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戰與和

bookmark

“知府大人,你要爲我們做主呀……”十四名里長對視一番,紛紛叩拜於地,被土司強佔的土地,也有他們的一份,知府大人若是不管,連他們的那份土地,也是無法收回,爲了土地,他們一個個將地面叩得“咚咚”直響,似乎地面和腦袋,纔是罪魁禍首……

孔蘭川微皺着眉,“判決是講求證據的,沒有證據,本府也無法替你們做主……”

“知府大人,那十字坳與肖家坳的百姓,爲何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土地……”

“你們的訊息倒是靈通,”孔蘭川板着臉道:“本府實話告訴你們,十字坳與肖家坳的百姓,不是拿回了屬於自己的土地,而是得到天命都督府的恩賞,每丁二十五畝,他們原先有這麼多土地嗎?”

“恩賞?爲何只有十字坳與肖家坳的百姓可以得到恩賞?”

“你們既然知道恩賞的事,爲何不知道恩賞的條件?”孔蘭川冷眼看着里長們,也不讓他們起身,“他們可是入了漢籍、奉了天主的……”

里長們瞬間明白了,但他們還不死心,有人小聲道:“大人,我們本是彝人,爲何要入漢籍?”

“你們可以保持彝人的身份,沒有人逼迫你們,”孔蘭川道:“可是天命都督府的律令,都是如此要求的,不肯歸爲漢人,便無法得到天主的恩賞!”

“大人,我們若是奉了天主,能不能拿回土地……”

孔蘭川搖頭,“天主只會照耀漢人,若是不肯入漢籍,天主便不可能照耀,天命都督府也不會有恩賞!”

“這……”

“你們先去吧,和百姓商量商量,本府也會爲你們爭取,”孔蘭川顯出很爲難的樣子,“不過,天命都督府一向是遵循律法,如果不能‘入漢籍、奉天主’,本府是去了,恐怕也很難說話……”

孔蘭川將里長們打發回去,他要抓緊時間,先將十字坳與肖家坳的事情弄好,向大都督交出自己的第一份政績。!

此時的李自成,正親自看押着戰俘們拓寬遵義府與遵義縣之間的官道,遵義縣與遵義府之間,不過三十里,只有半驛的距離,如果立鎮更爲確切。

但遵義縣城地處落蒙水遊,地勢相對平坦,已經開發出來的熟地較多,又是原先播州長官司所在,城廓成型,暫時沒有遷移的必要。

不過,官道多是順着山勢穿行的小道,如果要拓寬,十分費力,使用僅有的鐵鍬、斧鑿等原始工具,工程進展極爲緩慢。

李自成每日在官道轉悠,心十分焦急,便讓親兵取來部分火藥,山石特別堅硬的地方,便用火藥爆破。

爲了激發戰俘的積極性,李自成讓孔蘭川在遵義府南北,靠近官道兩側,留下四“裡”耕地,又在遵義縣南北,同樣留下三“裡”耕地,凡是在築路表現積極的戰俘,一年期滿後,便能進入這七“裡”的便捷之地定居。

戰俘們因爲長期定居播州之地,基本在當地都有妻兒,能得到這些土地,將來即便退役,至少生活不用發愁。

在土地的刺激下,戰俘們的工作效率大幅提高,李自成便丟下他們他們,自己帶着地圖在遵義縣境內考察,親自繪製新的山水地圖。

在小吏們居調解下,遵義府直屬的十六裡,除了十字坳與肖家坳,其餘的十四里終於向孔蘭川低頭,同意“入漢籍、奉天主”。

孔蘭川與杜如素髮出聯合告示,由於土司侵佔百姓土地的事件,事件過於久遠,百姓又難以拿出確切的證據,遂按照次的判決,收回絕大部分土司的土地,重新進行分配。

由於耕地增加,百姓的人數也在增加,所以遵義府直屬的村落,由十六裡增加至二十里,百姓每丁將獲得二十五畝耕地、山地。

府衙將立即組織人手,重新登記人口、劃分土地,百姓只要“入漢籍、奉天主”,能獲得足額的土地,待土地的莊稼收割之後,立即交付新的主人,府衙也會發放新的地契。

新增加的四“裡”,用於獎勵築路的戰俘,暫時封存起來,或者由他人代耕,戰俘們服役期滿後,即可向府衙申領這些土地。

整個府衙又開始忙碌起來,府衙的人手分做若干小組,重新劃分每“裡”的疆域,重新確定里長,按照每戶的丁口數量,重新劃分土地。

官衙吏員在下鄉的同時,還會按照李自成的要求,重新繪製山水地圖,不太精確、不太規範沒關係,只要能看懂行。

李自成的目標,還是爲了發展交通做準備,所以重新劃分的各“裡”,儘量設置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只要交通便利了,百姓與山外有交流,不會太過愚昧。

這二十個“裡”,大約是後世的二十個鄉鎮,是人口和財物相對集的地方,每一“甲”相當於村落。

原先的土司制度,已經正式作古,即便留下性命的土司們,也是失去了絕大部分土地,在重新分配的時候,與普通百姓一樣,都是每丁二十五畝,但他們的財物倒是沒有沒收,還可以從事商業活動。

…………………………………………………………

九月底,盧象升終於趕到京師,聽說朝廷與韃子議和的傳言,立即求見兵部尚書楊嗣昌,詢問事情的真實性,楊嗣昌默然不語,藉口軍情緊急,立即帶着他求見朱由檢。

朱由檢聽說盧象升趕到京師,不禁大喜,心懸着的石頭,總算放下了一半,爲了顯示對盧象升的重視,他離開乾清宮,在武英殿召見了楊嗣昌與盧象升。

“臣叩見皇!”楊嗣昌、盧象升雙雙叩拜於地。

朱由檢沒有說話,而是打量着盧象升的後背,盧象升並非虎背熊腰,但身材勻稱,穿鎧甲,即便跪在地,也有一份英武之氣!

