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孩子與官印,哪一個更重要

成都,撫臺衙門。!

四川巡撫張論剛剛送走了前來道賀的同僚。

永寧宣慰使奢崇明、水西宣慰同知安邦彥犯作亂,朝廷調集雲、貴、川三省的兵力,打了九年時間,終於以“桃花壩大捷”而告終。

奢崇明、安邦彥戰死,永寧宣慰司被朝廷永久撤銷,而年幼的水西宣慰使安位,因爲年幼無知,被宣慰同知安邦彥所挾持,朝廷選擇寬恕了他,仍官復原職,水西宣慰司也得以保留下來。

這些都是朝廷的事,指揮這場規模極大、時間極長戰役的,乃是兵部尚書朱燮元。

張論在衙門宴請同僚,乃是因爲這場戰爭在自己任職期間結束,作爲巡撫四川的大員,他還兼提督軍務,因此朝廷並沒有忘記他的功勞。

朝廷經過長時間的斟酌,昨日聖旨以下,張論因爲剿匪有功,着升爲都察院右都御史,與都察院主官左都御史只有一步之遙。

張論的喜事,自然是四川同僚的喜事,他日張論回到京師,至少這些同僚都是臉熟,所以同僚們都來捧場,親自入府賀喜。

他一時高興,晚對於同僚們敬酒,幾乎來者不拒,新婚入洞房還要生猛,不過,待同僚們一一散去,張論方纔感覺酒意涌,喝了幾口溫茶,勉強將酒氣壓下去。

丫鬟服侍他洗了溫水澡,將他送入內宅。

按照大明的慣例,張論在四川爲官,需要向朝廷質妻質子,他的家眷都在京師,不過,這卻難不倒他這樣的高官。

來成都不久,他在當地納了一房小妾吳氏,吳氏不僅年輕貌美,肚皮也很爭氣,在張論的辛勤耕耘下,前不久爲張論生了兒子,取名張靜,剛剛過了百日。

自從來到四川,張論不僅又一次經歷了洞房花燭,而且趕奢崇明、安邦彥窮途末路,幾乎白送他一份軍功,右都御史的頭銜,已經躋身朝廷高官的行列,不啻於當年的金榜題名。

張論今日雖喝了不少酒,但人逢喜事精神爽,他像是年輕了二十歲,搖搖晃晃推開吳氏的房門,作勢要撲牀。

“老爺,”吳氏懷抱着嬰兒,正側身而睡,整個身子縮在錦被裡,只露出一張嫩滑的臉蛋,在昏黃的燭光下,顯得越發嬌俏,“靜兒剛剛睡熟,小心不要吵醒了他……”

“老爺我……今兒高興,”張論已經褪去了丫鬟剛剛給他穿的薄稠衫,用力一扔,早不知扔到何處,“靜兒爲什麼不給奶孃帶去?”

“哎……”吳氏輕嘆一聲,似乎捨不得,但看着張論瞪着血紅的雙目,內心如何不明白?只得喚過奶孃,將靜兒抱去隔壁的耳房,那邊張論已經匆匆插門閂,將薄薄的衾被一掀,拱了進去……

天色微亮,張論被一陣敲門聲驚醒,吳氏打個哈欠,也是醒了,低聲嘟嚕着:“這纔剛睡下,誰在外面吵鬧?難道又是靜兒不安生?奶孃是幹什麼去了?”

“老爺,不好了,”外面是一個男子的聲音,應該是一名府丁,“靜公子……靜公子不見了……”

“不見了?”張論大喝道:“蠢材,你們不會找找呀,三個月大的孩子,還能跑出屋去?真是白養了你們這些廢物!”

吳氏卻是臉色一變,睡意頓消,慌忙摸黑穿衣下牀,顧不得梳妝打扮,搶開房門,“奶孃呢?怎麼回事?靜兒找到了嗎?”

