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有女士異

三日假期,對劉備來說彌足珍貴。整日與蘇雙、黃敘相伴在街市上閒逛。街市上那些本無規劃,卻彷如田間茅草,自行生長起來的屋舍,給了劉備無限的驚喜。

能另行建屋,說明宗人和附民,皆已自食其力。聽聞樓桑諸事,附民中還有不少親族,正陸續從別處遷來。這些都無需劉備操心。一進院落,兩座樓閣,能住不少族親。此時村中已蓋滿,無處可建。便是劉備也無可奈何。

若要擴建,只能毀田造地。別說劉備,就是老族長也斷然不會答應。

一個數千口的聚落,在此時亦不算什麼。哪個豪強地主沒有上萬家奴?蓄養家奴、婢女、歌舞樂妓,幾成了此時的風尚。正如先前所說,來樓桑的名流雅士,多自帶姬妾倡優。此中風流,自無需樓桑少君費心。

飲酒還不夠年齡。吃杯茶卻是無妨。

編戶齊民將茶葉熬成菜粥來吃,劉備覺得不可取。好在,茶寮內用的是茶餅。此時,茶葉的簡單加工已經出現。鮮葉用木棒搗成餅狀茶團,曬乾或烘乾以便存放。飲法,採用煮茶法。先將茶團搗碎放人壺中,注人沸水並加蔥姜、橘子等調味。

爲什麼還要調味,是因爲茶苦。先苦而後甜。

茶中甘苦,說的便是此理。

一般來說,高溫茶湯易露苦底。水溫越高,茶葉中的苦澀會釋出的越多,若不想喝到茶葉過多的苦澀味,中低溫沖泡爲宜。

劉備家的茶,被稱爲香茗。除了煮茶的溫度適宜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器具——紗囊。紗囊的作用類似茶包。將磨碎的茶粉,裝入細紗囊再用溫開水沖泡,加入蜜漿調味,茶水清澈,自然甘甜生津。

茶水、茶湯、茶粥,單從字面上,也能看出三者的區別。

喝慣了自家的甘美清茶,再來喝茶寮的鹹苦茶湯,實在是有些難以下嚥。

見樓桑少君皺着眉頭,放下茶碗。茶寮女主人這便明白,劉備並非爲茶而來。

“少君所爲何來?”女主人笑問。

“聽聞姐姐來自南陽,不知可識得南陽郭芝。”劉備年少,不喜繞彎。

“南陽郭氏,自然知道。”女子笑着點頭。見她年紀,似也不大。再看髮髻上嶄新的骨笄,或許也剛剛及笄(十五歲)。

“既識得郭芝,爲何不去酒壚相見。”劉備笑問。

“我與他素昧平生,爲何要見?”女子反問。她聽聞過南陽郭氏,卻不識得郭芝。

劉備點了點頭,“那麼,姐姐又所爲何來?莫非只爲賣茶?”

“非也。”女子果然另有目的,“三月前,南陽郭氏自產寢墊。說是樓桑劉氏真傳。姎(我)本不信,這便前來一探。”

“原來如此。”劉備明白了,“所以,姐姐便寄身茶寮,等我自送門來。”

“又對。”女子笑道:“所幸天不負我,這便等來了少君。”

“姐姐也想製造寢墊?”

“嗯。”女子先是點頭,跟着又搖頭。道了聲稍候,便從上層閣樓取下一木匣。打開後,從中取出一物,“少君可識得此物?”

劉備豈能不知。正是棕絲。用來做棕墊的棕絲!

江南盛產棕櫚樹,多用棕絲編織蓑衣,稱棕衣,也稱‘棕蓑衣’。

“姐姐來自江南?”劉備笑問。

“我祖籍交州。”女子笑道:“早年陪長兄來南陽拜師習文。故少了些吳語口音。”

交州……劉備靈光一現:“莫非是交州士氏?”交州有名的大家族,顯然是士氏。

“正是。”女子隨即說出來歷:“奴家名異。正是交州士氏。”

士異。

劉備又問:“士燮(xiè)是你何人?”

“正是家兄。”士異又答:“家兄年少時,師事潁川大儒劉陶。我與他一同渡江,相伴共讀。劉君後舉孝廉,爲順陽長,家兄相伴左右,便也搬到了順陽。久居南陽,耳濡目染的許多當地的鄉音。”

順陽隸屬於南陽。說女子從南陽來,確是沒錯。只不過其中多有曲折。

“姐姐既是交州大族,寢墊技藝,學之不難。只需將寢墊剖開,一窺便知。爲何還要來樓桑見我?”劉備眼睛亮亮的笑道。

女子豈能不知,杏眼微微一蹬:“樓桑寢墊,天下名揚。世人皆知寢墊技藝,出自涿縣劉氏。我家若擅自仿造,豈非令天下恥笑。”

果如劉備所想。

正如南陽郭氏,遣人來樓桑學藝一樣。交州士氏,要的不過是一個授權。

這個時代,掙錢固然重要,能體面的掙錢,更重要。沒有樓桑劉氏的授權,交州士氏即便把棕墊造出,名流高士也會恥於購買。若沒了他們的支持,棕墊便是造的再好,也賣不好。

歸根到底,這個時代,名聲纔是一切。愛惜羽毛,可不是說說而已。

想着已遍傳北地胡商的‘牽招劉備’。有了這塊金字招牌,別說賒馬,胡商甚至會一路趕着馬羣,親送到樓桑!

這就叫名聲在外。

“姐姐想學樓桑寢墊諸技。卻不知拿何物來換?”劉備說到了重點。

“我家的茶藝。”士異想的倒好。前有南陽郭氏以九醞釀換得樓桑寢墊技藝。今用茶藝換寢技,有何不可?