“免禮平身!”

“謝皇!”

朱由檢看着渾身散發出英武之氣的盧象升,心更加歡喜,“盧愛卿,韃子分兵,破關而入,你有什麼看法?”

盧象升想到朝廷與韃子議和的傳言,不知道皇同意否,他雙手一抱拳,低頭道:“臣主戰!”

朱由檢心一驚,不覺變了臉色,良久方道:“盧愛卿聽到什麼傳言了……這都是以前的事了,廷議之後,朝廷再無此打算!”

楊嗣昌忽地從懷抽出兩份塘報,看了盧象升一眼,方道:“皇,遼東訊息,皇太極攻佔義州,並以義州爲基地,猛攻錦州……四川的李自成、湖廣的羅汝才,都是不肯接受招撫……”

朱由檢擺擺手,他暫時顧不流寇和遼東了,“盧愛卿,韃子進逼京師,你有何退敵之策?”

盧象升睨了楊嗣昌一樣,道:“回稟皇,韃子雖是騎兵,但我軍與韃子交戰日久,已經積累了對付騎兵府法子,步兵只要結陣,刀盾兵在外,長槍兵在,弓箭兵於後,即可立於不敗之地……”

“奧?”朱由檢大喜,議和之心頓減,“盧愛卿說說,如何立於不敗之地?”

“韃子如果發動攻擊,以弓箭射擊,輔之以火炮,便可對韃子進行遠程打擊,而我們的刀盾兵,可以抵禦韃子的弓箭,論遠程打擊,我們處於優勢;一旦韃子靠近,刀盾兵結陣,可以抵禦韃子的第一波攻擊,而長槍兵利用長兵器的優勢,可以戳傷韃子的戰馬,近戰,我們同樣不會處於劣勢……”

朱由檢不住點頭,雖然沒有過戰場,但基本的戰鬥模式,他還是懂的。

“皇,”盧象升見朱由檢贊同自己的用兵之法,遂道:“大同、山西、宣府之兵,守北疆久矣,深通與騎兵作戰之法,臣請求調三鎮兵馬入京勤王!”

“三鎮兵馬,已經接近京師,大同總兵王樸、山西總兵虎大威、宣府總兵楊國柱,都受愛卿節制,”朱由檢一向喜歡盧象升,便道:“朕授愛卿尚方寶劍,領兵部尚書銜,總督天下援兵!”

盧象升大喜,忙叩拜於地,“臣多謝皇!”

楊嗣昌雙目內斂,什麼也不看,卻是道:“皇,盧大人總督天下援兵,當以何人爲監軍?”

“起潛,”朱由檢毫不猶豫道:“起潛一向忠貞,又長期於宣大一帶監軍,對韃子知根知底,定能幫助盧愛卿一把!”

“臣謝過皇!”

“國庫雖然匱乏,但盧愛卿總督援軍……”朱由檢滿目含笑,道:“朕從內帑拿出一萬兩犒軍,盧愛卿,朕的內帑也沒有多少銀子呀?”

“臣謝主隆恩!”盧象升暗喜,皇如此心意,顯然是主戰,那坊間傳言皇同意議和的事,顯然是誤傳了。

楊嗣昌、盧象升告別朱由檢,離開武英殿,剛剛出了宮門,楊嗣昌忽地立住腳,“盧大人……”

盧象升一拱手,“楊大人有什麼話需要交代在下嗎?”

楊嗣昌遲疑片刻,終是道:“盧大人可知,皇爲何用高起潛監軍?”

“難道是因爲高起潛曾經參與議和?”盧象升愕然,沉思片刻,道:“不會吧?皇既然拿出內帑的銀子犒軍,難道主戰的決心尚不堅定?”

楊嗣昌沉着臉,搖了搖頭,微微嘆息一聲,竟撇下盧象升,獨自回了兵部。

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68章 無影門第125章 女學子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379章 錫蘭島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2章 意外來客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7章 採藥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255章 紅河鎮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569章 官二代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250章 主動權第1091章 不委屈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013章 承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36章 分水嶺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149章 吞鉤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26章 信鴿第213章 香精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711章 不走運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13章 比較第159章 苦水灣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002章 責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34章 白夫人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62章 大潰敗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78章 賞銀第424章 毀約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344章 區別對待
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1027章 集體智慧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68章 無影門第125章 女學子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775章 都是糧食惹的禍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1379章 錫蘭島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82章 意外來客第598章 激勵士兵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7章 採藥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255章 紅河鎮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795章 殺敵發財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525章 羊肉水餃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569章 官二代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969章 皇子的下落第1250章 主動權第1091章 不委屈第906章 陰差陽錯第1015章 絕不後悔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1145章 饒餘郡王府第171章 意外發現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717章 投豆選舉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013章 承諾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36章 分水嶺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149章 吞鉤第518章 林丹汗的福晉們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1037章 五洲四海第490章 第三千戶第26章 信鴿第213章 香精第141章 腦門上冒汗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711章 不走運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113章 比較第159章 苦水灣第1134章 旗倒人亡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1390章 突圍出城第1002章 責任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334章 白夫人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第1199章 又是大敗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862章 大潰敗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78章 賞銀第424章 毀約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332章 做好現在第584章 大批流民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077章 豪格瘋了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254章 臥房送行第723章 功不可沒第1344章 區別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