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白夫人

bookmark

晚飯過後,李自成先是讓馮明歡、劉太清將所有士兵的家庭住址登記了,免得他們逃亡,實行連坐政策,一人逃亡,除了小旗問斬,戰俘的家眷也會問斬,相反,如果戰俘安於接受改造,平日都能吃飽,一年之後,或者釋放回家,或者加入天命軍,正式成爲天命軍的一員。品書網

隨後他在大帳召見了工匠們。

“叩見大都督!”工匠們知道李自成是天命軍的首腦人物,一個個搶着叩頭行禮。

“不用多禮,都起身吧!”李自成讓工匠們在對面的馬紮坐,方道:“你們初步查驗了鐵礦,怎麼樣,沒被破壞吧?”

“回大都督,破壞倒是不會太嚴重,只要稍稍清理表面的浮石,能挖掘到礦石了,”一名工匠道:“不知道大都督準備何時開工?”

“三日以後吧,這些礦丁,需要操訓些時日,否則怕是不服管教,”李自成悠悠地道:“剛好我在堡內清理出一些茅屋,也好讓你們和礦丁居住!”

“堡內?”那工匠頓時驚異地張大了嘴巴,連雙目也是瞪得滾圓,“大都督是說,將礦石運至堡內冶煉?”

“嗯?”

“大都督,”那工匠拱起手,道:“草民以前便在此處冶鐵,若是在堡內冶鐵,需要將礦石運至堡內,所需的人手幾乎要成倍地增加!”

“那依你說,要在何處冶煉?”李自成倒是沒想到這個問題,他習慣了戰爭,只覺得在堡內冶煉,更爲安全,此時一想,礦住着數百千的戰俘礦丁,誰敢來此處鬧事?再說,附近除了天命軍,並無其它的軍隊,不存在安全問題。

“若是在礦口搭建茅屋,安置好煉爐,再搭建一所簡易茅屋,讓草民等居住即可,日夜看守煉爐,至於礦丁,夜晚倒是可以回堡內居住。”

“這樣也好,”李自成心道,也許可以節約些人手,只是工匠們住在堡外,似乎不太安全,便道:“我再多搭建幾所茅屋,留下部分礦丁,日夜護衛着你們!”

“草民多謝大都督!”

“不用客道,我這人一貫不講求虛禮,”李自成淡淡一笑,道:“你叫什麼名字?在寧遠縣,一向能有多少收入?”

“回大都督,草民叫賴強,這收入嘛,一向也沒個準數,只是勉強餬口而已!”

李自成見他身的衣服有些襤褸,知道日子不會好過,便笑道:“賴強,此處鐵礦,由你負責,每月一兩半銀子的酬勞,至於這兩位,則是每月一兩,若是家缺少土地,再給你們按照每丁三十畝的標準,分發足夠的土地,如何?”

賴強面現驚喜,先是看了眼李自成,再看看另外兩名工匠,慌忙叩拜在地,“草民……草民多謝大都督!”

另外兩名工匠,也是跪倒在地,叩頭謝恩。

“都起來,”李自成含笑道:“我已經說過,我這人不好虛禮,倒是會看重你們做事的態度。”

“草民等拿了大都督豐厚的酬勞,自當竭盡全力,爲大都督效命!”

“那我問你,一旦開礦,何時能產出生鐵?產量如何?”這纔是李自成最爲關心的問題,這次的廣吳山鐵礦,除了這幾名工匠要支付少量的酬勞,礦丁都是戰俘,只要讓他們吃飽,並不需要額外銀子,因此,冶鐵的成本極低,關鍵是能冶煉出多少生鐵。

賴強思索片刻,道:“大都督,依草民以前的經驗,廣吳山的鐵礦,埋藏極淺,生鐵的含量也是很高,若是開挖鐵礦,三日後當可入爐冶煉,十日後可以出料,以後只要爐火不間斷,每月可以三次出爐,產量當在三千斤下!”

三千斤?李自成默默唸叨着每月三千斤,一年便是三萬六千斤,如果全部用來造槍,那該是多少西寧步槍?他抑制住心的狂喜,淡淡道:“若是開足高爐,需要多少礦工?”

“若是開挖鐵礦,三百壯丁足矣,加採炭和其它方面,一共需要四百人,如果大都督能給出四百壯丁,足矣!”

才四百?李自成大喜,他手有現成的千餘壯丁,這還多着六千百餘人,現在只要將這些戰俘操訓數日,即可開挖礦石,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股東風的到來,也不過是三日的時間!

李自成決定,先在廣吳山駐紮三日,待戰俘們操訓結束,再行離開,前往蘭州。

隔天操訓的時候,李自成將戰俘重新分配,馮明歡部進行了精簡,每十人爲一小旗,指定其一人爲小旗官,五個小旗爲一總旗,另設總旗官一名,兩個總旗爲一百戶,另設百戶官一名。

馮明歡依然作爲千戶,統領着這四個百戶、八個總旗、四十個小旗,加總旗官、百戶官,一功四百四百一十二人。

這完全是明軍與天命軍的編制,只是總旗官、百戶官,甚至千戶官都沒有自己的親兵。

整頓完畢,李過便領着馮明歡部前往堡內的操訓場繼續操訓,他們將做爲礦丁,留在廣吳山,接受賴強的領到和指派。

其餘的戰俘,編入劉太清部,總共七百二十二人,分爲八個百戶,其第八個百戶不滿員。

劉太清部不需要成爲礦工,暫時放棄了操訓,由高一功領導,先在礦口搭建茅屋,並修繕堡內的茅屋,做爲工匠與礦工們的居所。

一旦修繕完畢,李自成已有計較,他們暫時不用去清水縣了,那裡已經聚集了足夠的戰俘,人數太多,擠佔場地,勞作的效率反而不高。

待三日操訓結束,劉太清部將修繕寧遠縣至鞏昌府一帶的道路,李自成雖然將沿途修繕道路的事,已經分配給各府縣,但各府縣正在重新分配土地,一旦土地分配完畢,還要忙於秋種,待秋種完畢,天氣可能轉涼,萬一趕冰凍甚至下雪天,道路的修繕必須停工,他實在無法預計,路基能不能按時完工,能修繕一段是一段。

