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自成當晚在高桂英的坤寧宮宿了,高桂英雖然比以前稍稍活絡些,但在鳳牀上,依然放不開,穩重有餘,情趣不足。
幸好陳秋蝶伺候沐浴的時候,先墊了底!
早晨起牀後,李自成迎着晨曦,帶着何小米及幾名親兵,去北面的宮後苑小跑了一會。
回到乾清宮,一面用着宋玉蓮親手做的早膳,一面想着心思,她本想召見從西寧、蘭州來各位東主,但終究還是壓下了。
國事爲先!
李自成依次召見了科技部長湯若望、工商部長王胤昌、交通部長李琬、司法部長陳名夏,除了聽取他們彙報工作,還佈置了一些新的任務。
科技部以下,增加一個專利司,專門審覈各地方專利機構上報的各種專利。
專利司司長,是湯若望原先的助手安格里塔,已經改了漢名安格,並且和湯若望一樣,加入了華夏籍。
工商部之下,增加一個新聞報刊司,司長是大明時代的舊人,原先是《明報》負責人劉慶,像孫夢潔她們創辦的《清水報》等,就需要在新聞報刊司登記,接受審覈。
新聞報刊司的職責,主要是把握報刊的大方向,人手不夠,不可能審覈每一期報刊的內容,將來還會增加大量的報紙、刊物,劉慶現在要做的,就是對所有公開發行的報刊登記備案,並在實踐中逐漸制定相關的律法。
李自成聽了交通部長李琬的回報,得知北京至山海關的大道,尚未全部完工,因爲天冷上凍,工程暫且終止,待開春後冰雪消融,才能繼續修路,至少還需要一個月的工期。
他並沒有責怪李琬,畢竟有五百里的路程。
但李自成交代李琬,立即啓動北京——天津——大沽一線的道路勘測,還要與北海艦隊協商,在大沽修建一座大型的軍民兩用碼頭。
李自成並沒有去過大沽,但他知道,大沽能修建大型的碼頭,既可軍用,也可民用,“大沽炮臺”,後世可是非常有名……
李琬不明白李自成爲何看重天津,更不明白爲何要在大沽這種偏僻的地方,修建大型碼頭,但他告訴李自成,北京至天津的水泥大道,是北京至南京水泥大道的一部分,年底前已經完工,已經通行在用了,現在只需要向東延伸至大沽。
召見司法部長陳名夏的時候,用的時間幾乎超過前面幾人之和,李自成對華夏的律法體系,做了明確的指示華夏不需要像《大明律》那種綜合性的法典,而是根據律法的內容進行分類。
刑、民分類《刑律》用於審判殺人放火、強暴搶劫等罪犯;《民律》主要是調整普通百姓之間的人身、財產關係,特別是經濟關係;
除此之外,還應制定和完善專門的律法,如《土地律》、《工商律》、《稅律》、《推恩律》等,因爲是戰時律法,需要補充、修訂、完善,《反貪律》需要儘快完善,付諸實施。
還有就是組建一所專門的政法高學,儘快培養律法方面的專業人才,所缺的教員,可以從蘭州政法高等學校中調用,也可以從中招募畢業的學子。
李自成隨後召見了外交部長南居益、稅務部長崔文軒、農業部長王聚奎,主要是聽取他們的工作彙報,做出的指示不多,只是讓有過出使滿清經驗的馬紹愉,出任外交部亞洲司司長。
李自成重點召見了人事部長宋獻策、國防部部長牛金星。
他告訴宋獻策,撤銷大明的北直隸,按照華夏的慣例,設立河北省,河北省的首府,並不是原先的北京順天府,而是移駐天津。
撤銷順天府,改設北京府,北京府依然是華夏的首都。
改天津衛爲天津府,做爲河北省首府,由原順天巡撫宋權出任天津知府,改薊州爲薊縣,北京府東部的薊州及所屬玉田、遵化、豐潤、平谷四縣,通州的武清、寶坻兩縣,河間府東部的靜海縣,全部劃歸天津府;在衛河口的大沽設立大沽縣。
北京城的人口,已經超過百萬,這個時代,已經非常恐怖,只有通過遷出部分行政功能,才能減少人口,至少不能再大規模增加人口。
李自成之所以將河北的首府遷往天津,原因有二其一是緩解北京城的人口壓力,將北京、天津分別打造爲北方的行政、經濟中心;其二是爲了海上貿易,將來大沽縣立爲對外貿易開放地,與江南省松江府、福建省泉州府、臺灣省安化府、廣東省香山府濠鏡縣,爲華夏國的五大對外貿易開放地。
這五大對外貿易開放地,都將設立海關,徵收進、出關稅。
天津府將是大沽縣的依靠,如果沒有天津府,北京府的政治、經濟功能可能會混淆,城市很難瘦身!
