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 權利覺醒

---------------------------

峽中大石,乃下辨人心頭之患。自然是一塊難啃的骨頭。若要盡收武都民心,如“城門立木”,必先除此石。

此石,亦是武都大地震時,山石崩落。橫亙在山谷之間。只留細小縫隙,可供白水溢流。一旦上游水急,水量大增。泄洪不暢,乃至淤積反灌。淹沒良田,城郭。屢次成患。

劉備已親自看過。巨石甚大,非人力可爲。

問過隨西官東來的薊國良匠。皆言,或可用陷地術。爲防巨石提前塌陷,良匠又鑿峽谷兩側巖壁,用鋼索提拉,牽引巨石。如此再開挖地道,排設深井。以備灌水。

陷地術,與土壤結構密切相關。沙質土壤,更易成功。

峽谷河牀積沙深厚,正宜施工。

薊國能工巧匠,趁上游枯水,加緊挖掘。趕在冬季來臨前,將巨石陷落。

棧道。乃是在懸崖絕壁上“鑿孔架木”而成的窄路。爲拓寬棧道,有時還需開鑿雙層支架。

時下,由關中越秦嶺至巴蜀的山道險途,多爲先秦棧道。開鑿方式爲:先沿石壁開出寬五尺左右的石道,上橫鋪木樑、木板。或在崖壁上排鑿菱形石孔,夯入粗木樑,並下加斜撐。樑上再鋪厚木板,又於棧道外緣加木欄或鐵鏈攔阻。建成後的棧道,道寬約二至三丈,可容車馬並行。爲防木樁、路板,因日曬雨淋而腐朽,又在棧道上覆頂蓋,稱“棧閣”,以成“棧閣之道”,簡稱“棧道”。

秦人修建的入蜀棧道,至今仍完好。如自關中通往漢中之“子午道”,其西之“褒斜道”;通大散關之“故道”,以及自圍谷往儻光之“駱穀道”,均爲蜀中人員往來的必經之途。

除去人爲損毀,棧道最大的威脅,便是山洪。因距谷底較近的棧道,爲增強支撐,常將樑下斜撐,改用直柱支撐。凡遇山洪,易將支柱摧毀。乃至棧道斷絕。

薊國良匠在秦人基礎上,增修的棧道。採用了新技術:懸索。靠近谷底的棧道,取消樑下直撐,改爲閣上懸索。在棧道上方,夯入鉚釘。引鋼索至橫樑外緣,將棧道懸掛在絕壁之上。以防洪水損毀。

先在武都“西峽道”,及“郙閣道”,試建懸索。確認可行,再大力推廣不遲。

郙閣道,位於沮縣西嘉陵水邊,臨江高崖。其地名“析裡”,故又稱“析裡橋閣”。有橋跨溪,溪通漢水,水漲時交通阻絕。前太守李翕鑿石架木,建閣道以利行旅。劉備命人細細檢修。更換朽損支柱、木板,皆換成杉木。

