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出征朝鮮

有了天龍武器公司的團隊和資助,馬克沁的發明速度大大加快,他設計的第一個全自動武器機構提前問世,這也是世界上第一個真正成功的自動武器機構。

馬克沁設計了一種可拆卸的槍托底板,在步槍的槍托內有一條通道,用通過通道的連桿和彈簧將槍托底板與扳機護圈槓桿連接起來。射擊時,火藥燃氣驅動槍機後坐,壓縮槍托底板和步槍自身間的彈簧,推動連桿作用於扳機護圈槓桿,使槍機開鎖並抽殼,被壓縮的彈簧推動槍機復進,將下一發彈推入彈膛並使槍機閉鎖,即可擊發下一發彈,使武器實現全自動射擊,這一機構在溫徹斯特1866式步槍上使用取得成功。曾紀澤立即將之應用到天龍二代步槍上。

此後,馬克沁的發明在天龍武器公司的許多武器上也得到應用,如最早研製成功的全自動步槍——天龍速射滑膛運動步槍。

天龍武器公司的第一挺試驗型機槍也很快獲得成功,使用的是一根半英寸加特林槍管,試驗時在進彈口放置了6發槍彈,在半秒鐘內可全部射擊完畢,經過無數次試驗與改進,一種裝彈333發的大彈鏈研製成功了。

而這一年,國內的研發團隊還發明瞭無煙火藥。曾紀澤將硝化纖維溶解在乙醇裡,在其中加入適量的穩定劑,成爲膠狀物,通過壓成片狀、切條、乾燥硬化,製成世界上第一種無煙火藥。無煙火藥燃燒後沒有殘渣,不發生煙霧或只發生少量煙霧。使用無煙火藥可認增加彈丸的射程,提高彈道平直性和射擊精度。天龍武器公司的軍用步槍彈基本上從大口徑黑火藥槍彈演變爲較小口徑無煙火藥槍彈。而且馬克沁重機槍也是因爲使用了無煙火藥才具有實用的價值。

申請了機槍和無煙火藥的專利後,天龍武器公司還集中改造了德國毛瑟步槍,採用螺旋形膛線,金屬殼定裝式槍彈,使用無煙火藥,彈頭爲被甲式,提高彈頭強度,由射手操縱槍機機柄,實現開鎖、退殼、裝彈和閉鎖,彈頭倉容八發子彈,並改用8毫米口徑槍彈,解決毛瑟槍殺傷威力不足的缺點,並配上半米長的單刃刺刀,另外還和德國的克虜伯公司合作,生產八百磅子後膛大炮和四十磅子的全鋼快炮。

不僅如此,曾紀澤知道,創新對任何一個企業來說,至關重要,而且任何時候,公司最寶貴的都是人才!於是他在天龍武器公司專門成立天龍研究院,招收世界各地的怪才,無論學歷,無論過去,只要有特殊的一技之長,就給予特殊待遇。曾紀澤高薪聘請一大批當時還沒有嶄露頭角的大科學家,比如柴油發動機的發明者――魯道夫·狄塞爾,他在一次實驗中,汽缸上的零件象炮彈碎片一樣四處飛散,差點兒造成人員傷亡,狄塞爾的資金也漸漸耗盡,他不得不回到製冷機工廠謀生。曾紀澤到德國考察時,派人在當地報紙上登巨幅廣告,找到了他,並高薪聘請。

招聘這些科學家,愛迪生的名氣也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很多有發明天賦和夢想的年輕人,一聽說愛迪生也在爲龍興集團工作,也迫不及待爲曾紀澤工作了!其中就包括了天才科學家尼古拉·特斯拉!他當時纔剛剛成爲一名工程師,設計出第一臺感應電機模型。愛迪生對於曾紀澤考察歐洲時,要他親自到斯特拉斯堡不惜一切代價找到這個二十六歲的年輕人很不理解。但是,曾紀澤知道,歷史上特斯拉的發明:特斯拉線圈,交流電摩打,無線通信,太陽能系統。設想雷達裝置、機器人、測謊儀、死光、電磁射頻武器……這些發明和發現,超越了當時的科學技術幾個時代,有的理論連二十一世紀最先進的科學技術也無法完美解答。

當愛迪生把羞澀的特斯拉帶回紐約時,曾紀澤馬上讓曾廣孝把特斯拉從愛迪生手下調走,讓他成立了新的發明團隊,研發改進交流電的相關裝置。這引發了愛迪生的不滿,曾紀澤也毫不在意,因爲他知道,十個愛迪生,也抵不上一個特斯拉。

