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1章 《反貪律》

李自成將漢清部基本理清了思路,爲將來的自衛和擴張奠定基礎,心甚喜,剛剛伸個攔腰,盧陽進來了,“皇,陳名夏已經來了好久,現在在宮門外!”

“陳名夏?”李自成這纔想起召見陳名夏的事,剛纔與王安平相見甚歡,竟然將他忘記了,便道:“讓他進來吧!”

陳名夏隨着盧陽進來,躬身向李自成行了禮,“罪臣陳名夏,見過華夏皇!”

盧陽見陳名夏沒有下跪,不覺右手按在刀柄,口喝到:“大膽,見了皇帝盡然不跪……”

李自成擺擺手,讓盧陽不用動怒,含笑看着陳名夏道:“你還不是華夏臣子,何來罪臣?”頓了一頓,又道:“大明已滅,崇禎帝失蹤不見,你還眷念舊朝,不願爲華夏效力嗎?”

陳名夏看了李自成一眼,又思索片刻,終於緩緩曲了雙膝,“小人陳名夏,叩見皇!”

“免禮平身!”李自成讓陳名夏起身,但並不賜座,“陳大人,你知道朕爲何單獨召見你嗎?”

“小人不知!”

李自成從御案拾起一本奏章,向陳名夏揚了揚,“這是你給崇禎帝的奏章?”

盧陽接過奏章,氣呼呼地扔給陳名夏,陳名夏展開一看,奏章是向朱由檢建議,調集山東義勇增援京師,心一動,不覺微微皺眉,道:“這個小人給皇帝……前朝皇帝的奏章。”

“這是朕召見你的原因,”李自成含笑道:“你不過是小小的兵科給事,大明大廈將傾之際,別人都是明哲保身,你卻向崇禎帝疏——調集山東義勇入京勤王的法子,究竟是否可行,朕倒是不在意,朕在意的是奏章本身。”

陳名夏昂着腦袋,道:“彼時……小人……小人職責所在……”

“說得好!”李自成大笑,“彼時朝重臣甚多,但朕翻看了奏章,城破之前,羣臣都是停止疏,唯有你,心還想着大明,不錯,職責所在,這纔是忠義之士!”

“這……”陳名夏沒想到李自成有讚賞之意,不知是真是假,掃了李自成一眼,見李自成笑臉沒有嘲諷的意思,心甚怪。

李自成忽地看到陳名夏的頸脖有一道淺淺的疤痕,雖然血跡已幹,但傷痕的時間絕對不會太長,道:“陳大人的脖子……”

“這……”陳名夏遲疑片刻,方道:“小人,小人是大明的臣子,原本是要殉國的……”

原來是自縊殉國!李自成實在說不清,這種人是糊塗還是有氣節,不同的人恐怕會有不同的見解,對陳名夏這樣的小官來說,還能有這樣的氣節,多少有些令人欽佩,“既然陳大人自縊,卻又爲何……”

陳名夏嘆口氣道:“乃是因爲小人的夫人,小人當時自縊,被夫人着人解救下來,夫人說,如果小人殉城,她勢必不肯獨生,只有帶着孩兒一同殉城……”

李自成心道,官員殉城也算了,讓妻兒陪着殉城,實在有些不該,不過,家的頂樑柱沒了,讓妻兒如何生活?隨着丈夫殉城,不是伉儷情深,便是不得已爲之!

陳名夏又道:“小人是家獨子,如果妻兒也隨着殉城,便無人繼承香火……所以……所以小人便苟且偷生……”

“糊塗!”李自成用手指着陳名夏的鼻子,罵道:“枉你熟讀聖賢之書,尚不及夫人明禮,不是你背叛大明,而是大明拋棄了你!”

“這……”

“大明已經不存在了,但漢人的江山還在,需要有識之士爲新的華夏效命,”李自成道:“難道你一死了之,忍心看着漢家王朝處處烽火,最終致北方遊牧部落入關?難道你希望‘五胡亂漢’的時代重新來臨?”

“這……小人……”

“朕從陝西起兵,一路之,官兵都是望風而降,並沒有多少真正的戰鬥,這說明了什麼?”李自成嘆道:“大明……氣數已盡呀!”

“……”

“朕並非和崇禎帝有深仇大恨,也不是冒着殺頭的危險,想要執掌華夏,”李自成道:“實在是民不聊生,百姓們除了造反,實在沒有活路。”

“小人是糊塗!”

“坐吧!”李自成幽幽地道:“新朝需要有識之士輔佐,也能讓陳大人學有所用,難道聖人不是如此教育他的信徒嗎?”

陳名夏遲疑片刻,終於將半個屁股落在座椅,“小人……小人願意聽從皇差遣!”

李自成點點頭,道:“陳大人曾是翰林院修撰,應該熟悉《大明律》吧?”

“小人自然熟悉,”陳名夏終於擡起眼,敢正視李自成了,“皇是要修訂《大明律》……制定《華夏律》?”

“將來或許有一部《華夏律》,但不是現在,”李自成道:“朕希望,陳先生能對照《大明律》將華夏國的幾部律法充分完善,不留下漏洞。”

“小人並不熟悉華夏的律法。”

“沒關係,不熟悉可以學習,”李自成道:“聖賢書都能學會,難道區區幾頁律法,在陳大人的眼裡,還會有困難?”

“小人領命!”

李自成點點頭,道:“還有一事,朕先求教於陳大人。”

“小人不敢,”陳名夏看着李自成,心總覺得怪怪的,“小人當知無不言!”

