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分胙之禮

薊國賽馬會既已結成七國賽馬會。年度盛會,冀州六國君自當親臨。人皆在四層包廂,不便露面,便遣人來賀。並與薊王相約國宴日期,遂安心觀看年度總決賽不提。

除去觀看賽馬,臘日一大早,劉備還親臨樓桑祖廟祭祀。替王太妃,王妃,貢獻祭品。國事亦家事。通常來說,百官亦要列席,劉備卻免了。此次行家祭,只有樓桑劉氏宗人陪同。

劉備爲主,立於正中。從兄弟,族兄弟分列其後。獻膰俎(盛膰肉的祭器),祭拜祖先。

“生曰脤,熟曰膰。”

祭祀所用生肉叫脤(shèn)。祭祀用的熟肉稱膰(fán)。合稱脤膰。

《左傳·成公十三年》:“國之大事,在祀與戎。祀有執膰,戎有受脤,神之大節也。”

上古時,祭祀“自然神”用脤,祭祀“人祖神”用膰。隨着後世人文佔比越來越重。時至今日,祭祀人祖神的比例,遠大於祭祀自然神。故“膰”的使用範圍在祭禮中,不斷擴大,幾用於所有的祭祀場合。“脤”則相對縮小,固定於一些月分節令時的自然神祭及戎事之中。

《周禮·春官·大宗伯》:“以脤膰之禮,親兄弟之國。”鄭玄注曰:“脤膰,社稷宗廟之肉,以賜同姓之國,同福祿也。”賈公彥又疏:“分而言之,則脤是社稷之肉,膰是宗廟之肉。”

脤與膰又統稱爲胙(zuò)。天子於祭祀宗廟、社郊後,將祭肉分給羣臣,稱“賜胙”。

民間無賜之說,宗人祭祀後將祭品分而食之,稱“分胙”。乃分享祭神之肉也。

《荊楚歲時記》雲:“社日,四鄰並結宗會社,宰牲牢,爲屋於樹下,先祭神,然後食其胙。”民間盛大的社日祭祀,分食社肉,分飲社酒,場面非常熱鬧。

劉備分胙於宗親兄弟,亦是祭祀最爲重要的部分之一。古人認爲,祭祀時以牲體通神,神靈在享用祭肉後,便將福祉寄寓在祭肉中。分胙,便能得到神的恩賜。家祭後行分胙,被認爲是祖先對子孫的庇護與賜福。

故而,“分胙之禮”亦可視爲後輩與祖神之間的精神交流,亦是同宗血脈相連的重要儀式。分胙而食的精神羈絆,時下甚至要超過歃血爲盟。

能在宗廟與薊王劉備分胙而食,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卜日家祭竈,牲肥酒香清。分胙雖薄少,要是鄰里情。”分胙既要平均,又要體現等級差異,由主祭者掌握分配權力,又從受胙部位和受胙順序上,體現受胙者的身份尊卑。

《莊子·天道》:“宗廟尚親,朝庭尚尊,鄉黨尚齒。”

也就是說。今日家祭,主祭者便是薊王劉備。由他按“品秩尊卑”,依次分配胙肉。簡單理解,薊王以降,先按官秩排序,再依輩分高低,最後比年齡長幼,依次分胙。

之所以劉備身後排列從兄弟,族兄弟。正因劉氏兄弟與劉備血脈最親,且又皆有官職在身,故列在最前。

祭祀完先祖。劉備這才乘車駕,抵達賽馬場,登臨五層大平座,與恭候多時的羣臣見面。

待決出年度總冠軍,劉備隨即大宴羣臣。令馬駒兒等人亦列席。而後入住樓桑老宅。羣臣分批前往樓桑客舍、邸舍、蕃邸入住。樓桑乃薊王發跡之地。又稱五缺。大路朝天,進出自由。防禦不是一般的嚴密。

安全自當無虞。

老宅雖多空置,卻仍有婢女僕人日日打理,從未荒廢。內中擺設,與劉備遷離時無異。史渙領人守護前後院落。中庭則交給亞馬遜女衛。亞馬遜女衛稱御衛。和御婢類似。卻又兼顧“衛士”職能。

前爲“約藥”的二十八御衛,分七人侍寢。多與劉備有云雨之歡。雖未受孕,身形卻有大變化。腰部越發纖細,而流線型的身軀,脂肪開始上下堆積。臀部尤其豐腴。這其實都是在爲生育,潛移默化的進行着身體的再造。

夜夜蚌孕七珠,二十八御衛之所以未能受孕。乃因劉備的生殖能力,高溫受損,正緩慢恢復之中。

此也是身中淫毒的後遺之一。

換句話說。百二十子完美達成,怕是要延後了。

一夜無話。

清晨起來,神清氣爽。沐浴更衣,又攜百官前往樓桑演武場,觀看軍演鬥將。領衆人遍遊樓桑,午宴後折返。萬民夾道歡送,乘船直抵南港,臨正殿。待百官車駕排列宮門,迎回妻母。劉備方纔與衆人依依惜別,入後宮拜見母親,與王妃側妃相見。

賀歲自當與家人一起。

如前所說,正臘除圍獵、祭祖,還要行驅疫行儺儀式。薊國無黃門,更無黃門子弟。以往皆是選樓桑劉氏宗人家,十至十二歲少年,百二十人爲逐鬼童子。

今也不例外。逐鬼童子,皆戴大紅頭幘,穿皁青衣,手持大兆鼓。爲首一人,扮演驅邪之神方相氏。方相氏主舞,頭戴面具,身披熊皮,手持戈矛盾牌,率十二扮成鬼怪之人,與百餘童子呼喊舞蹈,擊鼓而行。