“夫人……”奶孃立在門外的暗影處,連頭都不敢擡,“奴婢……奴婢昨夜餵飽了靜公子,便早早睡下……半夜醒來,預備再給靜公子餵奶,誰知道……誰知道靜公子不見了……”

“你是死人呀?還不趕緊去找?”吳氏像一頭髮怒的河東獅,一掌摑在奶孃的臉。

靜公子是她唯一的兒子,在母憑子貴的年代,也是她唯一的希望和依靠,這都過了大半夜了,即使能找到,恐怕……孩子才三個月大,她越想越怕,顧不與奶孃鬥氣,忙一陣風似的向奶孃的屋子衝去。

屋裡亮着燈,數名奴僕正在翻箱倒櫃尋找着,有一名丫鬟鑽入牀底弄得一頭一臉清灰,應該是沒有發現目標,又失望地從牀下爬出來。

見到吳氏,衆人似乎有了主心骨,齊齊停下手的動作,跪在吳氏身前:“夫人……”

因爲張論的正妻不在四川,吳氏也享受着夫人的的待遇,但在這緊要的時刻,她已經顧不這些虛無的名分了,“靜兒才三個月大,還能跑出去不成?”

她親自在牀頭的旮旯裡尋了一遍,依然一無所獲。

吳氏頓時三魂去了二魂半,她瘋子似的,一頭一臉泥灰,兩眼已經呆滯,來不及束起的長髮,披散在臉,遮蓋住一半的眼睛,顯得有些陰森,過了半響,她才揮舞着雙手,道:“找,找,是挖地三尺也要將我的靜兒找出來……你們這些廢物、蠢材、狗奴才……還不快找?”

張論此時已經披衣下牀,見府內亂哄哄的不成體統,不僅皺起眉頭罵道:“你們這些奴才,都是幹什麼吃的?三個月大的嬰兒都照應不好,我要你們何用?”來到奶孃的臥房,見吳氏披頭散髮,像是正在作法的道姑,眉頭現出一道深深的“三”字。

“老爺……這個……”一名府丁急匆匆過來,手裡拿着一把明晃晃的短刀,刀柄下面,垂着一件物事。

“這是靜兒的肚兜,奴親手給穿的……”吳氏一把奪過肚兜,那邊已經嚎啕大哭起來:“老爺,你要給妾身和靜兒做主呀……”

“這是哪裡來的?”張論盯着短刀問道心裡一驚盤算開了,難道府內入了刺客?刺客爲什麼何孩子過不去?若是孩子被殺,爲何不見屍體?

“奴才……奴才聽得府內有動靜,便出了小院,要過來看看,沒想到剛剛出了院門,便聽得後面一聲悶響,回頭一看,院門多了一把短刀,還有這肚兜,奴才懷疑是靜公子,一刻也沒敢停留……”

“飛刀留簡?”

張論知道麻煩大了,靜兒不是丟了,而是被人偷走了,從手法看,這是江湖人物,他迅速在腦過了一遍,自己並沒有什麼江湖的仇人。

究竟是什麼人乾的?難懂吃了熊心豹子膽不成?

張論一時思量不出所以然,只得從吳氏手接過那件乳白色的肚兜,展開一看,臉色頓時大變,額頭也是滲出汗來,另一手指着肚兜,像是拿着一件不乾淨的物事,嘴脣蠕動着,半響方纔發出聲音:“快,去前面看看,官印……”

一名府丁遲疑了一下,隨即飛奔而出。

根據大明律法,官員一律不得在任職地購買房產,主官必須住在當值的衙門,張論的住所,是巡撫衙門,前面是處理公務的廳堂,後面纔是他的住處,辦起公務來,十分便利。

那府丁不肖一刻便會,手捧着一個長方形的雕花木盒,跑得氣不接下氣,用手在胸口拍了好一會,方纔發出聲音:“老爺,不好了……不好了,官印……官印不見了……”

張論頓時如墜深淵,頹然倒向一邊的木椅,手腳冰涼,兩眼發呆,臉籠罩着一層青白之氣,手指着雕花木盒,想要說話,也是半天發不出來聲音來。

靜兒丟失的時候,他尚能保持一貫的冷靜,即使看到賊子飛刀留簡,知道靜兒被綁架,他也不太着急,孩子丟了,找回來便是,是被賊子撕了票,大不了讓吳氏再生一個,反正她還年輕。

靜兒是吳氏的命#根子,卻不是他的唯一,他在京師尚有成年的孩子。

但官印不同了,依照大明律法,官印是官員的身份憑證,具有唯一性,烏紗、官袍更爲重要,一旦弄丟了,輕則罷官免爵,重則被捕下獄。

大明的言官具有風聞言事的權力,一向捕風捉影、無事生非,以訛傳訛,要是讓他們逮住把柄……

張論雖然新晉爲右都御史,是御史言官的領袖人物,但大明的言官,有兩套獨立的系統,除了御史,尚有六科給事,他們並不受左、右都御史的節制。

即便是御史們,也不是他這個遠離京師的二把手所能完全控制的,右都御史出事,正好給別人騰出位置,痛打落水狗,向來是言官們的樂事,張論自己也沒少幹過。

這樣的事情,怎麼會發生在他張論身?難道是報應?

