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 絕非杜撰

薊王屈尊,親自登門。足見持重。馬日磾並皇甫直,出裡道相迎。

皇甫直,字堅壽。乃皇甫嵩之子,前大司農皇甫規從孫。另有皇甫酈,乃皇甫規之孫。其父早亡,從叔皇甫嵩今爲冀州牧,遠在河北。故洛陽皇甫家,只剩二孫輩。

若以皇甫規霜妻馬氏論,劉備猶長槐裡侯皇甫嵩一輩。

扶風馬氏,經學名門。馬日磾自學成才,乃門中翹楚。劉備見之甚喜。皇甫直、皇甫酈皆有幹才。劉備闢爲門下屬史,引爲近臣。

輔漢大將軍幕府,自有徵闢天下之權。直、酈二人喜從天降。擇日遷家人入二崤城官堡安居。

馬日磾今爲北軍五校之射聲校尉。先前,大將軍何進興兵攻打南北二宮。北軍五校各有分屬,唯射聲營,謹守營地。未曾參與兵亂。事後無功無過,未受牽連。

今扶風馬氏與薊王聯姻。以馬日磾爲首,門內英才,紛紛出仕。或登隴右大震關,或入函園二崤城,或北上薊國,不一而足。蔥嶺以東,潼關以西。西域並隴右,人才濟濟,吏治大興。“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先前避入深山的羌氐諸胡,紛紛遷出。投奔牢城親友。

細水長流,涓滴入海。隴右幕府八月案比,有民六百餘萬,百萬餘戶。換言之,先前羌人饒妻制,乃至家中人口衆多。今已自行分戶。究其原因。只因不析產。一家分成二戶,可從幕府得兩份產業:戶戶美田一頃,良宅一座,還有六畜機關,林林總總,五花八門。

趨利避害,人之常情。

重重利好,助推自行分戶。

除幕府所掌牢營,涼州牧閻忠,亦案比上計,治下已有編戶二十萬。換言之,隴右漢人亦足有百萬之衆。散佈於各郡,與牢城毗鄰而居。待流徙期滿,牢城就地轉化爲城邑。治權是否移交,彼時再論。

依薊王所想,待隴右加西域,有千萬之衆。西征可行。封建時代,人口等同於生產力。勞師遠征,無充足勞力,如此漫長的戰線,根本無法維繫。

王駕重返函園。薊王直升三足踆烏船宮。

幕府五校,四大謀主,及一衆屬臣皆在。

“臣等,請罪。”右丞賈詡,領羣臣下拜。

劉備如何還能不知:“文和早知董太皇有此謀。”

“回稟主公,臣等早知。”賈詡奏對。

“何不實言相告。”劉備不置可否。

“爲江山社稷計,我主與三宮帝后結親,利大於弊。故未直言。”

劉備輕輕頷首:“文和與奉孝,皆國士無雙。孤引爲心腹,宜當直諫。”

“臣等,遵命。”賈詡肅容下拜。郭奉孝設鳳凰于飛,平定三南。因不能直言,奇功暫記不表。薊王磊落。自當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只需言而有物,秉持公心。薊王海納百川,又豈會降雷霆之怒。

賈詡等人,之所以有口難言。乃因薊國上下對薊王和親,日益謹慎。民心向背,乃時勢所造。先前孤弱,和親聚勢。今國力鼎盛,大漢一藩。五胡四夷,爭相歸附。王上威信天下,豈能自降身份,再行和親。

就劉備個人而言。七情六慾,早已完滿。財帛美色,難動其心。美人多寡,並無所謂。家中良田百畝,後宮妃嬪三百,足以。除去三百亞馬遜,及天家所行美人計。薊王妃嬪,不滿四十,遵循祖制,未有僭越。

劉備之所以心生不悅。除一時不查,又中美人計。原本一場風花雪月事,到頭來卻摻雜利益勾連,不再純粹。令劉備如食雞肋,索然無味。

薊王身居高位,喜怒不形於色,好惡不言於表。然心似明鏡,靈臺不染。無傷大雅,一笑了之。

馬氏雖聰慧,然面對與薊王的身份鴻溝,仍難免自慚形穢。將心比心,薊王當體會。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便是此意。能如公孫長姐,數十年如一日,天下還有幾人。或有人說,此不是愛情。

此等無稽之談,徒惹人笑罷了。

謂真愛者,當不計損益。凡開始算計,並付諸以行動,真愛即死,唯剩利益耳。

或在賈詡看來,今時今日之時局,類春秋爭霸。天子闇弱而諸侯強盛。然只需穩住洛陽朝堂,待薊王重整河山,少帝退位讓賢,水到渠成。故穩住三宮帝后,令社稷不至於傾覆。乃一切之前提。畢竟,洛陽少帝,名爲天下共主。共主在,則天下在。

史上,董卓以外臣行廢立事,引天下共憤。乃至諸侯並起,逐鹿中原。人心思亂,宗賊遍地。三代後數典忘祖,再無匡扶漢室之念。

於是乎,維持洛陽朝堂,立天下共主。乃當務之急。董太皇與薊王結爲義親,令何太后投鼠忌器,更加何苗沐猴而冠,難成大事。三宮鼎足之勢,勉強維繫。待將薊國一切,放之四海而皆準。薊王登壇受禪,民心所望,大勢所趨。乃成必然。

沮授一針見血:“今州郡粗定,兵強士附,三匡漢室,手握八關。挾天子而令諸侯,畜兵馬以討不庭(不朝於王庭),誰能御之?”

