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5章 交通網

“朕並不覺得委屈,”李自成擺擺手,阻止朝臣們繼續煽情,“原因有三其一,起兵之前,朕是最底層的百姓,每日最大的奢望,便是吃飽飯,甚至爲吃飯而發愁,這才走上起兵謀反之路,”頓了一頓,方道“相比以前,朕今日的生活,已經是天堂了。”

“……”

“其二,今日朕身居高位了,換位思考,應該想想普通的百姓,和他們的生活相比,朕有什麼委屈?”李自成道“諸位愛卿,你們當中,或許有人一直身居高位,從來沒有遭受過貧困,但你們也要想想,人與人是平等的,難道有千年的富貴?有千年的貧困?”

“臣等居安思危……”

“居安思危就對了,但不能僅僅掛在口頭上,而是放在心中,深入血脈、骨髓,”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朕從來沒有感到委屈,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信念!”

“信念?”

“朕在西寧起兵時,當時便立下宏願,朕起兵的目的,不是爲了稱王稱帝,而是爲了解救、幫助天下的窮苦百姓,”李自成道“這種信念,朕從來不曾忘卻!”

“臣等敬仰!”

“朕從不鋪張浪費,卻是大力興辦教育,讓百姓學習知識,將來進入官府、學校、工廠等任職,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待遇,還有,朕大肆修建道路,不僅爲了將邊疆納入漢地,更重要的是,讓山裡的百姓可以走出來,讓山裡的出產可以賣出來,從而增加百姓收入,提高百姓的生活水平,”李自成繼續道“百姓豐衣足食,甚至積有餘財,華夏才能繁榮昌盛,才能長治久安!”

“皇上聖明!”

“皇上運籌帷幄,臣等自愧不如!”

李自成擺擺手,“朕再簡單算筆帳,三千三百萬賦稅,除去官員的俸祿、將士們的糧餉,還有興辦教育、修建道路的花費,剩餘的銀子還有多少?”

“這……”

“這還是豐年,風調雨順,萬一出現大旱,或者洪澇災害,河流決口,華夏有多少存錢存糧賑災?”李自成道“所以,朕認爲,華夏的賦稅,才三千三百萬,不是太多,而是太少。”

“太少……”

“朕計算平均數,將賦稅平均分配至每一位國民,並非是將賦稅均分了,而是告訴諸位愛卿,倉廩充盈,貫朽粟陳,纔是朕追求的目標!”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臣等慚愧!”

“這是今年最後一次朝會,華夏各地又傳來一系列的喜訊,諸位愛卿只要居安思危,各負其責,就不要自責了,”李自成掃了衆臣一眼,道“華夏就像是快速前進的馬車,很多事情,要早作準備,趁着今日之朝會,咱們一件一件商討。”

“臣等敬遵上諭!”

李自成微微點頭,目視王胤昌,“王愛卿,實兌貿易公司的事,現在如何了?”

王胤昌起身,低頭拱手,“回皇上,商戶們以股份公司的形式,組建了明光貿易有限公司,參加的商戶分別來自緬甸、雲南、四川、甘肅、青海,因爲四川商戶陳川堯出資最多,被公推爲東主,只是……”

“只是什麼?”

“臣費盡九牛二虎之力,但商戶們對海貿不太瞭解,因此注資不多,只有二百萬兩……”

“二百萬已經不少了,這纔是開始,等商戶們嚐到甜頭,自然有人哭着搶着要求加入明光公司,”李自成哈哈大笑,“諸位愛卿,海關交易稅爲十稅一,注資二百萬,賦稅便是二十萬。”

“這麼多?”

朝臣們都是倒吸一口氣,皇上三言兩語之間,就爲朝廷增加了二十萬的商稅,難怪皇上開了海禁,還鼓勵海外貿易……

李自成面目含笑,“王愛卿,明光公司沒有海上貿易經驗,目前能聯絡的,只有一個華葡貿易公司,等施羅保回程的時候,幫助雙方接洽,愛卿讓明光公司先列出貨物清單,施羅保需要什麼,他們就將什麼貨物運至實兌,施羅保看不上的貨物,就不要來回折騰了。”

“臣遵旨!”

