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3章 杭州大學

李自成對這些縐縐的說話,根本聽不懂,或者說,根本不感興趣,如果朱之瑜是研究程朱理學之人,那不必請他出山了。

既然來了,總要具體看看,他抱着死馬活馬的想法,道:“先生請道其詳!”

朱之瑜不知道李自成的心思,道:“學問之道,貴在實行,聖賢之學,俱在踐履!”

李自成心一動,雖然對這種言並不擅長,但大意還是能理解的,似乎與傳統的理學有許多不一樣的地方,“實行”、“踐履”,倒有脫離聖賢之說本身,從而投身社會實踐之,這不是毛太祖倡導的“從羣衆來,到羣衆去”嗎?

他的心,轉了無數個念頭,道:“朱先生所說的‘實行’、‘踐履’,又是何意?”

朱之瑜見皇帝能虛心聽從自己的學說,心有不勝惶恐之感,微微欠起身,道:“不瞞皇,小人涉獵甚廣,博採衆家之長,然而,任何學問,都不是脫離社會本身而存在的,關鍵在於‘實行’、‘踐履’,也是小人所感悟的‘學以致用’!”

李自成笑道:“不知先生所說的‘實行’,是要將學問用在何處,授徒嗎?”

“授徒倒在其次,”朱之瑜苦笑,知道皇是誤會了,忙道:“小人爲學,雖然涉獵很廣,但最終的目標,卻是忠君、愛國、爲民,小人推崇的是蘇武、天祥的偉大人格!”

李自成心暗驚,忠君、愛國、爲民,不是天命軍一直推崇的主張嗎?至於蘇武、天祥,都能稱得是當時的民族英雄,難道這個朱之瑜,還是一個民族主義者?

這個朱之瑜,究竟是爲了迎合自己,還是者本身是他一貫的主張?

早知如此,該讓漢清部的人,詳細查探朱之瑜的過去!

不過,朱之瑜已經拒絕了爲官的建議,應該沒必要迎合自己,如果做學問的人,爲了迎合權力、金錢,也失去了成爲專家、大師的機會,實在是“磚家”、“叫獸”而已!

李自成悄悄盯着朱之瑜的目光,道:“除了學問,在先生的心,國家與百姓,誰重誰輕?”

“君王、國家、百姓,都是小人所踐行的,本身沒有輕重之分,”朱之瑜道:“世俗之人,以加官進祿爲悅,賢人君子以得行其言爲悅。蓋世俗之情,智周一身及其子孫,官高則身榮,祿厚則爲子孫數世之利,其願如是止矣。大人、君子包天下以爲量。在天下則憂天下,在一邦則憂一邦,惟恐民生之不遂,至於一身之榮瘁,祿食之厚薄,則漠不關心,故惟以得行其道爲悅!”

李自成點點頭,讚道:“先生不好名利,心懷天下,熱衷於關心國家的前途和百姓的命運,朕心甚悅,”頓了一頓,又道:“然先生不願出仕,可是心懷大明?”

“小人不敢……”朱之瑜慌忙離座,匍匐於地。

“先生快快起身,不用緊張,”李自成擺擺手,讓朱之瑜落座,“朕與先生,談的是學理,先生之心,即便心懷故國,朕亦不以爲意,至少大明有值得先生牽掛的東西,不過,朕知道,即便先生懷念故國,亦不過是心所思,絕對不會做出有害於新朝與百姓之事。”

“皇聖明!”

李自成笑道:“先生可知,天下沒有永久的王朝,只有永久的民族和永久的百姓!”

“朝代更替?”

“對,先生做學問,不會不涉及經史,”李自成笑道:“先生自問,漢唐如何?今日可見漢武、唐宗?”

“皇是說……”

“朝代更替,是歷史的規律,誰也不能違背,沒有李自成,自然還有張獻忠、羅汝才,甚至是關外的滿清韃子奪取大明天下,”李自成道:“先生要忠君、愛國、爲民,本身並沒有錯,但先生忠於的君、國,不一定是大明和崇禎,要看新朝能否讓百姓過得更好。”

“皇……”

李自成笑道:“百姓爲,君爲輕!”

朱之瑜忙拱手道:“皇聖明,小人倒是太過拘泥了!”輕輕搖着頭,小聲哆嗦道:“小人自認爲不拘一格,沒想到還是沒能走出聖賢之書……”

李自成心情大好,道:“先生可曾瞭解天命軍?”

朱之瑜搖搖頭,道:“最近一段時間,小人才知道華夏國……至於天命軍,小人實在不知……”

“華夏立國,不過兩年時間,而天命軍存在,已經十餘載,”李自成道:“從天命軍存在之日起,‘一切爲了百姓’,是天命軍最爲重要的軍律,早已深入每一名士兵的骨髓,不知道與先生的‘爲民’,本質有沒有區別?”

“這個……”朱之瑜沉思良久,方道:“小人孤陋寡聞,倒是誤會天命軍與華夏國了,不過……”

“不過什麼?”

“聽說天命軍進入南京、杭州之後,並沒有將土地分給百姓,不知可屬實……”

“屬實,”李自成道:“除了包括南京、杭州在內的江南八府,其餘的州縣,包括京師,都會實行《土地律》,所以的土地無償分發給百姓,先生可知,這八府之,朕爲何沒有執行《土地律》?”

“難道不是屈從於江南士紳……”朱之瑜或許是有些擔心,話並未說完。

“哈哈哈……”李自成大笑,“別說江南這樣的屬地,便是青海、甘肅、四川之地,凡天命軍所至,不僅漢人,連異族都歸於華夏,加入漢民族的洪流,難道因爲江南士紳的強大,朕會允許他們爲所欲爲,禍害百姓?”

