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1章 江南立省

南京城與北京城的佈局極爲類似,從外到內,分外廓、京城、皇城、宮城四重,李自成預備從江東門入外廓,沒想到在門外被馬士英、史可法率人“堵”住,“小人等叩見皇!”

不僅馬士英,連史可法也將稱呼前的“華夏”二字省略了。

李自成從服裝一看,知道除了僞明的官員,其還有不少士紳,心不覺暗笑,江南這平復了?只要江南平復了,南方諸省,應該不會有大的戰役了。

“免禮平身!”李自成前兩步,先是將馬士英攙扶起來,然後纔是握住史可法的雙手,後面的官員士紳都是露出驚訝的眼神。

華夏的皇帝真是,哪有君臣如此握手的,大部分人是第一次見到皇,暫時還算不華夏的人……

如果從恩寵看,馬士英顯然要勝過史可法一籌!

馬士英微躬着身子,臉是說不盡的笑意,“小人恭賀皇喜得江南!”

李自成哈哈一笑,向衆人拱手一禮,道:“馬大人、史大人,諸位,你們相信了朕,朕絕對不會辜負你們,江南還是那個富庶之地,江南不僅以前更加富庶,還會有你們意想不到的變化,”他的心,已經準備改善江南交通了,建立類似於後世的“一小時都市圈”,讓江南在華夏的工業化,發揮引領作用,“百姓豐衣足食,富商大戶賺得盆滿鉢溢……”

人羣忽地走出一人,先是向李自成行了禮,隨即轉過身,向着江南的官員士紳們道:“這話草民信,草民親眼見了,西寧邊陲之地,原本苦寒之地,百姓連吃飯都困難,如今吶,不瞞各位,如今的西寧,已經有了寬闊的大道,雨天都不見爛泥,更重要的是,百姓都有餘財,草民託皇的福分,也是,哈哈,如今草民的匯豐商行,已經擴張至數省……”

“穆東主?”李自成定睛一看,果然是穆青山,不禁道:“穆東主爲何在此?”

“皇忘了,草民是商人,原本來過江南,”穆青山笑道:“草民這次帶着貨物來到南京,原本還擔心僞明……沒想到皇這麼快來到江南,草民恭喜皇了!”他雙膝跪倒,以頭叩地,單獨行了叩拜之禮。

對穆青山來說,能當着衆人的面,給李自成單獨行禮,那時莫大的光榮,也只有他,纔有這份榮譽。

官員們還好些,那些與穆青山相熟的商戶,面果然顯出複雜的表情,既有羨慕、驚歎,也有說不出的懊惱……

原來這個穆青山,說的都是真的,幸好平日沒有輕慢他!

“穆東主快快平身,都是自己人,何須多禮!”李自成雙手將穆青山攙扶起來,知道他是要在江南商戶面前表現一番,便給足了面子,笑道:“穆東主在江南行商,一向還算順利?”

“順利,順利,”穆青山大模大樣,轉過身向衆人拱手一禮,道:“承蒙各位關照,草民在江南行商,一向都是非常順利,南京城內,便有草民的匯豐商行。”

李自成心明白,穆青山今日是要藉着自己的名頭,爲今後完全融入江南打下基礎,這正是他所需要的。

江南士紳百姓相對富庶,真正的大商人,很難忽視這塊商業的黃金地帶,但華夏的化,一向較排外,若是外人來江南行商,很可能遭到當地商人的排斥,穆青山在江南行商,雖然販賣的是江南不具備的貨,但所受的委屈,恐怕只有他自己心清楚。

要想讓江南的富裕惠及全國,必須建立公平競爭的機制,外地人的商人可以來江南發展,江南的商人,也可以走出去。

穆青山來自西寧,要想真正打入江南的商場,贏得與江南商人平等的機會,需要藉助自己的提攜。

李自成看着穆青山的笑臉,故意高聲道:“穆東主在江南行商,須得遵紀守法,不可偷稅漏稅,不可藉着朕的名頭,擾亂商場規律,江南的商場,必須建立在公平競爭的基礎,要想多賺錢,必須拿出貨。”

