。

先前立下平南奇功。卻按下不表。此次南征,待立新功,薊王必數功並賞。二千及冠,指日可待。

“此去林邑,順下南海。途徑中山、珠崖二洲,停靠南醴、比景二港。”戲志纔將沿途諸情,娓娓道來:“林邑國,本日南郡象林縣,古越裳之界也。前漢元鼎中,伏波將軍路博德開百越,置日南郡,其徼外諸國自武帝以來皆獻見。其地縱廣六百里,城去海四十里,以磚爲城,蜃灰塗之。居處爲閣,名曰幹闌(幹欄建築),皆開北戶以向日,或東西無定。去今日南界,四百餘里。扼守海上交通要衝,海船輻輳,多有經停。與扶南等,域外諸國,交往密切。”

“城不靠海,燒磚爲牆。”薊王言道。

“正是。”戲志才言道:“占人素知大漢戰船之利,故燒磚築高牆以自守。國都名‘典衝城’。乃原象林縣治。城周圍八里一百步,磚城二丈,上起磚牆一丈,開方隙孔,磚上倚板,板上層閣,閣上架屋,屋上構樓,高者六七丈,下者四五丈。城開四門,東爲前門。城內小城,周圍三百二十步,合堂瓦殿,南壁不開,兩頭長屋,脊出南北。市居周繞,阻峭地險。易守難攻。”

“距城最近之港津,何名。”薊王又問。

“林邑浦。”戲志才答曰:“乃前漢津渡。今爲繁忙商港。”

“距此津渡,最近之日南港,又是何處。”薊王再問。

“距日南盧容浦,二百餘里。”戲志纔再答。

“薊國樓船,晝夜千里。區區二百里,半日可達。”薊王言道:“便以此爲營,繞行林邑,尋址搶築港津。爲南下造勢。”

“諾。”戲志纔再拜歸位。

“市舶令田驊遣人來問,海市可否隨行。”橫海將軍黃蓋,起身奏報。

“海市由水衡都尉艦隊護送,先赴南醴港。是否順下林邑,當酌情再定。”穩妥起見,薊王並未讓商船隨行。林邑與周遭域外諸國,關係密切。知薊王渡海來攻,或重金籠絡徼外諸王,請來救兵,亦未可知。

“諾。”黃蓋這便遣人傳命不提。

“傳檄天下,立冬兵發。”薊王口出王命。

“諾!”衆將校,齊聲應諾。

薊國橫海艦隊,四海之內,無出其右。皆是最新式薊國戰艦。集諸多先進造船技藝之大成。除水密隔艙外,諸如平衡舵、減搖龍骨、釘接榫合,及“船殼造船法”,日臻大成。

船體強度大大增強。有效解決了時下“船大載少”之難題。合理優化佈局,最大程度利用艙室,裝運更多人員輜重。

牽星過海,遠渡重洋。探索新大陸,指日可待。

不急。先把家門口一畝三分地,收拾乾淨。再往海西大秦,繞行環宇。丈量世界。

二十七縣,稻作過半。薊國上下,終於吃下定心丸。

行百里者半於九十。越接近完滿,越需持之以恆。安北、遼海二郡,民情複雜,初歸王化。稻作將將入門,遠不及五尹之地,農人純熟。薊王泛舟東來。繞行遼東半島,巡視諸縣。安北守閻柔、遼海守郭芝,堪稱薊國循吏。治政安民,不曾有一日之疏。二郡欣欣向榮,百業興盛。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築關修路,扼守薊國東境,勞苦功高。

待南征歸來,薊王當酌情封賞。

千里稻田,連片收割。家家戶戶,眼笑眉開。畝產六石已是尋常收成。七石乃至八石美田,層出不窮。尤其雍奴藪中,時不時便有高產爆出。究其原因,還是沼澤地,馴田日臻大成,肥力日益凸顯。

薊國大熟,遍傳天下。

洛陽並南陽二帝,皆長出一口氣。

話說,薊王有時亦會浮想聯翩。

是不是孤王治下,年年大熟。才讓爾等,吃飽了撐的沒事幹。整日爾虞我詐,滿腦子男盜女娼。

知薊國今季大熟。二帝摩拳擦掌,天下羣雄皆磨刀霍霍,向豬羊。

立冬前,薊王傳檄天下。先帝賜加黃鉞,攻無道而伐不義,福莫大焉。

趁渤海灣千里冰封前,薊國橫海艦隊千帆競渡。順下南洋。

薊王不喜離別。傳語國中,太妃並王妃垂簾監國,左右國相領一國之政,幕府三丞轄四大都護。十日大朝,五日小朝,一切如舊。

便在此時,一艘官船,逆入渤海。正是門下祭酒司馬徽,並慈明無雙。

“先生,先生。”便有書童,奔下船艙:“王旗,王旗!”

