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章 小規模,高標準

bookmark

十一月二十七日,劉雲水押着從甘州帶來的一百八十多兩鋼鐵大車,回到西寧,大車沒有進入軍營,直接被送至匠作坊。

李自成得到訊息,讓任二喜去接管新增的三個小旗的親兵,安置在軍營,暫時歸他統屬,按照西寧兵的標準,嚴格操訓。

親兵的事,他沒有太過關心,而是去了一趟匠作坊。

進了院門,裡面橫七豎八停了十餘輛大車,劉方與工匠們正在拆卸着其的一輛,,而在另一側,數名工匠正在緊張地打磨着,看來步槍的第二套模具,尚未最後完工。

聽到腳步聲,劉方擡起頭,見是李自成,慌忙將手的活計一扔,叩拜在地,“大人!”其餘的工匠也是跟着跪拜在地。

“不用多禮,你們忙你們的,活計要緊,”李自成哈哈一笑,讓工匠們各歸其事,卻是單獨將劉方留下,“怎麼樣,這些大車的鋼鐵,還好用嗎?”

“好用,好用,”劉方一疊連聲,然後露出有些惋惜的眼神,“大人,這些大鐵疙瘩,製作相當精糧,若是……若是放到西寧的匠作坊,恐怕打造不出,這麼拆卸了,實在……有些可惜!”

李自成當然知道,這些大鐵車,無論是用作對付騎兵的器械,還是運輸糧草物資,木車耐用多了,可惜整個西寧地區,乃是青藏高原的邊緣,大量的山脈、河流阻斷了各條道路,如果在極小的範圍內,這些大車尚可使用,只要距離稍長,由於地勢不平,莫說運輸糧草,便是這些大車本身,移動都很困難。

除非修築四通八達的官道。

但官道的修築,需要人工夯實基土,速度極慢,又要花費大量的銀子,而且遇陰雨天,大車一樣難以通行。

除非……

李自成搖搖頭,這種修路的方式,速度可能大大加快,但一樣需要大把的銀子,還要在河流建造橋樑,他暫時沒有足夠的銀子,也沒有銀子、人力,想想也算了。

在西寧這種丘陵還丘陵的地帶,還是木車更爲輕便些,大鐵車還是按計劃發揮他的重要作用吧!

“劉方,現在別想這些了,西寧現在最缺的,是步槍,等將來有了足夠的生鐵,我們再集人力,打造一些精巧、舒適的大鐵車,是商賈出行,也可以使用!”

“是,大人!”劉方也是一說,他純粹是從匠人的角度,認爲大車拆卸了太可惜,他纔不管糧草運輸的事,大規模鑄造步槍,他纔有銀子賺呢!

工匠們各行其是,李自成在院內隨便走了走,發現院牆表層的泥土,可能是因爲年久失修,日曬夜露,再經寒流一凍一吹,無限鬆軟起來,像是倒裝的魚鱗一般,一片片、一塊塊,用手一摸,大塊泥土揚沙般墜落在地,微末則是隨風飄舞,越過牆頭飄出院外。

房子的牆壁和院牆也差不多,表層的石灰,已經發出淡淡的黃色,被明光鎧一碰,飄飄灑灑出一大片粉白的揚塵。

除了房頂,整個匠作坊的房子,都顯示出一種暮色的陳舊,李自成心一酸,難怪原先的匠作坊形同虛設,只剩下十數名找不到出路、手藝相對生疏的工匠。

難道偉大的發明創造,一定非得誕生在極爲簡陋的牛棚馬圈?

看來整個匠作坊,包括圍牆,要全面翻新,將來的匠作坊,研發部門與生產部門分開,再招收一批工人,擴大生產能力。

西寧步槍遲早會成爲戰場的主力,一些別有用心的人,一定會重點關注步槍的生產,那時的匠作坊,將成爲西寧軍的最高軍事秘密所在,必須常駐士兵在此保護。

不過,這些工作只能等到開春之後,現在已經封凍,根本無法大規模建房。

回到後衙,李自成先是飛鴿傳書王安平,讓他將主要遊騎投放到隴右地區,爲西寧的防務先行預警,然後知會西寧城內的吳二毛,讓他將無影門的人,全部投放至甘肅鎮,甘肅鎮剛剛易主,民心不附,他們不用做什麼,每日只需閒逛,瞭解民情,也包括各級軍政官員,以及士兵的思想動態。

李自成並沒有將無影門升到與朝廷錦衣衛同等的權力,大約相當於漢代的“採風官”,只有暗調查、知情權,回頭再向自己彙報,他們自己並沒有處置權。

無影門彙報的訊息,必須有理有據,“風聞言事”之類,不用搞了,大明朝廷的言官,自設立之初,是打擊異己、誣陷政要的代名詞,幾乎等同於大明政治制度的癌細胞。

李自成自己則在考慮天命都督府有關事宜,逐漸完善它的制度與機構,一旦西寧與朝廷決裂,便是天命都督府開府之日。

三日之後後,匠作坊鑄造了十餘支步槍,不過第二套模具已經打磨完畢,鑄造的速度將大幅加快,李自成讓何小米從匠作坊取了十一支步槍,交給親兵操訓,先安排一個小旗。

由於任二喜正在操訓新增的三個親兵小旗,李自成的身邊,只剩下雷萬軍這個小旗官了,雷萬軍帶着工匠在西寧各地尋了數月的鐵礦,沒有任何線索,基本放棄了,他回到李自成的身邊,只留下工匠依然在崇山峻嶺穿梭,死馬當活馬醫。