“皇的意思是……”

“先生做學問,感悟了‘學以致用’,一心‘爲民’,”李自成淡然笑道:“先生心懷百姓,在這個世界,那些將百姓斥責爲‘賤民’的,倒是前進了一大步,但先生可知,百姓最大的需求是什麼?”

“百姓的需求?”朱之瑜道:“百姓的需求,難道不是土地?”

“百姓的確需要土地,但土地不過是謀生的手段,”李自成擡起頭,目光充滿着希翼,“百姓所求,首先是衣食住行,所以天命軍從成立之日起,立下口號,讓所以的百姓‘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有地耕’,朕還沒有老到糊塗的地步,豈能忘了百姓?”

有衣穿、有飯吃、有房住、有地耕?朱之瑜喃喃自語,難道李自成從起兵的那一日,已經將百姓放在心頭?難怪天命軍得到百姓的擁護、支持……

“江南之地富裕,即便沒有土地,百姓也不會爲衣食所愁,”李自成笑道:“先生可知,朕在江南,究竟是和打算?”

“小人愚鈍……”

“能理解朕在江南施行的政策,華夏全國,應該不會超過十人,”李自成道:“百姓所求,只要有銀子,都可以購買,所以,朕不僅解決江南百姓的衣食住行,而是讓江南百姓更加富裕,也是說,江南的百姓,不僅能解決溫飽,還會有些餘財,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朱之瑜沉思良久,道:“皇是施行富民政策?”雖然不太明白李自成的具體政策,但他隱隱感覺到,這個皇,有很多不一樣,與傳說的大明皇不一樣,難道這是開國之君的氣度?

“的確是富民,百姓富裕了,不僅國家會安寧,他們纔會感恩、報國,像先生主張的那樣,”李自成嘆道:“讓百姓忠君愛國、報效國家,不僅是一種口號,更是一種行動。”

朱之瑜一向是做學問的,內心十分寧靜,但此時此刻,心卻是十分驚駭,數千年來,關心百姓疾苦,不過是權貴們的權宜之計,多半是爲了一時的利益,像李自成這樣,從起步開始,將百姓放在心的重要的位置,普天之下,又有幾人?

他雖然不太明白李自成具體的“富民政策”,卻對李自成本身,已經有了巨大的興趣。

李自成不管朱之瑜有多少心思,笑道:“先生可知,西寧、蘭州這些邊陲之地,土地稀缺,水源不足,但百姓的實際富裕程度,卻是超過江南?”

“超過江南?”朱之瑜道:“求皇賜教!”

李自成用了很長時間,才讓朱之瑜初步明白:工商興國、富裕百姓!

朱之瑜只有聽的份,實在不明白,偶爾纔會問幾句,等李自成說得差不多了,方小心地道:“皇,這種方法可行嗎?”

“方法一定可行,朕已經在西寧、蘭州施行了十餘年,現在已經初步看到成效,”李自成看着朱之瑜臉的興奮之色,道:“不過,工商興國的過程,不會是一帆風順的,需要大批懂得科學知識的官員和研究人員!”

朱之瑜忙拱手道:“皇,小人能做些什麼?”

“你?”李自成凝視着着朱之瑜,終於下定了決心,“先生並不懂得科學,但先生懂得道理,爲民、治學……”

“皇……”

李自成道:“朕打算在杭州組建高學,杭州大學,先生去杭州大學出任校長,既可以爲華夏,爲江南的百姓做些貢獻,又可以繼續自己的學問……”

第424章 毀約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286章 家人第76章 請功文書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6章 分水嶺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292章 四嫩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520章 海北府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52章 毒酒第435章 禮物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43章 西寧衛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24章 暗花第971章 《反貪律》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34章 白夫人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447章 淪落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9章 立威治軍第212章 體香第31章 隔牆有耳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748章 禮樂司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588章 勖勤宮第700章 八藩第135章 理由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124章 天津號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86章 流言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558章 戰利品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52章 受罰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013章 承諾第997章 無影戰隊
第424章 毀約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286章 家人第76章 請功文書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36章 分水嶺第876章 夜夜新郎第292章 四嫩第153章 廢物利用第520章 海北府第732章 白首不分離第537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787章 忠義之士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1141章 當道者死第241章 騎兵的影子都看不到第852章 毒酒第435章 禮物第829章 望風而降第43章 西寧衛第813章 大局已定第524章 暗花第971章 《反貪律》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334章 白夫人第872章 進攻受阻第59章 失蹤的士兵第546章 遲疑不決第1193章 草原騎兵第447章 淪落第1094章 村鎮制度第69章 立威治軍第212章 體香第31章 隔牆有耳第963章 大步入宮第989章 各懷肚腸第1115章 家的溫暖第331章 比黃金更重要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596章 川北門戶第230章 監軍的奏摺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1174章 正黃旗索尼第405章 新式教育第1372章 北方的強敵第126章 編外學子第748章 禮樂司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442章 半荒漠化的甘肅鎮第616章 不可戰勝第132章 韃子入塞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1272章 西海艦隊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1335章 西南門戶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413章 什麼都缺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588章 勖勤宮第700章 八藩第135章 理由第579章 後半生的心願第1087章 舉棋不定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1073章 千里奔襲第300章 東征隴右(六)第1124章 天津號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227章 大斗拔谷第1310章 願者上鉤第186章 流言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290章 大張旗鼓第910章 勢如破竹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356章 九顆星的軍旗第776章 反戈一擊第493章 不成功便成仁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1353章 偷襲麻六甲第759章 城外受挫第558章 戰利品第541章 買漲不買跌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52章 受罰第1068章 前朝皇子公主們第473章 鎮壓盜賊的專家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013章 承諾第997章 無影戰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