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太平劫案

陳丞相便是六出奇計,助高祖統一天下的陳平。

平城之圍時,陳平獻策,重賄冒頓單于閼氏,高祖才得以解圍。又是他獻策和親,結好匈奴。前後兩策,幾乎策劃了漢朝與匈奴四百年之走向。

無論是前期被迫還是後期榮寵,和親無疑讓匈奴和漢朝的聯繫越發緊密。更爲南匈奴南下,北匈奴遠遁,埋下了分裂的種子。

大漢朝一直有兩種治國之術並行,王道和霸道。

擅動滅國者衆,而內遷依附者亦多。

越人北上,匈奴南遷。持續漢化。

有漢一朝,我們的文明從來都是奔放開明。兼容幷蓄。兩千年前,我們領先世界一千年。兩千年後,我們落後世界百年。到今日迎頭追趕。我們用了兩千年的時間,只爲一件事。

融合。

再無匈奴、南越,羌人。只有華夏一統。我們的文明,從來都是文化認同,最多也不過是些地圖炮。卻少有血統論者。從來不覺得膚色和人種是劃分等級的標誌。

文明的氣質淬鍊成型於兩漢。而起源於上古時的炎黃。

絲綢之路。便是歷代王朝興盛的標誌。因爲。無論是輸出還是輸入。我們又都開始擁抱世界,融合共生了。

陳丞相的神奇。自不必多說。

但戲志才卻以爲。

外表越陽光帥氣,用起計來,便越陰狠毒辣。比如我家陳丞相。

爲何?

很簡單啊。陽光都被外表反射。完全沒有照進黑暗的內心哇!

開個玩笑。

遊牧人居無定所,並無固定的領地概念。佔據奢延古城不過是貪圖此地水草豐茂。如今拔營而走亦不可惜。只需有利可圖。

戲志才和沿上郡道返回臨鄉的東部鮮卑大人,依依惜別。這便與西部鮮卑小部落聯盟沿奢延水繼續東進,前往前龜茲屬國舊地。龜茲屬國再往東北,便是南匈奴王庭,美稷縣。

遊弋在附近的羌人斥候,尾隨一段後便紛紛折返。趕回報信。

河西走廊。

絲綢商隊再次開拔。臨行前富商命人關閉砦門,重上魯班鎖。存以後用。

對於昨晚的那場屠殺,商隊知之甚少。除去有個別商人得報,隊中有人不知去向。西行艱難,半路而逃亦時有發生。商人只需返回出發地,依所籤劵書,按律法辦便可。

且此行獲利豐厚,斷不可因小失大。故即便得知有人失蹤,各商家亦按下不表。

出武威,車隊抵達張掖郡境內。

張掖位於河西走廊最狹窄的中段。以“張國臂掖,以通西域”而得名。

元狩二年(前121年),武帝派霍去病西征,敗匈奴後始設張掖郡。取“斷匈奴之臂,張中國之掖(腋)”之意。取此地後,等於漢庭張開臂膀,攬西域入懷。

十分貼切傳神。

昨晚與馬元義的車廂對話。劉備確有隱瞞。

他並不是見到馬元義時,才知鮮卑內鬼乃是太平道。而是早有猜測。

出發前。主簿賈詡等人,調閱幷州刺史府吏送來的劫案卷宗時,便發現。所有案發地點並無規律可循;且被劫貨物皆十分昂貴。鮮卑如何向每支商隊安插內鬼,內鬼又如何得知貨物詳情,又是如何通風報信的?

看似雜亂無章,隨機性極強的劫案。卻讓劉備想到了少時,樓桑的貲庫劫案。整支崔家商隊參與其中。正因太過匪夷所思,才讓劉備想起多年前的舊事。心知。劫案背後,定有一種超越世俗的力量在作祟。那便是太平道。

與其說是鮮卑在擇商隊下手。不如說是由商隊內的太平道信徒,決定劫掠與否。

換句話說。鮮卑並未向商隊安插內鬼。而是遍佈天下的太平道,在暗中作祟。

正因信徒衆多,且各行各業皆有。於是當太平道一聲令下,這些平時看上去和常人無異的信衆,便已悄然行動起來。

又何須安插內鬼。

隊中信徒只需獲知商隊內情,確定貨物珍貴,便會暗中報信。自有附近信徒層層通報渠帥,大方首領,然後再告知禿髮鮮卑。甚至禿髮鮮卑也只是個幌子。許多大案皆是太平道假借禿髮之名,暗中劫掠。事後嫁禍給禿髮部而已。

爲何?

錢。

謀逆舉事,無論是打造兵器,購買糧草,甚至籠絡反漢勢力、各方要員、朝廷宦官以爲內應,皆要大量資金。從少時貲庫劫案,到年前獻金劫案,再到如今的商隊劫案。甚至包括樑冀的金山劫案。

這一個個或得手,或失敗的劫案,皆爲錢而來。

想必,也不是針對劉備一人。全天下的信徒,皆從大小渠帥,大方首領那裡,獲得了大賢良師的聖諭。於是天下天平道,聞風而動。集體籌錢舉事。

鮮卑爲何與羌人聯手。其後必有太平道推波助瀾。

羌人和鮮卑,皆與漢庭有血仇。乃是天然同盟。正適合被太平道收爲己用。事實也是如此。歷史上確有北宮伯玉等人起兵反漢,與太平道遙相呼應。

劉備本以爲。樑冀金山竊案乃是其子樑伯玉所爲。現在想想,還是自己眼界低了。

背後定有太平道的參與。

此次只因商隊規模空前,所販貨物皆是高價值的絲綢,故而引起了太平道大方馬元義的注意。這便親領黃巾死士暗入商隊,準備趁機行事。卻無意中發現領隊豪商,日日入劉備馬車。引起驚覺,這便親自查看。不料正中下懷。麾下皆被射殺。自知難逃一死,遂自決車上。