牛金星去了關外,國防部的事,李自成只能找副部長翟修文了,“翟愛卿,大光船廠的事,可有落實?”

翟修文慌忙起身,拱手道“回皇上,大光府城,已經組建了緬甸省大光文隅造船廠,暫時隸屬於國防部,已經招募工人進行培訓,此外,已經組織人手去野人山砍伐柚木。”

“很好,”李自成點頭,“估計何時可以開工造船?”

“回皇上,松江金山方面的圖紙,已經在路上,新元前後可以到達大光,”翟修文遲疑片刻,道“據船廠的技工們說,新砍伐的柚木,並不能造船,需要乾燥之後,方可使用。”

“翟愛卿放心,朕雖然希望大光的造船廠明日便開工,但不會違背事物本身的規律,”李自成向翟修文投去鼓勵的目光,“盡力就好!”

“臣多謝皇上!”

李自成點頭示意,心思轉到他最爲關心的道路建設上,“李愛卿,四大建築公司都在滿負荷運轉吧?新元之後,交通部有什麼具體的規劃?”

李琬起身,“回皇上,東北的第二路橋公司,雖然北京至瀋陽的主幹道已經完工,但遼寧省、安東都督府、黑龍都督府、興安都督府尚有許多主幹道需要修建,不過陳永福部五千壯丁已經移居安東都督府的延邊府,臣打算從關內招募五千專職修路的壯丁。”

李自成馬上就想到,等到東北的道路建設基本完工,這些人已經適應了東北地區的氣候,可以在當地定居,遂道“這是自然,沒有壯丁,如何修築道路?而且東北地區還在不斷拓展,如果糧食許可,可以多招募一些壯丁!”

“臣明白,”李琬暗喜,繼續道“新組建的第四路橋公司,主要在雲南、緬甸兩省從事建設,暫時不會有變,但北京地區的第一路橋公司、南京地區的第三路橋公司,在分別完成東環後,將另有安排。”

李自成淡淡笑道“李愛卿有何安排?”

“第一路橋公司將修建北京府至廣州府的南北大道,自北向南,先後經過河北省保定府、真定府、順德府、廣平府、大名府,河南省開封府、汝寧府,湖廣省德安府、武昌府、越州府、長沙府、衡州府、郴州,最後進入廣東省,至韶州府、廣州府。”

“嗯?”李自成神色一動,這是一條京廣大道,將同一經度上的河北、河南、湖廣、廣東連接起來,他讓王之心取來地圖,仔細一看,道“這條大道稍稍修改一番,順德府向南,走西面河南省彰德、衛輝,過黃河後,經過鄭州,然後纔是汝寧。”

李琬不解,“皇上,臣不明白,如此豈不是豈不走了彎道?”

李自成也不明白,或許是因爲山川吧?反正後世走的是鄭州,而不是開封,鄭州因此崛起,開封就此衰落,“河北省向南方伸出一段尾巴,而河南省向北伸出半個腦袋,將來這兩地是要合爲一體的。”

“原來如此!”李琬並不再爭,“第三路橋公司,將修建一條昆明至松江的大道,從昆明府出發,經過雲南曲靖府進入貴州省,在貴陽府與重慶至貴陽大道對接,橫穿整個貴州省,進入湖廣省,經過永州、衡州,進入江西境內的袁州、臨江、南昌、廣信,再進入浙江境內,穿越衢州、金華、杭州,與環太湖大道連接,一直延伸至松江。”

李自成又在地圖上將這條斜向的大道找出來,心中不禁大喜,如果剛纔的京廣大道是一條經濟大道,從經濟上將四省連接起來,那麼松江至昆明這條近似東西向的大道,則是歸化之道,雲南、貴州、廣西三個正在歸化的省份,與東部相對發達的浙江、江南兩省貫通起來,既能帶動西部省份經濟的發展,又能促進西南地區的歸化。

京廣、鬆昆大道一旦修築成功,華夏的環形大道,將變成近似的“田”字形,更多的府縣可以和主幹道連接起來,公路網就要形成了……

“王愛卿,道路勘測得如何了?”

