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2章 三權分立

梅之煥聽說李自成要在隴右立省,頓時壯心不已,這個李自成,難道他的天命都督府真的能取代大明?自己跟着他,是不是走對了?依照他對蘭州的管理,如果真能據有天下,也許……也許真是一位明君!

他思索片刻,要想在隴右立省,還有許多問題,他挑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大都督,屬下斗膽……天明軍守住隴右,究竟有幾成把握?若是朝廷大軍進入隴右……”

說到底,還是被朝廷龐大的體量嚇着了,李自成只得下了一味猛藥,“天命軍佔據隴右之後,三邊總督洪承疇,派出曹詔攻打固關,結果曹詔部的兩千步兵被全殲,騎兵被殲滅了兩個半百戶。 ”

“曹詔?全殲?”梅之煥大驚,曹詔曾在遼東與韃子作戰,經驗豐富,自從來到陝西,打得各路盜賊一蹶不振,被迫逃竄至山西,這樣的事情,他亦是有所耳聞,沒想到卻是栽倒在天命軍的手……他再次將目光投向李自成,顫聲道:“大都督,那天命軍傷亡如何?”

李自成笑道:“梅老先生見過天命軍——奧,當時叫西寧軍,在甘州的戰鬥吧?和甘州差不多,天明軍的傷亡,兩隻手能數得出來!”

“啊……”梅之煥驚得張開大口,僵在那裡,半日說不出話,“大都督,既然如此,屬下認爲,隴右可以立省!”

李自成哈哈一笑,“那我們談談立省的事,梅老先生爲官多年,經驗豐富,所以我想先聽聽你的意見。”

梅之煥眯起雙目,顯然是在沉思,良久方道:“大都督,隴右都是熟地,與甘肅差別很大,若是立省,屬下建議,需要單獨立省!”

李自成原本是要立甘肅省的,在後世的歷史,甘肅與隴右,是同屬“甘肅省”,地緣關係他不知道,但“存在是合理”,也許是地緣,也許是民族。

但梅之煥的意見,也有道理,將甘肅剝離璃出去,便於集力量發展隴右,遂道:“甘肅作爲軍鎮,只是暫時的,不能永遠征收‘十稅二’超重賦稅,待隴右的糧食生產穩定了,甘肅還是要恢復民政的,那時甘肅與隴右,還是要歸於同一個省份!”

重來只有不斷增加稅賦的,沒見着統治者主動要減稅!梅之煥點點頭,他已經從內心裡真正融入天命軍了,“大都督,這個省份,叫什麼?”

反正這是一個過渡的省份,最多兩三年,會與甘肅合爲一體,名字不重要了,李自成攤開行軍地圖,用手向圖一指,“叫隴右省吧,與甘肅鎮以分水嶺爲界,至於首府,在蘭州吧!”

“蘭州?”梅之煥向圖一看,頓時搖着頭,“大都督,蘭州原本並非府城,而且,在隴右省諸府,又過於偏北,不利於策應全省!”

李自成指着面的甘肅鎮,道:“梅老先生請看,如果加甘肅鎮,蘭州是否過於偏僻?”

對於蘭州的首府地位,他早考慮成熟了,原因有三:一是後世的時候,蘭州是甘肅省的省會所在地。

二是在黃河、湟水、大通河三川合流的地帶,原本應該是一片開闊地帶,但因爲山勢的阻隔,三川府的地形嚴重受限,倒是東面的蘭州,地勢廣闊,有發展成爲大城的潛力。

三是現在天命軍的屬地,蘭州處於心位置,東南,指向清水縣,連通固關;西北,便是甘肅鎮;西面,越過黃河便是西寧,而它的南方,是現在的臨洮府。

“原來如此,倒是屬下疏忽了,”梅之煥搖着頭,訕訕一笑,目光一直盯在地圖,“大都督,那隴右府縣的設計……”

此時二人已經吃過晚飯,何小米收拾了碗箸,將面前的方桌完全空出來,正好完全展開了行軍地圖,李自成將手一指,道:“蘭州爲隴右省首府,除此之外,現在的鞏昌府基本不變,只是將南部的階州、縣歸入岷州,合併爲隴南府,撤銷臨洮府,降格爲縣,將臨洮府西部的歸入洮州,合併爲洮州府。”

“四府?”梅之煥用手在地圖點點畫畫,似乎是要給各府分界。

“對,暫時只有四府,實在小了些,將來納入甘肅,差不多了!”

“不小不小,”梅之煥連聲道:“能將這四府整治爲熟地,天命軍的糧食,有保障了!”

李自成點頭稱是,他擴張至隴右,主要是爲了糧食,“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是民政的設置,梅老先生可有什麼建議?”

“難道大都督不打算參照朝廷的設置?”話一出口,梅之煥後悔了,以大都督的性格,怎麼可能照搬朝廷的做法?

“參照是可以,但不能照搬,”李自成果然有自己的想法,“朝廷的行省,既有左右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揮使,主管一省之民政、刑獄、軍政,又有巡撫、總督或者總兵,主官不少,然一旦有事,都會推諉,反而無人承擔責任。”

“大都督的意思是……”

“一省之內,民政長官爲一省之最高長官,簡稱‘省長’,相當於左右布政使合二爲一,主管一省之稅賦、戶籍、田畝;對府、州各級官員發放俸祿、考績;向府、州、縣傳達一省之律令!”李自成認爲,如果真能推翻大明,將來一定會與周圍的藩屬國,甚至歐洲各國有交往,乾脆將官員的稱呼一步到位,採用現代的稱呼,免得拗口。

自己有後世數百年的經驗,豈能不用?

