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

bookmark

馬鹿驛倚靠着馬鹿山,因爲並不是關隘,並沒有當道而立,而是位於穀道南側,臨河而居。品書網

驛站幾近荒廢,只有一名驛丞與兩名年老的驛卒留守,劉雲水與李過突襲關山道的時候,將驛站收歸了天命軍,原先的驛丞與驛卒並沒有反抗,因此都得以留用。

李自成來到馬鹿山之後,強化了關山道的各個驛站補給,遂在此駐紮了一個總旗的士兵。

辰時剛過,草尖的露珠尚未消除蹤跡,李自成的身影便出現在馬鹿山,他將所有的親兵,以及駐紮在馬鹿驛的輔兵集起來,接近百人全部來到馬鹿山南麓,一面平整土地,一面砍伐樹木茅草,開始搭建簡易房屋。

按照長久制,茅屋應該是石牆,山青石甚多,取材極爲便利,但李自成要儘快讓工匠們入住過來,只能先修建簡易的茅屋了,茅屋的圍牆都是樹木框架,再將曬乾的藤草變成草簾,遮擋雨露和蚊蟲。

短短兩日時間,山前便搭建了七八棟茅屋,全部做爲住宅,至少能入駐百餘人,士兵們方纔開始從山取料,由工匠們按照李自成的要求,開始燒製水泥。

水泥的製作工藝並不複雜,大約八到九成的石灰石,加一兩成的黏土,生料首先進行“預熱”,也是脫水,黏土的可塑性降低,塊料變成粉末狀。

隨後進入“分解”和“煅燒”階段,溫度達到一千二百度時,發生一系列複雜的化學反應,生成鋁酸三鈣。

當溫度達到一千四百度時,物料開始燒結、熔融,再發生化學反應,硅酸三鈣以微小的結晶析出,即成“熟料”,然後出窯。

熟料在加入少量的石膏,水泥便成功了。

李自成有後世蒐集的詳細資料,理論並沒有多少難度,水泥窯也是可以製作,但要控制溫度,顯得特別困難了,這個時代,大明的土地並沒有溫度計,想要準確控制溫度,實在沒什麼好辦法,工匠們只能根據經驗來判斷,給出模糊的數據,燒出水泥的質量,完全依賴工匠個人的感覺的經驗,與李自成一再倡導的規模化、工廠化生產,還有很大的距離。

沒辦法,李自成只能根據自己的經驗,設計出後世的溫度計,標明所用的材料,又畫出相關的圖紙,令專人送回西寧,交給湯若望,讓他根據自己的提示,儘快製造出工業溫度計。

李自成將燒製水泥的事,交付劉壯負責,馬鹿驛的所有輔兵,暫時歸他調遣,協助搬運石料、黏土等,自己則抽空去了一趟固關。

固關的城牆已經修繕完畢,隴右的戰俘在輔兵們的指引下,分做四撥,分頭修繕固關至大震驛、大震驛至安戎關的道路。

這些驛道開闢於數千年之前,經過央之國的多次修繕,路基大部分較寬闊,只要將驛道平整即可。

按照以前的做法,只要清理掉路的大石,然後填黃土,再行夯實,修繕便算完工了,但這需要大量的人力,特別是夯實黃土這個環節,需要用石窩半尺半尺地一步步夯實,即便有足夠的勞動力,每裡驛道,至少需要十天半月的時間。

這樣的驛道,不僅修繕時間長,耗費人力成本巨大,保存時間較短,又不耐雨水的沖刷,地面的平整度遠遠達不到李自成的期望。

他已經在馬鹿山燒製水泥,自然要按照新的標準修築,驛道的寬度,幾乎是唯一的目標。

地面的平整度不是問題,如果沒有巨石擋道,只要將驛道修理得基本平整,路面堆積些碎石即可,地基更是不用擔心,這是沿用了超過千年的古道,路基早已經受過檢驗,路面不存在沉降問題。

固關至大震驛這一段主要是拓寬,在不影響水流的前提下,儘可能向山勢一側挖掘一些,沒有機械,只能依靠戰俘們的人數了。

不過,這些是使用了超過千年的驛道,經過多次維修與拓寬,需要拓寬的地方,並不是太多,驛道維修的速度很快。

倒是大震驛至安戎關那一段,因爲要穿過山脊,道路迴旋往復甚多,不但增加了長度,同時也大大增加了通行的難度。

李自成在山脊處觀望了許久,發現一塊足有數萬斤的大石,切好當道,驛道因此被迫改道,原本不過半里的直線距離,沿着山勢足足繞行了數裡,還要沿着峭壁,基本無法拓寬。

他緊縮眉頭,將負責這一段路基的戰俘頭領找過來,道:“這一段山路,因這一塊巨石足足增加了數裡的距離,能不能將這塊巨石移走?”

“屬下等起初也想將這塊巨石移開,大都督請看,”那頭領指着石縫下挖掘的痕跡,訕訕道:“可是,這石塊實在太大了,不但無法移動,即便移動了,也無處放置……如果推至山下,很可能要阻斷水源!”

“水源不能輕易改變,除非你能爲它提供新的通道,”李自成繞着大石走了半圈,仔細揣摩,心忽地一動,“能不能將巨石搗碎了?”

“搗碎了?這麼大的巨石……”

李自成想到,將來要澆灌水泥大道,還需要一些碎石,巨石搗碎了,恰好能作爲築路的材料,便笑道:“如果能將這塊巨石搗碎,是不是這一段驛道,不用像原先那般盤旋往復了?”