史渙從黃巾死士身上搜出的,盛裝在竹筒內的硃砂。便是他們用來沿途留作暗號之物。硃砂乃煉丹說得,氣味濃烈。只需借一土狗,便可沿途追擊。

至於何時動手,劉備在馬元義身上找到了答案。

一支響箭。

與鳴鏑箭不同。此箭綁着一節小竹筒。竹筒外纏火繩,內裝硝石。點燃後會凌空炸開,形成焰火。此乃最早的信號彈。尤其是夜晚,廣爲可見。

想必。黃巾餘黨,禿髮鮮卑,正遠遠的墜在商隊身後。等着馬元義的信號。

若晚上發出信號,必是天將露白時趕來劫掠。

劉備請來富商,細說詳情。

走廊山水皆在心中。富商暗忖片刻,這便言道:“焉支山。”

1.8 木公金母123 天賜之幸1.63 築城爲先158 攻城拔寨91 車騎填巷199 飲恨兵退14 興師動衆176 封國在即1.279 危國之道1.202 多事之冬13 民情得疏1.67 六尺之孤1.248 火煉真金179 中舨共約1.229 鐵骨石心166 心生毒計81 圍獵祭祖170 列城豪俠1.72 天下黎庶218 贈刀之義120 驕兵必敗181 臨時改意1.3 摔杯居首147 事大而急1.73 西林馬場129 垂簾理政120 尚未割席174 人間巨物123 溫泉別館193 利大難估1.78 捧珠之恩199 半天一夜1.276 命喪宮門1.66 千里馳援1.47 以儆猢猻1.88 未盡全功135 各有奇謀143 疏河注海1.35 劉備擲金100 喜事將近1.46 盡釋前嫌139 戶限爲穿111 神國之謀1.68 以和爲貴198 千帆競發1 天羅地網116 各有所求179 蠢蠢欲動165 往昔之約156 開卷有益192 夫子之牆1.32 明隱之爭1.65 攻略壽春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68 爲而不爭1.54 正中下懷171 獨步天下153 拾人牙慧124 明以照奸1.263 羌煮貊炙1.84 王道治國149 白駒過隙18 如芒在背152 南下平亂1.259 世道人心10 多子饒妻135 借兵剿匪1.79 十里樓桑154 東孝西直1.90 蒼天已死127 賊臣當道125 急流勇退110 棄親從曹1.256 全勝立威119 匡弼輔正1.28 奇貨可居168 暫費永寧128 堂議三問106 巡視南境143 向海而生1.3 夜宿烏林1.62 兵不厭詐201 南北俱全218 贈刀之義211 攜民渡江176 封國在即31 前途未卜154 衆星捧月101 減矢之計106 重症猛藥113 對面而弈122 西園火併122 養虎成患189 爭權奪勢1.96 百億地產1.42 鑿路先鋒190 且要珍惜154 火攻破敵1.8 劍拔弩張1.95 西園八校
1.8 木公金母123 天賜之幸1.63 築城爲先158 攻城拔寨91 車騎填巷199 飲恨兵退14 興師動衆176 封國在即1.279 危國之道1.202 多事之冬13 民情得疏1.67 六尺之孤1.248 火煉真金179 中舨共約1.229 鐵骨石心166 心生毒計81 圍獵祭祖170 列城豪俠1.72 天下黎庶218 贈刀之義120 驕兵必敗181 臨時改意1.3 摔杯居首147 事大而急1.73 西林馬場129 垂簾理政120 尚未割席174 人間巨物123 溫泉別館193 利大難估1.78 捧珠之恩199 半天一夜1.276 命喪宮門1.66 千里馳援1.47 以儆猢猻1.88 未盡全功135 各有奇謀143 疏河注海1.35 劉備擲金100 喜事將近1.46 盡釋前嫌139 戶限爲穿111 神國之謀1.68 以和爲貴198 千帆競發1 天羅地網116 各有所求179 蠢蠢欲動165 往昔之約156 開卷有益192 夫子之牆1.32 明隱之爭1.65 攻略壽春第2092章 1.281 必有忠信1.68 爲而不爭1.54 正中下懷171 獨步天下153 拾人牙慧124 明以照奸1.263 羌煮貊炙1.84 王道治國149 白駒過隙18 如芒在背152 南下平亂1.259 世道人心10 多子饒妻135 借兵剿匪1.79 十里樓桑154 東孝西直1.90 蒼天已死127 賊臣當道125 急流勇退110 棄親從曹1.256 全勝立威119 匡弼輔正1.28 奇貨可居168 暫費永寧128 堂議三問106 巡視南境143 向海而生1.3 夜宿烏林1.62 兵不厭詐201 南北俱全218 贈刀之義211 攜民渡江176 封國在即31 前途未卜154 衆星捧月101 減矢之計106 重症猛藥113 對面而弈122 西園火併122 養虎成患189 爭權奪勢1.96 百億地產1.42 鑿路先鋒190 且要珍惜154 火攻破敵1.8 劍拔弩張1.95 西園八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