有了這些頂尖的人才,曾紀澤知道,天龍武器公司雖然現在還不起眼,若干年後,肯定會成爲世界上最牛的世界軍火商之一。

轉眼到了光緒五年,左宗棠此時已收復西域大部分領土,收回伊犁。

沙俄的老毛子剛在克里米亞跟英國、法國、奧斯曼帝國的聯軍幹了一仗,克里米亞就是剛從烏克蘭公投併入俄羅斯的那地,靠近黑海,當時沙俄剛走上資本主義的“邪路”不久,實力弱爆了,英法等聯軍出動60多艘戰艦,6萬多名士兵和3個攻城炮兵團,把老毛子扁得屁滾尿流,趕出了黑海。

老毛子一看英法的堅船利炮不好惹,就想找個軟柿子捏捏,原以爲大清國比沙俄落後,沒想碰到擡棺材出征的左老爺子。左宗棠的湘軍當時駐紮在哈密,沙皇亞歷山大二世特意請了一個德國技師福克到軍營看看,福克一看,湘軍紀律嚴明,操練得法,槍炮也不比俄國人差,趕緊回去報告:“清軍若與俄國交戰於伊犁,必獲全勝”。

亞歷山大二世一聽壓力山大,俄國必敗那打個屁呀,趕緊求中國和談。總理衙門選來選去,又派崇厚去跟老毛子談,這老傢伙幾杯伏特加下肚,就昏了頭,要把伊犁拱手送給沙皇,兩宮太后聞訊震怒,將他流放,重派大臣去談,才搞定老毛子。

左宗棠得勝歸來,更加牛氣哄哄,他連進士都沒考上,慈禧太后破例封他恪靖侯,還要拉他入軍機。李鴻章這幾年也沒閒着,訂購了“超勇”號和“揚威”號,還派李鳳苞去德國定製“定遠”艦、“鎮遠”艦。可惜慈禧太后和恭親王忙於內鬥,李鴻章在朝堂上跟翁同龢紅着臉吵了好幾次,戶部的銀子纔到賬,而大軍艦費時較長,這四艘鐵甲遠洋軍艦要等兩三年纔到貨。

日本人行動一向比較迅速,勒緊褲腰帶,縮衣節食省出大筆銀子在英國購買了“扶桑號”、“金剛號”、“比睿號”三艘鐵甲軍艦,每艘軍艦能裝兵一千三百五十人,當時的戰艦一般備12英寸火炮四門,日本人很瘋狂,改裝後裝14英寸炮十二門。

那日,南京港碼頭,天空飄着毛毛細雨。一身灰色長袍的曾紀澤帶着一大幫隨從,等候着從美利堅歸來的曾廣孝。曾廣鈞站在曾紀澤身後,爲他撐着一把黑色油紙傘,不停勸說曾紀澤:“父王,外面風大,您還是回馬車上等吧。”

曾紀澤笑道:“不礙事,不礙事,三四年沒見着你哥哥了,雖然他經常發電報給爲父,但還是有點想念他呀。”

遠處的汽輪鳴響了靠岸的汽笛聲,客輪減速停靠碼頭,甲板上的乘客陸續下船上岸,人頭攢動。

曾紀澤很快看到了曾廣孝那張熟悉親切的臉。曾廣孝此時已經完全成年了,穿一身黑色西裝,個子長到了一米八二,腦袋後面拖着一條假辮子,比以前消瘦了許多,臉上的青春痘讓他看起來成熟了許多,身後的家僕提着兩個大箱子。

見了曾廣孝,曾紀澤派人上船,將一千五百支天龍二代步槍,還有兩挺馬克沁試驗機槍卸下帶回。

曾廣孝見了曾紀澤,跑過去請安,然後還給了曾紀澤一個熱情的擁抱,道:“父親,好久不見,甚是想念。”

曾紀澤笑道:“你這是什麼禮節?”

曾廣孝微微一笑,道:“父親,這是西洋的擁抱禮。”

曾紀澤這時穿着便服,臉上露出慈祥的微笑,道:“回來就好,真是長大了!”

回去的路上,曾廣孝和曾紀澤同坐一輛馬車,給他講了講在美利堅的發展與見聞,還告訴曾紀澤自己用了三年的時間,也完成了四年的學業,拿到了哥倫比亞大學的學位證書和畢業證書,其他留童的學業也安好,其中有一位叫唐紹儀的,學習很不錯,用九年時間完成了十五年的學業,這次也跟他一起回國了,還有詹天佑,這人在修鐵路方面很有天賦!