梅之煥點點頭,稱呼並不重要,關鍵是實權。

“除此之外,設立省級法院,主官稱‘院長’,相當於按察使,主管一省之刑民案件,院長直屬天命都督府,獨立行使權力,不受省長干涉。”

“院長?”梅之煥不明白李自成爲何將主官稱呼爲“長”,好在職務類似,他還是能夠較,“大都督,爲何院長要直屬於天命都督府?”

李自成笑道:“在一省之內,省長的權力太大,如果院長不是直屬大都督府,由大都督府爲期撐腰,豈能正常行使斷案之權力?”

原來是爲了制衡!梅之煥多年爲官,自然知道其的奧妙,他深思片刻,道:“那省長呢,是不是也是由大都督府任命?”

“暫時還是由大都督府任命!”李自成也想將地方官制一步到位,但像天命都督府一樣,他既沒有足夠的人才,也捨不得大量的俸祿,去養活暫時用不的官員,“梅老先生是不是認爲,省長的權力過大,在地方無法制衡?”

梅之煥顯然對行政機構的設計並不內行,“朝廷似乎也是這樣的,只不過多了一個都指揮使。”

“都指揮使這個職務,暫時不設計了,將來的省份會逐漸增加,大都督府不可能監督到位,所以,對於省長,我還打算找一些人來監督他。”

梅之煥一驚,不會是設置一個類似於錦衣衛這樣的機構吧?廠衛制度,可是讓朝廷的官員怨聲載道、深惡痛絕,“大都督是否採用監察御史之類……又或是言官……”

“跟御史差不多,只不過他們來自基層,現在隴右省有四府,每府選出兩人,八人組成省議會,議會的職責主要有兩項:制定省級律法、政策;審議省長的各項決策。”

李自成豁出去了,對於這樣的決定,他一直是很猶豫的,現在隴右的百姓,盲至少佔九成,哪懂得什麼監督的權利和義務,制定律法、審議省長的施政策略,更是無從談起。

建立“三權分立”的行政制度,是一個相當漫長的過程,絕不可以一蹴而。

如果自己真能建立一個新的王朝,開國之初,百姓切實感受到新王朝給自身帶來利益,他們是狂熱的,如果將這種狂熱向正確的方向引導,依靠熱情,有可能建立一套全新的制度。

一旦新政權穩定,既得利益階層已經形成,再要改革,難難了,非雷霆手段不可,所謂“不破不立,破而後立”。

即便這種制度不完善,在施行的過程出現一些差錯,那是免不了的,一項重大的政治制度,在施行過程,必須不斷修正、完善,最後纔會走向成熟。

李自成還有一種期望,現在的省級機構的設置,將成爲央機構設置的試驗田,雖然還很長遠,但他已經朝這個目標邁進了。

“大都督,這個議會,究竟是什麼……”梅之煥瞪大雙眼,顯得相當迷惘。

沒辦法,李自成準備讓他來擔任這個隴右省的省長,三權分立,自然要讓他清楚,講解了半個多時辰,梅之煥方纔有些頭緒,但他沒有提出任何一點意見,顯然還需要揣摩揣摩。

李自成特別告訴他,除了法院院長之外,省長、議員都有任期,初定爲五年。

“大都督,那任期結束呢?”梅之煥愣了半日,終於冒出一個問題。

“省長由大都督府另行任命,根據政績,可以升職、降職、留任等,而議員則要回歸他原先崗位。”李自成意思,議員除了核心組織者,都是業餘職業,只有經常參與到社會生活會,才能切實明白各行各業百姓的需求。

當然,現在的隴右省,符合議員候選人標準的,實在太少,交通又極爲不便,要儘量減少會議的次數。

梅之煥思索,半日,發現漏掉了一個最爲關鍵的問題,“大都督心目,可有省長、院長人選?”

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727章 通家之好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111章 血統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124章 天津號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753章 後手第168章 無影門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040章 登陸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68章 合練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702章 掏心拳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38章 較量第151章 模具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852章 毒酒第127章 選擇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410章 夢魘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661章 求真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84章 抉擇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68章 賠償款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724章 金鐘寨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711章 不走運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399章 密談(中)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
第550章 大都督的算計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727章 通家之好對近來更新的一點說明第575章 天縱奇才第1355章 落荒而逃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111章 血統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46章 湯若望的疑問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44章 同吃同住第176章 矛盾與問題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130章 磨刀與砍柴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185章 王傑與呂布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159章 只有漢人第930章 暗中獻城第1124章 天津號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421章 集體決鬥第753章 後手第168章 無影門第929章 紅毛夷人第1238章 學習三日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316章 東征隴右(二十二)第1006章 馬士英密會史可法第1282章 北山都督府第1040章 登陸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68章 合練第667章 攘外安內第1232章 七部主官第702章 掏心拳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38章 較量第151章 模具第927章 黃河故地第306章 東征隴右(十二)第1065章 金屬子彈第649章 王氏打磨機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852章 毒酒第127章 選擇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410章 夢魘第1308章 瓦剌蒙古第661章 求真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298章 計時開始第926章 無解的難題第1179章 四面合圍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104章 五號牀單第245章 女人的心思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35章 兵部急訊第494章 微妙的平衡第754章 堅城洛陽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84章 抉擇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283章 蘇祿蘇丹國第1368章 賠償款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690章 濟南城破第724章 金鐘寨第88章 格殺勿論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822章 向北撤退第628章 獨此一家第711章 不走運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399章 密談(中)第1343章 黑山派與白山派第1121章 一點星火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1107章 居然天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