讓李自成最興奮的,還是召見國防部部長牛金星,這次召見,基本上完成了未來的軍事部署。
第三營常駐遼東;第四營完成現在的作戰任務後,將臨時駐紮北京,和第一營、第二營,同爲全國的機動兵力;第五營常駐江南;第六營常駐北京;第七營常駐西北,以西寧、蘭州爲中心;第八營駐紮西南。
第九營是臨時編制,等西南戰事結束,再決定最終的歸屬。
南海艦隊常駐江南、福建、廣東、臺灣,江南松江、福建廈門、廣東濠鏡、臺灣安化爲四大基地;北海艦隊以大沽、登州爲主要基地,護衛北京的東大門。
第七營將從京師出發,趕赴西北,同時駐紮在西安的第六營第二師白尚文部,將回到北京,歸入第六營,第六營招募兩個師的兵力,分別以盧鼎、高汝利爲師長。
集中整編北海艦隊,以原登州巡撫徐人龍爲北海艦隊司令,一萬士兵幾乎平分爲海軍和陸戰軍,海軍團長張世傑,陸戰軍團長爲原山東副總兵黃蔭恩。
海軍繼續利用原有的艦船、運輸船,在大海中操訓,還要逐漸熟悉外海,陸戰軍除了適當參加海上操訓外,主要從事陸上作戰操訓。
爲了加強陸戰軍的實力,李自成給北海艦隊所有的陸戰軍士兵都裝備了西寧步槍,這是第一支裝備西寧步槍的海軍陸戰軍。
牛金星不明白,皇上爲何優先給北海艦隊裝備步槍,北海艦隊暫時並沒有戰事,倒是陸軍的第三營、南海艦隊更需要步槍。
李自成當然希望給第三營、南海艦隊裝備步槍,可是步槍的生產速度不足,現有的庫存不足三萬支,除去北海艦隊的陸戰軍,只剩下兩萬餘支。
與牛金星商量,給第三營第二師李牟部裝備了步槍。
將所有的部長們送走,已經是傍晚了,李自成伸個懶腰,起身踱了幾部,心中卻是暗喜,陸軍的六個營,除了第三營的五個師,其餘的都是四個師的滿編,暫時不需要擴軍,如果有可能,應該給海軍擴編……
他端起茶水,灌了兩口,正要去宮後苑散散步,隨侍小太監王廉急匆匆趕來,“皇上,總理樑大人、法院陸大人、監察院沈大人求見,已經在宮外了!”
李自成一驚他們結伴求見做什麼?難道有什麼緊急訊息?
遼東還是雲貴?
雲貴有華夏的第四、第八、第九三個營二十萬大軍,即便不能取勝,應該有也不會出現什麼岔子,最有可能便是遼東,自己已經在部署了,難道多爾袞等不及了?
上次在寧遠,多爾袞損失了數萬騎兵,連豫親王多鐸都戰死疆場,滿清這麼快就緩過勁來?
有可能吧,遊牧民族全民皆兵,只要能抽調出足夠的壯丁,根本不需要操訓,就能組建新的騎兵,哎,或許龍牀尚未焐熱,明日又要出征了……
李自成決定先召見三人,根據訊息再相機而動,“傳召!”
