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1章 官兵與盜賊之間

bookmark

翌日起牀後,李自成隨着趙爾德,尋到他預備立縣的地方,原來在賀蘭府西南大約六十里的地方,距離月亮湖還遠着,便命名爲通格縣。!

趙爾德留在通格縣,開始建立自己的營地,只是派了兩名熟悉地形的蒙古人做爲嚮導,李自成在任同州的陪同下,繼續南下。

在賀蘭府以南大約一百里的地方,李自成看到有兩座山峰從賀蘭山脈突分出來,綿延數裡,山山下,都是極爲旺盛的牧場。

李自成不禁大喜,此處極爲旺盛,又是南下大道旁,立縣更爲合適。

而通格縣距離賀蘭府太近,大約只有五六十里,如果立鎮,倒是更爲合適,不過,這是趙爾德自己的選擇,李自成已經同意了,暫時不可能返回。

問了蒙古人嚮導,才知道這兩座山,分別叫敖尤圖山和阿孜日格爾山。

又不是漢化的名字!

李自成凝眉思索,分別更名爲圖尤山、格日山,字的順序變化,也破壞了原先的意思,即便異族的字能流傳下來,也找不到他原先的發音了。

這座坐落在兩山之間的縣城,各取兩山的前一字,叫“圖格縣”。

蒙古嚮導告訴李自成,從此處向東,越過賀蘭山,便是大明的寧夏鎮。

李自成想起在寧夏驛站北裁撤的事,當日所受的窩囊氣……他真想率領部分騎兵,突襲寧夏鎮,將驛丞楊隆宰了,方能消得當日之恨。

想想還是忍了,與大業相,個人的一些委屈,算得了什麼?再說,尚不知楊隆是否還在寧夏鎮!

大軍繼續南下,從圖格縣沿着黃河向南,大約兩百里,黃河在這裡改變了方向,遊已是南北走向,當日北伐的時候,李自成並未留意,此時回頭仔細瀏覽,發現此處簡直是塞外江南。

火石寨山、駱駝山、希勒圖山也未能阻擋黃河之水的蔓延,山川林立,湖泊衆多,湖水清澈,旺盛的牧草從湖畔向四面擴散開去,一直延伸到南面的山腳、北面的大漠深處。

問了嚮導,才知道此處是著名的“通湖草原”,乃是整個賀蘭府水草最爲充足的地方,原先有許多牧民在此放牧,但天命軍來到外邊牆之後,牧民害怕,被迫北遷。

李自成暗笑,原來遊牧民族也是害怕漢人!

邊界從來不會固定,只是按照各方實力的大小,不斷重新分配……

他在此處東西兩地分別設立漢格縣、溫都縣,又將火石寨山、希勒圖山分別更名爲火石山、圖勒山,駱駝山倒是沒有改動,和本身是一個性的稱呼,用做漢名,也不爲過。

過了溫都縣,便是外邊牆,這裡已經是會州府的蘆陽縣。

李自成度量一番,如果以外邊牆的蘆陽縣爲起點,到達賀蘭縣,實在不算太遠,將來從蘆陽縣向東北方向修築大道,連接賀蘭府,也不是沒有可能,只是不知道沙地修築的水泥大道,是否也像別處那樣牢靠。

李自成在此處別了任同州、高一功,騎兵一路飛奔,在到達會州之前,便已趕前面的第五營和第七營,,一同回到蘭州。

周賓、宋兩步在蘭州休整了數日,各自領命。

有了河西總督府在北面護衛,駐守肅州、甘州、涼州、蘭州的第四營李績部,已經並非邊疆,壓力大減,在李自成出塞的這段時日,不但緊緊盯住蘭州,同時完成了整編,已經不需要換防了。

周賓部回到西寧,現在西寧幾乎是空城,只有少量輔兵,而宋部接替秦大年部駐守靖遠縣,秦大年部回蘭州休整、整編,與李過的第二營,共同駐守蘭州。

第七營去靖遠縣換防之前,李自成特意召見了宋,還有他着意培養的年輕軍官趙光瑞,在賀蘭山、狼山的戰役,宋部在哈達山殲滅鑲紅旗一個牛錄、鑲黃旗四個牛錄,趙光瑞因爲戰功,已經晉升爲從千戶。

