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4章 百姓爲上

看來,朝廷與盜賊之間,又要打成一鍋粥了,不僅北方,連湖廣、南直隸、四川這樣的省份,也是不可避免地捲入戰鬥。!

可朝廷只會“揚湯止沸”,不會“釜底抽薪”,僅僅誅殺盜賊,戰亂永遠不會停止,殺了一批,又會出現一批,直到官軍懈怠,總有一次出現疏漏……

如果不能給百姓生存下去的活路,崇禎下再多的聖旨,最終也是枉然,崇禎自小在宮城長大,難道武百官也是不食人間煙火?

這樣的大明,不滅亡簡直沒有天理!

李自成現在最想要的,是加速大明的滅亡,早日結束戰亂,開始重建他心的華夏,可是,現在的天命軍,有這個能耐嗎?

要想增加實力,唯有擴軍一條路,但擴軍需要糧食、銀子,還有各種火器,剛剛有過一輪擴軍,各部隊尚未真正形成戰鬥力,而且,基本的步槍尚未完全列裝到位……

李自成皺着眉,獨自在書房踱步,但還是放棄了再次擴軍的想法,天命軍是較正規的軍隊,不同於流寇般的盜賊,如果擴軍的步伐太快,戰鬥力會下降。

而且戰兵過多,軍餉也跟不,天命都督府雖然發行了內部使用的紙幣,但紙幣不可能無限制印刷發行,即便不用嚴格遵守經濟運行的規律,儲存等額的金銀等貴重金屬,也有可能造成物價漲,在百姓引起恐慌。

心急吃不得熱豆腐,一口不能吃成胖子。

天命軍的數量,只能以屬地的承載爲限,除非有外界銀錢的輸入。

李自成心忽地一動,他早考慮過這一類的問題,只是時機沒有成熟,一直無法實行。

東進關、南下巴蜀,既能獲得糧食和銀子,也能擴大天命都督府的屬地,增強自身的綜合力量,還能養活更多的士兵。

較關和巴蜀,李自成越來越傾向於巴蜀。

關平原體量更大,還能與隴右連成一片,但現在整個陝西,都被盜賊弄得烏煙瘴氣,即便拿下關平原,要想恢復生產,至少需要兩年時間,在這兩年時間內,天命都督府必須投入大量的糧食和銀子。

而這些正是天命軍的軟肋,否則他也不會急着發行紙幣了。

關還有一個不好的地方,那是完全暴露在朝廷的眼皮底下,關與京師之間,只隔着一個山西省,一旦朝廷發現關失陷於天命軍之手,必會拼了老命要奪回來,那可是大明的西部屏障,小打小鬧可以,想要朝廷的老命,崇禎絕對不答應。

巴蜀更適合現在的天命軍都督,南方雨水充足,成都平原正適合農耕,每年可以生產大量的糧食,自身的農業、工商業相對完善,雖有盜賊騷擾,但底子還在,根子沒有破壞。

如果天命軍能迅速拿下巴蜀,減小戰爭本身給巴蜀帶來的負面影響,很快能恢復生產。

巴蜀還有一個巨大的優勢——長江,這可是李自成夢寐以求的黃金水道。

不過,南下巴蜀,也有不利的地方,一是隴右與巴蜀之間,隔着蜀道,交通聯繫極爲不便,兩地很難連成一個統一的整體,如果一地遭受攻擊,另外一地很難及時援救。

還有一點,四川雖是大明的一個行省,但除了巴山蜀水這樣的核心地區,周圍高地生活許多異族,他們尚未開化,一旦天命軍南下,要想控制四川全省,掌握交通要道,必須花大力氣征服,或許還有着長期的、小規模的戰鬥。