“大明滅亡,重要的原因,在於武官員貪墨成風,華夏絕對不允許官員貪墨,”李自成道:“陳大人是大明的官員,以陳大人在官場的親身體會,如何才能避免官員貪墨?”

陳名夏思索了好久,卻是搖搖頭,道:“回皇,讓官員們不貪墨,根本是不可能的,歷朝歷代都不能解決,本朝……前朝洪武皇帝,爲了抑制官員貪墨,採用了‘剝皮填草’、‘抽腸斷流’的殘酷刑罰,依然難以根絕貪墨……”

李自成心明白,許多武隨着他打下華夏江山,這時候恐怕許多人都認爲自己要享福了,他們流血流汗,甚至冒着生命危險幸苦了半輩子,總要爲子孫掙下一份家業……

“讓官員們完全杜絕貪墨,的確不太可能,不過,我們可以有效限制貪墨行爲,直至最終消滅貪墨,”李自成笑道:“陳大人可曾聽說國,一旦河堤漏水,該如何堵住這個水漏?”

“皇是說,從正面才能堵住水漏……這貪墨的事……”

“陳大人說得不錯,要想治貪墨,等到貪墨之後再殺人,根本不可能治貪,”李自成道:“關鍵要制定律法,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再加嚴格的監管,讓官員們沒有貪墨的機會……”

陳名夏感覺自己在黑夜摸索,一時找不到門戶,纔看到一絲曙光,而皇的話,像是黑夜的啓明星,指明瞭方向,照亮了道路……

皇高明呀!

他向李自成拱拱手,道:“小人受教了!”

李自成心暗笑,後世這樣的律法,真是舉不勝舉,可惜他無法照搬,更不記得相關的條,只能讓陳名夏去慢慢摸索了,“朕打算制定一部專門反對貪墨的律法,謂之《反貪律》,即便不能完全杜絕貪墨,至少要讓貪墨變聲深惡痛絕的事,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

“皇是讓小人熟讀《大明律》,將貪墨之事列出來?”

“除了大明律,還要增加一些新的內容,”李自成道:“新朝得有新朝的氣象!”

李自成快速列出一些原則:

嚴懲制度:私下收受,百兩以爲貪墨,收受雙方都要受到律法的處置;

財產登記制度:官員任職時,人事部對官員的財產全面登記,等到任職期滿,離職的時候,再登記一次,對照官員的俸祿,看看官員增加的財產,是否超過必要的限度;

宣誓制度:讓所有的官員信奉天主,任職的時候,手按《聖經》起誓;

連坐制度:官員貪墨,一經查實,全國公示,子、孫兩代不得爲官;

平等制度:任何人觸發貪墨條款,必須依法嚴懲,包庇、說清者同罪等等。

陳名夏目瞪口呆,原來皇爲了治貪,早準備了一些手段……

李自成也不知道這些原則是否都能用得,如官員財產登記,主意是不錯的,但實施起來卻非常複雜,即便執法之人人人公允,也會消耗大量的人力、財力和時間。

不過,這樣的律法,絕對不能少,只能在實施過程逐漸完善。

李自成告訴陳名夏,制定《反貪律》,是告訴天下人,如果選擇當官來實現人生的抱負,在歷史留名,那得守住清貧;想要發財,那去經商,遠離出仕這條道路,魚和熊掌,二者不可兼得。

《反貪律》的制定,要與官員的任免結合起來,等蘭州幾名研究律法的人過來,再集體研討具體的條款,等他過目之後,再行定奪。

不知不覺之,陳名夏已經被李自成的話深深吸引,如果能制定出一部這樣的律法,必定能青史留名!

告辭離開的時候,陳名夏對新朝華夏再沒有抗拒之心,雖然李自成並沒有給出任何官職,他已經將自己當作華夏的一員了。

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349章 戰書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42章 水桶法則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836章 挖祖墳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44章 拜年第284章 龍骨木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172章 開刀第137章 有後了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995章 軍魂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691章 攀枝花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018章 玉墜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832章 贖身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460章 爲了誰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125章 女學子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472章 莫須有第724章 金鐘寨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章 劫道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88章 狼山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810章 震懾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1064章 不上朝第35章 落水第30章 滴血的雪夜
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231章 培養太子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349章 戰書第614章 臨時變陣第42章 水桶法則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836章 挖祖墳第767章 天壤之別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第644章 拜年第284章 龍骨木第1319章 甘丹頗章第308章 東征隴右(十四)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1130章 遊牧?農耕?第172章 開刀第137章 有後了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814章 很多女人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361章 建立行省第291章 西寧軍與甘州軍的不同第995章 軍魂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691章 攀枝花第722章 罪不及家人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1018章 玉墜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832章 贖身第319章 東征隴右(二十五)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460章 爲了誰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922章 改元順治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125章 女學子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825章 特殊的糧食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247章 天命都督府第890章 白得一座樊城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902章 長江水軍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790章 傾家蕩產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472章 莫須有第724章 金鐘寨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455章 瞧一瞧看一看第1215章 你還來做什麼第907章 使者來了第948章 裡應外合第791章 叫罵不絕第1153章 相互讓步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章 劫道第394章 秘密協議第564章 百姓爲上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688章 狼山第1385章 美洲和亞洲如此接近第810章 震懾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727章 通家之好第250章 遊牧部落第357章 遊擊將軍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40章 我們有兄弟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1064章 不上朝第35章 落水第30章 滴血的雪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