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6章 瘋瘋癲癲

臨洮府城北有一個叫做田家灣的村子,村子不大,不過住着四五十戶人家,因爲村子位於官道要衝,爲了給行客們息息腳,村口靠近官道的地方,開了一家茶肆,本村的村民無事也可來此閒聊聚會,但本村人喝茶,那是相當便宜,一銅錢,可以喝半天,幾乎是白送。 !

村東頭有一幢六間房子的茅草屋,因爲長時間沒有翻修,顯得有些破敗,牆泥大片脫落,牆體滿是裂縫,屋頂的茅草,已經枯爛不堪,顯然支撐的時間不止一兩年,幸好此處雨水不多,否則非漏雨不可。

能建起這樣六間房子的,要麼是大家庭,人口衆多,需要的房子也多,要麼是家境殷實,從房子的外圍看,這個家庭顯然是破落戶。

房子的主人叫郭世俊,是當地的一名秀才,父母在辛辛苦苦攢下這幢房子後,不久過世了,他家又無婆姨,至今還是“出門一把鎖,進門一盞燈。”

郭世俊本來寄託着家的希望,他自己也很爭氣,二十多歲了秀才,本來在當地的府學讀,雖然不是最優的“廩生”,官府不會發給糧米,但讀書是不要錢的。

年紀輕輕考了秀才,甚至還進了縣學,如果按照正常的預計,郭世俊將來一定會成爲村的驕傲,即使不能成爲進士,個舉人應該沒有問題,最不濟也能成爲當地的一名鄉紳。

一些好事的大腳,趕着往郭世俊家跑,她們打着自己的小算盤,如果現在能給他送一房婆姨,將來沾點光揩點油應該是穩的。

但是,這個郭世俊不但木訥,甚至有點迂腐,他的興趣,全部在讀書,家又無親屬替他做主,婚事也耽擱下來。

誰也沒有想到,兩年多以前,郭世俊生了一場大病,因爲醫治不及時,病情不斷加劇,後來頭頂的頭髮全部脫落,只剩下四周一圈頭髮,當地人稱爲“鬼剃頭”,是宣判了他的死刑。

但郭世俊實在命大,在絕食了三天之後,竟然沒有被牛頭馬面帶走,只是放了一通響屁,神智反而清醒了些。

起初大家以爲他是迴光返照,有一個好心的鄉民煮了些麪湯,強行給他灌下,指望他再清醒些,最好能當着大家的面,將房子、田產等交代給他,拼着爲他送葬,也還有不錯的節餘。

像郭世俊生病時一樣,鄉鄰們再次在他身看到了意外,儘管這種意外不是他們所希望的那樣。

郭世俊喝了兩三天麪湯之後,精神頭稍好,央人要了兩個白麪饅頭,着鹹蘿蔔條和清水,硬是吞嚥下去,又昏睡了半天,醒來後卻是能自己下地了。

病來如山倒,病去如抽絲,郭世俊的病,這麼不明不白起好了。

那個給他麪湯、指望着房子田產的鄉民,卻是悔青了腸子,回家也被婆姨罵個狗血噴頭,如果沒有他的麪湯,郭世俊算不是病死,也會活活地餓死渴死,如今郭世俊身子復原,眼看着房子田產,什麼指望也沒了。

雖然郭世俊爲了感恩,也給他送去不少雞蛋豬肉,前前後後連銀子也給了一兩多,但與整個財產相,這些是九牛一毛。

真是弄巧成拙!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說來也怪,郭世俊病好之後,再也不悶頭讀書了,也不坐館掙些銀子補貼家用,而是喜歡在茶肆胡侃,甚至軍國大事,他也能指點迷津。

起初沒有頭髮的時候,他還戴着一頂舊氈帽,等到頭髮完全長出之後,像那些普通的秀才那樣,挽個髮髻,一身灰布長衫,村裡到處都是他的身影。

偶爾有幾天,郭世俊閉門不出,不知道在家裡鼓搗些什麼。

因爲郭世俊以前極少與人交往,除了他生病的那些日子以及好事的大腳,旁人很少去他家,也沒人關心他的日常生活。

郭世俊此次病好之後,可能是感謝鄉鄰們在危難的時候救了他一命,漸漸在村也活絡起來,也不再整天鼻孔朝天橫眉冷對這些泥腿子了,尤其是茶肆胡侃海吹,聽衆大部分都是本村的人,他開始融入到自家的村子。

