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此戰定吐蕃(一)

大概還從來沒有守城者像邏些城裡的守軍一樣,如此迫切地盼着敵軍儘快來攻。邏些城雖是王城但是按容納十萬人設計的,因此不大。沒辦法,吐蕃是個七分牧三分農耕的國家,其國力修不起雄城。當然他們也認爲沒必要修,有長龍一般盤繞的巍峨雪山做“城牆”,還需要花費大量人力、物力、財力去修什麼城嗎?

再說了,吐蕃人是馬背上的民族,學神洲人縮在烏龜殼一般的城池中算怎麼回事?馬背上的勇士應該去攻而不是守!而且,就算有敵軍入境,憑吐蕃騎兵的勇猛善戰還滅不了敵人嗎,哪還需要躲在“龜殼”裡。因爲這些種種原因,所以吐蕃根本沒什麼雄城或超級大城市,這邏些城在西蜀那也就一個普通州城的規模。

可如今吐蕃人卻爲他們的驕傲自大吃夠了苦頭,這隻能容十萬人的撐持硬是塞進了五十多萬人,貴族和官員們不僅帶來了自己的家小,還帶來了他們的奴隸。城中房屋已住滿了,連街道上都睡滿了人,人一多地一小就亂糟糟鬧哄哄的,衛生根本沒辦法保障。髒、亂、差讓嬌生慣養的貴人們無法忍受,他們覺得自己生活在豬圈裡一樣。而且糧食的消耗量是驚人的,五十萬人每天就得消耗多少糧食,一個月下來那總量可以讓人膽顫心驚,而邏些城一直沒大量貯備糧食的傳統,因爲從來沒有大軍打到過邏些城下。

那怎麼辦?不要這麼多人在城裡待着?讓奴隸們出城自己找食吃?如今是11月份了,整個高原早就到了冬季,氣溫寒冷且已有雪下了,讓奴隸們出城等於讓他們凍死、餓死。如今正是缺兵之際,奴隸們一旦大量死亡,那僅憑城中的老弱病殘和嬌生慣養的官員貴人、僧人們,想擋住西蜀大軍那勝算怎麼算都不高。往日裡低賤如豬狗還沒牛馬金貴的奴隸們,現如今可是有大用處要派大用場的。

那就只能耗着,不論貴賤貧富大家每天都少吃點,熬到來年春天還是勉強可以的。可問題是來年春天如果蜀軍來攻,那糧食缺乏又不能去放牧耕種的話,那可怎麼活呀。想到悲觀的未來,每天都吃不飽的貴人和僧人們無不對蜀軍進行各種各樣的詛咒。

天賜可聽不到他們的詛咒,因爲他離邏些很遠,他已率大軍駐紮在一處好地方。這地方叫加麻,是高原上一處大窪地,有豐富的地熱資源比如溫泉,到了冬季這地方雖然也下雪但氣溫相比其它地方就高多了,是個避寒休養的好地方。

天賜率軍隊進軍吐蕃時就讓將士們帶了許多帳篷,在尺帶領駐紮時又讓蜀國境內送來不少帳篷,攻下衆多領地後蒐羅的帳篷也不在少數,因此三十萬人的“住”不成問題,雨雪淋不到、風颳不到。

此時的加麻剛下了場大雪,雪一停將士們就開始訓練了。兀烈猛等會騎馬的王衛及部分南安血虎軍正在加緊練習騎術,在來年春天之前務必習慣在高原上進行衝鋒、長途奔襲。練習騎術的還有兩千多昔日農奴,他們以前是給主人牧牛、羊的騎奴,騎術了得但不會使馬刀也不會用弩,所以他們得加緊練習,否則光會騎馬是打不了仗殺不了敵的。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吐蕃騎兵們都不是被抓壯丁而參軍的,他們都是自願來幫西蜀的。他們得到了自由還分到了土地、牛、羊,他們對西蜀軍和東方天賜大人的敬仰猶如雅魯藏布江江水一樣連綿不絕。當聽到菩薩兵(他們這樣稱呼西蜀軍)要招騎兵去攻打邏些,解救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還沒得到自由的農奴時,他們熱血沸騰了,他們要去幫菩薩兵。不光是感激和報恩,也是怕吐蕃朝廷捲土重來把他們的土地奪走、讓他們重新爲奴,只有打下邏些徹底滅了這個朝廷,他們的自由和土地才能真正保住。所以他們主動參軍,而且熱情高漲。熱情能不高漲嗎,騎上馬拿了馬刀那就是兵了,比平民級別還高,他們在短短兩、三個月內就從奴隸到平民再到兵老爺,這跨度之大速度之快讓人欣喜得可以若狂。所以訓練場上他們興奮的嚎叫聲就沒怎麼斷過,惹得王衛們和血虎軍們只翻白眼。