“吾兒有出息了!”曾紀澤點頭誇讚。

曾廣孝這次回來,曾紀澤沒打算讓他再回,在美國的公司,曾紀澤大多已經請了職業經理人經營,曾家幕後操控就好。

曾廣孝回國,曾紀澤已經提前召集了幕僚,當晚到吳王府議事廳座談。他坐在議事廳中間的大木炕上,上面鋪了一層虎皮褥子,中間擺了一矮腳茶几,張樹聲、劉銘傳、吳長慶等人都在炕下的兩排太師椅上就坐。曾廣孝看了一眼,到場的都是淮軍集團骨幹成員!

曾紀澤神情嚴肅說正事,現場便又鴉雀無聲。曾紀澤說:“想必大家都知道,現在朝廷局勢有變,內憂外患,危機四伏。在國內,東宮太后去世,恭親王和翁同龢、李鴻藻、左宗棠走得越來越近,聖母皇太后對整個軍機處已經不再信任;在國外,英吉利在緬甸,法蘭西在越南,都野心不小。剛剛朝鮮還發生了兵亂,日本國也開始派兵了,大夥先議一議。”

曾廣孝心想,緬甸、越南、朝鮮是中國的藩屬國,名義上都是中國的地盤,大清這艘破船可真是漏洞百出,都進水了,自己或許可以再鑿幾個大洞,讓這艘破船加速下沉。

劉銘傳這時站了起來,一甩辮子問曾紀澤道:“吳王,從臺灣回來的路上,卑職聽聞了一些謠言蜚語,說東宮太后的死是西宮太后的一場陰謀,不知是真是假?”

曾紀澤說,東宮太后病逝,聖母皇太后慈禧即命恭親王、醇親王、毓慶宮行走翁同龢、內務府大臣榮祿、軍機大臣左宗棠、李鴻藻等人到東宮寢殿鍾粹宮瞻仰遺容,按祖制第二日大殮,朝堂之上並無爭議。不過以翁同龢爲首的一干清流大臣,最近和恭親王聯手將內務府大臣榮祿免職。

劉銘傳一聽“清流”,一拍桌子說:“這些個鳥書生,我們在戰場百死一生,他們天天沒事就在朝堂空議論,說什麼爲天地立心,爲生民立命,爲萬世開太平,純粹是把牛屁股都吹破了!”

曾紀澤微微一笑,道:“聽李鴻章說,最近左宗棠也入了軍機,處處攻擊海防;翁同龢也管着戶部,購軍艦的銀子遲遲不到賬,北洋水師的發展受鉗制。所以這次朝鮮兵變,還是得我們吳國去擦屁股。聽說日本國也準備派兵了,誰願帶兵入朝戡亂?”

當時,朝鮮又發生了政變,大院君李昰應,也就是朝鮮高宗李熙他爹、被閔妃擠走的公公,發難了。大院君的地位,跟醇親王很像,他並不安心做個閒王,這次他造反的旗號很雷人:閔妃給他兒子戴綠帽了。

沒事實,那好辦,造謠比事實更有傳播力,他派人到處說:光緒元年,閔妃去了劉銘傳的軍營,兩人單獨見了一個時辰,幹了苟且之事。爲了坐實這件事,大院君找了一個說書的老頭,把故事編得很有現場感:閔妃主動脫了外衣,彎腰撿手帕去勾搭劉銘傳,口裡還喊着“思密達”,兩人的姿勢是老漢推車,據說閔妃的叫聲很肉麻,叫聲特大,軍營外的三千御林軍都聽到了。另外,閔妃親日,跟訓練朝鮮皇宮衛隊的日本教官眉來眼去,親自給他們送壽司和泉水。

頓時朝鮮的輿論就大爆炸了,當時朝鮮女人的貞節觀念,跟中國老大哥學的,讀書人表面上提倡禁慾,實際上下半身的想象力比日本人還豐富,朝廷中支持閔妃的大臣,原本想着自己跟的是女神,沒想到是綠茶婊,心痛欲絕,上吊服毒了好幾個。

不過大院君的政變能成功,還因閔妃集團貪腐,鬧得民怨沸騰。光緒年間,閔妃當政後,把她的窮親戚閔臺鎬,閔謙鎬等都拉到朝廷做官,放眼望去朝鮮當官的大都信閔,現在傻兮兮的金三胖都沒這麼搞,這七大姑八大姨組成的外戚集團貪腐,比大院君當年還厲害,發展到買官賣官的程度,可憐朝鮮的老百姓,原以爲換了一個當家的,從此就能吃上土豆燒牛肉,沒想到日子依舊過得慘兮兮,到了易子相食的地步,比原來過得還慘。