所謂“日曬千年杉,水浸萬年鬆”。用杉木做支架,自然極好。再塗以大漆,當用百年。

交通暢通,商旅不絕於道。武都與隴右各郡聯繫緊密。才能發揮出地利優勢。絲路流金。可經由武都入漢中、巴蜀。蜀錦和薊茶,冠絕商道。

與地域性明顯的蜀錦不同。薊茶並非僅限薊國所產。更多是指薊國的製茶工藝。

只需用薊國的製茶工藝,各處皆可稱“薊茶”。

武都郡,便是後世“隴南綠茶”的主產區。荒山闢成茶園,自是上佳之選。無需劉備費神。薊國茶商早已聞風而至。薊王在哪,薊商、薊工、薊人便會蜂擁匯聚於此。

將散落在荒山之間的茶株,盡數尋出並移栽一處。自需氐人配合。氐人青壯多去鑿山通路,闢水圩田。還有修築城池宅邸,不一而足。剩下老弱盡數入山,移栽茶樹。

一株茶樹,可折百錢。此比挖野菜,賺錢何止百倍。記住“不傷主根”、“泥糊斷根”等要領,留守氐人這便紛紛入山,挖掘茶樹。一株可賣百錢,自當倍加小心。

所謂聚少成多,荒山漸變茶山。亦不過在數月之間。

先前只有陂田。說白了,便是沿緩坡開闢的山田。田隨山勢,綿延起伏。並不平整。耕種起來,多有不便。漢陽太守範津與幕府西官,在大震關下西麓,綿延無盡的荒山丘陵間,負土填山,層層堆起長堤。又借地勢,引水通渠。“層層陂田,平整如梯”。“山田相接,如梯相連”。

劉備隨取名爲“梯田”。

號稱天下第一的“莊浪梯田”,早出二千年。薊國種田,當真歎爲觀止。

陂渠灌溉,翻車引水。隴山西麓又雨水豐沛。萬畝梯田,水光瀲灩,雲舒雲卷,美如畫卷。

劉備欣然點頭,手指綿延羣山言道:待萬畝成萬頃,屯田大成之日。當可活民百萬。

範津言道:只因良田皆入世家豪右之手。主公又令我等不得追繳。漢陽一地,新有萬戶農奴,被豪強放歸。逼不得已,只得負土填壑,積成山田。萬畝梯田,只夠分二百戶。若均分萬戶,確要另闢田萬頃。然卻非一時之功。

劉備勉勵道:無妨。有萬畝梯田,美玉在前。農人必盡全力。屯田,乃爲子孫後代長久計。當先易後難。可先取地勢平緩之荒山丘陵,闢成良田,分與農人。如此層層推進,乃至萬頃。

範津這便領命。

所謂“七山一水二分田”。乃隴右真實寫照。梯田、茶園,牧場,皆因地制宜,爲盡地利。

只需薊王坐鎮,或不出十年,隴右當富甲一方。

那時。大漢治下,再無羌氐漢胡之分。

爲支付大額庸金。劉備先前已命西域、洛陽與薊國三地貲庫,分批運來計十億四出文錢。

結果。除去武都氐人,大多支取了足額月薪外。十萬羌人,多數存於賬戶。十億銅錢,不過放出五億。第二月,更減至不足三億。第三月,只有不到一億。此後皆在數千萬錢上下徘徊。

如此鉅款,不存貲庫。難不成皆堆在家中,徒令賊人惦記不成!

更有甚者。各寨氐酋,本欲令部中氐人,將近乎一半的辛苦所得上繳。卻又不敢公佈於薊王當面。只能暗中搜刮。氐人們很快發現。存在貲庫的錢,可隨用隨取。無需上繳氐酋。但如若領回,必被搜刮一半。