從賀蘭山帶回的大批戰馬,除了給李過的千餘匹,剩餘的兩千餘匹,全部交與固關的劉雲水,這樣第一營、第二營的騎兵,都是達到三個千戶。

一切安排停當,已經是四月旬了,李自成再次將目光集到朝廷與盜賊身。

根據漢清局的訊息,高迎祥、張獻忠在鳳陽火燒皇陵,充分表現出流寇的本性,他們並沒有過多停留,而是迅速南下,接連攻克廬州、安慶、和州、滁州,一直打到長江邊的儀徵,一路所向披靡,然後折而向西,與南下襄陽的老回回馬守應部,在湖廣馬成會師。

而北的射塌天劉國能等人,在黃河兩岸與東出潼關的洪承疇玩起了貓貓,他們總是在附近出入,是不願與洪承疇部的主力決戰,洪承疇被崇禎限定“六個月內滅賊”,沒辦法,只得將屬下的軍隊撒出去,四處圍剿盜賊。

李自成一聲長嘆,北方的烽火,已經進入湖廣,大明的五省,又要被盜賊弄得烏煙瘴氣了。

這樣的事情,原本與他無關,但他想到的卻是結局,朝廷與盜賊的戰爭,無論誰勝誰負,最終都要他來收拾殘局,戰局越亂,將來收拾起來便會越困難。

破壞的速度遠遠大於建設的速度,如果整個大明都被打殘了,他憑藉西寧、蘭州這一隅之地,又如何能收拾殘局?

朝廷原本處於優勢地位,無論是軍隊的質量數量,還是後勤補給,都是遠遠優於盜賊,然而,現在卻是被盜賊牽着鼻子走。

這間究竟有多少是人爲的原因?

像這次,盜賊們火燒鳳陽的朱家祖陵,崇禎一怒之下,竟然逼迫洪承疇“六個月內滅賊”,坐在紫禁城說話不腰疼,如果六個月內滅賊,又何至於今日盜賊愈演愈烈?

洪承疇明知不可能,卻被迫出潼關破賊,雖然取得一定的戰果,但他將屬下的軍隊拆分開來,實行處處制敵,一旦出現漏洞,會處處“制於敵”。

盜賊本是“流寇”,到處遊走、分分合合是他們的長處,一旦盜賊察覺到洪承疇分兵處處設防,他們必會集優勢兵力,畢其功於一役,洪承疇豈不損失慘重?

究竟是崇禎的愚蠢,還是洪承疇的愚蠢?

李自成雖然贏得了塞外,在戈壁立起了河西總督府,卻對朝廷與盜賊之間的戰爭,感到束手無策。

兩頭紅了眼的水牛鬥角,一個消瘦的山羊能有什麼辦法?

李自成現在唯一能做的,便是發展西寧、蘭州,壯大自己。

果然不出李自成所料,洪承疇到處分兵圍堵盜賊,不但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反而損失慘重,六月,副將艾萬年、柳國鎮於寧州之襄樂戰死,官兵大敗。

洪承疇實在無兵可調,只得徵調曹詔入陝西。

這時距離崇禎下達“六個月內滅賊”的期限,差不多快要到期了,可盜賊幾乎一點不見少,死了一批,又有更多的盜賊加入,漢民族人口的數量優勢,完全站在盜賊一邊。

與此同時,湖廣傳出訊息,勳陽巡撫盧象升,將高迎祥、張獻忠部驅逐出湖廣,高迎祥、張獻忠轉而北漢,朝廷方面舉杯相慶。

咦?

李自成從這些訊息捕捉到什麼了,仔細思之,“驅逐”有什麼值得慶賀的?盜賊本是流寇,他們搶過一個地方,即便不驅逐,也會換一個地方,繼續下一次劫掠,熟悉的地方沒有糧草!

盜賊究竟是自己走的,還是被盧象升驅逐?

這一刻,他對盧象升這位名將,倒是有所懷疑,難道他征剿盜賊的功績,原來都是盜賊白送的?