“奴才遵旨!”
不一會兒,王廉領着樑文成、陸之祺、沈道進入東暖閣的御書房。
三人給李自成叩頭行禮,“臣等叩見皇上!”
“免禮平身!”李自成給三人賜了座,又讓王廉奉上香茗,“這麼晚了,三位愛卿聯袂求見,難道是邊疆出事了?”
“出事?”樑文成一愣,隨即醒悟過來,忙道“華夏立國已穩,這個時候誰敢鬧事,不是自己找死嗎?”
沈道也是訕訕笑道“皇上誤會了,並非邊疆出事!”
“奧!”李自成稍稍有些失望,但面上卻是不變色,“那幾位愛卿求見朕,究竟爲了何事?”
樑文成與陸之祺、沈道對視一眼,方纔緩緩道“皇上,臣等連夜求見,是來問問朝會的事,皇上一直在召見朝臣,臣等知道,皇上剛剛得閒……”
“朝會?”李自成頓時頭大,每日天不亮就起牀朝會,在朝堂與大臣爭論扯皮,白白浪費時間?
浪費時間就算了,朝臣們恰好藉着機會不用辦公,難怪列朝列代大臣們辦事效率都很低下,從清晨便要朝會,整個上午就在朝堂刷刷存在感,下午纔會去衙門辦公,難道這個時代已經實行了半日工作制?
樑文成並不知道皇上的心思,繼續道“今晚是元宵節,明日便是十六,新元的假期已經結束,皇上明日要朝會嗎?臣也好去知會朝臣們……”
“朕根本沒打算每日召開朝會,”李自成冷着臉,道“明日不會,以後也不會!”
“皇上……”樑文成吃了一驚,他只知道李自成熱衷於征伐,沒想到李自成直接取消了朝會,呆愣了好一會,方喃喃地道“皇上如果出征,不在北京就算了,如果在北京,豈能不召開朝會……”
陸之祺跟着道“樑大人說的是,皇上,列朝列代,哪有皇上不上朝的?”
李自成哈哈一笑,道“陸愛卿可知,大明有一個皇上,萬曆帝,有數十年不上朝?”
“萬曆帝……”陸之祺心道,萬曆帝不上朝,大明纔會丟了江山……不過,他是降臣,不像樑文成、沈道那樣,從西寧開始,一直跟着李自成,有些話自然不敢說出口。
“陸愛卿,朕明白你的心思,”李自成預備耍賴了,無論如何,在這件事情上不能讓步,如果今日不能做出決斷,以後每日要早起上朝,那宮中的后妃們——后妃們不是關鍵,關鍵是朝會白白浪費所有人的時間,“萬曆帝雖然不上朝,但丟掉大明江山的不是他,而是日日上朝的崇禎帝!”
樑文成雖然心中反對,但語氣還算客道,“皇上,丟掉大明江山的,不僅是崇禎帝,而是長時間的積累……”
陸之祺實在忍不住了,“皇上如果不上朝,後世必會背上罵名……”
“罵什麼,罵朕是昏君嗎?”李自成心中冷笑,自己東征西討,爲華夏開疆拓土,只要不是白癡,都會記住朕對華夏的貢獻!
更別說朕在華夏國植下許多現代因素,像教育、報紙、貿易、海軍、科技、工業、步槍、開花彈等等,或許現在只是萌芽,但只要有律法的保障,它們遲早會長成參天大樹。
到時候誰還記得不上朝的事?
正因爲不上朝,朕纔會有時間思慮這些……
“臣不敢……”
李自成怒道“陸之祺,朕問你,你的職責是什麼?”
“回皇上,臣的職責,乃是追究所有不法人員的律法責任……”
“不錯,總算沒忘記自己的職責,”李自成道“那你陪着樑愛卿起什麼哄?這兒誰違法了,朕是否上朝,難道違反了華夏的某一項律法?”