要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博採衆長,他決定召開會議,探討這些問題。

十月二十日,李自成召集樑成、沈道、郭世俊、李過、宋五人,在大都督府召開秘密軍事會議,會議沒有記錄,連何小米都沒有參加。

會結束後,李自成給遠在四川的吳二毛髮了一封密信,令他立即着手準備。

眼下進入冬季,秋收早已結束,百姓可能忙於耕種、開墾,但官員們已經閒下來了,李自成決定對官員們進行思想教育,實際是洗腦。

天命都督府成立時間不長,底蘊不夠,否則,這樣的工作,應該有專門的機構。

天命都督府的屬地,雖然多是荒漠之地,但區域甚大,將官員們集起來,十分不便,第一批只召集蘭州、鞏昌、洮州、隴南四府的主官,開年之後,再去西寧。

蘭州與西寧,纔是天命都督府的心,至於河西走廊的甘州、肅州、涼州,有時間再說吧,河西總督府現在尚處於起步階段,官員大部分都是剛剛歸化的蒙古人,李自成暫時沒有打算。

李自成立即給府縣的主官傳訊,讓他們立即趕往蘭州府,進行爲期三日的受訓,同時也召見了一批西寧高學的畢業生,從挑選出四人:劉奎、李佳、王桂、左卦,貼身跟着自己暫時充當書一類的侍從。

受訓的地點,放在蘭州高學內,受訓人員是四府的知府、知縣,甘肅省長梅之煥原本不在計劃當,但他一定要參加聽課,只得隨他。

數十名天命都督府下屬的低級官員,像小學生似的,端坐在學子們常用的課桌凳,他們大多是朝廷的官員留任的,天命都督府沒有足夠的人才儲備,只能依靠他們來搭建基層框架。

李自成在劉奎、李佳、王桂、左卦四人的陪同下,昂首步入課堂,劉奎遞事先準備的講稿,李自成接過來,隨手丟在講桌,先用目光掃了衆人一眼,方纔淡淡地道:“今日到場的各位,有甘肅省長梅老先生,也有各個府縣的主官,你們都是主政一方,是百姓的父母官,哪位先說說,你們平日是如何爲官的?天命都督府的官員,與朝廷的官員有什麼不同?”

全場鴉雀無聲,有人用眼角的餘光打量着梅之煥,但梅之煥眯着眼紋絲不動,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顯然沒有回答的意思。

李自成估計,現在纔是開始,官員們在自己面前有些拘謹,即便肚有話,一時難以敞開心扉,便道:“這個話題很大,要說起來,恐怕三日三夜也說不完,那我問問你們,你們加入天命都督府,與天命軍綁在同一輛戰車,究竟是爲了什麼?”

爲什麼?每個人的心,恐怕都有自己的答案!

也許是被逼的,天命軍突襲隴右,他們來不及逃跑,被俘後糊里糊塗留任了;也許純粹是爲了混口飯吃,現在只有天命軍的屬地,纔有一片太平的景象;也許是朝廷派來的探子……

不管他們最初的目的是什麼,在天命軍的屬地,官員只能有一個目標!

他不信了,自己開創的如此大好局面,難道不能暖了這些官員們的心?如果他們是天生沒有良心的反骨仔,那隻能消滅了,天命軍的屬地,甚至這個世界,都不需要這種人的存在。

“大都督……”有一名知縣,想說又不敢說,支支吾吾的。

“有什麼話儘管說,”李自成解下他思想的疑慮,“你們是來受訓的,是學子,無所謂對錯,本都督亦不會計較,有什麼想法,儘管說出來,如果有不對的地方,正好可以改正過來。”

李佳和王桂擔任記錄員,李自成和官員們的對話,他們需要一一記錄下來,回去再行整理,這些內容不會做爲處罰官員的依據,但李自成需要知道,在官員們身,還有哪些認識的誤區。

“大都督……”那名官員得到鼓勵,遂道:“屬下洪應示,原本是漳縣知縣,天命軍突然到來,屬下一時不測,成了天命軍的戰俘……”

“哈哈……”衆人一陣大笑,但笑容背後,卻是有些心酸,在座的官員,有多少曾經是天命軍的戰俘……他們不但沒有受到處罰,還有機會在大都督面前受訓……朝廷恐怕早將他們忘記了!