不過,李自成倒是明白了盜賊與官兵的秘密:盜賊與官兵作戰久了,越發掌握了作戰的技巧,不但能在官兵把守的縫隙來去自如,首腦人物自身的作戰水平也在提高。

而明軍將領明知無法徹底剿滅盜賊,對於朝廷的旨意,也是不當回事,多半隻是做做樣子,他們不再像當初那般,以殺傷甚至消滅盜賊爲目的,而是轉爲驅逐。

只要盜賊不在自己的防區,算完成朝廷交代的任務。

如果盜賊再次來到自己的防區,那是又一次的戰鬥,並非原先的那一夥盜賊。

這樣的結果,盜賊在不同的地域遊走,而官兵總是在盜賊離開之後,認爲自己驅逐有功,進而向朝廷論功請賞。

李自成甚至懷疑,盜賊是不是與官兵達成共識,我搶劫一次走,絕不會讓你爲難,你儘管對報功,也不要真心圍剿,大家留一線生機將來好見面,誰知道未來的天下是誰的?

也許這不是真的,這只是他最壞的推測,但現在盜賊與官兵之間,的確像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像洪承疇在固關與天命軍達成的協議一樣,大家互不侵犯、互不爲難,有飯大家吃,有事大家扛,互相幫助、互相遮掩……

如果不看服裝,誰是盜賊、誰是官兵恐怕都分不清了。

這樣看來,自己佔據着西寧、蘭州,並進行大規模的建設,似乎吃虧了,有了根據地,也有了羈絆,將來若是與官兵大規模作戰,萬一戰爭不利,丟掉西寧、蘭州,那損失可大了。

不過,有了根據地,也有了固定的兵員補充和糧食供給,才能向西寧火器局那樣,爲天命軍提供源源不斷的步槍與各種火炮。

發展方向從來是一把雙刃劍,看你如何運作了。

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371章 錫蘭島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章 城南古廟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111章 血統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4章 天主教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55章 鷹騎兵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257章 整編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833章 五百兩第288章 細菌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1374章 大潰敗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555章 彩虹橋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249章 溫柔鄉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862章 大潰敗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151章 模具第1091章 不委屈第84章 抉擇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39章 睡熟了第1202章 通遼府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9章 集體婚禮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459章 剪羊毛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862章 大潰敗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83章 殺戮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7章 天然鹼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7章 天然鹼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281章 沙陀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
第736章 錦上添花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66章 最後的希望第322章 東征隴右(二十八)第1367章 遠洋貿易權第643章 兩條腿的牛第1318章 圖魯拜琥第1371章 錫蘭島第903章 懷恨在心第2章 城南古廟第371章 融入大家庭第954章 大同城破第619章 石砫宣慰使第1111章 血統第809章 故人相見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642章 雷鋒效應第1025章 船廠東遷第1377章 華夏的胸懷第134章 天主教第61章 幹票大的第1155章 鷹騎兵第603章 大營混亂第672章 攪局的韃子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415章 娜木鐘的智慧第898章 水災旱災蝗災第29章 遙遙在望第1257章 整編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833章 五百兩第288章 細菌第992章 先殺多鐸第1374章 大潰敗第774章 逆天的射程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289章 一盤大棋第1301章 會安碼頭第555章 彩虹橋第354章 屠城三日第249章 溫柔鄉第1263章 造船工業第827章 將功折罪第1305章 廣中廣南第509章 被迫低頭第423章 這就結束了?第862章 大潰敗第1049章 最大利益第151章 模具第1091章 不委屈第84章 抉擇第1337章 斬了羅剎使者第939章 睡熟了第1202章 通遼府第783章 兩個畜生第79章 集體婚禮第226章 北伐甘州第459章 剪羊毛第655章 如詩如畫第91章 殺雞儆猴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307章 現代化國都第771章 十萬部屬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506章 私自出走第862章 大潰敗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210章 道路優先第83章 殺戮第738章 眼見爲實第475章 故人相見第7章 天然鹼第889章 合兵爲營第858章 首戰告捷第1211章 三江平原第589章 年少白頭第1147章 一般大小第871章 爭相立功第940章 三院八部第1151章 秦晉之好第453章 實名制票證第1059章 《友好通商條約》第1317章 烏思藏都司第805章 平賊督師第1102章 夫妻夜話第7章 天然鹼第228章 奇特的地形第173章 山下來客第551章 夜襲大帳第269章 最後一名騎兵第1076章 殺戮與血性第1285章 唐努烏梁海第418章 達魯花赤第720章 夜半起解第281章 沙陀寺第1312章 山雨欲來第236章 一封沒有發出的奏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