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0章 並頭而睡

龔鼎孳連着與遲起龍舌戰數日,竟然不分勝負,雙方都有讓步,但在關鍵問題,卻是寸步不讓。

和談一時陷入僵局!

李自成並不着急,他在忙着整編鷹騎兵,遼陽的六名韃子已經趕到盛京,加入鷹騎兵,開始在鷹騎兵傳揚天主教。

李自成告訴羅峰,趁着現在沒有戰爭,儘快讓所有的將士都接受洗禮,皈依天主教。

隔了一日,撫順俘獲的兩百戰俘和兩千餘滿人女子,被押赴至盛京南城外的天命軍大營,李自成將這些戰俘全部交給羅峰,讓他進行甄別。

願意“入漢籍”、“奉天主”、加入鷹騎兵的,全部留下,立即整編,有絲毫不情不願的,立即退回來。

或許是羅峰知道李自成的心思,這些滿人,一旦被退回來,一定會被斬首,所以他想盡一切辦法,讓所有的戰俘都加入了鷹騎兵。

鷹騎兵有了第二個千戶。

原先的千戶,一共有十一個半百戶,去掉多餘的一個半百戶,編爲第一千戶;第一千戶多餘的一個半百戶,加新的戰俘,合編爲第二千戶。

第二千戶只有三個半百戶。

兩千餘滿人女子,如果將她們配給鷹騎兵,倒是綽綽有餘,不過,李自成已經答應了楊坤,第五師凡是沒有成家的將士,都將得到一個年輕的韃子女人,這些女人,優先留給第五師的將士。

鷹騎兵的將士如果缺少女人,他們可以去草原劫掠。

這些女人暫時收養在大營,反正時間不會太久了……

高一功已經傳來訊息,鐵嶺已經拿下,韃子被全殲,再過數日時間,鐵嶺周圍的韃子將被肅清,整個邊牆之內,盛京會成爲一座真正的孤城!

李自成已經不太關心和談的事了,只要華夏與滿清沒有達成協議,雙方是戰爭狀態,任何戰爭手段,都是可行的。

又過了三日,虎騎兵和狼騎兵從北面回到盛京,這一次,他們是大搖大擺來到盛京城下的。

隨同他們一同前來的,還有五百韃子的戰俘,另有三千餘韃子女人,暫時留在鐵嶺城。

第五師則是留在鐵嶺,維持當地的秩序,肅清殘餘的韃子。

李自成將五百韃子戰俘交給羅峰,編入鷹騎兵,給了半日的時間合編、登記,然後連夜西行,沿着官道趕去西面邊牆之外,一邊整訓,熟悉軍律,一邊監視西北方向的科爾沁人,沒有旨意,絕不可以主動挑釁。

李自成將羅秀娟和羅玲趕去她們的帳篷,連夜在大帳召見李信、周鳳梧、李牟、白廣恩、高一功、王俊卓、許爾顯,進行戰前部署。

攻城的時間,定在後日辰時,南城、東城主攻,西城、北城主守。

南城爲第一攻擊點,由第二師攻擊,李信親自指揮;東城爲第二攻擊點,由第一師攻擊,周鳳梧負責指揮;兩處攻擊點都是以山地跑開道,榴彈炮、白狼營的紅衣大炮,全部集於南城外,受李信節制。

第四師白光恩部的四個團,各負其職:第三團攻西城,第一團護衛;第四團攻北城,第二團護衛。

如果南城或是東城被攻破,第三團、第四團立即停止進攻,匯合另外一個團,在城外佈置防守陣型,阻止滿清的騎兵突圍。

李自成考慮到這是與滿清的決戰,一旦滿清的騎兵戰敗,一定會突圍,突圍的方向,不會是南城門和東城門,只有西城門和北城門,便讓高一功的虎騎兵、王俊卓的狼騎兵,全部在北城外伏擊。

李信不解,“皇,那西城門呢,一旦滿清的騎兵突圍,西城外只有兩個團,又是步兵爲主,第一團操訓騎術的時間,不過短短數日,馬背並沒有多少戰鬥力!”