“自然是大大不可。”劉備搖頭:“南陽郭氏之‘九醞’可與‘甘醴’並列。號稱五齊之甘。而你家這煮茶的技藝,卻是稀鬆平常。”

“你吃過比我家還好的茶藝?”士異滿臉不信。北(地)人如何能精於此道?

劉備吁了口氣:“姐姐可否移步,去一趟我家?”

“聽聞夫人堅貞守節,(士)異早想去拜訪。擇日不如撞日,便是今天如何?”女子生怕夜長夢多。

“如此,甚好。”劉備點頭笑道。

中庭,堂前。

賓主分坐。公孫氏便將清茶一杯,送到士異面前。

劉備指着清澈見底的青瓷杯笑道:“別人家是吃茶。到了我家,卻是要喝茶。”

士異雙手捧起,用長袖遮掩,送入口中。

果然甘冽潤喉,止渴生津。

好茶。

這便嘆息着放下瓷杯,俯身行禮:“不愧是樓桑少君。非但精通諸多織造之技,還精於茶藝。異,受教。”

“正如我先前所言,姐姐若想學習寢墊技藝,需要用別物來換。”劉備笑問:“不知除去茶藝,姐姐還精通什麼?”

“這……”士異略作思量,旋即答道:“少君可聽說過‘順陽衛’?”

“未曾聽說。”劉備搖頭道。

1.20 生得好看1.32 一線生機120 尚未割席1.27 優倡商賈1.78 怦然心動1.90 貴不可言15 退居其次116 東部鮮卑140 情理之中71 戲送大禮126 分胙之禮143 動則生陽174 恰如其分199 有容乃大1.73 血巢角鬥1.50 宮廷之變134 一刀之威192 火燒西園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7 半島鎖鏈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1 狐假虎威12 戰意橫生1.30 旱極而蝗1.37 菟園遊獵126 價高者得190 迷途知返136 甘心如薺100 三馬同槽106 偷天換日142 上谷烏桓157 塵埃落定103 入幕之賓21 解我心憂1.88 大國之基1.63 懸樓列肆180 故技重施170 樹大招風137 和氣生財148 七色婢女1.37 投石卜路14 餘毒未了120 四面合圍159 名不經傳160 巧不如拙1.6 不二之選1.294 滅紀廢典117 歸義降侯156 討董聯盟1.6 以物易物111 鳴蟬蛻殼1.50 從風而服183 瓦釜雷鳴1.8 劍拔弩張1.84 海賊寶藏1.45 初次遠行112 不辱君命114 太平劫案1.87 富貴同享1.234 王允解懸167 忠孝兩難1.94 貴不能言1.93 葡萄苜蓿195 勤王之師110 棄親從曹1.64 連贏三局1.93 少年長吏130 輔車相依1.26 循跡追兇251 英雄輩出1.6 長轡遠馭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275 天下正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07 林間馬場135 四時充美1.242 繞樑餘聲112 果然有差1.33 出訪鴻儒141 前身後世171 無福消受1.39 一棒成名132 人心難琢1.208 殺出重圍177 廣而無用1.35 西烏鐵騎1.45 權利覺醒189 爭權奪勢177 四海雄心1.95 西園八校1.55 只爲薊吏116 孟嘗遺風129 棋逢對手1.76 難分良泰1.39 火雨焚城13 藥入病走181 薊王獻寶138 必有後報123 同憂相救1.62 絕非杜撰
1.20 生得好看1.32 一線生機120 尚未割席1.27 優倡商賈1.78 怦然心動1.90 貴不可言15 退居其次116 東部鮮卑140 情理之中71 戲送大禮126 分胙之禮143 動則生陽174 恰如其分199 有容乃大1.73 血巢角鬥1.50 宮廷之變134 一刀之威192 火燒西園第2076章 1.265 分曹治事1.77 半島鎖鏈第2082章 1.271 形具神生161 狐假虎威12 戰意橫生1.30 旱極而蝗1.37 菟園遊獵126 價高者得190 迷途知返136 甘心如薺100 三馬同槽106 偷天換日142 上谷烏桓157 塵埃落定103 入幕之賓21 解我心憂1.88 大國之基1.63 懸樓列肆180 故技重施170 樹大招風137 和氣生財148 七色婢女1.37 投石卜路14 餘毒未了120 四面合圍159 名不經傳160 巧不如拙1.6 不二之選1.294 滅紀廢典117 歸義降侯156 討董聯盟1.6 以物易物111 鳴蟬蛻殼1.50 從風而服183 瓦釜雷鳴1.8 劍拔弩張1.84 海賊寶藏1.45 初次遠行112 不辱君命114 太平劫案1.87 富貴同享1.234 王允解懸167 忠孝兩難1.94 貴不能言1.93 葡萄苜蓿195 勤王之師110 棄親從曹1.64 連贏三局1.93 少年長吏130 輔車相依1.26 循跡追兇251 英雄輩出1.6 長轡遠馭第2100章 1.289 洞若觀火1.275 天下正色第2084章 1.273 賊心不死107 林間馬場135 四時充美1.242 繞樑餘聲112 果然有差1.33 出訪鴻儒141 前身後世171 無福消受1.39 一棒成名132 人心難琢1.208 殺出重圍177 廣而無用1.35 西烏鐵騎1.45 權利覺醒189 爭權奪勢177 四海雄心1.95 西園八校1.55 只爲薊吏116 孟嘗遺風129 棋逢對手1.76 難分良泰1.39 火雨焚城13 藥入病走181 薊王獻寶138 必有後報123 同憂相救1.62 絕非杜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