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爭權奪勢

韓遂其人,素懷大志。且心機深沉,殺伐果斷。又得西涼人脈,乃邊疆一梟雄。

故與,被叛軍脅迫,不肯助紂爲虐欲憤然就死的名士閻忠不同。給韓遂的表奏,並未書錄其名。

從授意韓遂長女,千里贈茱萸開始,賈詡便給韓遂設下了“奪勢”之局。

“奪勢”者,奪也。

雄關二座,守將二人,皆可二選其一。金城太守一職,並非你韓遂莫屬。若要得此高位,還需搶在邊章之前。不然,悔之晚矣。

爲何如此行事。

正因賈詡已窺破韓遂爲人。先投漢,又從賊。見風使舵,待價而沽。若表奏上,直書其名。韓遂反而會加倍謹慎,不敢輕下決心。

討價還價是其一,風險太大是其二。

不書錄其名。便讓韓遂以爲,他不做,還有旁人做。且慢一慢,便會被人爭先。

如此“奪勢”已成。

只需有人去爭,便無討價還價的餘地是其一。心知賊將中非他一人降漢,亦能分擔風險是其二。

此計出自賈詡。

論揣度人心,因勢利導。賈文和堪稱此間罕有,無可匹敵。

吃下定心之丸,韓遂下定決心。無論如何,也要趕在邊章等人之前,殺賊立功。奪得金城太守高位。

“敢問軍師,合衆將軍大宴,當如何行事?”

閻忠答道:“將軍府守衛森嚴,若大張旗鼓調兵遣將,必被發覺。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即便早有準備,亦不會調動兵馬,大軍圍城。所持,必是安插在將軍府與枹罕城內的黃巾細作。料想,不過寥寥數百人。”

韓遂輕輕點頭:“只需關閉府門,殺盡王國黨羽,安撫三十六部羌渠。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自可奪權篡位。”

“然也。”閻忠笑道:“‘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只需等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與王國火併。斬殺王國後,將軍可振臂一呼,必有迴應。”

韓遂幡然醒悟:“可是要盡收三十六部羌渠之心?”

閻忠欣然點頭:“文約果然大才。”

此次舉兵,起因北宮伯玉、李文侯爲首的太平道,重金賄賂羌渠。換句話說,三十六部羌渠,乃賊軍主力。平日各聚山寨,佔據要衝。需得合衆將軍將令,方能調動。王國之所以敢設鴻門宴,將二人拿下,解其兵權。正因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在軍中大肆鼓吹太平道,吸納黃巾信衆。激怒了三十六部羌渠。

王國乃衆人共推,此次又是爲羌渠出頭。若因故被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反殺。於情於理,二人皆難稱大義。

韓遂若此時,振臂一呼。真能一呼百應,合在場三十六部羌渠之力,再反殺北宮伯玉、李文侯。

事後,必被舉爲首領。則大事成矣。

此中有些細節,韓遂並不知情。比如,等他振臂一呼時,何人會響應。

然而,正如他先前所嘆,“賈文和,神鬼奇謀。今若不從,他日必死無葬身之地也”。出於對賈詡的信賴,便沒有追問。依計行事,坐等水到渠成。

這便心懷忐忑與敬畏,返回營地。

青石關,山下營地。

白日收到傳語,雕零渾遂夜訪藩商草廬。

頂閣密室,賓主落座。

藩商低聲問道:“王子已聚攏多少部族?”

“已有百人。”雕零渾答道。

“心腹豪勇之輩,可能湊足十人?”藩商再問。

“可也。”雕零渾輕輕點頭。

藩商大喜:“如此,大事成矣。”

雕零渾眼中精光乍起:“願聞其詳。”

“二日後,合衆將軍王國,將在府中大宴賓客。便有人趁機發難,欲奪兵權。時,三十六部羌渠亦在。若聽有人振臂高呼‘以下犯上,殺無赦’,便抽刀相助。”藩商言道。

“待有人高呼‘以下犯上,殺無赦’,我便拔刀相助。”雕零渾默記在心。

“然也。”藩商眼中盡是深意:“事成,王子大權在握,三十六部羌渠以王子馬首是瞻,甘爲驅策。假以時日,王子與夫人相見,指日可待。”

“權利於我如浮雲。”歷經磨難,王子早已看開:“北地早有童諺:‘北有薊,莫縱繮’。只求與家人團聚。”

“王子切莫妄自菲薄,戰後論功行賞,必登高位。”藩商寬慰道。

“告辭。”雕零渾這便離開。

“不送。”藩商起身相送。

有道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不戰而屈人之兵,方爲上上之策。上兵伐謀,便是爲不戰得勝。

自閻忠以身噬虎,獻“作繭自縛”之計始,無雙連環,便環環相扣,將十萬反賊玩弄於掌心。

薊國謀主,可當千軍萬馬。

又過二日,合衆將軍宴,如期而至。

韓遂外裹戰袍,內披重甲。領精兵一什,趕來赴宴。見過邊章與宋建,三人這便相伴入城,又結伴入府。

三十六部羌渠,亦悉數到場。雕零渾領十人護在羌渠首領,族親雕零混身側。

一干人等,各懷心事,又面露喜色,三三兩兩,走進合衆將軍府。

直見到姍姍來遲的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合衆將軍王國終是鬆了口氣。這便令人關閉城門、府門,大宴賓客。

酒過三巡,菜過五味。王國端杯站起。

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眼角,有戾芒閃過。

“諸位且聽我一言。”渾身喜氣的王國,目視堂內濟濟衆人,心生無限豪情:“我等棄身家性命,共謀大事,當以和爲貴。然,軍中卻有人罔顧大義,逼迫同袍改信太平道。有道是頭上三尺有神明。奪人神明,可比奪人父母。此乃大不敬。諸位以爲,該當如何?”