一些有心的大腳,知道他家還有十幾畝薄田,也再次張羅着給他尋找婆姨,鄰村的一戶人家,閨女已經十六歲,尚待字閨,模樣兒也好,人品兒也叫得響。

家有良田,腹內藏經書。

她的父母聽了大腳的幾番傳言,特別是郭世俊的父母均已過世,女兒一旦過門,直接能掌家,也有些心動,基本肯了。

郭世俊死過一回,心思轉活泛了,見大腳將姑娘說得天花亂墜,也順水推舟,謝煤錢都給過了,只差正式開啓“三書六禮”了。

不想這郭世俊家雖有十餘畝良田,卻是不喜歡經營,田租難以收足,又坐吃山崩,不到大半年時間,田產賣得差不多了,最後只剩下這幾間舊茅屋,連餬口都是問題。

女方的父母託人一打聽,知道郭家正一天天地衰敗下去,責怪大腳不該害了他家的女兒,幸好現在還來得及,這門婚事也回絕了。

郭世俊倒也無所謂,不但沒有責怪對方毀壞口頭約定,連謝煤禮都沒有要回,但大腳們眼見郭世俊的日子不像話,也徹底絕了給他找尋婆姨的想法,心還罵着:活該他這輩子打光棍!

這樁婚姻的斷絕,大家都認爲郭世俊是敗家子,也許生病時腦子燒壞了也說不定,不僅普通人家,是窮得揭不開鍋的軍戶,哪怕自己的女兒因爲沒有嫁妝嫁不出去,也不願嫁給郭世俊,免得自家女兒下半輩子還是吃苦受罪。

別人怎麼說,郭世俊也不以爲意,依然故我,後來無錢去茶館了,整天不是捧着茶杯閒逛,是在太陽底下發呆,有時候還一人人喃喃自語。

天命軍進入隴右之後,給他分發了土地,但他不善耕作,將土地交由別人代耕,又未到收穫季節,生機已是極爲艱難。

郭世俊不知道從哪兒聽說道,大都督李自成在鞏昌府造出了水泥路和水泥大橋,又聯繫到他在西寧燒出的玻璃,一時興奮,逢人便說,他要出頭了,卻又不肯說出出頭的原因。

鄉鄰也不深究,他們已經習慣了郭世俊的瘋瘋癲癲,當面多是笑笑,說兩句恭維的話,背地裡卻說,郭世俊這樣子下去,早晚會將那幾間破屋敗了,將來恐怕要睡草垛。

這一日,郭世俊帶僅有的兩個饅頭,又託鄰居替他暫時照應那幾間房子,也不需要辭別衆人,一路唱着別人聽不懂的歌曲,踏着清晨的露水奔北面的蘭州而去。

兩個饅頭,勉強可以支應一日的飯食,但從田家灣去蘭州,接近二百里的距離,又要穿越大量的山谷,至少需要三日的時間。

郭世俊行了一日,至晚間的時候,饅頭已經消耗完畢,他身又無分,只得在山腳下一處避風的地方息了。

此時雖已開凍,但山間的夜晚,還是十分陰冷,郭世俊將舊棉衣緊緊裹在身,依然敵不住寒氣,只得起身走動,繞着山腳,小跑片刻,身子雖然略略暖和些,卻是更加疲憊。

他不禁自思:如果這般小跑下去,身子倦了,明日如何趕路?而且一旦運動起來,會消耗更多的糧食,可是他的身已經沒有了糧食……

如何在山谷禦寒?

郭世俊靠着一顆大樹,慢慢蹲下去,將身子縮成一團,驀地摸到地的落葉,心一喜:有了!

天氣雖然陰冷,欣喜山谷並不深幽,附近早已是春暖花開的模樣,他從枝頭摘下大量的枝葉,先是在山谷鋪出一道半米寬的一層,做爲墊被,又摘下許多葉片,脫下外面的長衫兜了,蓋在身,和衣躺進葉片,只露出半個腦袋。

雖然不如棉被,好歹能抵擋一些山風夜露,郭世俊感覺不似剛纔那般冷得徹骨了,加疲勞,竟不知不覺睡去了。

醒來的時候,太陽已經出山,寒氣似乎衰退了一些,但郭世俊面臨的最大問題,已經不是寒冷,而是飢餓。

既無干糧,亦無銀錢,他又不願去市集乞討,只得在山間摘些植物的嫩枝嫩葉,着溪水充飢。

郭世俊忍飢挨餓受凍,終於趕至蘭州,向人一打聽,大都督李自成去了固關,不覺呆了,如當頭澆了一瓢冰水。

蘭州距離固關,有好幾百裡的路程,再不能依靠植物溪水充飢趕往固關了。

郭世俊不甘心,自己怎麼這麼背呢?天給了我第二次生命?難道僅僅是愚弄我、讓我來此受苦的嗎?