在宮內往來奔逐,象徵邪魔怪獸,四散逃奔。

如此辛苦演出,自當犒賞。服履禮匣,漆木果盒,皆如往年一般。另得人手一枚壓勝金幣。遂喜笑顏開,被劉氏宗人接回家去。金幣雖貴,卻也比不過薊王母子情義。劉氏宗人雖生活富足,卻並未享有高人一等的權利。

分胙之禮,行儺之儀。皆有劉氏宗親在場,便是情義。

恩義和情義,需面面俱到,兼容幷蓄。

家國天下,可不是說說而已。

宮中子嗣漸多。劉備初嘗天倫之樂。上表求分諸縣,爲八子侯國的消息,後宮已人盡皆知。夫君一視同仁,王妃、側妃自別無異議。安氏四姐妹,出則行女御長、女宮長、女尚書、女侍史之責,入則與王妃、麗妃、蓮妃湊齊蚌孕七珠之數。居功至偉。

爲處理內宮文書。左國令士異,又從白湖女校招募“宮中學事史”數人,皆入南殿。女師趙娥,亦時常協助處理書文事宜。

薊王年方二十。風華正茂。待與五十五國公主行和親之禮,子嗣必然衆多。便是五十五國公主人均二子,加現有八子二女,亦百二十子也。

只需生殖能力康復如初,何其易耳。

滿打滿算,受孕一月足矣。

每每想到此處,陛下便足以安心。

爾等皆言薊王春秋鼎盛,朕又何嘗不是?

114 割肉飼虎1.39 妾無異議1.239 雪落無聲1.20 何足掛齒1.94 規圓矩方158 太后有疾129 仁義之基102 自薦枕蓆177 坐等期滿1.60 楛矢貫隼106 百般不利1.90 白身野士1.39 漢風速遞176 隔岸觀火61 衝風之末1 天羅地網1.40 洛陽酒家132 謹遵醫囑61 變廢爲寶1.84 早朝晏罷125 探險搜奇148 如期而至177 人神不擾1.44 勸善禁惡176 左膀右臂1 雪夜敵蹤1.60 伏波定海1.98 千金之軀1.39 分功之義1.57 指點迷津1.32 公孫二雄219 西林少年161 內難未弭130 民情如火1.79 快馬輕舟1.240 聽風即雨1.28 挹婁廬士126 甲騎具裝1.9 三英齊聚190 軍師節哀1.96 海賊圍城166 猛獸鬥場1.20 繡衣直指112 虛席以待148 五帝之學108 天下名騎1.64 定國之謀1.44 輕卒銳兵121 非此即彼1.37 冰山露角1.73 死無對證1.95 平樂會盟1.63 熔金入庫1.50 無中生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248 毒蠍擺尾169 麋家小妹1.48 微觀天下1.84 盡入彀中132 江山共謀18 再起兵禍1.47 甲子之約188 風聞奏事1.86 學壇祭酒184 如約而娶1.57 謀錄不盡182 取捨有道1.35 苦後回甘1.26 太后召見182 汝奈孤何1.2 平羌之策106 勿以爲念160 巧不如拙124 表裡相合1.4 只患不均182 何患無嗣133 首遭彈劾1.38 誰人稱雄1.24 舉不避親190 迷途知返193 依山下寨12 半城煙火1.2 經商有道41 黃驃產子1.9 策封爲王1.236 兵器時代1.90 白身野士1.67 大明輪船1.8 圍淤爲田1.82 可以爲報1.235 貌合心離18 如芒在背100 與我一戰188 風聞奏事143 未戰先亂1.20 繡衣直指151 終破鄴城241 楚河漢界152 甘後雙身1.52 洛陽金市
114 割肉飼虎1.39 妾無異議1.239 雪落無聲1.20 何足掛齒1.94 規圓矩方158 太后有疾129 仁義之基102 自薦枕蓆177 坐等期滿1.60 楛矢貫隼106 百般不利1.90 白身野士1.39 漢風速遞176 隔岸觀火61 衝風之末1 天羅地網1.40 洛陽酒家132 謹遵醫囑61 變廢爲寶1.84 早朝晏罷125 探險搜奇148 如期而至177 人神不擾1.44 勸善禁惡176 左膀右臂1 雪夜敵蹤1.60 伏波定海1.98 千金之軀1.39 分功之義1.57 指點迷津1.32 公孫二雄219 西林少年161 內難未弭130 民情如火1.79 快馬輕舟1.240 聽風即雨1.28 挹婁廬士126 甲騎具裝1.9 三英齊聚190 軍師節哀1.96 海賊圍城166 猛獸鬥場1.20 繡衣直指112 虛席以待148 五帝之學108 天下名騎1.64 定國之謀1.44 輕卒銳兵121 非此即彼1.37 冰山露角1.73 死無對證1.95 平樂會盟1.63 熔金入庫1.50 無中生有第2089章 1.278 拱手言和1.248 毒蠍擺尾169 麋家小妹1.48 微觀天下1.84 盡入彀中132 江山共謀18 再起兵禍1.47 甲子之約188 風聞奏事1.86 學壇祭酒184 如約而娶1.57 謀錄不盡182 取捨有道1.35 苦後回甘1.26 太后召見182 汝奈孤何1.2 平羌之策106 勿以爲念160 巧不如拙124 表裡相合1.4 只患不均182 何患無嗣133 首遭彈劾1.38 誰人稱雄1.24 舉不避親190 迷途知返193 依山下寨12 半城煙火1.2 經商有道41 黃驃產子1.9 策封爲王1.236 兵器時代1.90 白身野士1.67 大明輪船1.8 圍淤爲田1.82 可以爲報1.235 貌合心離18 如芒在背100 與我一戰188 風聞奏事143 未戰先亂1.20 繡衣直指151 終破鄴城241 楚河漢界152 甘後雙身1.52 洛陽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