“老爺,快救救靜兒吧,遲了一定會出事……”吳氏一心記掛着靜兒,尚不知道官印丟失的事,見張論坐在木椅默不作聲,便搖着他的胳膊叫喊起來,一把鼻涕一把淚,鼻涕拖得老長,雨線似的都掛了張論的官袍。

“滾開,你這臭娘們,知道哭,哭……”張論一把推開吳氏,他正心煩意亂,吳氏的哭喊,只是讓他更加惱怒,憑空生出一絲厭倦,這娘們,真是不識大體,官印都丟了,卻只關心他的孩子,孩子與官印,到底哪一個更重要?

吳氏像是丟了魂魄,身子本發軟,站立尚且勉強,被張論一推,頓時跌坐在地,她先是雙腳亂蹬,潑婦似的叫着:“靜兒,我的靜兒呀……”

不過,見所有的奴僕都和張論一樣,呆呆地不發一言,忙止住哭叫,雙目在衆人的臉掃來掃去,希望發現什麼端倪。

第755章 一斗谷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27章 下山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588章 勖勤宮第691章 攀枝花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753章 後手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688章 狼山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123章 不要錢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55章 彩虹橋第609章 心思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6章 韓金兒第1379章 錫蘭島第26章 信鴿第435章 禮物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63章 三角古城第999章 清水報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281章 沙陀寺第531章 工業園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424章 毀約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95章 軍魂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885章 誘餌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9章 生路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639章 蹭腥第466章 拜師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400章 密談(下)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91章 流民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
第755章 一斗谷第573章 各懷心事第1058章 寸步不讓第237章 沒有虛言第789章 偷襲開封第1085章 多羅卓哩克圖郡王第464章 本都督纔是教皇第214章 褪下明光鎧第461章 隔壁的鼾聲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27章 下山第1268章 血液循環第796章 增援開封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588章 勖勤宮第691章 攀枝花第479章 將門之後第753章 後手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688章 狼山第47章 察哈爾部的無奈第1221章 警醒自己第433章 城外的宴席第1182章 娟兒的心思第477章 四險之地第444章 兩眼死灰第651章 混蛋,廢物第70章 偏要衝鋒陷陣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123章 不要錢第362章 三權分立第555章 彩虹橋第609章 心思第337章 肩上的膽子第608章 四川巡撫第973章 無愧於心第669章 十萬火急第6章 韓金兒第1379章 錫蘭島第26章 信鴿第435章 禮物第1309章 再次出使第392章 銜尾追擊第63章 三角古城第999章 清水報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281章 沙陀寺第531章 工業園第1388章 英荷海戰第424章 毀約第1393章 氣勢如山第995章 軍魂第1108章 青山都督府第1035章 金凱商行第1362章 軍人不管會談第229章 啃了滿嘴黃泥第1183章 布木布泰第527章 蘭州新城第332章 改造戰俘第676章 遵義知府第885章 誘餌第231章 高個子軍官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656章 清蒸最補了第101章 頹廢的工匠們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173章 兩個選擇第1291章 資金缺口第1376章 停止在甘肅募兵第402章 孩子像父親還是母親第340章 依戀與愁思第89章 生路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426章 單人獨馬第633章 果然是他第1026章 重用傳教士第18章 蒙古騎兵的戰鬥力第403章 肅王的歸宿第1148章 深夜求見第639章 蹭腥第466章 拜師第427章 不平等協議(上)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1392章 不能成爲戰俘第333章 天命軍的饅頭第1171章 戰爭,與女人無關第1053章 砂糖工廠第400章 密談(下)第1169章 不要回頭第986章 華夏崛起第1186章 孝端太后第411章 火燒大帳第256章 青海長城第563章 有孩子的人第953章 壯烈而亡第445章 特殊的羶味第191章 流民第380章 魂飛魄散第1168章 甕中捉鱉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