又過了十餘日的時間,匠作坊在拆卸了近二十輛大車的同時,打造了百支步槍,李自成算了算,按照這種例,一百八十輛大車,將來全部拆卸了,可以打造八九百支步槍,如果再讓部分士兵褪下明光鎧,可以武裝十個百戶了。

所有的步槍,自然不會交給某一個百戶,李自成現在的計劃,原先的每個百戶,最多配發五百餘支左右的步槍,暫時先武裝五個百戶,其餘的士兵,臨時充作輔兵,儘量讓更多的士兵接觸到步槍。

匠作坊現在打造的步槍,李自成打算先交付周賓部,先配發五個百戶,周賓部經過這次的擴軍,已經達到十個百戶的士兵,但新增的五個百戶,只是按照西寧軍的方式和標準,參加傳統的操訓。若是趕戰爭,幫助運輸糧草輜重,如果戰兵出現傷亡,他們纔有機會補去。

當然,這些士兵不會永遠作爲輔兵,如果達到西寧軍的標準,將來再有足夠的步槍,也是可以當做戰兵培養。

在李自成的計劃,除了第一、第二百戶是騎兵,暫時不配發步槍,其餘的五大百戶,各配發五百支步槍,先武裝其的五個百戶,提高他們各自的作戰能力,即便面對同等數量的騎兵,也不會落於下風。

難度當然會有,最大的問題,便是缺少生鐵,所以各部新增的士兵,只能按照原先的方式進行操訓了,不過這也是必須的,如果沒有足夠的勇氣、力量、合作和必勝的信心,即便配發步槍,士兵也難以將效力發揮到最大。

與武器相,人的因素,士兵的個人素質,纔是一支軍隊的根本。

兵員素質去了,再配發優勢武器,軍隊的戰鬥力才能真正得到提升。

按照匠作坊的鑄槍速度,在新元之前,應該還可以打造百餘支步槍,還能武裝周賓部的一個百戶。

周賓部的五個百戶,已經完成了射擊訓練,只是在北伐甘州時,步槍臨時全部交給馬有水部,他們才斷訓練,現在有了步槍,可以進行戰術訓練了。

等到周賓部的這五個百戶步槍配發到位,接下來打造的步槍,將交付宋部開始射擊訓練,這應該是年後的事了。

在這期間,湯若望已經將翻譯過的戰艦圖紙,着人送與李自成,李自成原先打算親自去一趟西海,順便將圖紙帶過去,不過現在早已進入霜凍器,西海水面已經結冰,水軍操訓肯定會受到影響,不是最佳狀況,甚至有可能完全停止了,想想還是放棄了,只是讓親兵送去一份圖紙,交由曹建,讓他按照圖紙要求,先行備料。

西海水軍雖然及其原始,但畢竟已經開始組建,只要糧餉跟得,又有足夠的戰艦和士兵,會駛入發展的快車道,湯若望從葡國弄來的這份戰艦圖紙,放到歐洲,應該算不先進,以李自成的理解,現在戰艦最爲先進的國家,應該是荷蘭與英國。

但對西寧,甚至大明來說,這樣的戰艦,算是新式水軍的開端。

像後世的“遼寧”號航母,如果以當時的頂尖水平來看,它剛一面世,便已經落後了,但這不妨礙央之國以此爲基礎,積累使用航母的經驗,操訓艦載機飛行員,並以此爲契機,建造更爲先進的航母,最終將趕以電磁彈射、核動力爲技術標準的星條旗航母。

現在的西海水軍,差不多處於這個節點。

但李自成暫時沒有大力發展水軍的計劃,原因有二,一是沒有足夠的銀子,二是沒有太多的作戰空間和機會。

陸軍的七大百戶,纔是西寧軍發展的重點。

對西海水軍來說,現在最爲恰當的,是保持一支小規模的艦隊,投入的銀子不多,但力求保持較高的水準,高性能的戰艦,高技術的水手,高素質的士兵,高強度的操訓。

一切都處於井噴前的狀況,一旦條件許可,或是有了需要,能快速擴軍。

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136章 姐妹花第172章 開刀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262章 永明城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924章 潼關下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679章 公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02章 通遼府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51章 模具第799章 潰敗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5章 大哥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206章 煩勞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19章 黑衣人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85章 意見一致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7章 天然鹼第133章 同牀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70章 零死亡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711章 不走運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34章 血腥味第1320章 哈密八衛
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359章 山丹水大橋第896章 裡應外合第136章 姐妹花第172章 開刀第1395章 禁止養馬第1262章 永明城第303章 東征隴右(九)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924章 潼關下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668章 擱置議和第451章 人體實驗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815章 旱情是騙局第526章 王徵的光陰第298章 東征隴右(四)第893章 焚香敬酒第679章 公審第364章 兩女爭夫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1202章 通遼府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946章 龜縮保定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695章 山中狗叫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301章 東征隴右(七)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365章 東征關中,南下巴蜀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151章 模具第799章 潰敗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648章 生產成本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5章 大哥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206章 煩勞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1034章 艦炮的數量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09章 夢寐以求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19章 黑衣人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85章 意見一致第310章 東征隴右(十六)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7章 天然鹼第133章 同牀第1138章 沒有說謊第382章 或戰或降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046章 濠鏡之行第270章 零死亡第758章 隱隱擔心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242章 梅之煥的建議第1236章 同一個目標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901章 三日爲限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711章 不走運第30章 滴血的雪夜第1116章 不安、不能安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95章 羊肉湯與鮮魚湯第835章 一戰而潰第167章 氾濫成災第1212章 心中承認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879章 決堤放水第1050章 兩個選擇第1365章 歷史傳承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474章 一觸即發第1366章 打起來了第1208章 右翼三旗第34章 血腥味第1320章 哈密八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