“皇放心,草民一向遵紀守法!”穆青山何嘗不明白李自成的心思,藉着對他的笑罵,實際是在警告南京的商人,不得藉助官府的勢力,打壓外來的商戶。

衆人已經看出來了,穆青山與李自成的關係非淺,都對穆青山誇讚兩句。

史可法躬着身子道:“皇剛剛入城,本官受大家委託,爲皇接風洗塵,請皇移步,前往宮城歇歇……”

李自成知道,江南的官商士紳們,實際是懷着惴惴不安的心情向自己示好,這是安撫他們的機會,也是爲江南立下規矩的機會。

他向衆人拱拱手,笑道:“既然大家盛情,朕不推辭了,趁着這個機會,朕也好認識認識大家!”趁着衆人不備,他悄悄告訴史可法,留下三五個鉅商。

李自成在馬士英、史可法的引導下,穿越大半個南京城,來到東面的皇城,像次入京一樣,從正陽門跨過護城河,便是南京的皇城。

入了洪武門,纔算真正步入內城,千步廊兩側,分別是南京六部和通政司、太常寺、欽天監、錦衣衛等。

李自成在馬士英的引導下,從承天門、端門、午門、奉天門一步步入內,也是皇生活、工作的宮城,這一次沒有太監隨行,官員士紳們已經散去,只有馬士英、史可法、穆青山與三名不知名的鉅商隨行。

大明立國之後,便是以南京爲國都,洪武、建、永樂都是在南京爲帝,但永樂帝遷都北京之後,皇城和宮城地位大大下降。

皇城內雖然有一套完整的國家機構,謂之“南京六部”,但這些機構只是北京城內國家機構的備胎,官員們通常只是在此養老,等待最後致仕退休;宮城只是做爲皇家的別院,如果皇駕臨南京,纔有可能使用。

朱由崧稱帝后,南京的皇宮才被重新啓用,皇城、宮城都熱鬧起來。

李自成以爲,既然朱由崧在南京稱帝,南京的皇宮應該和北京類似,但路過外朝三大殿的時候,不但沒有喧囂的朝會,宮牆也是滿目蒼夷,顯然保養得不好,又沒有大修。

入了乾清宮,宮內竟然沒有太監宮女,親兵們動手,將東暖閣打掃一番。

馬士英見李自成輕蹙眉頭,忙躬着身道:“啓稟皇,宮內原本有太監,弘光帝入住乾清宮後,從蘇州、杭州選了五十名秀女充斥宮城……不過,這些太監、宮女的忠誠度無法保證,所以小人將他們遣散了……”

李自成點點頭,自己只是路過,不可能在南京常駐,並不需要太監宮女服侍,南京的皇宮,只不過是自己暫住的軍營而已。

即便華夏一統,南京也不可能成爲首都。

華夏要擴張,如果目標是北方的關外,北京便是地理位置不錯的國都;將來國家目標轉至南方或是西方,可以遷都廣州、西寧,南京位於東部的心位置,無論開疆還是守成,都不適合做爲國都。

他目視衆人,道:“你們都坐吧,朕有幾件事情要問你們。”

“小人等當知無不言!”馬士英、史可法勉強落了座,又讓身後的三位鉅商落座,穆青山是李自成的老熟人,又有穆思蓉這層關係,倒是較隨意。

李自成點頭示意,讓他們不要緊張,道:“馬大人、史大人,天命軍雖然入了南京,但周圍的府縣,尚有不少殘餘的軍隊,他們是否接到歸降的命令?”

馬士英與史可法對視一眼,道:“皇放心,小人和史大人已經傳令,讓各地的駐軍向天命軍繳械,天命軍所致,他們應該不會抵抗……”他輕皺眉頭,道:“不過,弘光朝廷時日太短,只能掌管南直隸與浙江兩地,南方諸省,小人與史大人都無法掌控……”

李自成並沒有責怪馬士英、史可法,江南最富裕的地方,便是南直隸與浙江省,只要這兩地免於戰火,南方諸省他倒不是太在意,天命軍會逐漸向南方推進。

他點點頭,道:“南直隸將被撤銷,南京六部也會不復存在,華夏將新立江南省,馬大人、史大人認爲,誰出任江南省長爲好?”

馬士英忙道:“全憑皇聖裁!”

