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北伐甘州

周賓起身道: “大人,樑大人,正因爲我們和朝廷遲早會決裂,才更應該擴軍,我們現在已經有了錢糧,與半年前、一年前相,已經有了很大的不同,萬一糧食不足,咬咬牙也挺過去了。品書網”

他的擔心不無道理,理論說,朝廷現在有超過一百萬的士兵,與西寧的三千士兵相,簡直是天地、黃河與水溝,萬一朝廷征剿西寧……陝北的盜賊鬧得厲害,但朝廷只是派出了曹詔,盜賊們立即做鳥獸狀逃開了。

朝廷並非沒有強軍,只是盜賊們像是蚊蠅,朝廷暫時缺乏徹底消滅盜賊的政治土壤。

如果不能解決百姓的吃飯問題,朝廷大軍即便能撲滅一處兩處盜賊之火,卻不能永久性消滅盜賊,此起彼伏,是盜賊們的現狀。

西寧與陝西之間雖然隔着黃河天險,但世從來沒有攻不破的防線,無論是長城,還是馬諾防線。

萬一朝廷大軍征剿西寧,必定是雷霆萬鈞,至少在軍事,西寧軍難以憑藉黃河抵擋朝廷大軍。

李自成想了想,覺得采用折衷的辦法。

“既然錢糧沒有達到理想的狀況,那暫時不擴軍,不過,在人口聚集的核心區,如西寧府、三川府、南川縣,先選出適量的百姓參加訓練,作爲預備,一旦條件許可,他們只要稍加操訓,便可成軍,至於數量嘛……先操訓兩三千吧!”

這是個兩全的法子,百姓在農閒時刻操訓,並不需要多少糧餉,卻又爲將來的快速擴軍,打下堅實的基礎。

李自成一錘定音,衆人便不再糾結擴軍的事,而是將注意力轉向西寧軍的下一步動向。

究竟是從南向北穩步推進,對河西走廊的衛所各個擊破,還是直下甘州,一了百了,徹底解決後顧之憂。

這兩者之間的區別和優劣,李自成已經考慮了不下二十遍,但還是沒有做最後的定奪,他倒是傾向直接南下甘州,迫降其餘的衛所,快速解決河西走廊的朝廷軍隊,儘快改變西寧四面環敵的不利局面。

關鍵是西寧軍有這個實力嗎?百戶官們有這個膽略嗎?

如果拿下甘州,其餘的衛所會望風而降嗎?

曹詔在陝西征剿盜賊的戰爭結束後,王安平的遊騎差不多全部被派入甘州以及附近的幾個衛所,所以這些衛所的訊息,也是不斷傳入西寧。

“大人,甘州五衛,目前至少有兩千士兵,若要一戰而定,恐怕絕非易事,萬一走漏風聲……反而將西寧的現狀泄露給朝廷。”樑成現在的官的首領,顯得頗爲穩重。

“大人,樑大人,在北面的衛所,甘州的士兵的確之多,戰鬥力恐怕也是最強,如果我們能一舉拿下甘州,可以威懾其餘的衛所,”這幾個月的時間,劉雲水幾乎閒出病來了,他根本沒有將甘州的士兵放在眼裡,“況且,甘州是陝西行都司的治所所在,必然存儲着大量的糧食,是生鐵,恐怕也是不少,這些都是我們急需的物資。”

“可是,劉百戶有把握拿下甘州嗎?”樑成還是有些不安,“即便能取得勝利,萬一有散兵逃出,向朝廷告密,我們豈不腹背受敵?”

“散兵出逃是肯定的,甘州五衛有數千士兵,想要和以前一樣,兵不血刃,恐怕不太現實,”周賓悠悠地道:“可是宋百戶駐紮在分水嶺一線,如果封鎖了分水嶺,這些散兵無論如何也逃不回陝西。”

“至於說到獲勝問題,我們有騎兵,機動力和戰鬥力都佔據優勢,總體戰事,應該不會處於下風,”李過也主張直接拿下甘州,“如果大人決計攻打甘州,我部願爲先鋒!”