李自成擺擺手,示意大家安靜。

“屬下……屬下原本還以爲,天命軍與那些盜賊一樣,來到隴右,只是爲了糧食,”洪應示豁出去了,“但看到天命軍軍紀嚴明,真正不拿百姓一針一線,屬下方纔明白,屬下遇了真主,屬下知道今後該如何爲官了。”

“哈哈,”李自成大笑,“洪知縣打算如何爲官?”

“做官不外乎兩條,一是完成府裡交代的各項任務,尤其是賦稅,”洪應示眯縫着眼,侃侃而談,“此外,關心百姓疾苦,陝西民變,乃是因爲百姓無糧可食,像隴右這般,百姓有土地、有糧食,豐衣足食,還有誰從事那抄家滅族的勾當?”

洪應示忽地想到,現在的天命軍,從朝廷來說,乃是反賊,遂嚇得一縮脖子,再不敢說話。

李自成放下乾巴巴的講稿,以談話的形式開始授課,是爲了拉近與官員們的心裡距離,讓他們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纔好對症下藥,對於洪應示的這些小節,自然不會在意,他哈哈一笑,道“洪知縣的心思,百姓爲,大方向是對的,‘爲官一任,造福一方’,說的是這個道理吧?”

衆人見李自成和顏悅色,並不是傳說動輒殺人的模樣,膽子也壯了,洪應示既然開了頭,他人豈肯落後?

“依屬下看,賦稅應該依據百姓的實際收入徵收,收入高的多徵,收入少的少徵……”

“其實,讓百姓豐衣足食還不夠,應該讓百姓手留有少量餘錢,以備不時之需!”

“大都督愛民如子,屬下見教了……”

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2章 城南古廟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560章 月亮湖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28章 狹路相逢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373章 榴彈炮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91章 流民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219章 黑衣人第67章 夜談第520章 海北府第79章 集體婚禮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21章 失手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334章 白夫人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71章 華夏心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625章 白桿兵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88章 細菌第702章 掏心拳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68章 合練第219章 黑衣人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56章 孫家小妞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
第108章 聲聲聲刺耳第2章 城南古廟第1125章 漢人的鮮血第273章 不再 糾結第1051章 貿易專區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208章 河西走廊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560章 月亮湖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63章 區別對待第500章 奇怪的手勢第28章 狹路相逢第342章 緊急訊息第769章 二兩賞銀第373章 榴彈炮第1028章 左良玉歸順第957章 哭笑不得第467章 技術革新第1360章 順塔故國第1080章 決不虧待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172章 風風光光的婚禮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626章 全軍覆沒第1000章 征伐江南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928章 最溫和方式第1311章 柬埔寨主教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347章 驚疑不定第1190章 值得借鑑第463章 視角轉換第191章 流民第1038章 南疆北疆第1223章 四面張網第1095章 察漢浩特第219章 黑衣人第67章 夜談第520章 海北府第79章 集體婚禮第762章 縣衙大獄第1287章 年度朝會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366章 開國功臣第21章 失手第772章 刻骨銘心第320章 東征隴右(二十六)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846章 一日破城第704章 官逼纔會民反第1350章 南北都有邊患第1024章 奉獻天主,服務華夏第422章 衝刺的距離不夠第495章 最大的商人第334章 白夫人第554章 壕溝的妙用第1271章 華夏心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52章 內閣首輔第784章 魚水之情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508章 鐵槊科諾特十蘇木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777章 接近崩潰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778章 合理要求第138章 知府做媒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441章 三大律法第318章 東征隴右(二十四)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855章 收割小麥比賽第1266章 棄土保國第294章 等你長大一點點第1245章 新年禮物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139章 西寧品牌第625章 白桿兵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288章 細菌第702章 掏心拳第369章 東街市坊第24章 舊人新婚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857章 一樣的套路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68章 合練第219章 黑衣人第1391章 大將軍陣亡了第959章 秘密會談第734章 河南、河南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56章 孫家小妞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819章 天命軍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