“回皇上,第一、第三路橋公司已經着人勘測,但道路沒有最後確定,”李琬道“如果皇上和衆位大人們都同意,臣纔會督促路橋公司加快勘測的步伐……”

“皇上,臣……不同意!”樑文成瞪了李琬一眼,道“或許華夏需要這兩條大道,但修建這兩條大道,需要多少銀子?華夏四大路橋公司同時在修建道路,列朝列代未曾耳聞……”

李琬一臉委屈的樣子,我是交通部長,如果不修路,要交通部幹什麼?但樑文成是他的頂頭上司,心中不滿,卻不敢回嘴,只是把目光投向李自成。

李自成淡然一笑,道“文成明知道華夏需要這兩條道路,爲何反對修築大道?修建大道的價格,並不比修建官道多,而且,東北的第二路橋公司、雲南的第三路橋公司,並不需要國庫的銀子。”

“皇上,這……”

“修建大道,加強人員和物資的流通,不但可以提高百姓對華夏的凝聚力,本身也能創造財富,昆實大道通行,組建了明光貿易公私,每年有不少於二十萬的商稅,”李自成笑道“從交通部組建之日起,這樣的問題就不用在朝堂討論了。”

樑文成知道無法說服皇上,只得長嘆一聲,緩緩落坐。

李自成非常關注各省新式教育的發展,但教育問題交給郭世俊,他非常放心。思索片刻,還想開發苦夷島和蝦夷島,想了一想,卻是放棄了,東北還有大片的土地沒有開發,要開發苦夷島和蝦夷島,就要大量的移民,可是願意移民的百姓在哪兒?

不過,爲了限制日本向北方擴張,開發蝦夷島,應該提前進行,等北海艦隊騰出手來……

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782章 二夫人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281章 沙陀寺第531章 工業園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68章 合練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851章 勸降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349章 戰書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794章 懸樓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737章 武侯祠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794章 懸樓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256章 緬甸省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6章 信鴿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468章 解罪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545章 鑲黃旗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74章 教皇第782章 二夫人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6章 春光第709章 商洛山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424章 毀約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38章 較量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524章 暗花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810章 震懾第661章 求真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
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654章 什麼都沒做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1078章 報應到了第782章 二夫人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951章 再不錄用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281章 沙陀寺第531章 工業園第1098章 太大太強第68章 合練第1394章 騎兵步兵,各有優劣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851章 勸降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631章 亡國之相第53章 百匹戰馬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646章 商業集團第1220章 爲了華夏第1349章 戰書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97章 幕後主使第69章 立威治軍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794章 懸樓第201章 騎兵出擊第390章 明軍被吊打第760章 垂頭喪氣第548章 神龍不見尾的漢人第1281章 出使葡萄牙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737章 武侯祠第581章 天上掉下餡餅第794章 懸樓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587章 金戈鐵馬第349章 盜賊與難民第956章 五封求援詔書第1170章 緊追不捨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565章 發展方向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1158章 五項條款第1256章 緬甸省第990章 洪承疇主動出使第26章 信鴿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210章 遲疑不決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559章 賀蘭山佈局第1331章 無梭織布機第468章 解罪第721章 大字不識第545章 鑲黃旗第325章 東征隴右(三十一)第374章 教皇第782章 二夫人第881章 大都督李自成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996章 春光第709章 商洛山第436章 量才、論功第261章 同一種聲音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198章 疾駛而去第424章 毀約第1123章 紅衣大炮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38章 較量第645章 蘭州、蘭州第1128章 大清出事了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524章 暗花第976章 吳三桂的使者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259章 宗教戰爭第810章 震懾第661章 求真第1110章 斬首行動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51章 功過不能相抵第877章 自家的骨肉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966章 第一次服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