史可法倒是想要推薦誰,但被馬士英搶了風頭,嘴脣動了動,卻沒有說出來。

李自成笑道:“馬大人一向在南直隸督師,又在南京出任弘光帝的首輔,對南直隸的情形十分了解,江南省長一職,非馬大人莫屬!”

“啊……”馬士英先是一呆,瞬間反應過來,忙跪拜於地,“臣多謝皇厚恩!”

他爲李自成鞍前馬後效勞,接應天命軍大軍渡江,甚至於史可法爭寵,爲的是能在華夏國爲官。

江南省長,與他原先出任的大明首輔一職,本是向去甚遠,但馬士英明白,弘光朝的“首輔”,能照拂的只有南直隸、浙江兩省,而且還是朝不保夕,一旦弘光小朝廷倒臺,他這個首輔,也隨着完蛋。

他做爲降官,想要進入華夏的樞任職,短時間內絕對不可能,而新的江南省,或許是華夏最爲富庶的省份,實在是一個肥缺……

史可法嘴角翕動了一下,終於沒有吭聲。

“免禮平身!”李自成等馬士英重新落座,淡淡笑道:“馬省長,朕可是有言在先,江南富庶之地,可是華夏的錢糧所在,如果江南省衰敗了,朕可是要責罰的!”

“臣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李自成擺擺手,卻是看向史可法,道:“史大人不用在江南省任職了,暫時留在朕身邊,回到京師,另有任用!”

“小人遵旨!”

李自成這纔看向最後面的三位富商,年齡都是不小了,很可能都是家主,淡淡地道:“華夏朝廷,非常重視工商,穆東主或許和各位說了……三位是南京的鉅商,朕要認識認識,以後江南省的賦稅,還要仰仗三位。”

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984章 炮戰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531章 工業園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688章 狼山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60章 心思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744章 祭旗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54章 困惑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11章 白費心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488章 勞軍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810章 震懾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33章 五百兩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43章 西寧衛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42章 合作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96章 回家了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679章 公審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97章 幕後主使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86章 流言第6章 韓金兒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699章 入漢籍第249章 溫柔鄉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31章 隔牆有耳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611章 富庶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776章 反戈一擊
第1381章 焦躁不安第742章 笑看王府第1057章 眼睛綠了第1384章 熟悉的身影第343章 陝西三邊總督第984章 炮戰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115章 新的計劃第1347章 黑白通殺第531章 工業園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344章 一個不留第688章 狼山第913章 天命軍的後手第160章 心思第1300章 莫朝國滅,高平立府第81章 來自西寧的使者第744章 祭旗第1060章 同工同酬第1082章 千里立府第1056章 海上僵局第1330章 冊封李濬第154章 困惑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751章 隔河點射第674章 皈依天主教第111章 白費心第844章 相互算計第121章 日月山口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1218章 規劃東北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488章 勞軍第397章 意外重逢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810章 震懾第712章 天命軍的規矩第1359章 甕中捉鱉第833章 五百兩第215章 三段式射擊第96章 西寧衛的工匠第1224章 教育分兩步走第304章 東征隴右(十)第265章 看不透的西寧軍第605章 大殿一座第1031章 長子次子第43章 西寧衛第274章 盡釋前嫌第979章 做了嫁衣第142章 合作第1209章 要個孩子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1166章 鑲黃旗潰敗第886章 兩軍混戰第1383章 每個時辰第196章 回家了第1344章 區別對待第404章 兩女鬥豔第1370章 華夏的利益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679章 公審第1055章 射程上的優勢第920章 糧草被截第964章 太監和宮女們第1369章 新的矛盾第1165章 一個也活不了第601章 竊竊私語第1217章 還有人口第934章 舊仇新恨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363章 齊人之福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1161章 腦漿迸裂第97章 幕後主使第808章 羅汝才北上第1188章 物資匱乏第636章 各自罷兵第1036章 寶島臺灣第869章 沒有戰鬥力第1081章 北嶺軍鎮第186章 流言第6章 韓金兒第894章 大明顯陵第1195章 左翼中旗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699章 入漢籍第249章 溫柔鄉第1387章 巨型戰艦第931章 西安城破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341章 戴罪立功第31章 隔牆有耳第900章 逃離武昌第932章 秦王歸順第611章 富庶第830章 天香院的頭牌第716章 各懷心事第776章 反戈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