“我部也願意做爲先鋒!”劉雲水搶着道。

樑成只得搖頭苦笑,與原先的西寧衛相,現在的百戶官們都是搶着打仗,只有打仗纔會有軍功,纔會升官、得賞銀、發戰功月票。

軍士們脫胎換骨,軍隊的戰鬥力增加了,甚至連蒙古人也不放在眼裡,自信,已經在西寧軍擴散開了,這一切,只是源於李自成來到西寧。

可是,一旦攻打甘州的訊息傳出去,極有可能招致朝廷的大軍、附近衛所的一致反擊,西寧軍真的頂得住嗎?

西寧目前不過三千士兵,與朝廷動輒數萬、十數萬大軍相,西寧軍真的能頂住十倍、數十倍的朝廷大軍嗎?西寧與陝西之間隔着黃河,但黃河真的是天險嗎?

軍士們的信心,基本來自李自成,但年輕的李自成,真能摧枯拉朽嗎?朝廷的軍隊雖然不如西寧軍精銳,但畢竟人數衆多、援兵源源不斷、補給極爲充分,是以十倍的傷亡拼消耗,西寧也是耗不起。

雖然他明白河西走廊的衛所給西寧形成的巨大壓力,但滅了這些衛所,西寧軍可能面臨更大的威脅。

樑成將目光投向李自成,看來只有李自成能阻止這些瘋狂的百戶官們。

李自成見衆人都住了口,方纔淡淡一笑,道:“既然各位百戶官都同意直接拿下甘州,我也同意,甘州雖然強大,但並非堅不可摧!”

衆人都是盯着李自成,完全忘了自己還有一張嘴,樑成雖然稍稍有些詫異,但還是耐着性子,想聽聽李自成究竟有什麼好的策略。

“如果攻打甘州,我們不可能聚集到大量的士兵,從人數看,我們處於劣勢,”李自成頓了一頓,又道:“但甘州的士兵,並非全部集在甘州,而是分散在附近的各個堡驛內,也是說,每次攻打一個堡驛,我們都能集優勢兵力,以多打少!”

衆人長出了一口氣,原來人數不足的問題,這樣……輕鬆解決了,等到最後與甘州決戰的時候,雙方的人數,應該差不多了。

“剛纔雙喜也說了,我們的士兵,戰鬥力要強於甘州的士兵,又有騎兵的協助,可是,你們還忘記了我們一支最重要的力量,”李自成將目光投向左側,“有水,你的士兵,訓練得差不多了吧?”

“是,大人,”馬有水大喜,看來第六百戶已經得到大人的青睞,不出意外,將做爲這次戰爭的主力,立功的機會到了,這一次,無論如何不能再犯次的錯誤,如果能收穫大勝,興許這百戶的身份……他因爲激動而有些顫抖,“再有半月,所有的士兵將完成戰術訓練,完全可以戰場了。”

“西寧步槍的有效射程,至少能達到二百步,四百步的距離,準頭也會達到三四成,若是給第六百戶全部配發這種步槍……”李自成恰好要看看步槍在戰場的威力,次在三角城面對蒙古騎兵,步槍裝備太少,並沒有能夠主宰戰場,打敗蒙古騎兵的,還是劉雲水的優勢騎兵,步槍的真正威力,並沒有完全發揮出來。

李自成相信,經過後世檢驗過的“西寧步槍”,在對付步兵的時候,絕對擁有驚世駭俗的統治力,他這一段時間的重點,是爲了步槍,甚至不惜讓吳二毛遠赴西安、成都,威脅、恐嚇秦王和四川巡撫。

馬有水這段時間訓練的重點,便是具有實戰性質的戰術訓練,甚至以騎兵爲目標,士兵的戰鬥力必會更一個臺階,如果戰場突然換成速度更慢的步兵……

無論對於士兵,還是步槍,李自成都寄託着很大的期望,所以他早主張直取甘州,快刀斬亂麻,免得西寧四面環敵。

至於糧食問題,現在的西寧已經進入全面“退牧還耕”階段,冬小麥的種植面積一定會大大增加,即使冬小麥減產,以紅薯爲代表的“美洲三農”,也能一定程度保障士兵和百姓不會捱餓,特別是土豆,秋季的時候還可以再種一季,庫存量還會大幅升。

不管精糧粗糧,只要能維持溫飽,以漢民族的忍耐力,應該不會出事。

這些設想,都是建立在最壞的基礎,李自成不相信,所有的壞訊息都被自己趕了,除非老天要滅了自己,如果老天真要沒了自己,爲何又要讓自己穿越數百年的時間,來到這遙遠的大明?