朝鮮這時畢竟是中國的地盤,不能任由日本人撒野,曾廣孝道:“此前我和劉叔叔在琉球痛擊過日本兵,孩兒願再去朝鮮會會日本人。”

曾紀澤召曾廣孝回國,擺明了是要給他這建功立業的機會,在座的淮軍將領紛紛都表示支持曾廣孝帶兵入朝。

曾紀澤道:“本王也是這樣想的。但省三現在督師臺灣,肩負重任,萬萬不能動,好好開發臺灣,還有誰願陪吾兒入朝鮮戡亂?”

這時,淮軍另一位身經百戰的虎將吳長慶站起來道:“吳王,末將願往漢城殺敵!”

“好,筱軒寶刀未老,壯志可嘉!”筱軒是吳長慶的字,他跟着曾紀澤出生入死二十年,他所率的慶字營戰鬥力也很強,在淮軍裡和劉銘傳的銘字營相差無幾,曾紀澤便點點頭,命吳長慶和曾廣孝準備出征朝鮮。

曾廣孝主動請纓,是因爲他覺得自己從美利堅帶回的一千五百支天龍步槍剛好裝備部隊,還有兩挺馬克沁的實驗機槍,正好也派上了用場,可以拿日本兵試驗一下!

(。)

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61章 用人之道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60章 救了林肯第9章 大戰告捷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40章 下南洋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86章 搞定朝鮮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9章 大戰告捷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91章 毒氣戰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44章 蘇丹玉璽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53章 大擴軍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90章 北上勤王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26章 天京會戰(2)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32章 進攻天京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68章 閃電戰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9章 大戰告捷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76章 統一南方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05年光緒奪權第42章 華人優先第93章 禍起蕭牆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章 頓生殺機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
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07章 控制京城第15章 亂世之梟雄第61章 用人之道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60章 救了林肯第9章 大戰告捷第17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5章 西洋軍事考第87章 慈禧的秘密(2)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40章 下南洋第120章 臥底張作霖第86章 搞定朝鮮第72章 學霸李鴻章第143章 愛情與革命第48章 蘭芳國的危機第199章 德海軍戰敗第46章 與蘭芳結盟第9章 大戰告捷第70章 石達開受挫(3)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202章 中國的野望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91章 毒氣戰第19章 取代李鴻章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48章 洪秀全該死(2)第36章 左宗棠的牢騷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88章 中法大戰(1)第161章 佔領南亞腹地第33章 石達開之死(1)第190章 丘吉爾下臺第184章 巨無霸戰艦第133章 聯英打德國第44章 蘇丹玉璽第150章 駐軍莫斯科第19章 論持久戰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53章 大擴軍第187章 訪問美利堅第59章 僧王被幹掉第49章 荷蘭人求和第68章 石達開受挫(1)第136章 帝國海權第90章 北上勤王第178章 佛蘭德斯戰場第142章 天堂即地獄第27章 敲打洋人(1)第102章 日軍傷亡慘重第99章 裝甲巡洋艦第181章 坦克的威力第26章 天京會戰(2)第171章 德軍犯大錯第182章 大海戰爆發第32章 進攻天京第28章 天京大殺戮(2)第123章 大敗俄國海軍第109章 政體的抉擇第7章 美少女土匪第66章 買炮艦打日本第164章 中國人完勝第33章 被低估的天王第31章 誰是幕後元兇第168章 閃電戰第75章 駐軍琉球和臺灣第9章 大戰告捷第88章 權力的遊戲第54章 裂土封王(1)第104章 變法維新第117章 日本投降第15章 要變天了第111章 大刀王五第165章 世界大戰第155章 中英翻臉第22章 澤字營開戰第56章 裂土封王(3)第76章 統一南方第21章 小將陳玉成第41章 挺進蘭芳國第108章 七國撤軍第45章 饑荒之城第135章 兩大陣營第31章 強攻九洑洲第24章 當江蘇巡撫第65章 猛將李續賓第179章 中國無戰事第105年光緒奪權第42章 華人優先第93章 禍起蕭牆第92章 韋俊的戰鬥第38章 開始佈局第2章 頓生殺機第61章 用人之道第193章 俄國“嫪毐”第125章 收復庫頁島第16章 陳玉成自尋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