“哦?”正與荀爽對弈的司馬徽,掐指一算。這便笑道:“我主南征林邑矣。”

“林邑自立已久,常有侵略漢土之心。”荀爽言道:“王上此去,乃爲明示萬里也。”

“慈明所言極是。”司馬徽言道:“且速與我出艙相見。”

“也好。”荀爽此來,乃應薊王徵闢。出仕薊國,爲四少師。授業王子館。若不能與薊王相見,自是遺憾。

只是,大海之上,又當如何相會。

懷揣疑問,登前甲板。

環視海面,帆檣如林。薊國大艦,乘風破浪,氣勢逼人。饒是荀爽亦不由心馳神往。上邦之威,窺一斑而知全豹。

“通報旗語。”司馬徽一聲令下。

“諾。”便是望樓軍士,搖旗傳語。

須臾,前鋒艦隊,遂回傳旗語。一來二往,一清二白。

少頃,旗語接力,傳至三足踆烏船宮,爵室。

“報,門下祭酒司馬徽,並慈明無雙,返航途中,拜見主公。”

“甚好。”見前鋒艦隊,左右避讓,留出航路。劉備遂舉千里鏡相看。

果見一艘薊國官船,駛入中軍水道。船頭甲板,正是衣袖飄飄二高士。

劉備乘興言道:“甲板相見。”

“諾。”

1.260 爲虎作倀164 盡數滅口210 破繭成蝶149 半壁江山108 命續二載1.57 無雙再起1.25 百鳥朝凰1.88 暗流涌動145 機關殺陣1.85 女海賊王1.34 望文生義1.47 帝國時代167 麒麟可乎183 悉聽君便1.9 牛刀小試1.62 五陵少年1.36 天地干支14 撒豆成兵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7 爲瓽所轠113 對面而弈1.50 試釘馬掌1.27 託妻寄子121 書生意氣1.98 四海昇平1.42 唯有我等143 疏河注海1.88 腰纏萬貫145 機關殺陣122 亦是豪傑1.283 石牛糞金199 款到發貨184 是個難題1.288 欲加之罪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6 前狼後虎1.275 天下正色1.277 賊臣授首213 重名載半1.42 變置社稷1.203 無主之地1.89 秉燭夜話184 是個難題1.200 得而誅之167 忠孝兩難1.4 各懷鬼胎133 侵掠如火136 悲秋盡露1.24 君前披香123 勇冠三軍1.56 痛並樂極127 萬法歸宗1.50 宮廷之變118 前覆後戒199 半天一夜162 物我兩忘1.45 好治不病1.49 生者如斯137 百無禁忌141 人間正道14 興師動衆106 萬民飢流1.54 四方殺局1.94 規圓矩方137 和親典禮178 四氏雲霞149 厲兵秣馬15 督亢新城1.5 空穴來風170 一拍即合1.5 千家萬戶1.22 東西合璧144 計斷九月1.27 六縣俱名184 南巡于闐107 林間馬場1.53 人生百戲1.78 麟不當見1.232 繡衣追魂135 逆流而進121 一騎破萬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68 有求必應14 公孫劍器1.26 有勇無謀108 同舟共販1.200 終破隴關105 天師三分189 開立幕府210 喧賓奪主1.73 西林馬場1.74 部貴五宗158 常山之蛇1.75 一錢太守144 唯剩一問1.89 一騎絕塵1.60 楛矢貫隼61 怒其不爭1.77 望洋興嘆137 我有三策
1.260 爲虎作倀164 盡數滅口210 破繭成蝶149 半壁江山108 命續二載1.57 無雙再起1.25 百鳥朝凰1.88 暗流涌動145 機關殺陣1.85 女海賊王1.34 望文生義1.47 帝國時代167 麒麟可乎183 悉聽君便1.9 牛刀小試1.62 五陵少年1.36 天地干支14 撒豆成兵第2096章 1.285 與史同行17 爲瓽所轠113 對面而弈1.50 試釘馬掌1.27 託妻寄子121 書生意氣1.98 四海昇平1.42 唯有我等143 疏河注海1.88 腰纏萬貫145 機關殺陣122 亦是豪傑1.283 石牛糞金199 款到發貨184 是個難題1.288 欲加之罪第2070章 1.259 七海在望196 前狼後虎1.275 天下正色1.277 賊臣授首213 重名載半1.42 變置社稷1.203 無主之地1.89 秉燭夜話184 是個難題1.200 得而誅之167 忠孝兩難1.4 各懷鬼胎133 侵掠如火136 悲秋盡露1.24 君前披香123 勇冠三軍1.56 痛並樂極127 萬法歸宗1.50 宮廷之變118 前覆後戒199 半天一夜162 物我兩忘1.45 好治不病1.49 生者如斯137 百無禁忌141 人間正道14 興師動衆106 萬民飢流1.54 四方殺局1.94 規圓矩方137 和親典禮178 四氏雲霞149 厲兵秣馬15 督亢新城1.5 空穴來風170 一拍即合1.5 千家萬戶1.22 東西合璧144 計斷九月1.27 六縣俱名184 南巡于闐107 林間馬場1.53 人生百戲1.78 麟不當見1.232 繡衣追魂135 逆流而進121 一騎破萬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68 有求必應14 公孫劍器1.26 有勇無謀108 同舟共販1.200 終破隴關105 天師三分189 開立幕府210 喧賓奪主1.73 西林馬場1.74 部貴五宗158 常山之蛇1.75 一錢太守144 唯剩一問1.89 一騎絕塵1.60 楛矢貫隼61 怒其不爭1.77 望洋興嘆137 我有三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