“是沒有違法,可是,可是……”陸之祺嘟囔着道“可是列朝列代都是如此,哪有皇上不上朝的……”
“列朝列代?列朝列代是華夏嗎?有科技部、工商部嗎?免徵人頭稅嗎?”李自成瞪了陸之祺一眼,道“陸之祺,華夏不是大明,你的職責,是懲治罪犯,如果你與樑愛卿共同進退,將來若是樑愛卿觸犯華夏的律法,朕放心將樑愛卿交給你審判嗎?”又瞪了沈道一眼,道“沈道,你是跟了朕十餘年的老人了,難道不明白華夏的律法嗎?你的職責,是監督華夏的百官,尤其是朝中重臣!”
陸之祺和沈道都是大驚,他們並非擔心自己越權勸慰,而是擔心杯皇上懷疑,懷疑他們與總理大人勾結。
皇上在中央設置政務院、國家法院、國家監察院,就是爲了相互制約,政務院主管民政,國家法院主審判,國家檢察院主監督,蒐集百官瀆職的法院依據。
如果三院的主官聯合向皇上進諫,至少有默契的嫌疑……
兩人對視一眼,慌忙叩拜於地,“皇上,臣等是一片忠心!”
“是否忠心,不是看你們的嘴巴,而是看你們的所作所爲,”李自成沉着臉,道“回去吧,做好你們的本質工作!”
“臣遵旨!”
李自成見三人都要出去,淡淡喝道“文成留下!”
樑文成直直地站在御書房,等陸之祺、沈道兩人已經離開,李自成方纔擺擺手,“坐吧!”
“皇上,”樑文成落座後,解釋道“臣等絕對沒有相互勾結的意思……”
“朕知道,否則朕當場就會罷了陸之祺與沈道,”李自成的臉上,露出淡淡的笑意,“朕更明白,你們爲何讓朕早朝!”
“皇上,自古以來,都是這樣,如果皇上不上朝,後世的歷史……”
“朕不管後人如何評說,朕只看實際效果,”李自成道“文成覺得,每日在朝會上,大臣能說幾分真心話?”
“這……”
“白白浪費時間而已,既浪費朕的時間,也浪費你們自己的時間,”李自成道“再說,百官各負其責,難道軍事上的事情,需要問交通部長?修橋補路的事,卻要去問司法部長?”
“皇上……”
“朕知道文成的意思,”李自成淡然一笑,道“朕也不是不要朝會,這樣吧,月初小朝會,月中大朝會,朕剛剛回到北京,又單獨召見了三院十部的主官,正月的朝會就免了。”
“皇上,何謂小朝會,何謂大朝會?”
“小朝會,朕召見三院十部的主官,最多加上一個銀行行長,大朝會,朝中司、處的官員們,都要參加!當然,如果有突發事件,朕可以臨時召見三院十部的主官,也可以召開臨時朝會。”
“臣明白了!”
“你不完全明白!”李自成笑道“文成可知,每個朝代,無論當初是如何強大,但最多不過數百年,都要被其它朝代所代替,爲何?”
“不是因爲土地兼併嗎……”
“跟土地兼併有很大的關係,但不是全部,”李自成道“除了開國之君,以後的皇上,都在深宮大院中長大,他們知道百姓的疾苦嗎?他們從來沒有見過百姓,心中還會裝着百姓嗎?”
“皇上是要微服私訪……”
“如果有時間,朕一定會微服私訪,”李自成點點頭,道“不僅是朕,就是太子,也不能生於深宮長於深宮,北京大學不是要開學了嗎,朕打算讓太子化名進入北京大學學習!”
樑文成張了張口,卻是沒有說話,北京大學畢業的學子,將來有不少會進入朝廷任職,皇上或許是在爲太子網絡人才……
這個主意倒是不錯,但樑文成有些擔心,“皇上,讓太子出宮,萬一……”
“誰也不能保證萬一,即便朕着人暗中保護,”李自成的臉上有些決絕,“如果太子沒有繼承大統的命……朕不是隻有一個兒子!”
“皇上,臣明白了!”樑文成再不多言,告辭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