李自成笑道:“朕的親兵,也該撈些戰功了,否則將士們總是抱怨!”

“不行,絕對不行!”李信斷然拒絕,“滿清的騎兵一旦突圍,那時窮寇,平日更加兇殘,皇絕對不能冒險!”

周鳳梧、李牟也道:“勝利在即,皇萬萬不可身犯險地!”

高一功急得站起身,“皇,讓狼騎兵留在西城外,臣願率虎騎兵在北城外伏擊韃子,如果放跑了韃子,臣願意獻自己的腦袋。”

王俊卓接着道:“皇,臣也願意用腦袋擔保,西城外絕對不會逃出一名韃子!”

李自成搖搖頭,“你們的心意,朕都明白,盛京城內,滿清有數萬騎兵,不放跑一名韃子,絕對不可能,朕讓虎騎兵和狼騎兵都留在北城外,是要最大限度地截殺滿清的潰兵,免得留下後患。”

“皇,便是截殺韃子,也不用皇的親兵……”

“朕的親兵,並不是儀仗隊,他們不僅是騎兵,還列裝了步槍,兼有步兵和騎兵的本領,截殺韃子,他們正合適!”

“皇……”

“朕心意已決,你們不用說了,”李自成擺擺手,道:“其實,截殺滿清的騎兵,並沒有你們想象的那般危險,彼時盛京城破,第一師或是第二師在後面追擊,滿清的騎兵已經如驚弓之鳥,他們只會奪路而逃,絕對不敢戀戰,便是留不住他們,朕也不會處於危險之。”

李信知道勸不住皇,思索片刻,道:“皇的親兵可以作戰,但皇不可留在城西,必須留在城南,城南有大量的火炮,韃子絕對不會從城南突圍,城西的伏擊戰,交給何將軍!”

“朕的親兵都在城西,朕卻要留在城外躲避?”李自成笑道:“滿清的大汗、皇,哪一個不是在戰場衝鋒陷陣?”

“皇,滿清的體制,與我華夏不同……”

“好了,今日的戰前部署,到此結束,各位將軍,都回去早早休息吧,明日還要做戰前動員,”李自成掃了高一功、王俊卓一眼,道:“兩位愛卿長途奔襲,剛剛回到盛京城外,可得好好休息,一旦滿清的騎兵突圍,步兵肯定追不,還是由你們護送多爾袞一程!”

“臣遵旨!”

衆人散去後,李自成獨自躺在行軍牀,因爲亢奮,久久不能入睡。

這是華夏與滿清的決戰,如果華夏戰敗,或是未能攻破盛京城,士氣低落、將士傷亡……華夏的這次北征,是無功而返。

不但羅峰的鷹騎兵人心不穩,便是關外的蒙古各部,亦有可能生出異心。

華夏不會滅國,但北方的草原,將重新牽制華夏的主要精力,甚至整個國策都要發生巨大的變化;

反之,一旦天命軍攻破盛京,並且重創滿清的騎兵,滿清極有可能滅國,算不會絕種,也會退化爲山林遊牧、漁獵小部落,不出數年,華夏可徹底解決了遼東的國患!

北方的戰事暫時不會結束,但規模會大大縮小。

想到遊牧部落的壯丁,都是天然的戰士,李自成還是決定,必須通過戰爭的方式,來削減遊牧部落的人口。

沒有足夠的壯丁,遊牧部落纔會衰落下去……

當日從西安起兵出征大明的時候,李自成都沒有這麼緊張過,那時候的大明,應該現在困守孤城的滿清要強大得多。

李自成思索片刻,原因恐怕還是民族問題。

如果當時不能擊敗明軍,進而取代大明,建立大一統的政權,漢人的江山還在,而今日的戰鬥,則是抵禦、殲滅外族,爲漢民族,爲華夏爭取更大的生存、發展空間。

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或許這一次的戰鬥,不能永久解決北方的遊牧民族,但至少會影響未來數十年、數百年的格局和走向……

羅玲見李自成的客人們已經走了,但大帳內還掌着燈,便站在滾簾外小心地道:“皇,奴婢們可以進來了嗎?”