林之然正在操練他的大劍部隊。天賜率軍救援益州時,林之然和他的三百守陵軍就跟隨在其中。後來西蜀招新兵,天賜選了二千七百精壯新兵給林之然組建大劍部隊,每個以前的守陵軍帶九個新兵,而林之然是他們的總教頭和總統帥。攻打鎮西三州的風州時,打了巷戰,這三千大劍兵因爲平日訓練刻苦得法加之兵器適合巷戰,因此派了大用場,他們所到之處攻無不克、所向披靡。戰後天賜允許他們擴編爲六千人,還給他們起了個正式的名字——長鋒,從此他們便是長鋒軍了。

而東方天賜在幹嗎?他在泡溫泉,他太需要休息了,因爲他實在太累了。身體的累倒還好辦,他從五歲起就開始習武,十一年的刻苦勤學下來他的身體不是一般的好,再累睡一覺飽餐一頓就能恢復過來。可心裡的累就麻煩了,不是那麼容易恢復的,攻打鎮西三州時天賜就像根繃緊了的弦,因爲怕新兵不能擔任重任反而會弄得損失慘重;又像頭上懸着把劍,隨時會掉下來似的,因爲怕沒攻下鎮西全境而吐蕃就出兵了。剛攻下鎮西三合奏,吐蕃就來挑釁了,不打不行呀,於是咬着牙壯着膽發動了場奇襲,效果竟還不錯,再咬牙壯膽賭了把大的,以自己和三十萬大軍爲誘餌將吐蕃精銳鉤來,然後借大雪山之力打了場可載入軍事史冊的戰役,終於扭轉了局面。

這幾個月來,每天每夜擔心,每天每夜都從地圖上推演各種可能發生的不利情況,鎮西和吐蕃像一小一大兩座山一樣壓在自己心上,堵在自己腦中。爲國家爲民族操心分憂、嘔心泣血,說起來很好聽很偉大,但只有當事人才明白那是種什麼樣的精神煎熬和智力壓榨!已十六歲的天賜竟已有了許多白頭髮,不是歲月摧人老而是世事使人愁。

不過現在好了,吐蕃精銳已無,大片土地被西蜀佔領,農奴得到自由和土地對西蜀感恩戴德,“城”已攻下、“心”也已攻下,起碼對佔領的這些地區的統治日後會是穩定的。礦藏、牛羊肉、皮貨、毛料,這些資源以後每年都會大量進入西蜀,得到這些地區也就意味着得到了財富。但更大的意義還不是這些,這廣闊的高原是訓練騎兵的好地方呀。有了這些地區和駿馬,加之西蜀的人力和財力,少則三、五年便可訓練出好幾萬騎兵,再過個七、八年就可擴大爲十幾萬甚至二十幾萬騎兵。到時候,十幾萬騎兵加上幾十萬步兵,絕對可以揚鞭塞外,先滅後夏報國仇,再滅獠狼國統一草原,再然後是西域,再然後是南漢,想着想着天賜就睡着了,他太累太需要休息了。

(奇怪,點擊數和訂閱數明顯不一樣呀,每更新一章點擊好幾百可訂閱才一兩個,這是怎麼回事?)