“大都督,這裡是山脊,如果能將這塊巨石搗碎了移開,這一段驛道,將成爲直道,而且,”那頭領指着巨石之下,“如果能移開這塊巨石,山脊的高度,會降低兩丈有餘,驛道的坡度會大大減緩,只是……只是不知道這塊巨石,與下面的山石是否連在一起……”

“這個無妨,”李自成度量,的確像那頭領所說的,只要能移開這塊當道的巨石,不僅驛道將更加平直,坡度也會減緩許多,將來運輸糧食,會便利許多,心不覺大喜,笑道:“你先讓兄弟們去山拾些枯枝敗葉,再準備幾個裝水的木桶,我有辦法讓這塊巨石成爲築路的碎石料!”

“大都督……”何小米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這塊石料,實在是太大了。那統領更是不敢相信了,他們要清理驛道,已經夠疲倦的了,如果再做這些沒有任何意義的事……他哆嗦着道:“大都督真能移開這塊數萬斤的巨石……”

何小米想到大都督常有驚人之舉,沒奈何,只得選擇了相信,聽了那頭領的疑問,心不爽,出言喝道:“大都督讓你做什麼,你做什麼,哪有那麼多廢話?”

李自成喝住何小米,淡淡笑道:“你放心,若是不能搬開巨石,也浪費不了多少時間,當是讓兄弟們休息片刻,若是僥倖搬開巨石,這一段的驛道,便利多了!”

“是,大都督,小人這去安排!”那頭領順坡下驢子,忙帶着所有的戰俘去兩側的山找尋枯枝葉,連同監管他們的輔兵,也是幫着運送,不到一柱香的時間,巨石前已經堆起數丈高的柴薪。

此時正是夏秋之際,又長時間不見雨水,山間枯枝甚多,一點着,李自成讓戰俘們將柴薪堆放在巨石,然後用火摺子引燃了。

大火引起的熱浪,頓時將戰俘們都逼退至二十步開外,但爲了讓大火持續燃燒,還是有幾名戰俘,不斷將柴薪添加至巨石。

這場人爲的大火,足足燃燒了小半個時辰,在大火完全熄滅之前,李自成已經讓戰俘們用水桶、面盆、水瓢等等盛水,一切能用的器具,全部去山間的小溪盛滿水等待着。

李自成利用的是後世婦孺皆知的“熱#脹冷縮”的原理,先是用大火燃燒,讓石頭表面炙熱,再向炙熱的石頭澆水,讓它驟然冷卻。

石頭是熱的不良導體,此時石頭表面雖然炙熱,但內部還是原來那樣冷冰冰的,如果溫差足夠大,石頭表層和內層會嚴重變形,一旦變形超過一定的幅度,會因嚴重扭曲而發生迸裂。

像喝水的玻璃杯,如果在天寒地凍的季節,突然注滿滾開水,可能發生炸裂,原理完全是一致的。

如果單純等石頭的表面因炙熱而迸裂,需要極高的溫度,李自成雖然不知道確切的數值,但在開放的空間內,熱量散失很快,很難達到溫度要求。

所以他讓戰俘們準備大量的清水,讓石頭表面的溫度快速冷卻下來,這同樣能達到讓石頭迸裂的效果。

唯一不確定的因素,是溫差是否足夠。

李自成讓戰俘們不斷添加柴薪,是要增加巨石表面的溫度,儘可能提高石塊表面的扭曲程度。

待大火基本熄滅,衆人立即七手八腳將手器具裡的清水,潑灑在巨石的頂部,無數道目光盯着巨石,令人失望的是,巨石紋絲不動,並沒有出現李自成向他們描述的那種迸裂。

難道大都督只是信口開河?

李自成也是有些失望,這麼多清水潑下去……他忽地想起,與這塊巨石相,這些清水,實在太少了,很難將石塊表面的溫度降到常溫。

他顧不深思,忙對戰俘們大喝道:“都楞着幹什麼,快些取水,再澆!”

第1248章 東北亞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588章 勖勤宮第1072章 航海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36章 分水嶺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148章 傳教士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82章 祈福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54章 困惑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67章 夜談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7章 採藥第1018章 玉墜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836章 挖祖墳第799章 潰敗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539章 收房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20章 倒淌河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478章 小旗官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37章 山地炮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83章 賭約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041章 海匪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280章 龍駒島第782章 二夫人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091章 不委屈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36章 姐妹花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995章 軍魂
第1248章 東北亞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802章 風雨飄搖第588章 勖勤宮第1072章 航海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67章 保駕護航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1382章 哥薩克騎兵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36章 分水嶺第103章 源源不斷的餉銀第148章 傳教士第100章 保底月票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785章 洛陽會議第512章 一舉兩得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182章 祈福第414章 佛祖的懲罰第166章 纔不是小孩子第1386章 海星伯爵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487章 擲地有聲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29章 生存與繁衍第154章 困惑第196章 對死亡的漠視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585章 兵敗被俘第67章 夜談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184章 東北三寶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899章 嘿嘿不應第765章 早有預謀第17章 採藥第1018章 玉墜第375章 信徒與宗教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836章 挖祖墳第799章 潰敗第341章 近水得月第683章 特殊的賞賜第991章 戰場反水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539章 收房第714章 百姓爲本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432章 慶祝的方式有些特別第713章 選擇的權利第287章 棒打老虎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20章 倒淌河第297章 東征隴右(三)第597章 一炮破城第13章 我的蛋,我的蛋呀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263章 田天浩的發現第478章 小旗官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437章 山地炮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981章 最大的誠意第307章 東征隴右(十三)第873章 勢不可擋第183章 賭約第45章 被甘州拋棄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637章 滿載而歸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041章 海匪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280章 龍駒島第782章 二夫人第290章 得隴望蜀第882章 開封的王府第1091章 不委屈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136章 姐妹花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995章 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