樑成起初還希望李自成能約束麾下的幾大百戶官,但李自成一分析,連他自己都熱血沸騰了,恨不得再次穿明光鎧,親自在陣前廝殺。

可惜,這樣的機會,恐怕不會太多,他現在是西寧知府,典型的官,他要爲西寧軍,爲李自成籌集糧草和銀子。

會議雖然奠定了大致的方向,但李自成卻沒有公佈具體的方案,以免走漏訊息,他倒不是擔心這些百戶官們會告密,而是擔心他們嘴巴不嚴,向下屬泄露了具體實施方案,進而傳播開去。

十月旬,西寧已經十分寒冷,草地已經完全退化成一片片枯黃色的草莖,連高山牧場也已經難以覓到牲口所需的青草。

駐紮在北川縣的第三百戶官秦大年,給李自成飛鴿傳書:由於缺乏草場,大通河沿岸的蒙古麥力幹部,已經開始收縮,進入冬息期。

李自成早完成了北伐的一切準備,爲了避免麥力幹部的騷擾,他還是命令劉雲水,攜帶着所有的騎兵和百支步槍,先行一步,趕到大通河,給大軍提供掩護。

匠作坊已經打造了五百四十餘支步槍,其餘的槍支,全部配發給馬有水部,他們和李自成組成軍,作爲北伐的主力。

李過的第二騎兵百戶,儘管接受了西寧衛所有成熟的馬匹,如今也只有兩百餘匹戰馬,這些騎兵將做爲先鋒,而其餘的步兵將隨李自成一道,做爲軍。

周賓的第五百戶,因爲補充了絕大部分新兵,李自成讓他鎮守西寧,暫時接受樑成統屬。

十月十八日,在劉雲水部離開西寧兩日之後,李過的先鋒營與李自成的軍,同時離開西寧,李過的兩百餘騎兵做爲先鋒,除了攜帶三日的乾糧,完全的輕裝出發,而李自成的軍,則攜帶着大量的車輛輜重,緩緩渡過湟水,一路向北而去。

第1246章 護國公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212章 體香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69章 立威治軍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1109章 滅族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28章 各有所第52章 受罰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737章 武侯祠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277章 擴張第985章 漢軍旗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524章 暗花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59章 苦水灣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782章 二夫人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384章 增兵第996章 春光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149章 吞鉤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213章 香精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250章 主動權第1155章 鷹騎兵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699章 入漢籍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965章 竇美儀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400章 密談(下)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360章 順塔故國
第1246章 護國公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941章 國號華夏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279章 歷史還會重演嗎第212章 體香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69章 立威治軍第578章 水軍基地的瘋子第847章 決意殉城第1054章 荷蘭艦隊第752章 糧食緊缺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757章 又將新元第693章 金蟬脫殼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185章 建設遼寧第264章 送不出去的銀子第1109章 滅族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438章 篡改西曆第407章 攻勢如潮第1251章 亞洲同盟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237章 北京步槍第1327章 儘快達成盟約第592章 沙柳城專賣市集第1328章 各有所第52章 受罰第949章 代州受阻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737章 武侯祠第883章 算死王侯第1194章 單一民族第1075章 爲了你第1279章 形勢危急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800章 逼出來的妙計第277章 擴張第985章 漢軍旗第612章 一視同仁第1175章 韃子女人第524章 暗花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55章 三七分成第1227章 琉球法司第159章 苦水灣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782章 二夫人第1200章 和談中斷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943章 動了南遷的念頭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665章 總設計師第384章 增兵第996章 春光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694章 湖廣又亂了第162章 岳父大人第864章 侃侃而談第352章 槍聲密集第1157章 閨房私語第892章 不負百姓第1284章 標準配置第149章 吞鉤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213章 香精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373章 以進爲退第315章 東征隴右(二十一)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262章 天主與真主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389章 隱藏實力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293章 三路征伐第1250章 主動權第1155章 鷹騎兵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586章 偷偷溜號第699章 入漢籍第749章 隨風而動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994章 遼東立省第1001章 召見羣臣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1336章 大唐西域鯉魚第965章 竇美儀第977章 大學士范文程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400章 密談(下)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22章 兩情相悅第1360章 順塔故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