他跌跌撞撞離開蘭州城,欲待去皋蘭山尋些食物充飢,皋蘭山極大,也許有些野果也說不定!

沒想到從山麓山的時候,身子綿弱,腳下一軟,頓時摔倒在地,滾了兩滾,雙眼一黑,便什麼也不知道了。

李自成回到蘭州,原本可以從官道直入東門,但他這一路心情舒暢,便有意要看看沿途的風景。

接近蘭州的時候,他帶着親兵們離開官道,穿越半個皋蘭山,欲待從南城門入城,但在皋蘭山麓,卻是遇一具半趴着的屍體。

“此處並非戰場,怎麼會有屍體?”李自成皺起眉頭,“若是正常死亡,總會有人給予安葬吧!”

何小米凝神一看,道:“大都督,此人身着長衫,應該是個讀書人!”

“讀書人?讀書人怎會死在山谷?難道是遊山的時候,不慎從山頂跌落下來?”李自成用手一指,道:“在隴右地區,讀書人可是不多見,小米,去看看!”

“是,大都督!”何小米帶着兩名親兵,去了“屍體”身邊仔細查看。

第718章 鼎龍寨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002章 責任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1010章 醉死了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85章 漢軍旗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514章 漢清局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029章 遊西湖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924章 潼關下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88章 奇貨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19章 後顧之憂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520章 海北府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368章 賠償款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134章 天主教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984章 炮戰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560章 月亮湖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256章 緬甸省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72章 開刀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702章 掏心拳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60章 連夜攻城
第718章 鼎龍寨第492章 財物清單第1032章 學以致用第1079章 曼殊希利庫倫城第970章 升格漢清局第745章 暗房牢獄第1160章 並頭而睡第1163章 沙爾虎達第170章 度人度己第1002章 責任第257章 推進至卡當山第476章 騎兵留下第1010章 醉死了第507章 不是好東西,第824章 用人肉填平壕溝第1273章 普通的百姓第985章 漢軍旗第372章 區別對待第909章 西南邊疆第725章 發財的路子第514章 漢清局第116章 花花腸子第351章 兵臨城下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260章 營地的選擇第1306章 瀾滄江回家第1288章 富民就是富國第853章 莊妃娘娘第458章 訛了三萬兩銀子第1029章 遊西湖第1363章 戰爭原因第1070章 華夏一統第924章 潼關下第544章 女真使者第188章 奇貨第798章 夜晚偷營第1364章 邀請破城第440章 血雨腥風第1164章 應聲如雷第1089章 樂福規章第19章 後顧之憂第161章 西寧與遼東第39章 三兄弟與蒙古兵的故事第701章 裡甲制度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56章 人與人的差別第194章 唯一的選擇第1099章 漢蒙一家人第1375章 再次遷都第1299章 華葡盟約第520章 海北府第534章 中都罹難第572章 無知的羔羊第673章 只要女人第627章 山窮水盡第1097章 喀喇沁人第912章 不做他想第1242章 過河拆橋第1368章 賠償款第684章 聞所未聞第134章 天主教第624章 普通的使者第984章 炮戰第1033章 杭州大學第1216章 銀子和糧食第944章 兵伐京師第974章 崇禎的靈堂第1181章 三大草原騎兵第1020章 知朕者,李香君也第781章 洛陽城破第1074章 皇叔父攝政王第859章 避戰、怯戰第602章 民心向背第560章 月亮湖第1330章 自上而下,走過自己第200章 望眼欲穿第1092章 聽皇上的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788章 戰略調整第499章 生命垂危第1100章 五年之約第489章 蓬蓽生輝第521章 重回蘭州第594章 湛藍色的焰火第1303章 會安知縣第1256章 緬甸省第975章 皇極殿覲見第1044章 荷蘭戰俘第1357章 華夏海軍第172章 開刀第1061章 軍事支出第180章 罪惡和血腥第529章 不速之客第1104章 航海船隊第702章 掏心拳第152章 三河交匯第1322章 數十年後第169章 捨生取義第1177章 大禍臨頭第960章 連夜攻城