“此言大善。”殿中文武,欣然點頭。

此情此景,劉備幡然醒悟:黃袍加身,絕非杜撰。

究其原因,乃大利於國。

“若逢高皇,當北面而事之,與韓、彭競鞭而爭先耳。脫遇光武者,當並驅於中原,未知鹿死誰手。”此乃天下豪傑,肺腑之言。

俗語謂“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薊王爲帝,天下歸心,山河一統,無有忤逆。薊王不爲,羣雄並驅於中原,且看鹿死誰手。

正因知曉衆謀主一片丹心,薊王纔不怪罪。

誠如,明知可死無對證,薊王仍爲右國令擔待。即便因罪除國,亦在所不惜。人臣所爲,人主豈能棄之不顧,置身事外。正因如此,薊王家臣,才各個奮不顧身,忠心謀國。

凡有草動風吹,便逃之夭夭,棄萬民於不顧,讓家臣頂罪。枉爲人主。

若恃寵而驕,一意孤行,陷主公於萬劫不復,亦枉爲人臣。

君有君道,臣有臣節。

薊王設宴,與羣臣共飲。

西園長樂宮,長秋殿。

上元夫人,如約而至。然薊王側妃何氏,卻並未赴約。

何太后將董太皇之謀,快語道來。遂問道:“夫人可有良策,爲朕解憂。”

“薊王麒麟天降,函園靈粹匯聚。三足踆烏船宮,亦有女仙守備。急切間,難以下手。”上元夫人答曰。

何太后不置可否:“若出函園,離船宮,夫人以爲如何?”

“當可一試。”上元夫人擲地有聲。

105 天師三分1.237 生死立判1.95 罪有應得1.56 風向突變140 懷利相接1.94 貴不能言117 知子莫母1.79 快馬輕舟1.85 遼東之煮1.23 三千珠履1.223 陌路相逢11 豔后無忌164 奴隸貿易124 表裡相合1.5 米中摻沙194 輕車南下195 無雙連環1.63 熔金入庫1.249 唱罷登場149 乘風而至1.80 火山女王194 無事相安1.25 水到渠成1.63 築城爲先181 臨時改意150 待我長成148 大義滅親16 五日京兆158 含笑九泉161 漢祚復興1.82 爲人作嫁168 英雄當出184 天命有歸1.60 接風洗塵1.50 大河之子185 董卓無文102 王道在北134 一刀之威1.38 明日爲王1.6 以物易物175 京兆三休31 春秋決獄1.85 遼東之煮126 後繼有人1.36 培肥改土198 一夜易主123 文無第一1.87 長樂未央1.40 洛陽酒家1.4 安漢興劉1.265 大有玄機1.94 貴不能言51 提頭之難1.200 窮兇奇虣1.52 二宮流血1.58 狐虎之威1.7 無郭之都189 天下宗王1.69 海賊聯盟1.227 主客之爭1.35 暴虎馮河1.29 得失參半1.37 魚龍漫衍157 澤被後世1.63 仰吞北斗160 改造它乾185 王都擴建1.76 智機千變129 心腹大害199 必有其子1.70 王道如砥1.89 牽招一怒180 破解之策41 不爲已甚125 急流勇退1.30 以僞亂真146 漢宮女主182 兩全其美1.20 軟語溫言164 王道循環1.75 粗中有細152 甘後雙身1.20 繡衣直指189 天下信奉1.25 人艱不拆132 生死兩難1.52 母子相見134 天下初平1.9 麻姑獻壽143 未戰先亂173 絲路流金1.30 未琢璞玉1.70 王道如砥115 龍見於野1.79 河間奼女1.28 將門虎子1.55 馬踏聯營1.299 烏合之衆161 獵殺遊戲174 去蕪存菁
105 天師三分1.237 生死立判1.95 罪有應得1.56 風向突變140 懷利相接1.94 貴不能言117 知子莫母1.79 快馬輕舟1.85 遼東之煮1.23 三千珠履1.223 陌路相逢11 豔后無忌164 奴隸貿易124 表裡相合1.5 米中摻沙194 輕車南下195 無雙連環1.63 熔金入庫1.249 唱罷登場149 乘風而至1.80 火山女王194 無事相安1.25 水到渠成1.63 築城爲先181 臨時改意150 待我長成148 大義滅親16 五日京兆158 含笑九泉161 漢祚復興1.82 爲人作嫁168 英雄當出184 天命有歸1.60 接風洗塵1.50 大河之子185 董卓無文102 王道在北134 一刀之威1.38 明日爲王1.6 以物易物175 京兆三休31 春秋決獄1.85 遼東之煮126 後繼有人1.36 培肥改土198 一夜易主123 文無第一1.87 長樂未央1.40 洛陽酒家1.4 安漢興劉1.265 大有玄機1.94 貴不能言51 提頭之難1.200 窮兇奇虣1.52 二宮流血1.58 狐虎之威1.7 無郭之都189 天下宗王1.69 海賊聯盟1.227 主客之爭1.35 暴虎馮河1.29 得失參半1.37 魚龍漫衍157 澤被後世1.63 仰吞北斗160 改造它乾185 王都擴建1.76 智機千變129 心腹大害199 必有其子1.70 王道如砥1.89 牽招一怒180 破解之策41 不爲已甚125 急流勇退1.30 以僞亂真146 漢宮女主182 兩全其美1.20 軟語溫言164 王道循環1.75 粗中有細152 甘後雙身1.20 繡衣直指189 天下信奉1.25 人艱不拆132 生死兩難1.52 母子相見134 天下初平1.9 麻姑獻壽143 未戰先亂173 絲路流金1.30 未琢璞玉1.70 王道如砥115 龍見於野1.79 河間奼女1.28 將門虎子1.55 馬踏聯營1.299 烏合之衆161 獵殺遊戲174 去蕪存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