第二章 鹽田、工廠第二十章 大事化無第二章 戰豐州(中)第十六章 無助的烽煙第十章 家史國史天下史第二十五章 吐蕃行省與龍華王朝第五十三章 血戰盤虎關(五)第二十六章 斂財奇才(一)第二章 鹽田、工廠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三十四章 賭場風雲(上)四十二章 深山大宅第三章 一戰定西北(下)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十一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上)第十二章 百姓苦第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二十一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一章 一戰定西北(上)第三章 一戰定西北(下)第四十五章 天水滅地火第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八章 惡少的遊戲第二十八章 斂財奇才(三)第三十章 斂財奇才(五)第二十二章 此戰定吐蕃(一)第九章 虎鬥狼(上)第十八章 在載入史冊的戰役之前第一章 新的一天第十二章 紅葉莊的勝利(一)第二章 兩歲那年的大事件第十四章 狼王落草(下)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六章 揍狼(上)第十章 家史國史天下史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六章 揍狼(上)四十三章 火燒東方天賜第十二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下)第十四章 狼王落草(下)第二十三章 天賜面前無絕對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三十章 郝麟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絕對第四章 第一步(三)第五十四章 血戰盤虎關(六)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八)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三十九章 夜語第六章 揍狼(上)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三十九章 夜語第十七章 血在燒第三十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章 揍狼(上)第三十五章 賭場風雲(下)第十六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二)第三十章 郝麟第九章 新兵制、招新兵(下)第十六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二)第三十一章 胸有百萬兵第三十一章 斂財奇才(六)第五章 東方天賜的對策和寶箱第十四章 關羽戰張飛第四十八章 西蜀攻略第三十七章 相見(上)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四十一章 殺向清風山第十二章 紅葉莊的勝利(一)第二十二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五)第八章 揍狼(下)第二章 兩歲那年的大事件第六章 神武大將軍炮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後(上)第十三章 鎮西王府的陰謀(下)第二十四章 此戰定吐蕃(三)第六章 神武大將軍炮第二十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三)第三十四章 賭場風雲(上)第四十章 高築牆練兵勇第十章 定雲州(下)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二十一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十九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二)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八)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一章 新的一天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三章 第一步(二)五十七章 西蜀將要面對的第二十六章 斂財奇才(一)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後(上)請假第三十章 斂財奇才(五)五十七章 西蜀將要面對的第二十一章 一聲嘆息第九章 新兵制、招新兵(下)
第二章 鹽田、工廠第二十章 大事化無第二章 戰豐州(中)第十六章 無助的烽煙第十章 家史國史天下史第二十五章 吐蕃行省與龍華王朝第五十三章 血戰盤虎關(五)第二十六章 斂財奇才(一)第二章 鹽田、工廠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三十四章 賭場風雲(上)四十二章 深山大宅第三章 一戰定西北(下)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十一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上)第十二章 百姓苦第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二十一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一章 一戰定西北(上)第三章 一戰定西北(下)第四十五章 天水滅地火第十八章 見義勇爲第八章 惡少的遊戲第二十八章 斂財奇才(三)第三十章 斂財奇才(五)第二十二章 此戰定吐蕃(一)第九章 虎鬥狼(上)第十八章 在載入史冊的戰役之前第一章 新的一天第十二章 紅葉莊的勝利(一)第二章 兩歲那年的大事件第十四章 狼王落草(下)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六章 揍狼(上)第十章 家史國史天下史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六章 揍狼(上)四十三章 火燒東方天賜第十二章 遲來了百年的統一(下)第十四章 狼王落草(下)第二十三章 天賜面前無絕對第二十一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四)第十五章 新的征程第三十章 郝麟第二十二章 太后的六大絕對第四章 第一步(三)第五十四章 血戰盤虎關(六)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八)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三十九章 夜語第六章 揍狼(上)第三章 第一步(二)第三十九章 夜語第十七章 血在燒第三十二章 太歲頭上動土第六章 揍狼(上)第三十五章 賭場風雲(下)第十六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二)第三十章 郝麟第九章 新兵制、招新兵(下)第十六章 四大財神與四大絕對(二)第三十一章 胸有百萬兵第三十一章 斂財奇才(六)第五章 東方天賜的對策和寶箱第十四章 關羽戰張飛第四十八章 西蜀攻略第三十七章 相見(上)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四十一章 殺向清風山第十二章 紅葉莊的勝利(一)第二十二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五)第八章 揍狼(下)第二章 兩歲那年的大事件第六章 神武大將軍炮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後(上)第十三章 鎮西王府的陰謀(下)第二十四章 此戰定吐蕃(三)第六章 神武大將軍炮第二十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三)第三十四章 賭場風雲(上)第四十章 高築牆練兵勇第十章 定雲州(下)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二十一章 翻身農奴把歌唱第十九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二)第二十五章 血海在地,血雲在天(八)第二十九章 朕令即鐵律第一章 新的一天第二十七章 鎮西與南安第三章 第一步(二)五十七章 西蜀將要面對的第二十六章 斂財奇才(一)第三十七章 遇刺之後(上)請假第三十章 斂財奇才(五)五十七章 西蜀將要面對的第二十一章 一聲嘆息第九章 新兵制、招新兵(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