如此一來。還有誰人,肯將辛苦所得,盡數帶回家中。

被氐酋逼急,索性滯留大營不歸。甚至悄悄將寨中家小,盡數接入營中安居。勞營日漸擁擠。幕府西官上報左右二丞。李、戲二人又稟報主公劉備。

劉備當即拍板。就近增築城池,宅院,先行“賃給”氐人安居。

須知,城內不比老寨,皆爲大漢吏治。便是氐酋,亦不敢輕易入城。

解決了後顧之憂。氐人幹勁更足。

聽聞以上種種,劉備暗自點頭。

只有財權、物權先行覺醒,其後纔是民權。

權利,訴諸於律法,更需道義保駕護航。後世王朝,道義無存,人心不古。萬事皆巧言律令,可謂本末倒置。法理,當置於道義之上,而非道義之下。

12 半城煙火186 當仁不讓1.36 寒光耀雪41 雲開見日1.57 戰意正濃132 人心難琢141 人間正道1.56 風向突變1.4 只患不均1.58 耿雍認主134 添光增益1.44 輕卒銳兵1.36 培肥改土1.43 予取予求1.9 牛刀小試186 五子連臺1.83 古羌遺規197 運籌決算173 能者多勞190 封賞羣臣1.3 貢金補全1.28 挹婁廬士1.72 誤打誤撞1.9 伐毛洗髓183 天佑吾王143 雜羌兵諫141 曲水流觴166 秦薊之好188 以身應讖111 雲龍風虎121 各取所需1.79 十里樓桑1.96 不幸之幸133 歸期已定1.249 幸有一子103 蝮蛇螯手1.50 百官承式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何懼偷生1.92 黃金分割1.5 空穴來風130 紅塵濁世51 提頭之難1.57 賞罰未定127 萬法歸宗1.90 白身野士61 時不我待122 誰與爭鋒175 兵荒馬亂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1 禍起宮牆1.200 兼顧利弊1.30 大醫治世1.2 奉國守孝1.233 寄豭之豬1.2 經商有道1.37 魚龍漫衍160 兵威將膽1.67 六尺之孤1.55 馬踏聯營158 常山之蛇91 熱度未消1.2 經商有道1.55 衆怒難犯1.75 真相大白1.55 鬥戰決勝1.265 大有玄機1.262 認賊作父1.65 掃平天下109 吾道不孤149 半壁江山121 萬舟齊發1.80 關羽得子166 落子無悔1.65 攻略壽春1.279 危國之道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17 倒履相迎139 不爭正妻125 息事寧人114 一州之地1.49 上表回國1.98 正大光明146 黨人認主1.88 母行子效121 一騎破萬1.75 金闕在望199 孤心甚慰1.62 風月常新16 重造京洛133 往甯難了1.38 明日爲王216 觸類旁通1.64 天下大酺217 背水一戰1.93 古羌懸棺154 數年之期113 對面而弈1.89 一騎絕塵1.44 善利萬物
12 半城煙火186 當仁不讓1.36 寒光耀雪41 雲開見日1.57 戰意正濃132 人心難琢141 人間正道1.56 風向突變1.4 只患不均1.58 耿雍認主134 添光增益1.44 輕卒銳兵1.36 培肥改土1.43 予取予求1.9 牛刀小試186 五子連臺1.83 古羌遺規197 運籌決算173 能者多勞190 封賞羣臣1.3 貢金補全1.28 挹婁廬士1.72 誤打誤撞1.9 伐毛洗髓183 天佑吾王143 雜羌兵諫141 曲水流觴166 秦薊之好188 以身應讖111 雲龍風虎121 各取所需1.79 十里樓桑1.96 不幸之幸133 歸期已定1.249 幸有一子103 蝮蛇螯手1.50 百官承式第2088章 1.277 末席之爭1.40 何懼偷生1.92 黃金分割1.5 空穴來風130 紅塵濁世51 提頭之難1.57 賞罰未定127 萬法歸宗1.90 白身野士61 時不我待122 誰與爭鋒175 兵荒馬亂第2079章 1.268 榆雁驚帆11 禍起宮牆1.200 兼顧利弊1.30 大醫治世1.2 奉國守孝1.233 寄豭之豬1.2 經商有道1.37 魚龍漫衍160 兵威將膽1.67 六尺之孤1.55 馬踏聯營158 常山之蛇91 熱度未消1.2 經商有道1.55 衆怒難犯1.75 真相大白1.55 鬥戰決勝1.265 大有玄機1.262 認賊作父1.65 掃平天下109 吾道不孤149 半壁江山121 萬舟齊發1.80 關羽得子166 落子無悔1.65 攻略壽春1.279 危國之道第2090章 1.279 與世推移117 倒履相迎139 不爭正妻125 息事寧人114 一州之地1.49 上表回國1.98 正大光明146 黨人認主1.88 母行子效121 一騎破萬1.75 金闕在望199 孤心甚慰1.62 風月常新16 重造京洛133 往甯難了1.38 明日爲王216 觸類旁通1.64 天下大酺217 背水一戰1.93 古羌懸棺154 數年之期113 對面而弈1.89 一騎絕塵1.44 善利萬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