李自成回到營帳,攤開行軍地圖,計算着這一段道路的距離,但他發現,在渭水右岸,寧遠縣至鞏昌府之間,赫然有一條河流,道路修繕至此,必然被河流所阻。

這條河流便是漳水,在接納了廣吳水之後,下游匯入渭水處應該更爲寬闊。

李自成再次遇了河流問題,這個問題一直困擾着他,雖然可以搭建浮橋,甚至是木橋,但都有一定的弊端,況且像渭水、黃河這種寬闊、峽谷結構的河流,根本難以搭建浮橋木橋,渡河只能依賴碼頭、船隻,實在太費時,恰好他已經命令湯若望趕過來,索性先在此處澆築水泥橋,當是試驗。

水泥的生產技術,現在差不多已經成熟了,將來修繕道路,還需要大量的水泥,僅僅依靠馬鹿山這一個水泥廠,不僅產量嚴重不足,而且也需要長途運輸,實在太浪費人力。

既然蘭州與清水縣之間,遲早要澆築水泥大道,不如先將寧遠縣與鞏昌府這一段,先行澆築起來,既可以試驗建造水泥橋的可能性,又可以將廣吳鐵礦山生產的生鐵,及時通過蘭州運往西寧。

說乾乾。

李自成立即飛鴿傳書馬鹿山,讓明暫時負責水泥廠,劉壯帶自己的扶手,立即趕赴寧遠縣廣吳山,準備重新開設水泥廠。

三日之後,馮明歡正式成爲礦工,接受賴強管制,而劉太清部開始了爲期三日的操訓,操訓的事,交給高一功,李過則帶着餘部騎兵,與田芬奔騰在鞏昌府渭水以北的廣闊土地,他們分別扮演着紅臉黑臉。

李過的騎兵以百戶爲單位,穿行於各個縣域,凡是堅決不肯“入漢籍、奉天主”的異族,堅決予以消滅,而田芬每每跟在騎兵的後面,以她曾經的回人女子、今日大都督夫人的身份,安撫着殘餘異族那些受傷的心。

田芬會說些回語,又是天然的雅安人後裔的面容,常常將憋屈的異族感動的淚光漣漣,但安慰歸安慰,如果不能順應潮流,連天主也救不了他們。

由於它騎着小白馬,自身的皮膚又特別白皙,竟然在回人得到“白夫人”的美譽。

在安撫了渭水以北之後,田芬又追着李過部騎兵的步伐,渡過渭水,來到渭水以南,繼續着她的安撫大業。

除了在渡過渭水時,和李自成見了一面,其餘的時間,她一直在士兵的護衛下,穿行於隴右的山川河流。

李自成在李過離開廣吳山的時候,也是離開了寧遠縣,沿着渭水北,經過鞏昌府、安定縣,最後抵達蘭州。

這次從清水縣來到蘭州,穿越了整個隴右,他是用自己的足跡向沿途的駐軍、百姓宣告:整個隴右,已經屬於天命軍!

加李過的騎兵,田芬的“安慰團”,李自成相信,只要朝廷的大軍不來騷擾,用不了多久,整個隴右,將完全納入天命軍的範疇。

蘭州是天命軍東征隴右時,拿下的第一座州縣,又是李自成極爲看重的戰略要地,將來的天命軍,錢糧一定會東移,集與蘭州城內,作爲隴右的大後方,蘭州西寧有着極爲便利的距離優勢。

李自成在蘭州逗留了一日,正準備回到寧遠縣,看看廣吳山鐵礦和正在修繕路基的劉太清部的戰俘,湯若望及時趕到了蘭州。

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284章 龍骨木第207章 新兵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010章 醉死了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0章 築城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155章 鷹騎兵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661章 求真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246章 護國公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376章 練練膽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61章 求真第852章 毒酒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661章 求真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688章 狼山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794章 懸樓第709章 商洛山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71章 殺強盜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947章 殲滅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243章 靖國公第702章 掏心拳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52章 毒酒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329章 漢魂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349章 戰書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69章 立威治軍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24章 暗花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418章 達魯花赤
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284章 龍骨木第207章 新兵第1278章 安西都督府第1010章 醉死了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80章 築城第1380章 下一仗,朕必須親征第580章 重新起航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191章 郭爾羅斯人第32章 紅杏出牆第1155章 鷹騎兵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828章 孤立開封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019章 人無我有第661章 求真第276章 抹去記憶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1241章 時事新聞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244章 十王府街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697章 井底之蛙第1101章 以戰養戰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246章 護國公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376章 練練膽第1205章 願不願意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661章 求真第852章 毒酒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222章 直到大海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497章 懵懵懂懂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641章 國破山河在第911章 初試鋒芒第661章 求真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688章 狼山第623章 秦良玉的疑惑第794章 懸樓第709章 商洛山第1292章 耳鬢白髮第71章 殺強盜第807章 人在獄中第947章 殲滅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1243章 靖國公第702章 掏心拳第1048章 歸還濠鏡第321章 東征隴右(二十七)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852章 毒酒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329章 漢魂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1349章 戰書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69章 立威治軍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524章 暗花第367章 自信滿滿第1260章 雲津市坊第418章 達魯花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