王國此言,大快人心,聽得三十六部羌渠連連稱讚。

目視堂內各人表情,韓遂這便起身言道:“當除兵權,免其軍職。令其戴罪立功。”

宋建亦起身附和:“文約此言大善。”

三十六部羌渠雖無人起身,卻各自點頭。也同意此舉。

王國這便衝北宮伯玉、李文侯二人,居高言道:“如此,請二位將軍交出兵權。”

“哈哈!”將杯中殘酒一飲而盡,李文侯拍案而起:“王國匹夫!若無我推舉,你何德何能,忝居高位!”

“放肆!”韓遂怒叱:“合衆將軍爲我等共主。乃道之所存,義之所向。豈容你出言冒犯!”

“嘿!”北宮伯玉亦站起:“你韓某人不過是一背主之徒,跳樑小醜,竟還言道義?”

此話亦激怒邊章:“我等爲圖大事,背棄漢庭。所謂棄暗投明。在場諸位,又何嘗不是漢民。莫非,在北宮將軍眼中,皆如此不堪?”

見衆人出言附和,北宮伯玉猛然揮手:“多說無益!敢問合衆將軍,我二人若不交兵權,又當如何?”

王國齜牙一笑,奮然摔杯。

“拿下!”

107 自知之明1.58 歲不我與129 琉璃易碎1.47 爲朕所用152 南下平亂18 士異出仕102 捧日而立13 改造閭里1.50 下辯除石1.56 雨夜血染11 珠聯璧合129 琉璃易碎1.279 危國之道1.47 擊鞠建隊121 各取所需1.53 馳名中外1.70 青徐流民169 百日分曉1.90 沉月女校1.47 爲朕所用1.2 經商有道1.4 買一饒一1.42 變置社稷1 伏虣藏虎174 夜半十分102 避易就難112 分戶析產1.65 象耕鳥耘1.53 攻心爲上1.60 轉禍爲福1.82 倉樓藏秘171 朝令夕改101 善始善終1.96 不幸之幸127 先入爲主186 氾濫成災198 千里救主103 水路遊擊1.68 女王之牙155 果然民貴16 乾坤倒懸71 三令五申1.5 何方神聖130 輔車相依193 西域使館140 添兵增竈1.65 形勢急轉193 依山下寨102 腰牌傍身1.63 熔金入庫123 勇冠三軍115 天下棋局150 自證清白1.83 以綏四方123 反目成仇197 笑林始祖111 計程馬車1.260 爲虎作倀1.34 牽招賣馬156 偷樑換柱123 勇冠三軍115 與虎謀皮91 一人之外193 利大難估1.89 牽招一怒150 機關算盡1.99 謹慎擇友71 一較長短173 絲路流金108 積重難返1.32 明隱之爭41 河洛羣英183 龍向天飛1.79 心願終了1.57 身後之憂141 以一濟全133 侵掠如火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66 秦薊之好154 火攻破敵1.38 秋色平分149 乘風而至121 怒海潮升1.73 爲女聘師1.227 單騎救主1.76 舉世無雙1.50 從風而服128 意外之喜1.89 薰蕕異器1.7 舊友重聚111 無名之輩1.32 銅錢雨落218 贈刀之義165 片羽吉光201 廣瞻博望142 陰風不止1.75 粗中有細1.80 賊兵來襲153 情亦動人1.20 繡衣直指
107 自知之明1.58 歲不我與129 琉璃易碎1.47 爲朕所用152 南下平亂18 士異出仕102 捧日而立13 改造閭里1.50 下辯除石1.56 雨夜血染11 珠聯璧合129 琉璃易碎1.279 危國之道1.47 擊鞠建隊121 各取所需1.53 馳名中外1.70 青徐流民169 百日分曉1.90 沉月女校1.47 爲朕所用1.2 經商有道1.4 買一饒一1.42 變置社稷1 伏虣藏虎174 夜半十分102 避易就難112 分戶析產1.65 象耕鳥耘1.53 攻心爲上1.60 轉禍爲福1.82 倉樓藏秘171 朝令夕改101 善始善終1.96 不幸之幸127 先入爲主186 氾濫成災198 千里救主103 水路遊擊1.68 女王之牙155 果然民貴16 乾坤倒懸71 三令五申1.5 何方神聖130 輔車相依193 西域使館140 添兵增竈1.65 形勢急轉193 依山下寨102 腰牌傍身1.63 熔金入庫123 勇冠三軍115 天下棋局150 自證清白1.83 以綏四方123 反目成仇197 笑林始祖111 計程馬車1.260 爲虎作倀1.34 牽招賣馬156 偷樑換柱123 勇冠三軍115 與虎謀皮91 一人之外193 利大難估1.89 牽招一怒150 機關算盡1.99 謹慎擇友71 一較長短173 絲路流金108 積重難返1.32 明隱之爭41 河洛羣英183 龍向天飛1.79 心願終了1.57 身後之憂141 以一濟全133 侵掠如火第2093章 1.282 將神駒威166 秦薊之好154 火攻破敵1.38 秋色平分149 乘風而至121 怒海潮升1.73 爲女聘師1.227 單騎救主1.76 舉世無雙1.50 從風而服128 意外之喜1.89 薰蕕異器1.7 舊友重聚111 無名之輩1.32 銅錢雨落218 贈刀之義165 片羽吉光201 廣瞻博望142 陰風不止1.75 粗中有細1.80 賊兵來襲153 情亦動人1.20 繡衣直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