“羅玲?”李自成的臉露出一絲苦笑,正好睡不着,讓羅玲過來陪陪也好,便隨口道:“進來吧,朕在等着呢!”

“是,奴婢們馬過來!”羅玲的聲音有些激動。

李自成想着,後日便要攻打滿清的盛京城,今晚還要睡着大清的女人,心有些異樣,不過,想到滿清加在漢人身的罪惡,無論如何對待他們,也不算過分。

漢人崇尚仁義、信德,那時對自己人、對朋友,難道對敵人也要懷德?如何是滿清佔據風,他們會憐憫漢人嗎?

華夏與滿清,並沒有簽訂和約,連朋友都算不,實打實的敵人!

不過,後日的戰鬥,如果一切順利,華夏與滿清的關係,可能要發生一些改變了……

羅玲掀開滾簾,小心翼翼地鑽進來,李自成沒想到羅秀娟也跟着進來了,面不覺現出詫異之色。

羅秀娟看了李自成一眼,迅速低下螓首,避開李自成的目光,“奴婢不習慣獨自睡在營帳……”

李自成衝着她微微一笑,可惜羅秀娟並沒有看到,“那在小牀睡吧!”

親兵們雖然爲羅秀娟和羅玲搭建了營帳,但李自成大帳的小牀,並沒被拆走,似乎成了羅秀娟的專屬。

羅玲先是服侍羅秀娟躺下休息,羅秀娟用手指着燈燭,羅玲會意,忙走過去滅了燈燭。

大帳內一片黑暗,李自成聽到一陣悉悉的聲音,延續了好一會,方是小牀吱吱呀呀的聲音,心道:羅秀娟肯脫衣牀了嗎?每日都是和衣而睡,實在是難爲她了……

正在想着,羅玲從腳頭處爬過來,在李自成的身邊躺下,與他並頭而睡……

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59章 苦水灣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49章 吞鉤第1111章 血統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328章 各有所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679章 公審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345章 窩裡橫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652章 皇權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243章 靖國公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97章 幕後主使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854章 正軍法第78章 賞銀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72章 考察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88章 勞軍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53章 百匹戰馬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448章 洗禮第504章 遺腹子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190章 妻與妾第158章 兵變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447章 淪落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358章 通航稅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26章 信鴿第924章 潼關下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396章 大結局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374章 大潰敗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860章 沙河斷流
第1338章 一母之兄弟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59章 苦水灣第177章 利益保證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368章 客官,樓上請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136章 裝模作樣第211章 即將到來的收成第583章 城外相見第149章 吞鉤第1111章 血統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1328章 各有所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317章 東征隴右 (二十三)第1240章 西洋南洋第679章 公審第328章 入漢籍,奉天主第622章 一騎絕塵第570章 答思麻萬戶所第1139章 騎兵混戰第345章 窩裡橫第1326章 天主教國家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93章 手雷立威第652章 皇權第1247章 沒有永久的王朝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096章 聯合作戰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1243章 靖國公第1120章 不對稱戰爭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430章 本都督教你第1262章 永明城第1325章 西班牙的困局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97章 幕後主使第533章 戰禍蔓延第854章 正軍法第78章 賞銀第820章 一座空營第1042章 熱蘭遮城第272章 考察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803章 督師難產第1354章 堅決殲滅第945章 多爾袞的憤怒第756章 正襟危坐第488章 勞軍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685章 川黔古道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416章 用福晉換糧食第146章 是夢又有何妨第1313章 的確長大了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53章 百匹戰馬第582章 火燒眉毛第448章 洗禮第504章 遺腹子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180章 鴨綠江畔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1267章 原來是熟人第190章 妻與妾第158章 兵變第978章 親臨山海關第335章 學生出道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1149章 滿人的血第447章 淪落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1008章 根深蒂固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129章 我要回家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1358章 通航稅第395章 秀才當道第26章 信鴿第924章 潼關下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396章 大結局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1374章 大潰敗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747章 公子李信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860章 沙河斷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